叶圣陶先生的童话故事在中国现代童话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稻草人》是新中国首本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他的童话故事给多少代小朋友甚至大人带来深远影响。本书中收录的每一篇童话故事都是精挑细选的,读之令人受益匪浅,每一篇作品都富有人生的哲理,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稻草人》是新中国首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童话故事,其中代表作《稻草人》以田间草人的目光与心灵,感受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真实地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百态。他的童话构思独特、描写细腻、语言简洁,充满诗意,富于美感,不仅想象丰富,还充满了趣味性而又寓意深刻。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49年后,先后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等。
他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膈膜》《城中》,散文《藕与莼菜》《牵牛花》,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此外,还出版过诗集、评论集等,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材。
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
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外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以下就讲讲稻草人在夜间遇见的几件事儿。
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啦沙啦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下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叫小蛾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他似的。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老妇人到田里来了。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又看看她亲手种的稻子,全很壮实;摸摸稻穗,沉甸甸的。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预备回家去搓草绳。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根苗了。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这儿,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地警告;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警告是无效了。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他的身体本来很瘦弱,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好像害了病似的。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这时候天气很凉了,又是在夜间的田野里,冷风吹得稻草人直打哆嗦;只因为他正在哭,没觉得。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他吃了一惊,才觉得身上非常冷。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他为了尽责任,而且行动不由自主,虽然冷,也只好站在那里。他看那个女人,原来是一个渔妇。田地的前面是一条河,那渔妇的船就停在河边,舱里露出一丝微弱的火光。她那时正在把撑起的鱼罾放到河底;鱼罾沉下去,她坐在岸上,等过一会儿把它拉起来。
舱里时常传出小孩子咳嗽的声音,又时常传出困乏的、细微的叫妈的声音。这使她很焦心,她用力拉罾,总像很不顺手,并且几乎回回是空的。舱里的孩子还在咳嗽还在喊,她就向舱里说:“你好好儿睡吧!等我得着鱼,明天给你煮粥吃。你老是叫我,叫得我心都乱了,怎么能得着鱼呢!”
孩子忍不住,还是喊:“妈呀,把我渴坏了!给我点儿茶喝!”接着又是一阵咳嗽。
“这里哪来的茶!你老实一会儿吧,我的祖宗!”
“我渴死了!”孩子竟大声哭起来。在空旷的夜间的田野里,这哭声显得格外凄惨。
渔妇无可奈何,放下拉罾的绳子,上了船,进了舱,拿起一个碗,从河里舀了一碗水,转身给孩子喝。孩子一口气把水喝下去,他实在渴极了。可是碗刚放下,他又咳嗽起来;而且更厉害了,后来就只剩下喘气。
……
读了《稻草人》这本书,感觉像是走进了童年的某个角落,那些被遗忘的、闪着微光的记忆又鲜活起来。书里的故事,虽然有些简单,但那种纯粹的情感,却像秋日里温暖的阳光,一点点渗透进心底。我特别喜欢那个总是沉默不语的稻草人,它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故事里的角色那样会说话、会跑跳,它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它那双没有生命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我常常想象,如果我是一个小小的种子,被风吹到田野里,落在了稻草人的脚下,它会不会也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帮我找到一个好地方生长呢?书里描述的那些小动物,小鸟、蚂蚁,它们的生活,它们的喜怒哀乐,都那么真实,仿佛它们就在我身边一样。我跟着小蚂蚁一起搬运食物,看着小鸟在枝头歌唱,甚至能感受到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真的很难得。虽然我才十一二岁,有时候也会觉得生活里有很多烦恼,比如学习上的压力,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但读了这本书,我突然觉得,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像稻草人一样,静静地感受,认真地观察,就能发现生活里那些细微的美好。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渺小如一株草,一只虫,也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宝箱,里面藏着很多关于爱、关于陪伴、关于成长的闪光点,等待着你去一点点地挖掘。
评分这本书简直把我带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就是一个关于稻草人的故事,结果越看越觉得,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稻草人,更是关于每一个细微生命的观察和体悟。书中的文字就像清澈的溪水,一点点流淌过我的心田,洗涤掉了一些平日里的浮躁。我尤其欣赏作者的想象力,把稻草人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物体,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内心和视角。它不像人类那样有复杂的情绪,但它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四季的变化,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感受着周围生命的流动。我常常会把自己代入进去,想象自己就是那个稻草人,站在风雨里,看着麦苗一点点长大,看着鸟儿在头顶飞翔,看着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那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真的让人心旷神怡。而且,书中对于小动物的描写也特别生动,那些小小的生灵,它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快乐,它们努力地生活着,寻找食物,躲避危险,每一个生命都那么努力。这让我觉得,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这本书就像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它没有说教,却用最温柔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理解,如何去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评分读完《稻草人》,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的那份纯净感,它让我回想起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候的世界是多么简单而美好。稻草人虽然没有生命,却像是拥有了一颗敏感的心,它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感受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我常常会想象,如果我能变成一滴雨,落在稻草人的帽子上,它会不会感受到我的到来?如果我能变成一只飞鸟,停在它的肩膀上,它会不会觉得不再孤单?书中的每一个小生命,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在努力地生活,寻找自己的方向。这让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无论多么渺小,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本书教会我,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去感受那些细微的美好,去尊重每一个生命。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是那种需要你慢慢品味,反复回味的。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它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评分《稻草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那里充满了朴素的美和深刻的哲学。我喜欢作者的叙事方式,那种不动声色的铺陈,一点点地勾勒出生命的画卷。稻草人,这个沉默的守护者,它用它独特的方式,感受着世界的变化,感受着生命的轮回。我常常会在阅读的时候,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那个稻草人,站在风中,看着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摇曳,听着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描写的那些小故事,虽然平淡,却充满了力量。它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韧性,看到了微小生命的坚强,也看到了自然界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巨大的冲击,但它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爱,关于理解,关于尊重的种子。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和智慧。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稻草人》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毕竟书名听起来有点老旧,而且主角是个不会动的稻草人。但读了几页之后,我彻底被吸引住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讲述得富有哲理。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而是通过观察稻草人视角下的点点滴滴,来展现生命的真谛。它就像是你走进了一个宁静的田野,微风拂过,稻穗沙沙作响,你看着远处忙碌的人们,听着虫鸣鸟叫,突然就觉得内心无比平静。稻草人在那里,看着一切发生,它不能说话,也不能行动,但它却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风的吹拂,以及周围所有生命的律动。这种“无为而治”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智慧。它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太过追求“有为”,而忽略了“无为”所带来的宁静和力量?书中的小故事,比如关于小鸟的片段,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也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它不是那种能让你哈哈大笑的书,但它能让你在读完之后,久久地思考,并且对生活有新的感悟。
评分出版社不错,书都是经典必读书,留着孩子慢慢看。希望孩子能喜欢。
评分包装不错,还没看,希望孩子喜欢阅读。
评分好的。。。。。。。好的。。。。。。
评分寒假老师让看看的课外书,孩子还挺喜欢看的,物流也很快
评分朋友推荐的书,我们看完再来评价!
评分很好看,娃娃很喜欢,值得拥有。
评分好评已成习惯性。希望宝宝女儿喜欢,留在放暑假了看。坐等考完试再详细看
评分书很不错,包装好,速度快,京东买书很划算。
评分孩子非常喜欢,拿回家就开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