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一个优秀女人,在行将中年时起步开创自己事业的历程。她行事专注且富有激情,以一种坚定的工匠精神执着地奋斗着,终于成功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家电领域走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她被竞争者所敬佩,嫉妒甚至仇视,但她依然故我,坚持着自己所信奉的原则,执着于自己所期盼的事业,她就是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刘志则:北京汇智博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总经理,知名传媒人、出版人,策划了《21岁当总裁》《站着上北大》《小众行为学》等大众畅销书。
张吕清:品牌顾问,财经主持,CCTV老故事频道《公益中国》栏目制片人。品牌中国联合创始人,本前健康联合创始人,界面投资联合创始人。宁德市北京青联副主席,南昌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第一章扼住命运之喉
平凡身躯中的斗争萌芽
沉重的与迷茫的
在生活中默默抗争不幸
女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第二章从最初开始改变
初来乍到
从营销开始挑战自己
与欠债者斗法
坚持不懈——缠斗
不畏复杂的人心
不服气,斗到底
第三章继续战斗
在改变中坚持
突破与进展
芜湖攻略
行动在铜陵
关键之战
第四章南京之战
海利改名格力
调研与接手
在新的地方起步
意想不到的机会
冷眼旁观广告大战
内部问题爆发
第五章乱战
大战前的意外
国际国内时局
信心来源于何方
悬崖前大跳水
战后形势
第六章内部危机
突然的跳槽事件
临危受命
大刀阔斧的改革
关键的财务权
整风与自我净化
不向潜规则妥协
第七章哗变
哗变的端倪
淮地大混乱
滨江事件
河南事件
第八章与国美之战
对战的肇始
应对
模式的选择
第九章勇于说NO
与政府“死磕”?
商标之争
斗争来的合作
第十章身在传统,拥抱未来
新时代的挑战
与谁合作
第一章第一节 平凡身躯中的斗争萌芽
当时,董家已经有了六个孩子,受着“人多力量大”观念的影响,董明珠的出生依然受到了最朴素的欢迎,并获得了“明珠”这样代表着美好的名字。
董家父母那一辈都是不太计较和善良的人,有时候家里做了鸡汤,邻居顺着香味上门来,董父董母就会毫不犹豫地分出一些给他们,而邻居也每每回道:吃过了,我们吃过了!若是碰上许多人一起吃饭,董父董母一般也会把比较差一些的菜扒拉给自己,而把好吃的菜留给别人。
那是段艰苦的岁月,也是个和谐的年代。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小时候的董明珠和当时许多普通的女孩子一样,乖巧而羞涩、腼腆而温和。
第一章第三节 在生活中默默抗争不幸
独自撑起一个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让许多的女性有依赖思想,人们也普遍认为,女同志就应该在家,在锅台前做饭。
董明珠一直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失去丈夫后,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就更需要在外努力工作了。
那时,儿子东东还小,把他放在家里不放心,董明珠只好抱着儿子去上班。
以前董明珠是骑单车上班的,带上孩子后,怕他被风吹着了凉,于是改成了走路上班。她每天早上抱着儿子,花费半个小时到单位;中午回家吃饭;下班后,再抱着儿子花半小时回家,加起来总共有两个小时花在走路上,辛苦异常。
不过,纵然如此忙乱,董明珠也并没有觉得有多么辛苦,上班时的工作都能安排得很好,早晨与中午做饭也是按部就班。比起如今许多年轻人生小孩后又是请保姆,又是叫父母帮忙,可以说强了无数倍。
董明珠默默用自己的行动与命运进行抗争:什么也打不倒我,我能行!
第二章第一节 与欠债者斗法
由于初步展现出了营销上的能力,恰逢安徽市场需要得力的人手,于是海利空调的领导用一张任命书将董明珠从北调到了南,让她负责接手安徽地区的营销工作。
接到任命书后,董明珠内心中既有喜悦又掺杂着忐忑。
她想道: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承认,并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安徽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空调仍被视为奢侈品的当下,自己能在那里挖出多大的潜力呢?
随后董明珠就抛开了所有的悲观想法,无非是新的一轮挑战而已,继续保持着斗争之心就是了。
带着这样的心态,董明珠来到了安徽。
在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向一个欠债者追账,这是一件十分考验人能力的事情。
第三章第一节 在改变中坚持
花了40 天时间,董明珠费尽心思地进行追债行动,期间充斥着愚弄和欺骗,也让她付出了本不应该付出的辛酸和泪水……
至于是否值得,对于董明珠来说已经不重要,这次经历更多是一种历练,关乎的是人生和成长,而非其他。
应该说,此次从珠海回到安徽,董明珠可谓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变。刚来安徽的时候,是一种新人对有挑战性目标的踌躇满志,既有不安与恐惑,又有兴奋与热情。
然而所有这些情绪都在现实面前碎成了一片片,40 天的磨炼,董明珠明白了梦想和现实的巨大鸿沟,她明白了开发市场、独立销售的艰难,心情也在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下变得沉重。
第三章第三节 芜湖攻略
淮南市场的成功给了董明珠极大的信心,这表明发展程度低的地区同样有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值得深挖。
于是董明珠将目光瞄向了新的地方—芜湖,一处新的征战之所。
相比淮南市场,芜湖的情况并没有好出多少,同样一切都是陌生的,同样面对的是没有什么基础的境地,同样需要从头开始。
当然,还有新的不利因素,那就是时间上不如在淮南市场上那么充足,因为夏天即将过去,售卖空调的最佳时期所剩不多,如果在芜湖耗费太多时间,就没有时间跑其他市场了。
所以,像打开淮南市场那样一家家商场地跑的方式是不可能再使用了。
那么,又该如何做呢?
董明珠权衡各种条件后,十分果断做出了决定,在芜湖当地选定一家大型的影响力也较大的商场,来个中心突破!
第四章第三节 在新的地方起步
前面说过,董明珠的作风向来是雷厉风行的。接下了公司交派的南京市场,几天后,董明珠就收拾停当,坐上了从广州开往南京的火车。
当时正是1992 年的秋冬之际,对于空调这样的季节性较强的产品来说,属于难挨的淡季。
当再度踏上江苏这片土地时,意义便与上次有了巨大的不同,上次是以一个看客的身份过来的,而这次,则是一个崭新的战场在董明珠的面前缓缓拉开序幕,而她即将在这里展开新的战斗。
身负重任的董明珠已经迅速地进入了状态,她不断思索着将要面对的情况。
人生是不停的战斗:谁识董明珠
有一家企业,专注空调领域不动摇,以“掌握核心科技”为口号,一做十几年,从组装小厂一步步成为业界霸主—它的名字叫作格力。
有一个女人,36 岁才从行政岗位辞职,从小小的业务员做起,靠着惊人的执着,不断地与自身、与外界作着斗争,终于带领一家小厂坐上了本领域的头把交椅,自己也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伟大企业家—她的名字叫做董明珠。
她,外表像是老师大过像是其他,朴实无华。
平凡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属性,但总有些人在这一属性之下,掩藏着某种特质—这种特质或许是坚持,或许是追求,或许是要做到最好。
然后经过自我发现和发掘,外显成为一种不懈的战斗热情。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看董明珠的崛起之路,便是一部不断的斗争史。
1992 年肇始,董明珠入职为业务员,开始在安徽拼命地跑市场,并以“先款后货”的方式,在淮南市签下了她人生中第一笔意义重大的订单。空调市场传统的营销手段是“先货后款”,董明珠的“先款后货”完全颠覆了当时商场的规则。这一年,董明珠个人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令整个空调界都为之震惊。
随后,作为冉冉升起的销售明星,董明珠被一纸调令派到了国内名牌空调“春兰和华宝”一直在唱“双雄会”的江苏,继续战斗。江苏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是偌大的江苏市场,已经被春兰空调和华宝空调牢牢地控制着,格力空调在这里,只有区区300 万元的市场份额。
董明珠来到江苏后,依然坚持着“先款后货”的原则,并用极大的毅力将其贯彻了下去。靠着强大的执行力,董明珠再次在南京市场上打开了局面,1993 年,她仅在南京一地的空调销售额就达到了3650 万元,震惊了无数人。
连续交出两份完美的答卷,董明珠的表现被格力的总经理朱江洪看在了眼里,朱江洪决定给予她更重的担子。其时恰逢一批中层人员加上大部分一线业务员集体离职,导致格力内部出现重大动荡,正需要强力人士来稳住局面。在征求过董明珠的意见后,朱江洪便将其调回总部担任经营部副部长。
当业务员时,薪水十分丰厚;做经营部长,却只能赚点儿可怜的死工资。两种选择,各有侧重。董明珠选择了后者,一切为了梦想。
新的战斗再次开始。
上任后,董明珠一改当业务员时好好女士的形象,做事开始变得雷厉风行,并在格力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事们谁也没有想到,曾经好说话的一位大姐会立即来个大变脸,严格执行起了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业务员。
之后,董明珠又十分高调地从朱江洪处要到了“财务权”,以强力的手段推进经营部内部的管理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同时进一步严格规定业务员不许无款提货,更无权调拔产品、超额发货。
一系列举动和规定让曾对董明珠抱有好感的同事们气愤异常。董明珠没有管别人怎么看她,她只一心将改革推进到底—一切为了向前。
有了财权,董明珠迅速开始查账。她发现很多地方,如南宁、江西、重庆等地,都出现了一些不明不白的账。更严重的是,业务员手中掌握的空调库存量怎么也对不上号,公司反映货发出去了,而经销商却说没收到。
问题非常严重。
董明珠也是做业务员过来的,她知道各地仓库大都在业务员手里,他们可以自由处理手中的库存,甚至可以私设账号,将卖空调的钱直接打到个人的账上。
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的董明珠立即下了命令:清理、关闭全国各地格力电器库存房,所有账务对清,业务员手中的所有欠款也必须限期追回。
就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格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然后轻装上阵,正式开启了崛起的传奇之旅。
有人曾形容: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一路高歌猛进,在全球开设了2000 多家专卖店,并迅速成为国内空调业的领头羊,继而又成为了世界空调行业的领跑者。
2004 年,董明珠入选中国十大营销人物。2015 年,《福布斯》列出亚洲商界权势排行,董明珠作为女性名列第四。
至2014 年,格力的销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407 亿元,利润157 亿元。成为了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2015 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全球上市公司2000 强”排行榜,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85 位,挺进全球500 强,并摘取了福布斯家用电器类榜单全球的桂冠。
辉煌的背后必然是数不尽的艰辛,以及一场一场的斗争。
她就像是一把锋锐的刀子,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被她一刀切开。
现在,她已然是张口就能拍下10 亿赌局的女人,世间传闻“不可战胜”的强力女性,每一次发言都能引起轩然大波的争议人士。
有人曾问她:将一生奉献给事业,值不值得。
她说:生活有很多种,只看你选择哪一种。
她选择了不断地斗争。
所以,她站上了巅峰。
不是生来不平凡,而是选择了不平凡。
谁能识,谁能懂……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在镁光灯之外,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董明珠。作者的叙事方式十分引人入胜,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我被她身上那种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所深深吸引。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女性企业家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中,如何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成功故事,更是一曲献给中国制造业的赞歌。它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挑战与突破。书中对“中国工匠精神”的解读,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技艺上的精进,更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那种来自民族工业的力量,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心。
评分董明珠:中国工匠精神杰出代表 一本传记,读完掩卷,脑海中涌动的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励志故事,更深层的是一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过程中,那种沉甸甸的坚韧与执着。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许多奋斗者,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出身,没有显赫的背景,却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在时代的洪流中劈波斩浪。书中的细节之处,比如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对员工的责任感,甚至是对企业文化的独特理解,都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家背后,一个普通人的坚持。它没有大肆渲染所谓的“成功学”,更多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叙述,从基层一步步攀爬,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挑战,都仿佛历历在目。合上书,我不禁思考,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这样一种“慢”而“精”的工匠精神?它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专利,更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个体,在追求卓越时都不可或缺的品质。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些被时代遗忘却又至关重要的价值,让人在浮躁中寻得一丝清醒。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像是在品味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入口时可能略带苦涩,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醇厚的底蕴和回甘。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坚持”与“突破”的描写所打动。董明珠女士身上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贯穿了整本书。她是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如何在困难面前披荆斩棘,这些都让人肃然起敬。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艰辛与辉煌。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书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是通过主人公的实践,得以生动地展现。
评分翻阅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中国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关键时期。作者对时代背景的勾勒,对企业发展历程的梳理,都做得相当到位,让我能够理解主人公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深深地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痕迹。书中的一些小故事,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大智慧。比如,她如何对待那些质疑的声音,如何坚持自己的产品理念,如何将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家电,打造成享誉全球的品牌,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励志读物,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商业课,教会我们如何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初心,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工匠精神”的阐述,它不仅仅是技艺的精湛,更是一种对职业的态度,一种对品质的敬畏,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承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那些被光鲜包装下的成功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与付出。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某个著名企业家的传记,不如说是一次对于“中国式”企业发展模式的深度解剖。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性格时所展现出的克制与洞察。董明珠女士身上的那种雷厉风行、不容置疑的气场,通过文字得以生动展现,但同时,作者也巧妙地捕捉到了她性格背后可能存在的挣扎与坚持。读到某些关于她如何处理危机、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情节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以及她如何在这种压力下做出艰难抉择。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企业家”这个词的含义,它不只是一个头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对产品、对员工、对社会负责的担当。书中关于企业管理、战略决策的论述,虽然篇幅不多,但都切中了要害,让我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立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崛起,都离不开背后无数默默耕耘者的付出与奉献,而董明珠,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评分京东图书经济实惠,尤其是做活动的时候,就不用货比三家了,直接下单就是赚到
评分很好很好物流给力,东西没的说!太好了太好了!
评分很好
评分98751888675158465813848648468486481846188545188151881813181
评分一个很有魄力的企业家,很有责任心的企业家
评分好好学习,提升个人能力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正版书籍,质量很好,快的速度很快
评分不错,值得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