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编辑推*
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亲自审定推*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博士作序推*
u 专家推*
写在写在低幼科学书之前
给成人写科普文章和书是我在过去很长时间一直做的事,做得并不算好。给少年儿童写书是我以后想做的事,因为还没有开始,并不知道该怎么做。给2-4岁幼儿写科学故事,应该是更高的目标了,也许今后也会尝试。
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套写给2-4岁低幼儿童的科学书,文字部分是法国天体物理学家杜帕写的,美丽又充满诗意的图是女画家布吕芒塔尔画的。这些简单的文字和充满童趣的插画一下子将我带回了di一次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年代,那个时候,我虽然还小,但已经远远不止4岁了。在那个年代,如果也有人给那时的幼儿写这样的书该有多好。在儿童的世界,成年人眼中看到的一切都会呈现出完*不同的面貌。我想,儿童眼里的风雨雷电、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同时,还有着和自然界的动物、人类一样的属性吧。也许儿童眼中的世界,就像人类在文明曙光刚刚降临的时候见到的那样,既有趣好玩同时又像朋友。
因此,给孩子讲科学故事,就得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先有故事,后有科学,这是我读了这套书之后的感觉。
这套书应该是爸爸妈妈拿来读给孩子听的,孩子同时还可以看插图。这些关于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科学故事,关于空气、大海和火山的科学故事,是用儿童能够接受的语言讲出来的。至于故事本身,孩子和爸爸妈妈打开书本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我就不重复了。
下面我想说说在自然面前,如何认识我们自己。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掉我们小小世界的这个远方图像外,大概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来揭示人类的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它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互交往,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一家园。”这段话和一张 的照片有关,这张照片是航天器“旅行者一号”在距离地球64亿公里之外拍的地球照片。在这张照片中,地球只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暗淡蓝点。
这张照片告诉我们地球是多么渺小,居住在地球之上的人类是多么渺小。要知道,“旅行者一号”那时以及现在也还远远没有离开太阳系,从这张照片中看,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点。太阳系除了太阳、行星、卫星以及许许多多的小行星之外,主要是虚空。而太阳系与银河系相比呢,又小到微不足道。银河系与整个宇宙相比,也小得微不足道。今天,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让自哥白尼以来的一个观点更加强化了,那就是说地球不仅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不是任何空域的中心,地球一直在被边缘化,人类一直在被渺小化。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类又是有史以来地球上du一无二的物种,我们可以互相合作,可以认识自然,发现太阳是如何形成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又是如何形成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够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乃至基本粒子构成的,我们开始了航天旅程,我们还开始了解宇宙的历史,以及宇宙中到底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天体。能够认识自然并且认识人类自身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随着我们对地球之外的生命和智慧的搜寻,我们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除了很多地面的射电搜索,开普勒望远镜对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的搜索似乎在暗示我们,也许并不存在地外文明,如果存在,也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太空之外。
这样一来,萨根那段话的*后一句就显得意味深长:“对我来说,它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互交往,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一家园。”是啊,地球也许渺小,人类也许渺小,但是地球也许是*一一颗居住着智慧生命的星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保护它呢?而我们人类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生命,并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一代一代传下去呢?
中山大学天文和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淼博士
致中国的小小读者
*先,我想和中国的小朋友说:“我很高兴你们都能读到我的书。”对我的书来说,这是一场美丽的旅行,一场面向孩子、面向那些对我们的世界和宇宙提出问题的孩子、面向在中国生活的孩子的旅行。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开始观测星星的活动,这些观测都很精确,并且带着自己的思考。因此,能把这些科学知识讲述给伟大的天文学家的后代们听,我感到非常荣幸。我非常确定,你们会喜欢奈莉·布吕芒塔尔的绘画,因为她的绘画中所表达出来的诗意和力量是不分国界的。
写这本儿童科普书的想法起源于我和奈莉的一次碰面。我非常喜欢她的画风,它饱含诗意而又有趣。这正是我在寻找的、在传达给孩子科普知识时所需要的画风。这样的绘画风格,使得我们可以探讨一些深层次的科学问题,而不会让孩子们感到有压力。孩子们都很聪明,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发展中的科学知识,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和有趣的绘画让孩子们的想象力能展翅飞翔。
我的研究方向是天体物理学,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科学领域。天体物理学使得我们有可能了解到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物体完*不一样的物体,而这些物体却代表了我们宇宙的本质。这些物体包括恒星、行星,它们都离我们非常遥远。它们向我们讲述的是另外的世界,是它们自己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些故事,才让我们的想象有了飞翔的可能。
孩子天生就有一种去探索世界的能力。从他们会说话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有了解新知识的愿望,期待去理解围绕着他们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广阔、如此神秘,有时候甚至让人害怕。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发现和掌握这个世界,语言、舞蹈、绘画,都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方法。科学,当然也是了解世界的方法之一。我们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回答孩子们心中的疑问,更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他们可以对他们所不了解的世界提出疑问。正是通过对这样的科普书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建立一种科学的精神。
让·杜帕
u 内容简介
本套书包括月亮,地球,太阳,空气,大海,火山六大主题。这套书的目的在于向孩子讲述和解释周遭世界里的科学。*书语言简洁,图画色彩鲜明且*富想象力,符合2-5 岁年龄段孩子的阅读习惯。
作者:让·杜帕(Jean Dupprat)
法国 的天体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天文学者,研究方向为南*外星尘埃。为了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了解科学和世界的奥秘,他决定给孩子写书。这是他写给孩子的di一套科普读物。
绘者:奈莉·布吕芒塔尔(Nelly Blumenthal)
童书插画家,也是儿童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并担任艺术老师。
这套书简直是给学龄前宝宝的惊喜!我最近给刚满三岁的儿子入了这套《奇想国小小探险家系列》,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完全出乎意料。这套书的画风非常吸引人,色彩明亮但不刺眼,线条圆润,一看就知道是专门为小小孩设计的。每一页的细节都藏着小小的惊喜,比如藏在树叶后面的小虫子,或者墙角边上探出头的小动物,我家宝贝每次读都会咯咯地笑,然后用小手指着“找到了!找到了!”。内容上,它讲述的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题,比如去公园玩、洗澡、睡觉前的准备等等,但叙事方式非常巧妙,把这些日常小事描绘得像一场盛大的冒险。最让我喜欢的是它的文字节奏感特别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时候我忍不住会用讲故事的腔调去念,儿子听得津津有味,还会跟着我一起重复那些叠词和押韵的句子。它不仅仅是讲故事,更像是在引导孩子去观察身边的世界,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
评分我给快五岁的女儿入手的是《揭秘神奇大自然丛书》,这套书的厚度和知识密度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是写给小朋友看的,但它对自然现象的解释非常到位,用词准确又不失趣味性。比如,关于“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一页,它不是简单地用“空气散射”这种晦涩的词来概括,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阳光像一支彩笔,蓝色的小家伙跑得最快,所以我们先看到了蓝色。我女儿虽然只有五岁,但她听完之后居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个大概意思,这让我非常惊喜。而且这套书的插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张都细致入微,那些植物和昆虫的结构画得特别真实,很有研究价值。我们现在经常一起在小区里散步,她会主动指着路边的花草问我:“妈妈,这个是不是书里说的‘毛莨’?”感觉这套书已经成功地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探索自然的种子。
评分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焦虑,觉得市面上的童书都太“甜腻”了,故事内容缺乏深度,读完就忘了。后来朋友推荐了《世界经典童话新译本》,我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套书选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的一些篇目,但它的文字翻译和插画风格非常独特,带有一种沉静的、略显复古的美感。插图的笔触细腻,色彩运用大胆而富有层次感,常常利用阴影和光影来烘托故事的氛围,特别是那些关于勇气、智慧和友情的段落,读起来有一种庄严的历史感。它没有过度地“幼化”这些故事,而是保留了原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我发现,晚上给孩子读完这些故事后,他不再只是单纯地哈哈大笑,而是会开始思考“为什么那个角色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这种对人性微妙之处的探讨,对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深度理解力是极其有益的。
评分最近帮朋友给即将上幼儿园的小侄女淘了一批绘本,最后锁定了《我们的身体大发现》。这套书的切入点非常聪明,它没有直接去解剖人体,而是从孩子最能感知到的部分入手,比如“为什么我们会饿?”“我们的脚能跑多快?”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我特意翻阅了一下关于“心跳”的那一页,它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拟人化手法,把心脏比作一个永不停歇的小马达,一直在为身体输送“能量小火车”。排版设计上也很有巧思,很多跨页设计把身体的结构展示得一目了然,配上了可爱的卡通形象,完全没有医学图谱那种冰冷的枯燥感。我侄女拿到手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脱下衣服,指着自己的肚子问:“我的小马达在哪里呀?”这种互动的效果是其他很多书比不了的,它鼓励孩子主动去关注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评分我个人偏爱那种能够引导孩子进行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书籍,所以给家里那个“问题制造机”选了《小小工程师动手做》。这套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纯粹的故事书,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工程学启蒙概念。它用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来串联起内容,比如“如何搭一座不会倒的桥?”“如何用最少的力气搬动一块大石头?”。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展示一个简单的科学原理,配有清晰的步骤图,有时候还会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模拟实验。我们上周末就按照书里的提示,用积木和纸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滑轮组,虽然一开始失败了好几次,但最后成功把一个小玩偶吊起来的时候,孩子那种成就感简直要冲出屏幕了!这套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绘本,它培养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非常实在。
评分号
评分看着还不错,略微薄了些,物流很给力,赞一个!
评分物流速度很快,非常的划算和实惠
评分好………………………………………………………………………………………………………………………………………………
评分很好的书 儿子喜欢
评分最近买了很多书,没事多看看书有好处。。。。。
评分内容比较晦涩,适合比较大的孩子
评分啊呜胖妈读书推荐,读好书,好读书,经典不贵,真的实惠。
评分朋友推荐买的,比我以前自己瞎买的好多了。活动入手,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