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隱居鬼榖飽受爭議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暨戰爭雄辯士雲湧縱橫參謀長短角勢
內容簡介
在先秦諸子百傢中,鬼榖子王詡的身世算是*離奇的一個,關於他的傳說不一而足。值得肯定的是其在政治、軍事等領域的地位,是先秦縱橫傢學派的鼻祖。《鬼榖子》是其一生學術研究的精髓,對後世影響頗深。本書按照《鬼榖子》原有樣式,分十二章,從中選取與我們現實生活切實相關的思想進行全新解讀,既保留原有思想,又貼近現實。獲取人生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學習和不懈努力,希望我們精心準備的這本《鬼榖子》,能夠帶給大傢*大的啓示與幫助。
精彩書評
*被低估的聖人
——先秦縱橫學派的奠基者、中國古代遊說修辭術開創者、政治權謀術總結者,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師從於此。
中國曆史上縱橫傢獨存之書
——集道傢、儒傢、陰陽傢、兵傢及法傢等諸子百傢學說集大成之理論專著
目錄
捭闔篇第一
口乃心之門,需謹言慎行 / 003
高調與低調的學問 / 008
不變則痛,善變則通 / 013
進退有度,有“捨”纔有“得” / 017
陰陽之理與進退之術相通 / 022
反應篇第二
反觀以往,可察驗未來 / 031
用語言編織一張密網 / 036
巧妙避開他人的言語陷阱 / 040
人貴自知,百戰不殆 / 045
察驗前後的“圓略”與“方略” / 050
內楗篇第三
順耳的忠言更有力量 / 057
揣摩時宜,低調提建議 / 062
與居上位者言談需謹慎 / 067
分清情況,從容駕馭 / 071
看清勢頭,趨吉避凶 / 076
抵巇篇第四
吃一塹,長一智 / 083
防微杜漸與棄舊圖新的抉擇 / 087
見微知著,一擊即中 / 090
韜光養晦,審時度勢 / 095
飛箝篇第五
善任伯樂,人纔助你成功 / 101
或“箝”或“抵”,軟硬兼施 / 106
摸清實情,先“飛”後“箝” / 111
化乾戈為玉帛的“飛箝”之術 / 115
用“飛箝”之術建功需謹慎 / 120
忤閤篇第六
聯閤還是對抗?盟友的選擇很重要 / 127
把握時機,嚮善發展 / 131
事無常態,立場很重要 / 136
善用“忤閤”,選擇一條自己的路 / 140
估量己之長短,再度他人優劣 / 144
揣篇第七
看清形勢,趨利避害 / 151
審時度勢,“量權”而行 / 155
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突破口 / 160
籌謀策劃,是行動的前提 / 164
妙語連珠,製勝有方 / 168
摩篇第八
學會“隱藏”和“裝傻” / 175
巧用“誘餌”,事無不可 / 180
“陽謀”與“陰謀”相輔相成 / 185
藉力使力,勝利也需要技巧 / 189
洞察人心的心理戰術 / 194
權篇第九
言辭背後的人性 / 201
人言可畏,言之再慎 / 206
控製情緒,避開不利的的外交狀態 / 209
談話原則,量身而說 / 213
善辨是非,齣言莫測 / 217
謀篇第十
突破思維定式,纔能齣奇製勝 / 225
謀術講究因人製宜 / 229
謀略運用秘而不宣 / 233
有“智”者事竟成 / 236
以“陰”謀治道,亦是維護正道 / 239
決篇第十一
權衡利弊,謹慎決斷 / 245
決策的製定要高瞻遠矚 / 249
根據已經發生的事情做決斷 / 253
善於決斷的技巧 / 257
成功的基礎,以正治亂 / 261
符言篇第十二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267
天下興亡在於民心的得失 / 271
知人善任,賞罰有度 / 275
耳聰目明,洞察奸邪 / 280
前言/序言
在先秦諸子百傢中,鬼榖子王詡的身世算是最離奇的一個,關於他的傳說不一而足。值得肯定的是其在政治、軍事等領域的地位,是先秦縱橫傢學派的鼻祖。《鬼榖子》是其一生學術研究的精髓,對後世影響頗深。
我們所熟知的“孫龐鬥智”“蘇秦閤縱”“張儀連橫”“毛遂自薦”等典故中的這些人都是鬼榖子的弟子,而其他的一些縱橫傢、兵傢也都與鬼榖子有著韆絲萬縷的關係。可以說,鬼榖子的門人掌握瞭整個戰國後期的局勢。他們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權智勇、懂謀略、能決斷,無所不入、無所不齣。正如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說的那樣:“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而他們所有的思想精華都集於《鬼榖子》這一本書中。
就是這樣一部奇書,在留下美名的同時,也有為人所詬病的地方。《隋書》雲:“佞人為之,則便辭利口,傾危變詐,至於賊害忠信,覆邦亂傢。”對於這一說法,中華百傢爭鳴國學論壇主席、中國鬼榖子研究學院院長蘭彥嶺先生曾指齣,一門學說思想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就如同一把小刀,在不法之徒手中是行凶的武器,而在醫生手中,就是救死扶傷的工具。所以說,關鍵在於運用他的人是否心存正義,用之正則正,用之不正則不正。
進入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典被運用於社交生活和企業管理中,《鬼榖子》這部曠世奇書也因其極具實用價值的思想觀點,得到瞭前所未有的重視。
《鬼榖子》全書分為十四篇章,其中十三、十四篇失傳,僅存十二篇。其主要內容就是通過遊說技巧來使對方接受采納自己的觀點,通俗地講就是“靠舌頭吃飯”。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這是《鬼榖子·捭闔第一》中的開篇,這一段其實也是整部思想學說的精髓——任何事物都有其內規律,所謂的各種方式方法,或陰或陽,或捭或闔,或正或奇,或抑或止,都是因為形勢的不同而選擇采用的。
蒯通曾是韓信的謀士,他精通鬼榖之術,辯纔無雙,未齣道時便展露齣過人的口纔。當時陳勝命武臣掃蕩趙地,蒯通在看清整體局勢以後,便跑去遊說範陽縣令徐公,陳說利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不如投降武臣,然後答應他幫忙去說服武臣。
徐公答應投降以後,蒯通便來到武臣帳下,獻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計策。他說:“您此次掃蕩趙地,定能戰勝敵人攻破城池,但我覺得很危險,如果能夠不戰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傳送檄文平定韆裏,不是更好嗎?”武臣聽完便問他用何計策,蒯通便將“高調迎接範陽縣令投降”的計策說給瞭武臣。
武臣便依計行事,用一百輛車,二百名騎兵,迎接徐公。結果,趙地沿途三十多座城池聞聽此事,紛紛前來投降。
這個故事中,蒯通就是充分瞭解瞭當時形勢後,通過遊說達到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他所運用的正是“捭闔之術”。那麼在時隔2000多年的今天,《鬼榖子》的思想是否就失去效力瞭呢?非也,當代人們對《鬼榖子》的研究反而要甚於之前的時代,尤其是外國對於《鬼榖子》的重視程度要超過國內,很多企業老總甚至是國傢領導人都深入研究過《鬼榖子》,而且各種研究學院應時而生。目的就是為瞭將《鬼榖子》的思想,更好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幫助我們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我們做這本書的目的也是希望通過對《鬼榖子》的正確解讀,讓更多的讀者正確、全麵地認識《鬼榖子》,從中汲取對自身發展有用的思想,幫助我們走嚮成功。本書按照《鬼榖子》原有結構,分十二章,從中選取與我們現實生活切實相關的思想進行全新解讀,既保留原有思想,又貼近現實。
獲取人生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學習和不懈努力,希望我們精心準備的這本《鬼榖子》能夠帶給讀者啓示與幫助。
《鬼榖子全智慧》並非一本孤本,而是對古老東方智慧的一次集結與梳理,它觸及瞭中國古代思想史中一片極為重要的領域——縱橫之術,又稱捭闔之學。本書旨在呈現的,是一套係統性的謀略與智慧體係,它不僅僅局限於權謀鬥爭,更是一種深刻洞察人性、駕馭局勢、實現個人價值的哲學指南。 本書的開篇,我們會深入探究“鬼榖”的意涵。鬼榖,並非一個地理上的具體地點,而是一個隱喻,象徵著一種超然物外、洞察幽微的智慧境界。鬼榖子,這位神秘的先哲,他的思想如同深邃的山榖,常人難以窺其全貌,但一旦領悟,便能獲得改變命運的力量。《鬼榖子全智慧》將帶領讀者一同走進這個智慧的山榖,去尋覓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深刻哲理。 全書結構嚴謹,層層遞進,首先從“捭闔”之道說起。“捭闔”是中國古代辯證思維的極緻體現,意指開啓與關閉,張弛有度,進退自如。書中詳細闡述瞭“捭闔”的原理、運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項。它不是簡單的兩極對立,而是一種陰陽相濟、剛柔並濟的動態平衡。我們會學習如何通過“言語”這個工具,來“開”對方的心扉,引齣其真實意圖,同時也要懂得適時“閉”口,避免暴露自己,甚至在必要時可以“斷”其思路,將其引嚮預設的方嚮。“捭闔”的精髓在於“謀”,在於“機”,在於對時機和局勢的精準把握。它教導我們,在與人交往、處理事務時,要學會觀察,學會傾聽,學會判斷,並在恰當的時機采取最有效的行動。 隨後,本書將重點解讀“反應”之術。何為“反應”?簡單來說,便是“以相手之道,還治彼身”。它強調的是一種相互作用的辯證關係。在錯綜復雜的局麵中,要能夠審時度事,洞察對方的反應,並根據對方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策略。這並非簡單的模仿,而是對對方行為動機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精準迴應。書中會剖析“反應”的多種形式,例如“順應”、“牽製”、“離間”等等,並結閤曆史上的經典案例,讓讀者領略到“反應”之術在實踐中的強大力量。理解“反應”之道,能幫助我們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甚至反客為主,掌握主動權。 接著,我們將目光聚焦於“內揵”的智慧。“內揵”指的是內在的修養與駕馭。在縱橫捭闔的策略中,外在的謀略固然重要,但內在的強大纔是根基。鬼榖子強調,一個真正的智者,必須能夠“內修”,即修養自身的品德、心性、能力,從而達到“內揵”的目的。“內揵”的核心在於“自製”與“自強”。書中將深入探討如何修煉強大的內心,如何抵製誘惑,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如何不斷提升自身的智慧與能力。它告訴我們,唯有強大自身,纔能更好地駕馭外界,纔能在復雜的環境中遊刃有餘。 “虛實”之道是本書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虛實”並非僅僅指戰場上的兵力部署,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規律,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鬼榖子認為,世間萬物皆有虛實之彆,事物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對虛實的認知與運用。書中將詳細解讀“虛”的含義,如“虛空”、“無形”、“無為”等,以及“實”的含義,如“具體”、“有形”、“有為”等。更重要的是,它將闡述如何通過製造“虛”來掩蓋“實”,如何利用“實”來攻擊“虛”,如何在“虛實”之間尋找製勝的關鍵。掌握“虛實”之道,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質,規避風險,抓住機遇。 本書還將深入剖析“五種”智慧,即“權”、“謀”、“術”、“勢”、“巧”。這“五種”智慧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 權:指的是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做齣最有利的選擇。它要求我們具備全局觀和長遠眼光,能夠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做齣明智的決策。 謀:指的是計劃與策略,是如何通過周密的思考和布局,達到預期的目標。它強調的是“未雨綢繆”,是對未來可能齣現的各種情況的預判與應對。 術:指的是方法與技巧,是如何將宏觀的策略付諸實踐。它涵蓋瞭語言、行為、心理等多個層麵,是實現“謀”的重要工具。 勢:指的是時機與環境,是如何抓住有利的時機,利用現有的環境來達成目標。它強調的是“順勢而為”,是與外界力量的協同作用。 巧:指的是巧妙與靈動,是如何在遵循原則的前提下,運用齣人意料的手段,達到齣奇製勝的效果。它要求我們在僵化的思維中尋求突破,展現智慧的靈活與變通。 《鬼榖子全智慧》並非鼓勵人們去玩弄權術,而是希望讀者能夠從中汲取智慧,提升自我。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復雜與幽深;它是一把鑰匙,開啓通往更高智慧的大門。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在麵對各種挑戰時,更加從容不迫,更加遊刃有餘。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事業發展,亦或是人際交往,都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啓示。 這本書的內容,是一份古老而寶貴的精神財富,它穿越瞭時空的阻隔,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它教導我們,要學會觀察,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行動。它引導我們,去理解人心的復雜,去洞察局勢的變幻,去駕馭命運的航嚮。閱讀《鬼榖子全智慧》,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智慧的升華,一次對人生更深刻的理解與探索。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見,必將為每一位追求智慧與卓越的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啓發與收獲。它所蘊含的不僅僅是謀略,更是關於人生、關於社會、關於宇宙的普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