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的书名本身就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1919年,这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年份,“五四运动”的呐喊响彻云霄,旧的秩序正在崩塌,新的思潮在涌动。而“杜威”这个名字,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位在20世纪初对中国教育和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他于1919年前后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演讲和交流,他的思想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启示。将他的视角与“家书”这种更为私人化、日常化的记录方式结合,无疑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观察角度。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家书,窥探到一位西方思想家在中国动荡年代的真实感受,他眼中所见的中国是怎样的?是迷茫中的探索,是变革前的阵痛,还是对未来的某种期盼?同时,书中提及的“日本”,在1919年,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其与中国的关系又错综复杂,充满了历史的张力。杜威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的呢?这本书的题目承诺了一种跨越文化、跨越历史的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去理解杜威这位思想巨匠的心灵轨迹,以及他眼中一个正在巨变的东亚图景。
评分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时,一种穿越时空的冲动油然而生。1919年,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民族主义的情绪高涨,科学与民主的呼声响彻神州。而约翰·杜威,作为一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声音在这个时期中国知识界的讨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本书以“家书”的形式呈现,这让我感到尤为新鲜和期待。家书往往是最真实的记录,没有刻意的雕饰,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情感、细微的观察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我很好奇,这位以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哲学闻名于世的教育家,在写给家人的信件中,会以怎样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来描绘他眼中1919年的中国?他是否会在信中流露出对中国人民的热情,还是会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困惑与挣扎?更何况,书中还触及了“日本”这个主题,彼时的日本正处在帝国主义扩张的阴影之下,与中国的关系更是紧张且微妙。杜威先生在那个时期,对日本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他对两国社会、文化、政治的观察,是否会在家书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印证或反思?我期望在这本家书中,看到一个更为立体、更为人性化的杜威,以及一个更加鲜活、更加真实的1919年的东亚。
评分《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阅读的兴趣。1919年,这个年份在中国历史上分量十足,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年,也是社会思潮剧烈碰撞、国家命运走向关键抉择的时期。而“杜威”的名字,更是与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和思想启蒙紧密相连。我一直对杜威在中国期间的活动和思想很感兴趣,但以往的阅读大多是关于他的学术思想本身,或是对中国知识界受其影响的分析。而本书以“家书”的形式,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视角。家书,意味着一种更加生活化、更加个人化的记录。我非常想知道,在充满变革的1919年,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给家人的通信中,会以怎样的笔触描绘他所见所闻?他是否会分享他与中国学者、学生交流的细节,他是否会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希望?他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会不会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出学术研究的深层思考?更何况,书中还包含了对“日本”的观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日本的国力正日益强大,对中国的影响也日益加深。杜威先生又会如何看待这个邻国?他是否会在家书中对比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或者表达他对两国关系的某种忧虑或期许?我非常期待在这本家书中,能够读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富有人情味的杜威,以及一段更加生动、更加鲜活的历史。
评分《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这个书名,无疑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一点。1919年,这个时间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是国内的社会变革还是国际上的地缘政治格局,都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而“杜威”这个名字,更是与中国现代教育和思想解放紧密相连。他曾在中国推广其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本书以“家书”为载体,我想这会带来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家书通常是私密的、真诚的,充满了个人情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我非常好奇,杜威先生在写给家人的信件中,会如何描绘他所亲历的1919年的中国?他是否会记录下他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感受,比如人们对新思想的渴望,还是旧观念的顽固?他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是否会在字里行间有所流露?而书中提到的“日本”,在那个时期,作为东亚地区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崛起和对华政策无疑是当时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杜威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日本的?他会在家书中对中日两国进行对比,或者表达他对两国关系的某种看法吗?我期待在这本家书中,能够看到一个更为鲜活、更为真实的历史侧面,一个西方思想家在东方土地上留下的私人印记,以及他对那个复杂时代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的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系列的历史画面和人物。1919年,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充满变革和动荡的年份,民族觉醒的呼声此起彼伏,新的思想和文化思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旧有的社会结构。而约翰·杜威,作为20世纪初西方思想界的重要代表,他当时正在中国进行访问,他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家书”的形式呈现,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家书往往是作者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和思想流露,它不像正式的演讲或著作那样经过精心组织和修饰,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色彩和日常生活的观察。我非常想知道,杜威先生在写给家人的信中,会如何描绘他眼中1919年的中国?他是否会记录下他在中国遇到的各种人和事,他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感受,以及他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同时,书中还提及了“日本”,在那个时期,日本作为亚洲的崛起力量,其发展和对华政策无疑是当时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杜威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日本的?他是否会在家书中表达他对日本的看法,或者将中国与日本进行对比?我期待在这本家书中,能够感受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杜威,以及一个更加鲜活、更加真实的1919年的中国和日本。
评分不错哦……
评分非常好的书………………
评分一九一九年杜威眼中的日本与中国
评分100年前的出版物在今天依然很有寓意
评分相当朴实的一本书,很有意思
评分我自己包的磨砂皮。这本书是正品,纸质厚实光滑,字体清晰,但是不得不吐槽这封面设计,简直太丑。
评分很喜欢京东的东西是好啊 支持
评分发货速度快,书本字迹清晰,值得入手!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关键是物流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