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馆丛刊28:许心如心血管病诊疗经验

明医馆丛刊28:许心如心血管病诊疗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心如 著
图书标签:
  • 心血管病
  • 中医
  • 临床经验
  • 许心如
  • 明医馆丛刊
  • 中医心法
  • 病例分析
  • 诊疗
  • 医学
  • 传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828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365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许心如教授出身医学世家,以善于应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而著称,本书详细记载其治疗经验,以兹后学。

作者简介

  许心如教授,国家*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获“首都国医名师”称号。
  许心如教授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参加了北京市首届西学中学习班,1962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等工作,迄今行医已逾60年。她临床重视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首创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并提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许心如学术思想
第一节学术思想渊源/
一、国医世家/
二、理论起源/
三、理论思想形成/
第二节主要学术思想/
第二章
许心如论心系病病因病机
第一节心血管病之病因病机/
一、心衰(心力衰竭)/
二、胸痹心痛(冠心病)/
三、心悸/
四、心肌桥/
第二节杂病之病因病机/
一、眩晕/
二、不寐/
三、汗证/ 第三章
许心如心血管病临证经验
第一节心力衰竭/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第二节胸痹/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第三节眩晕/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总结/
第四节心悸/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附: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经验/
第四章
许心如心血管病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第一节心衰(心力衰竭)/
一、心衰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
观察/
二、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240例/ 三、强心栓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药理研究/
四、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临床
观察/
第二节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一、补心气、滋心阴口服液治疗胸痹心痛临床
评价/
二、扶正祛邪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附112例临床总结及49例远期疗效观察/
第三节心悸(心律失常)/
一、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124例临床观察/
二、调脉汤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研究/

精彩书摘

  韩某,男,66岁,2000年1月5日初诊。
  【主诉】喘憋阵作4年。
  【现病史】患者6年前于外院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出院后自行停药,未系统治疗。4年前出现喘憋,动则加重,诊为“心力衰竭”,患者间断服药,劳累则发。现症见:喘促,动则尤甚,乏力,气短,咳白痰,胸胁胀满,肢冷,下肢肿甚。舌暗有瘀斑,苔白滑,脉细弦。于外院查心脏超声:可见心包积液,射血分数39%。
  【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中医诊断】喘证,水肿。
  【辨证】气阴不足,痰瘀内阻。
  【治法】益气养阴,泻肺利水,理气活血。
  【处方】
  葶苈子30g桑白皮20g党参20g麦冬20g
  五味子20g生黄芪30g当归10g丹参30g
  益母草20g车前子30g
  上方7剂,浓煎300ml,每日早晚各服150ml。
  【二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下肢水肿减,但仍感胸胁胀满,前方去车前子,加川芎20g、柴胡10g以加重理气之功。再进14剂,症状大减。
  【分析】本案患者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衰”范畴,使用益气养阴、泻肺利水法治疗,又因为肺瘀血存在,故加活血药当归、丹参;水肿甚,故增加活血利水的益母草。方药精炼,直达病所。
  许心如教授认为本例乃气阴不足、痰瘀内阻而发之喘憋。患者久病,气阴不足,痰饮内阻乃发喘促,动则尤甚,乏力,气短,咳白痰,肢冷,便干,下肢肿诸症,故初诊以泻肺利水、益气养阴、化痰行瘀为主,方用党参、生黄芪补益元气;麦冬滋养心阴;五味子收敛心气;当归、丹参、益母草养血活血;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泻肺利水。诸药相合既能益气养阴,又可泻肺利水,理气活血。先进7剂,患者喘促、乏力等症状大为改善,复诊时,再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而获功。
  ……

前言/序言

  许心如教授1924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一个中医世家,其外祖父姜子楣师从孟河名医费伯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名医。许心如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20世纪50年代她响应党“西医学中医,整理提高祖国医学”的号召,于1959~1961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中医脱产学习班,系统学习中医3年。许心如教授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最早系统学习中医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62年她结业后至今一直在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行医60余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
  20世纪60年代,许心如教授提出水饮阻肺是心力衰竭首要的病理机制,在国内首创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以《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和防己黄芪汤为主方组成的心力衰竭合剂与强心栓,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及正性肌力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系列合剂具有调整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善左室重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在许心如教授的带领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历经50余年的研究,不断丰富泻肺利水这一治疗心力衰竭的中医大法,使其成为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法则。许心如教授还是国内较早提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的学者。许心如教授在总结古人治疗胸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治疗胸痹的独特见解,率先组方二参通脉口服液、三参通脉口服液,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相关论文“扶正祛邪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附112例临床总结及49例远期疗效观察”发表于1976年《中华医学杂志》。
  许心如教授行医60余年,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心如教授为人正直,医德高尚,苦学经典,博采众长,习古而不拘于古,治病灵活而又谨慎;在临床治疗上经验丰富,组方巧妙,用药精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愈了众多疑难病患者,深受广大患者的爱戴;在科学研究中见解独到,严谨求实,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在教学工作中,从不保守,全心传授,培养了大批中医临床与科研人才。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开创者之一,许心如教授参与主持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联合攻关课题等多项省部级项目研究,“心痛气雾剂临床应用与实验室研究”荣获1987年度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部级),“心痛口服液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2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获1982年北京市科委学术成果奖,“中医强心栓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与药理研究”获1989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她在1960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3年被认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获“杏林女杰”称号,2014年获首都“国医名师”称号。
  许心如教授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是北京中医医院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北京中医界乃至中医事业的宝贵财富。此次编辑出版《许心如心血管病诊疗经验》,既是对许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系统整理,也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举措。本书从临床出发,所提供的内容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还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也是研究生、规培医师、进修医师及广大青年医师学习的好教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红旭
  2016年2月22日

明医馆丛刊28:许心如心血管病诊疗经验 医海扬帆,心系安康——许氏医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宝贵财富 本书是“明医馆丛刊”系列的第二十八部,倾力呈现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许心如教授数十载临床诊疗的宝贵经验。许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临床技艺和独特的人文关怀,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尤其在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方面独树一帜,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并深入探讨了部分疑难杂症的诊疗思路。许教授的经验不仅体现在对疾病病因病机的深刻理解,更体现在其细致入微的临床观察和灵活多变的治疗方案上。书中,许教授将自己长年累月积累的临床病例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详细阐述了在不同证型、不同阶段、不同患者个体差异下的辨证要点、治法选择、方药配伍以及加减变化。 核心内容亮点: 辨证论治的精髓体现: 许教授强调,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必须牢牢把握“辨证论治”这一核心原则。本书将详尽介绍许教授如何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结合舌脉、情志、饮食、起居等各方面信息,精准辨别病位、病性、病势,从而确拟定治则。书中通过大量典型病例,生动展现了如何从“标”治到“本”,从“局部”到“整体”的治疗过程。 方药组合的妙用: 许教授在方药运用上,既遵循经典古方的组方原则,又敢于推陈出新,根据临床实际灵活化裁。本书将详细介绍许教授常用的经典名方,以及他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传统方剂的创新性改良和新配方的创立。对每一味药的配伍、剂量、煎服法都做了详细的阐释,力求使读者能够理解其组方意图,掌握运用技巧。 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许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本书将重点展示许教授是如何将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调理有机结合。他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恰当选择西医的药物或介入治疗,同时运用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康复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定病种的深度解析: 冠心病: 详细论述了胸痹的辨证分型,如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心肾阳虚、心脾两虚等,并针对不同证型,提供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对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发作期的辨证救治,以及慢性冠心病的长期调理,均有独到见解。 心律失常: 剖析了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如心悸的虚实、寒热、痰湿等,并介绍了许教授在治疗房颤、室早、病窦等方面的经验,强调调心安神、化痰散结、活血通络等治法。 高血压: 深入探讨了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阻等常见证型,以及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等兼症的治疗。许教授特别强调了通过调理肝肾、健脾化痰来稳定血压的整体调治思路。 心力衰竭: 详细阐述了心衰的虚、寒、痰、瘀病机,以及许教授在治疗肺水肿、胸腔积液、下肢水肿等症状的经验。他善于通过补益心肾、温阳散寒、利水消肿等方法,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经验的传承: 本书不仅是理论的汇集,更是实践的升华。许教授在书中分享了大量临床实例,通过对病案的详细分析,展示了其诊疗思路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这些真实的案例,对于年轻医生和广大中医师来说,是学习和借鉴的绝佳范本。 预防与养生之道: 许教授十分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日常养生。书中亦包含了他关于饮食调养、情志疏导、起居有常、适度运动等方面的养生建议,旨在帮助读者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表格,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无论是临床一线的中医师,还是对中医养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了解心血管疾病防治智慧的大门,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明医馆丛刊28:许心如心血管病诊疗经验,不仅是一部学术专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医者仁心传承。它凝聚了许心如教授对生命的热爱,对医学的执着,以及对患者的深切关怀。阅读本书,您将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感受名医的风范,收获宝贵的健康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长期关注心血管健康的老年读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由于家族史以及自身的一些小毛病,对心血管方面的知识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我通常会选择一些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健康书籍来阅读。这次看到《明医馆丛刊》有许心如教授关于心血管病诊疗经验的书籍,我有点犹豫,因为“诊疗经验”听起来像是给医生看的专业书籍。但是,我又觉得,如果能从这本书里学习到一些疾病的早期识别方法,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在生病时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那也会非常有价值。我比较关注的是,书中会不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疾病症状,比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用我能理解的语言说明它们可能的原因,以及在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应该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就医,以及去医院后应该如何和医生沟通。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药物的常识性介绍,比如哪些药物是常见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服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当然,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食、运动、情绪管理等方面,这些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是延缓疾病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异于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缕曙光。我是一名刚刚步入临床的心血管内科规培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例虽然不多,但每一个都让我感到既兴奋又忐忑。理论知识学了不少,但真正拿到手里诊断一个患者时,总感觉力不从心。许心如教授的名字,在行业内可是响当当的,她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一直很想了解,一位顶尖的心血管病专家,是如何在复杂的病情中抽丝剥茧,找到疾病的根源,并给出最恰当的治疗方案的。这本书,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够详细地展示许教授的诊疗思维过程。比如,对于一个典型的冠心病患者,她会从哪些角度去评估?在面对急性心肌梗死时,她的首要决策是什么?她又是如何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介入时机和方式的?还有,对于那些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心血管病患者,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如何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我在临床实践中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病例分析,让我能够“跟着”许教授一起思考,学习她的“秘籍”。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从业多年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我总是对那些能够带来启发和创新的学术著作保持高度的关注。许心如教授在心血管领域的造诣,我早有耳闻,她提出的许多理念和方法,都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借鉴。这次看到《明医馆丛刊》出版了关于她的心血管病诊疗经验的书籍,我感到非常惊喜。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能够体现出许教授在传统诊疗模式之外的一些创新性思考。例如,在面对一些“难治性”的心血管疾病时,她是否有引入新的诊断技术或者治疗手段?在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方面,她又有着怎样的独到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诊疗指南,而是能够深入剖析许教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心法”。我希望从中学习到一些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但又符合科学原理的诊疗智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服务患者,也为我个人的学术和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方向和灵感。

评分

刚收到这本书,封面设计很朴实,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商业气息,这倒让我觉得挺安心的。我是一名基层全科医生,平时接触的心血管病患者数量不少,但总觉得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好像隔着一层纱,总想找到一条更清晰、更有效的路径。这本书的作者是许心如,这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可能是同行之间交流时提起过。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主要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强、易于理解的诊疗思路。毕竟,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出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每一个基层医生都追求的目标。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常见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在基层诊所如何鉴别诊断、如何进行药物选择和调整的详细介绍。还有,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独特的思考角度或者治疗方法?我了解临床实践中,经验往往比单纯的理论更重要,许心如教授作为一位资深的心血管病专家,想必在这方面一定有独到的见解。这本书能否成为我日常工作的“宝典”,还是需要我认真研读后才能知晓,但我对它的出现,已经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人有一种回归经典的感觉,很有厚重感。我是一位对中医药有着浓厚兴趣的患者,平时也会关注一些中医大家的经验分享。虽然我知道心血管疾病主要以西医的诊断和治疗为主,但我一直相信,中医药在调理和辅助治疗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许心如教授的名字,我虽然不熟悉,但“明医馆丛刊”这个系列,以及“许心如心血管病诊疗经验”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本融合了中医辨证施治和现代医学诊疗理念的书籍。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传统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如何运用中药方剂来缓解症状,如何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辅助治疗?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否在现代医学的诊疗框架下,融入一些中医药的辨证思路,形成一种更加全面、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实际的案例,展示许教授如何将中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效果。这对我来说,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