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梦想改造家》所邀请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是建筑师,且富有善心、甘当志愿者。动用这些海内外知名的建筑师来完成家装项目,大多数房屋的改装,都属于“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就必须要求设计师使出浑身解数,不仅要打破惯常的空间理念,甚至还要在时间思维上做足文章,包括在材料、装置方面,都必须有超前之举。
这三年中,《梦想改造家》的设计师团队打动我的,还不完全在于设计本身的精妙,而是他们具有一种超过了“工具理性”的可贵的“价值理性”。
譬如在北京,针对一位高龄老人的老式平房的改造项目,设计师要为独居的老奶奶装抽水马桶时才发现,这条胡同的排污管网已经不具备这个功能,在装修预算已经用完的情况下,设计师也是自己承担所有费用,在胡同里铺设了一条长达百米的专用排污管,和胡同口的公共厕所相连,解决了老奶奶一辈子都没机会使用马桶的问题。当我们问他,连住户本人和他的儿子们都准备放弃这个“马桶方案”时,为什么还要坚持。设计师的回答很简洁:“我必须让老奶奶用上先进的如厕设施,因为这牵涉到人的尊严……”
内容简介
《梦想改造家》是由东方卫视打造的一档大型家装改造节目。本套图书,把节目内容制作成了图书形式出版,节目大胆突破了以色彩和软装为主的传统装修形式,革命性的聚焦在空间改变和功能实现上,狭小的空间、奇葩的房型、看似无法解决的居住困难,都由设计师在有限的资金、有限的空间里根据委托人的特殊需求进行彻底的改造,真正解决委托家庭的住房难题。
《梦想改造家Ⅰ》收录了第一季的六期节目,不想分开的家、断桥边的家、花园洋房里的家、令人烦恼的新家、一辈子的家、风景里的家。通过聚焦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物、不同类型和背景的家庭故事,揭示家给予人的意义,见证家装改造给予人的幸福。
作者简介
梦想改造家栏目组,是东方卫视旗下一只编导队伍,2014年起,策划制作了《梦想改造家第一季》《梦想改造家第二季》共26期节目,记录了26个家庭旧房的改造过程,为广大民众介绍了众多的改造实用方法,深为大众喜爱。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地处老汉口最繁华地段的汉润里,有着百年历史,与附近的宝润里、咸安坊等老式里弄分连成一片,是这片曾经的老洋行区最好的见证。然而,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嬗变。在各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中,随着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汉润里周围的许多老房子,正在成片地消失。王俊文的女儿有个梦想——希望通过做工作室,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这种老房子,通过创意将它们保留下来,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在老汉口的汉润里,街坊邻居们都知道,王俊文的婆婆许奶奶一天几次在窗户底下叫媳妇,已经成了巷子里的一道风景。自从王俊文的丈夫因为中风去世,一家三个女人相依为命地生活,现今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许奶奶住在与王俊文家一条巷子之隔的一栋老房子里,王俊文的家就在这栋老房子的二楼。除了阴暗潮湿之外,由于公用的卫生间在门外走廊的尽头,上厕所一直是个大问题。家里浴室的浴缸太高,许奶奶根本没法使用。王俊文有心把婆婆接过来住,可这二十几级台阶,对于九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实在是障碍重重。老人始终有个愿望,就是要和媳妇、孙女住在一起。
……
前言/序言
梦想·家
施琰
东方卫视主持人
“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每当看到这句话,内心都会被莫名触动。
梦想有大有小,不论是要去拯救银河系,还是仅仅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同样值得尊重和祝福。因为,它是支撑你在黑暗中跋涉的光。
在主持《梦想改造家》的日子里,流了很多眼泪,更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爱。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作为主持人,施琰能遇上《梦想改造家》真是一种幸运!”这也正是我想表达的。
上学时,老师总教育我们,再悲伤的故事,也要留一个光明的尾巴。2012年,导演吕克·贝松获得冬季达沃斯水晶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九岁的女儿问我'这个世界会崩溃吗’?我说不会!我对她撒了谎……”
作为一位杰出的国际导演,这样绝望的表达或许和他艺术家的悲情主义情愫有关,但放眼世界,让人真心欢喜的消息有多少?屈指可数!所以,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就是:要寻找一个光明的尾巴并没有那么容易。
于是,从一开始,《梦想改造家》似乎就是带着使命而来!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在任何一个你不曾留意的空间,都有顽强的生命存在。他们或许活得平凡,却始终捍卫着自己寻找希望和尊严的权利。
于是带着梦想,他们与我们相遇了!
总是很喜欢以蝴蝶效应来举例: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州就掀起了一场飓风。这一效应是在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而蝴蝶效应如果转化为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那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梦想改造家》做的似乎就是蝴蝶振翅的工作。那些被感动到流泪的人们、那些在我们节目中发现美好的人们、那些由看节目而生出愿望去帮助他人的人们……你们就是动力系统中的一环,一直连锁反应下去,我们的世界总有一天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吕克·贝松在获奖感言的最后说道:“有孩子的人都有愿望把这个世界变美好!”我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是有相同的愿望。
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也是一个终将会实现的梦想!
梦想的彼岸,生活的航向 人生,是一场漫长而精彩的航行。我们都在各自的船上,朝着心中的彼岸,不懈地探索。然而,生活的风浪,有时会打湿甲板,迷雾会遮蔽航向,让原本清晰的梦想变得模糊,让温馨的家园失去色彩。 《梦想的彼岸,生活的航向》并非一本讲述“梦想改造家1”这本书的书籍,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深刻的洞察和实用的建议,帮助每一个在人生旅途中感到迷茫、困顿的读者,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航向,点亮前行的灯塔。这本书,将带领你一同审视内心深处的渴望,理解生活的本质,并学习如何将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一步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第一章:迷航的孤舟——审视你的“为什么”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着四面八方不同的道路,却不知道哪一条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你是否曾经为了追逐一个目标而拼尽全力,最终却发现那个目标并非你真正想要的? “为什么”是人生航行的指南针。在这一章,我们将深入探讨“为什么”的重要性,它并非简单的动机,而是驱动我们前行的深层信念和价值。我们将通过剖析一些真实的人生案例,来展现那些伟大成就背后的“为什么”,以及那些停滞不前的灵魂,是否因为丢失了那个核心的“为什么”。 挖掘内心深处的渴望: 很多人对自己的渴望知之甚少,或者被社会约定俗成的“成功”标准所裹挟。我们将提供一系列自我探索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你剥离层层伪装,直面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可能包括: “价值树”练习: 绘制你的核心价值观,理解它们如何在你的生活和决策中扮演角色。 “感恩日记”的深度解读: 关注那些让你感到真正快乐和满足的时刻,从中提炼出你珍视的元素。 “理想一天”的构想: 想象你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从早到晚,从工作到休闲,然后分析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回溯人生”的智慧: 回顾过去让你感到自豪或后悔的时刻,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理解它们如何塑造了现在的你。 辨别“想要的”与“应该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影响,认为“应该”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应该”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将教你如何区分这些外来的期待与内在的召唤,如何摆脱“应该”的束缚,勇敢地拥抱“想要的”。 “社会期望清单”的审视: 列出社会对你各个方面(职业、婚姻、财富等)的期望,然后逐一审视它们是否与你的内心契合。 “兴趣与天赋的交汇点”探索: 找到那些让你感到充满活力、乐此不疲的事情,并思考它们是否能够转化为你追求的目标。 “恐惧分析法”: 识别那些阻碍你追求梦想的恐惧,并理解它们通常源于对未知或失败的担忧,而非对真正渴望的事物的判断。 重塑你的“为什么”: 即使你已经有了明确的“为什么”,生活也可能让它蒙尘。这一章将帮助你重新点燃内心的火焰,让你的“为什么”更加清晰、坚定,足以抵御前行的风浪。 “愿景板”的创意实践: 将你的“为什么”具象化,通过图像、文字等方式,创建你的个人愿景板,时刻提醒自己前行的方向。 “意义赋能”的冥想练习: 通过引导式冥想,连接更深层的自我,赋予你的目标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榜样力量”的启示: 学习那些拥有清晰“为什么”并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的故事,从中汲取灵感和勇气。 第二章:暗礁与风暴——化解生活的阻力 人生之路并非坦途,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暗礁和突如其来的风暴。这些阻力,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也可能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和自我怀疑。理解这些阻力的本质,并学习有效的化解之道,是扬帆远航的关键。 识别并穿越“自我设限”的迷雾: 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并非外界,而是我们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负面信念,如同无形的枷锁,将我们牢牢束缚。 “信念重塑”工作坊: 识别并挑战那些限制你的负面信念(例如:“我做不到”、“我不够好”),学习用积极、支持性的信念取而代之。 “小步快跑”的行动策略: 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步骤,每次成功都能积累信心,打破“不可能”的魔咒。 “拥抱不完美”的勇气: 理解失败并非终结,而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不是沉溺于自责。 应对外部挑战的智慧: 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社会环境的压力,都可能让你感到不堪重负。我们将分享如何在不牺牲自我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地应对这些外部挑战。 “边界建立”的艺术: 学会温和而坚定地设定个人边界,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拒绝不必要的消耗。 “沟通的艺术”: 学习如何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如何在冲突中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 “支持网络的构建”: 找到那些能够给予你支持、理解和鼓励的人,他们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克服“习惯性拖延”的沼泽: 拖延,是梦想的隐形杀手。我们将深入剖析拖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摆脱拖延的困扰。 “时间管理”的精细化: 学习各种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例如“番茄工作法”、“优先级矩阵”等。 “内在动机激发”: 找到让你真正投入并产生动力的因素,让工作本身成为一种乐趣。 “即刻行动”的心理暗示: 培养“立即开始”的习惯,克服启动困难,让行动成为一种自然反应。 第三章:启程与远航——设计你的生活蓝图 当你理清了“为什么”,并学会了如何应对阻力,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属于你自己的生活蓝图,并踏上追逐梦想的征程。这一章,将为你提供清晰的路径和实用的工具。 目标设定的科学与艺术: 宏大的愿景需要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来实现。我们将教你如何设定真正能够驱动你前进的目标。 “SMART原则”的进阶应用: 不仅要理解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时限性),更要学习如何在复杂的人生目标中灵活运用。 “目标分解与层级设计”: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目标,让你的每一步都充满方向感。 “目标可视化与回顾机制”: 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记录和可视化你的目标,并建立定期的回顾机制,确保你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构建你的“成长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意味着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得到提升。这将是你在追逐梦想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挑战的拥抱”: 将挑战视为机会,而不是威胁。 “从批评中学习”: 视他人的反馈为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不是人身攻击。 “毅力的价值”: 理解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即使遇到挫折,也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行动的逻辑与节奏: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章将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并提供关于如何有效行动的指导。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 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试错与迭代”的实践: 鼓励你大胆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调整。 “延迟满足”的力量: 学会为长远的目标而牺牲眼前的诱惑,这是实现伟大成就的基石。 “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 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第四章:重塑与新生——生活的美学与智慧 当你的航程稳步向前,当你开始触碰到梦想的岸边,你会发现,生活的意义远不止于目标的达成。它更关乎你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美,以及你所领悟到的智慧。 “小确幸”的力量: 在追逐宏大梦想的同时,不要忽视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它们是滋养心灵的甘露,是支撑你继续前行的动力。 “感恩与当下”的练习: 学习如何感受当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生活仪式感”的创造: 为平凡的生活注入仪式感,让日常变得更加有意义。 “关系的经营”: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经营和维护与家人、朋友、伴侣之间的关系,将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色彩。 “高质量陪伴”的艺术: 给予身边的人真诚的关注和高质量的陪伴。 “理解与包容”的智慧: 学习理解他人的立场,包容他人的不完美。 “精神富足”的追求: 物质的丰富固然重要,但精神的富足才是通往真正幸福的康庄大道。 “阅读的力量”: 拓展视野,汲取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艺术与创造”的体验: 感受艺术的美,参与创造,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回馈与奉献”的价值: 参与公益,帮助他人,在奉献中找到更深层的生命意义。 《梦想的彼岸,生活的航向》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成为梦想改造家”的书,它是一本指引你如何成为自己生活“总设计师”的书。它希望你能成为自己人生航程的掌舵者,勇敢地驶向属于你的那片璀璨的彼岸,书写属于你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愿你在这段旅程中,既能乘风破浪,也能享受沿途的风景,最终抵达那个让你心生宁静与喜悦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