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的就是從武則天去世到唐玄宗登基這八九年的曆史。這是唐朝三百年曆史的一段波榖,也是開元盛世到來前充滿陰謀、鮮血與希望的前奏。
在這八年多的時間裏,一共爆發瞭五次宮廷政變,兩個皇帝(武則天、唐少帝)被迫退位,一個皇帝(唐中宗)死得不明不白,還有一個皇帝(唐睿宗)被逼無奈當瞭太上皇,可謂有唐曆史上宮廷動蕩的一段時光。
武則天成為女皇,刺激瞭一批女性的政治野心。她們都飛蛾撲火一般,前僕後繼。她們是——武則天的兒媳韋皇後,武則天的孫女安樂公主,武則天賞識提拔的纔女上官婉兒,以及,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遍觀中國曆史,從來沒有哪個時期有如此多的女性同時投身激烈的政治角逐。所以,這是一個特彆的紅妝時代。
2013年上官婉兒墓的發掘,給這段曆史增加瞭新的發現和佐證。
學者濛曼娓娓道來的講述,讓這段曆史非常好看,非常耐人尋味,也很有曆史的深度和洞見。
這幾個女人,差點改變瞭曆史。這是一個特彆的時代。太平公主,武則天的女兒,權傾朝野;上官婉兒,武則天的內宰相,品評天下纔子;韋皇後,武則天的兒媳,意欲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立誌要當“皇太女”。不是在彼時,就是在此時。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古代中國的曆史長河中,隻有在大唐,在武則天之後,纔齣現這樣生機勃勃的政壇女性。這是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紅妝時代。學者濛曼,講述趣味橫生的曆史,揭示大唐盛世不為人熟知的前夜。
濛曼,曆史學者,百傢講壇主講人。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史及中國古代女性史。
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傢講壇,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唐玄宗與楊貴妃》,並齣版相應書籍。她對曆史的敘述妙語連珠、引人入勝,語言極具風格,既有深厚的史學功底,又充滿瞭時代感和幽默感,産生巨大影響。
多次獲各種教學榮譽及奬項;曾擔任中央電視颱《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
序言
第一集紅妝時代
一、年少入道
二、自求駙馬
三、舉案齊眉
第二集初涉政壇
一、薛紹之死
二、梅開二度
三、初露鋒芒
第三集威風八麵
一、心係李傢
二、神龍政變
三、春風得意
第四集韜光養晦
一、主弱臣強
二、武氏重興
三、明哲保身
第五集重俊政變
一、清洗功臣
二、後院起火
三、禍起蕭牆
四、身陷危局
第六集母女亂政
一、韋後崛起
二、安樂弄權
第七集中宗之死
一、新好男人
二、享樂皇帝
三、糊塗天子
四、暴崩之謎
第八集韋後專權
一、立儲難題
二、婉兒草詔
三、韋後坐大
第九集山雨欲來
一、姑侄聯手
二、運籌帷幄
三、引爆政變
第十集唐隆政變
一、玉殞香消
二、薄命紅妝
三、追殲餘黨
第十一集睿宗登基
一、皇位歸屬
二、父子相峙
三、李旦即位
第十二集重福叛亂
一、真命天子
二、洛陽起事
第十三集姑侄鬥法
一、第一迴閤
二、第二迴閤
第十四集睿宗傳位
一、皇帝難做
二、讓位太子
第十五集太平重振180
一、睿宗收權181
二、男寵登場183
三、招攬纔俊187
第十六集劍拔弩張193
一、謀臣現身194
二、政變流産198
三、形勢陡轉202
第十七集太平之死204
一、構陷太平205
二、先天政變207
第十八集走嚮開元216
一、無緣女皇217
二、政壇流星219
三、紅顔絕唱223
後記
從小學習曆史,麵對的基本是一個又一個的“是什麼”。比如,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唐玄宗是開元盛世的開創者,等等。長大之後,忝列曆史研究者的行列,解決的基本是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比如,武則天為什麼能夠當皇帝?唐玄宗為什麼能夠把唐朝拉迴“正軌”?然而,作為一個有著好奇心的普通人,在年年尋章摘句,時時鈎沉發微之際,腦子裏不時冒齣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若是什麼,又會怎樣”。
若是繼武則天之後,韋皇後又一次成為女皇,會怎樣?沒有親生兒子的她,會把皇位傳給愛女安樂公主嗎?若是安樂公主真的如願成為皇太女,會怎樣?她接班之後,會繼續傳承著來自列祖列宗的大唐王朝,還是依據在傢從父,齣嫁從夫的原則,把江山交給姓武的丈夫,從而讓武周,再一次取代李唐?而且,在她遴選接班人的時候,會不會再一次麵臨武則天的睏境——是選擇和自己同樣姓李,但血緣更遠的侄子;還是會選隨夫姓武,但母子連心的兒子;還是,會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第三種選擇,比如,她會不會早已隨母姓韋,因而要確保韋氏王朝後繼有人呢?還有,若是韋皇後榮登大寶,安樂公主位列儲君,那麼,已經獲得瞭宮內上班,宮外居住權力的上官婉兒又會怎樣?她,以及和她相似的那些頭頂妃嬪名銜,卻擔當著大臣職責的宮廷貴婦們,是否會慢慢摘掉妃嬪的帽子,走入真正的官員序列?亦或,她們有沒有可能恢復北魏傳統,再發展齣一套從一品到九品的女官係列,和男性朝官分庭抗禮,共襄國政?如果這一切都實現瞭,那麼,會不會反過來倒逼中國父權社會做齣讓步?身份也罷,姓氏也罷,是否會有母子、母女傳承的可能?還有,麵對這種種異端,同樣身為女性的太平公主又會如何應對?她對李氏傢族的拼命維護,更多的,是基於對父係傳承製度的認可,還是對自身利害的關心?若是她在跟侄子李隆基的鬥法中取勝,她是否會滿足於做一個掌權的公主,還是,也會産生對最高權力不可遏製的覬覦之心?在她和上官婉兒一次次的密切配閤之中,是否設想過建立有如唐太宗與房玄齡那樣輔車相依的君臣關係?
當然,這一切的“若是”都沒有發生。但是,就像我們小時候演算數學方程式那樣,結果的謬誤並不意味著滿盤皆輸。我們每算對一步,就會得到一步的分數,因為,在這個復雜的方程式中,雖然每一步都為最終結果服務,但是,每一步也都有自己的獨特意義。社會不也是如此嗎?雖然第二個女皇、皇太女和女大臣都並未齣現,但是,她們為此走齣的每一步,無論正邪成敗,都已經烙下印記。繼之而起的唐玄宗也罷,大唐王朝也罷,都隻能在她們的腳印上起步,在她們的終點處抉擇。
13億年前,宇宙深處,一個黑洞和另一個黑洞相互吸引,碰撞,融閤。這番掙紮掀起的滔天巨浪,在漫長的時空穿梭中,逐漸弱化為一朵浪花,一圈漣漪,乃至一段至為微弱的信號。不要小瞧這段信號,因為它讓我們得以聆聽宇宙的曆史,找到自己最初的來曆。同樣,一韆三百多年前,宮廷深處,一支被武則天的成功激起鬥誌的女性政治力量和另一支具有悠久傳統的男性政治力量相互吸引,碰撞,融閤。他們激蕩齣的血雨腥風,在漫長的時空穿梭中,也逐漸弱化為幾篇紀傳,幾段碑碣。然而,同樣不要忽視這記載失敗者故事的殘篇斷簡,因為它讓我們得以迴味自身的曆史,從而知道更多的方嚮和可能。
本書的責編曾經驚嘆道:這幾個女人,差點改寫瞭曆史!其實,她們已經改寫瞭曆史,因而也改寫瞭現在和未來。
另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本聚焦於某一特定時期科學思想史的專著,其研究的切口非常小,但挖掘得極其深入,可謂是“螺螄殼裏做道場”的典範。這本書完全避開瞭宏大的科學發現敘事,轉而關注那些在主流敘事中被忽略的“失敗的嘗試”和“錯誤的理論”。作者認為,正是這些被遺棄的理論,構建瞭正確理論得以産生的土壤和背景。書中對當時實驗環境的復原工作令人驚嘆,通過大量的書信、實驗室記錄和當時的工具描述,讀者仿佛能親曆那些充滿挫摺和偶然性的實驗過程。作者的分析方法非常細膩,他不僅記錄瞭“做瞭什麼”,更深入探究瞭“為什麼當時的人們會那樣想”,將科學傢的思維定勢與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緊密聯係起來。這種“反嚮考古”式的研究方法,不僅為科學史研究開闢瞭新的維度,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非常謙遜的態度提醒我們,我們今天所信奉的真理,也可能隻是未來視角下的一個“暫時性的成功案例”,這種對知識相對性的深刻體悟,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讀完的這本關於古代哲學思辨的書籍,給我的衝擊主要來源於其對邏輯推演的近乎苛刻的精準性。作者似乎對每一個概念的界定都進行瞭反復的打磨,不容許任何模棱兩可的錶述存在。整本書的結構如同一個嚴密的幾何證明過程,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它開篇就提齣瞭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核心命題,隨後圍繞這個命題,構建瞭數個層次的論證體係,每一個論證層次都建立在前一個結論的堅實基礎之上。這種強烈的結構感,使得我在閱讀時,必須全神貫注,稍有走神便可能跟不上作者的思想快車。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入西方現代邏輯工具來解析古代文本時的那種自信與從容,他沒有生硬地套用,而是巧妙地將兩者融為一體,挖掘齣瞭古代思想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又極具現代意義的思辨深度。這本書對於那些習慣於接受碎片化信息和輕鬆閱讀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付齣更多的耐心和腦力勞動,但其最終帶來的智識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洗禮,是極其豐厚的,它挑戰並提升瞭讀者的思維上限。
評分我最近讀完的另一部作品,在敘事手法上,采取瞭一種非常大膽的“去中心化”策略,它沒有聚焦於任何一個固定的曆史人物作為主綫,而是選擇瞭一條河流的隱喻,讓事件如同水流般自然匯集、衝刷、最終改變河道。這種寫法的好處在於,它極大地拓寬瞭讀者的視野,使得原本被傳統史書簡單勾勒的邊角人物,如當時的工匠、商賈、地方士族,都獲得瞭鮮活的生命力。書中對社會經濟結構的分析尤為精妙,比如對某一時期賦稅製度的微觀剖析,不是乾巴巴的條文羅列,而是通過一戶農傢的收成波動、一次集市的物價飛漲來展現製度的實際效用與弊端。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哲學,讓冰冷的曆史數據變得可以觸摸,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和無奈。特彆是在描繪城市生活的章節裏,作者似乎化身為一位細緻入微的旁觀者,將當時的市井喧囂、服飾風尚、乃至街頭巷尾的俚語都勾勒得栩栩如生,仿佛能聞到那時的熏香和油煙味,這種沉浸感,遠超一般教科書式的敘述所能企及的高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略帶古典韻味的米黃色紙張,摸上去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絕非市麵上那些輕飄飄的速朽之作可比擬。封麵上的插畫,綫條流暢卻又不失遒勁,色彩的運用尤其考究,似乎每一筆都浸透瞭那個波譎雲詭的年代的煙火氣和權力中心的冰冷。我剛拿到手的時候,甚至有些捨不得翻開,生怕破壞瞭它整體的藝術美感。但一旦翻開,內頁的排版布局又展現齣一種現代的清晰度,字體選擇得體,疏密有緻,即便是初次接觸這段曆史的讀者,也能輕鬆沉浸其中,不會感到閱讀上的疲憊。作者在細節處理上的匠心獨運,從扉頁的題詞到章節之間的留白,都透露齣一種對文本本身的尊重,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這種對閱讀體驗的重視,在當今快餐式閱讀的潮流中,實在難能可貴。我尤其欣賞它對史料引用的注釋部分,標注得詳盡而規範,既滿足瞭專業人士的需求,又不會過多地打斷普通讀者的閱讀節奏,可謂是兼顧瞭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讀性,體現瞭齣版方和作者對於“好書”的共同追求。
評分我最近接觸的一本關於世界地理與文化交融的圖冊,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宏大的時間跨度和無國界的視野。它完全跳脫瞭民族史觀的窠臼,將目光投嚮瞭古代絲綢之路、香料貿易、甚至早期的航海探險活動中那些物種、技術和信仰的流動軌跡。書中的配圖極為震撼,那些航拍下的古代遺跡俯瞰圖,與同一頁的早期手繪地圖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清晰地展示瞭人類認知邊界的拓展過程。作者對於“中介點”的挖掘尤其精彩,比如某個不起眼的港口小鎮,如何因為其地理位置,成為瞭東西方文明交匯的熔爐,誕生瞭獨特的混閤文化。敘述的語言風格是舒緩而充滿詩意的,大量運用瞭文學性的比喻,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貿易路綫圖,讀起來像是一部史詩般的遷徙故事。它讓我意識到,曆史的演進並非孤立的王國更迭,而是基於物質基礎和地理條件的全球性網絡互動,這種視角轉換,極大地豐富瞭我對世界曆史的整體認知,讓人感嘆人類文明的相互依存性遠超想象。
評分濛曼老師的書內容不錯,這一新版質量很好!
評分濛曼登百傢講壇講述的《武則天》,至今仍為百傢講壇講述曆史的經典之作。功底紮實,語言生動,觀點新銳,讓人難忘。
評分看市場大會對評委感興趣,買書來讀讀
評分買給小朋友看的,她說還不錯。
評分挺早就想買這本書瞭,包裝什麼都挺好的,沒有破損。
評分滿減再加券,差不多3---4摺,主要這次很多教材書參加活動,買瞭很多
評分前兩本公主皇帝是新星齣版社,武則天是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精彩的書。
評分他風流多情,多纔多藝。
評分還可以,因為是濛曼寫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