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纲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文学(第4版)

中国文学史纲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文学(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行霈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学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文学史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学研究
  • 历史文学
  • 文化
  • 高等教育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4484
版次:4
商品编码:1197892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博雅大学堂·文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6
字数:251000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此次修订在原书基础上,密切联系学界研究成果,增加了对一些文学家、文学作品的分析和介绍,并对文学研究中一些重要不同观点进行解释说明。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纲要》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编著者均为杰出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纲要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zui好的入门书。本书是四册中的第二册,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纲要。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36年4月18日生于济南,原籍江苏武进。知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目录

目录
魏晋南北朝文学
概  说…………………………………………………………………… 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 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 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8
第一章  建安文学……………………………………………………… 9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植……………………………………… 9
第二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 20
第二章  正始西晋文学 ……………………………………………… 24
第一节  嵇康  阮籍 …………………………………………… 24
第二节  陆机和太康诗人 ……………………………………… 28
第三节  左思  刘琨  郭璞 …………………………………… 31
第三章  陶渊明 ……………………………………………………… 36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 36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 39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 45
第四节  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 47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 49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 49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 52
第五章  南北朝诗文 ………………………………………………… 56
第一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 ……………………………………… 56
第二节  鲍  照 ………………………………………………… 59
第三节  谢朓和新体诗 ………………………………………… 61
第四节  庾信与北朝文人诗 …………………………………… 64
第五节  南北朝骈文和散文 …………………………………… 66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 7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 ……………………………… 71
第二节  .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 73
第三节  .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 ……………………………… 81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 87
第一节  .典论..论文.和.文赋. ……………………………… 87
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诗品. ………………………………… 89

隋唐五代文学
概  说 ………………………………………………………………… 93
第一节  唐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 93
第二节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 95
第三节  唐诗的分期 …………………………………………… 99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坛……………………………………………… 104
第一节  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 104
第二节  王绩  四杰  刘希夷  张若虚……………………… 106
第三节  沈宋和律体…………………………………………… 114
第四节  陈子昂及其文学革新………………………………… 116
第二章  盛唐诗坛…………………………………………………… 121
第一节  张九龄及盛唐前期诗人……………………………… 121
第二节  孟浩然和储光羲……………………………………… 124
第三节  王  维………………………………………………… 128
第四节  王之涣  崔颢  李颀  王昌龄……………………… 138
第五节  高  适………………………………………………… 147
第六节  岑  参………………………………………………… 150
第三章  李  白……………………………………………………… 155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 155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浪漫精神………………………………… 157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164
第四节  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167
第四章  杜  甫……………………………………………………… 170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170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78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186
第四节  杜甫的地位和影响…………………………………… 192
第五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194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元结、顾况等 ……………… 194
第二节  新乐府运动…………………………………………… 196
第三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 …………………… 199
第四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203
第五节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 205
第六节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性………………………………… 212
第六章  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216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兴起……………………………………… 216
第二节  韩柳的散文…………………………………………… 218
第三节  唐代古文运动的衰落和晚唐讽刺小品……………… 223
第七章  中唐其他诗人和诗派……………………………………… 225
第一节  刘长卿和韦应物……………………………………… 225
第二节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 227
第三节  韩孟诗派……………………………………………… 230
第四节  刘禹锡和柳宗元……………………………………… 234
第五节  李  贺………………………………………………… 238
第八章  晚唐诗坛…………………………………………………… 243
第一节  杜  牧………………………………………………… 243
第二节  李商隐………………………………………………… 245
第三节  温庭筠和韦庄………………………………………… 249
第四节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写实诗人………………… 251
第九章  唐代传奇和敦煌变文……………………………………… 254
第一节  唐代传奇……………………………………………… 254
第二节  敦煌变文……………………………………………… 263
第十章  唐五代词…………………………………………………… 268
第一节  词的名称、起源和发展 ……………………………… 268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集. ………………………………… 272
第三节  李煜及南唐词人……………………………………… 275
参考文献……………………………………………………………… 279
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第4版) 本书聚焦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辉煌篇章。第四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时期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解读,力求呈现一部更加精炼、深入且富有洞见的文学史研究成果。 一、 时代背景与文学思潮的交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思想解放,玄学兴起,佛教传入,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面貌。本卷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政治格局的变迁如何催生出不同于汉代的文学风貌,诸如清谈玄理之风对士人心态与创作倾向的影响,以及佛教思想如何渗透于文学创作,催生出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从曹操、曹植的建安风骨,到嵇康、阮籍的竹林清谈,再到陶渊明对田园生活与人生哲理的独特体悟,本书系统展现了这一时期文人精神世界的挣扎与超越,以及文学如何成为他们寄托理想、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 隋唐五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跃,为文学的鼎盛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将详细考察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成熟、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政策如何促进了文学的空前发展。特别是对唐代文学的“盛世气象”,将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繁荣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文学力量的互动与融合。 二、 文学体裁的演进与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建安诗歌的慷慨悲壮,正始诗歌的玄远空灵,以及陶渊明田园诗的淳朴自然,都各具特色。本书将详细分析各代诗歌的风格流变,探讨其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同时,骈文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及其与散文的分野,以及文学批评的萌芽,如《典论论文》中的思想,也将得到详尽阐述。 隋唐五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本书将重点阐述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从初唐的歌咏太平,到盛唐的气象万千,再到中晚唐的沉郁顿挫,乃至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巨匠的创作历程与艺术风格,将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此外,唐代传奇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本书将详细探讨其题材、艺术手法、以及对后世小说创作的深远影响。而宋词的源头,即唐代的近体诗与乐府诗,以及词的初步发展,也将被细致考察。 五代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文学创作并未停滞,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涌现出李煜等杰出的词人,其作品将是本书考察的重点,探讨其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三、 文人群体与文学批评的兴衰 本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更注重对作家群体及其创作心态的考察。从建安七子的文人风骨,到竹林七贤的清谈寄情,再到陶渊明的归隐情怀,将勾勒出不同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同时,本书也将深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早期形态,探讨如刘勰《文心雕龙》等重要文学批评著作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及文学观念的演变。 隋唐时期,文人阶层日益壮大,科举制度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本书将分析唐代文人集团的形成,以及他们之间在文学创作上的交流与论辩。同时,也将详细解读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成果,如皎然、司空图等人的理论,探讨他们对诗歌美学、意境营造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四、 思想文化与文学的互动 文学创作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时代思潮、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紧密相连。本书强调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教思想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文学如何回应和反映时代的精神困境与文化追求。 在隋唐五代时期,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都对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将探讨这些思想文化因素如何在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中得以体现,以及文学如何成为沟通不同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 第五版的新增与修订 第四版在继承前几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更新了研究方法,并吸收了近年来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深入发掘史料: 对一些较为冷门或易被忽略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发掘和解读,力求展现更为完整和丰富的文学图景。 细化文学流派: 对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更为细分的文学流派,如山水诗、田园诗、讽喻诗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专题研究,分析其特点、代表人物及其艺术贡献。 拓展文学批评研究: 对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流派、重要著作及其影响进行了更系统、更深入的梳理与评价。 强化跨文化视角: 在探讨隋唐五代文学时,更加注重其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吸收,以及中国文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展现文学的开放性与国际性。 优化理论框架: 在保留原有学术体系的同时,融入了新的文学理论视角,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更加注重其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 版式更新与图文并茂: 第四版在版式设计上更加注重阅读体验,并适当增加了相关图片,力求使本书更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文史哲专业的师生,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广大读者。希望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这一辉煌文学时期的全貌,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以清晰的脉络,将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这一漫长而复杂的文学发展时期,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梳理文学史料时展现出的细致和耐心。他不仅列举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魏晋时期文人自由不羁的精神,以及他们如何在礼教束缚下寻找自我,书中都有精彩的论述。而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地域性特色,例如北朝的乐府民歌和南朝的宫体诗,也得到了生动的描绘。隋唐时期,更是全书的重头戏,作者对唐诗的各个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唐诗的“万花筒”,让我看到了从王勃的初露锋芒,到李白的豪放飘逸,再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以及白居易的通俗写实,各种风格的诗歌竞相绽放。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必须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时,不仅介绍了文学作品,还深入探讨了当时的哲学、宗教、政治等因素对文学的影响。他对佛教传入中国后,如何影响了文人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精彩的论述。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在本书中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作者对北朝民歌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朴实的情感。而隋唐五代时期,更是本书的华彩篇章。作者对唐诗的梳理,如同为我开启了一扇认识唐代辉煌文明的窗口。我尤其喜欢他对白居易“卖炭翁”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文学如何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引起人们的共鸣。

评分

这本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大的视野,为我打开了认识中国文学瑰宝的一扇大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风云变幻,名家辈出,从建安风骨到玄言诗的浮沉,再到陶渊明诗歌中的田园牧歌,每一个时代都在书写着独特的篇章。本书的作者不仅梳理了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更深入剖析了文学背后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和历史背景。我尤其对作者对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的探讨印象深刻,那种在乱世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彷徨与挣扎,通过书中细腻的笔触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而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和骈文的兴盛,也得到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学发展的多样性。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比较,去体悟不同时代文学的生命力。每当我翻开它,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评分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深入到了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作者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时,能够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对玄学“清谈”的描述,以及其对文人创作的影响,都让我印象深刻。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在本书中也得到了细致的梳理,特别是作者对诗歌、赋、骈文等体裁的介绍,让我看到了那个时期文学发展的多样性。隋唐时期,更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本书对唐诗的梳理,如同一场盛大的文学盛宴。作者对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解读,让我看到了文学作为社会良心的力量。

评分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辉煌时代,这一点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者对唐诗的梳理,简直是一部史诗般的画卷。从初唐的雍容华贵,到盛唐的雄浑壮阔,再到中晚唐的沉郁顿挫,每一个阶段的名家名篇,都仿佛在我们眼前重新鲜活起来。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本书中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被置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他们创作的独特意义和深远影响。作者对诗歌的解读,不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更深入挖掘了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技巧。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唐传奇的介绍,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折射出当时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代时期的词,在本书中也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小令的婉约与豪放,都展现出词这种文学体裁的独特魅力。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尽情领略中华文学的璀璨星河。

评分

我一直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文坛巨星。这本书以其详实的资料和独到的见解,满足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求知欲。作者不仅介绍了建安文学的“风骨”,还深入探讨了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以及陶渊明诗歌中宁静致远的“田园情怀”。他对于玄言诗的阐释,让我理解了当时文人如何通过哲学思考来寻求精神寄托。南北朝时期的骈文,虽然篇幅冗长,但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这种文体独特的魅力。而隋唐时期的文学,更是辉煌夺目。作者对唐诗的解读,让我领略到了盛唐气象,从李白的浪漫主义,到杜甫的现实主义,再到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每一位诗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贡献。我尤其对作者对晚唐诗歌的分析感到满意,他指出了晚唐诗人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抒发内心的愁绪与感伤。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学术上的严谨,更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启发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玄学、道教、佛教的思潮碰撞,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作者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能够紧密结合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人创作的内在动因。例如,他对曹操《短歌行》的解读,就不仅仅是分析其诗句本身,更是将其置于那个乱世之中,探讨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旷世慨叹。而到了隋唐时期,盛世的到来,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者对唐诗的梳理,让我看到了诗歌如何从政治、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反映时代的面貌。他对边塞诗的分析,让我感受到了大唐边疆将士的豪情壮志;对田园诗的描绘,让我领略到了隐士生活的悠然自得;对社会现实诗的批判,则让我看到了文学的责任与担当。

评分

阅读这本书,我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学的传承。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文学的史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思想的解放却带来了文学上的繁荣,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都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作者对这些文化思潮的分析,让我对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境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南北朝时期的宫体诗,虽然曾备受争议,但书中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客观评价,让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诗的成熟,诗歌题材的广泛,以及诗歌体式的多样化,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作者对白居易诗歌的解读,让我看到了文学如何能够反映民生疾苦,成为连接社会和人民的桥梁。本书的叙述方式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与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作者以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为核心,系统地梳理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介绍,从建安风骨到玄言诗,再到陶渊明,展现了文学的演变和创新。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则在地域性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隋唐五代时期,更是本书的重点,作者对唐诗的梳理,如同在为我绘制一幅宏大的唐代文学星图,从初唐到盛唐再到中晚唐,每一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杰出作品。我对作者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解读尤为欣赏,他不仅分析了诗歌的意象,更挖掘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浪漫主义情怀。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美妙的文学之旅。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作者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注重挖掘其内在的意蕴和情感,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他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阐述,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文人独特的精神气质,那种在乱世中保持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地域性差异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也得到了深刻的探讨。而到了隋唐时期,本书更是将唐诗推向了高潮。作者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分析,如同一堂生动的诗歌鉴赏课,让我不仅了解了他们的生平,更理解了他们的诗歌为何能够流传千古。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唐传奇的介绍,那些精彩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魅力。

评分

京东商品物流超快,质量超好。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物流非常给力,书有点脏了

评分

很棒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虽无什么新的创见,中规中矩,也算是一部不错的教材了。

评分

比旧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有些说法更新了,但贵了60%,建议有旧版的,可以忽略。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