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对于苏联而言,是辉煌的世纪,1500万名党员,88年建党史;20世纪对于苏联而言,是落寞的世纪,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执政74年的搭档一夜之间失去统治地位……本书为您深度剖析了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前前后后。弱风能将百年老树吹倒,然而,如果这棵树的树干已经从内部腐烂了,我们还能将这阵风称为老树死亡的主要原因吗?党的肌体看似强壮,但却已经丧失了免疫力。苏联能够抵御各种外来的入侵,但却无法对付传染病。官僚们一边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边又随意做出损害人民利益的决定;一边批评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限制民众接触西方社会,一边又从商店购买各种进口商品,把子女送到西方留学。再没有什么比这种言行不一、对人民和对自己的双重标准,更使党失去人民信任的了。
腐败是执政党危险的敌人。苏共的教训足以告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本书从从俄罗斯的历史写起,以比较丰富的资料叙述了苏联从兴起到强盛,再走向衰落以至最后发生巨变的历史过程。同时,作者探讨了导致巨变的原因。在内容上,本书将苏联共产党执政的74年作为完整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苏联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的自身建设问题、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处理等问题以及执政党的国家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度透视与反思。同时,本书也对西方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共产党执政的攻击性言论有所回应。与目前市面上的相关著作不同的是,一方面,本书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通过分析了苏联巨变的残酷事实,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作者作为一名少将,长期从事政策、战略研究,其军人的视角为我们观察世界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肖德甫,湖北松滋人,1952年出生,1969年参军,2012年退出现役。退休前任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少将军衔。服现役期间,曾在四川省军区机关、成都军区机关、总后勤部机关、总参谋部机关和院校工作;曾任助理员、参谋、政治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司令部副参谋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学术研究部部长、训练部部长。1973年至1976年入武汉理工大学学习,1981年至1983年入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1997年参加中美中级军官研讨班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1个月,2001年入国防大学学习半年。1988年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局部战争后勤研究》一书,1995年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军队现代化研究》论文集一本。
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初读《世纪悲歌》,我更多的是被它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洞察所震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书中蕴含的许多观点和细节,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涌现出新的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注重逻辑的递进和观点的深化,每一次阅读,都能在细节中发现之前忽略的亮点。尤其是在对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上,作者的考量非常周全,他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既有宏观的战略分析,也有微观的个体观察,从而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历史的惯性”和“路径依赖”的论述,这让我在理解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政治哲学、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的深度剖析。它适合每一个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性感兴趣的读者,并且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将从中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悟。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艺术性的历史叙述。我一直觉得,历史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事件的堆砌,更应该是充满人性和情感的故事。《世纪悲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的文笔相当优美,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读起来不像是在读一本枯燥的史书,更像是在品读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他对人物的刻画尤为精彩,无论是那些叱咤风云的领袖,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立体感。我能感受到那些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抉择,他们的信仰与迷茫。书中穿插的许多文学作品片段和艺术作品的引用,也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读者能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我常常在阅读某个章节时,被作者的叙述深深吸引,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历史的发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学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高超的叙事技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苏联的了解已经算是不错,但读了《世纪悲歌》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识是多么片面和肤浅。作者以一种极其冷静和客观的视角,剥去了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掩盖的真相一点点揭示出来。他并没有简单地贴标签或进行道德评判,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看到事件发生的原委和逻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权力运作机制的深入分析,那种无处不在的渗透、那种微妙的制衡与博弈,以及最终导致失控的链条,都写得鞭辟入里。读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也油然而生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它让我明白了,任何一个宏大的政治实验,一旦脱离了人性的约束和对现实的尊重,都可能走向悲剧。这本书是关于警示,更是关于深刻反思。
评分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思想之旅。我一直对20世纪的那段特殊历史有着强烈的兴趣,但以往接触到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世纪悲歌》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到苏联共产党的兴衰史之中。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仅仅关注政治事件本身,更深入剖析了支撑和瓦解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文化土壤。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张力的探讨,那些看似宏大而崇高的理想,在现实的土壤中是如何变形,又是如何最终走向了预期的反面。这种分析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对许多历史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的论证非常严谨,每一个观点都有史料支撑,读起来让人信服。同时,作者的语言也极具感染力,他能够用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将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抽象的政治概念解释得清晰易懂。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陷入沉思,思考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权力对人性的腐蚀。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教训”这几个字的含义。
评分这本书实在是太厚重了,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承载的历史分量。作者在扉页上写下的那句“献给所有曾经为之奋斗过,也曾为之牺牲过的人们”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史诗般的叙事感,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从早期革命的星星之火,到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辉煌,再到最终的瓦解,每一个阶段都被作者细致地描绘出来。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到每个关键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探究他们为何做出那样的选择,又承受了怎样的压力。那些历史照片,虽然黑白,却有着惊人的张力,仿佛能听到彼时人民的欢呼与叹息。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着历史的车轮一同滚滚向前,时而激动,时而沉重。那些宏大的政治运动,那些个人命运的沉浮,都在作者的笔下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我尤其被书中对普通人生活的描写所打动,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下,那些细微的、琐碎的、充满人情味的点点滴滴,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感,也让人更能体会到历史的温度。
评分学习历史的好书,内容客观
评分京东图书,双十一大促3-2!
评分印刷质量没得说!非常满意!!!
评分写的不怎么客观 意识形态浓厚 不怎么喜欢
评分京东图书活动入手!!
评分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研究和总结,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
评分满减加用券,活动很给力!内容也不错!
评分看看吧
评分很不错的书,看了让我获益良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