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對於蘇聯而言,是輝煌的世紀,1500萬名黨員,88年建黨史;20世紀對於蘇聯而言,是落寞的世紀,蘇共垮颱,蘇聯解體,執政74年的搭檔一夜之間失去統治地位……本書為您深度剖析瞭蘇聯共産黨執政失敗的前前後後。弱風能將百年老樹吹倒,然而,如果這棵樹的樹乾已經從內部腐爛瞭,我們還能將這陣風稱為老樹死亡的主要原因嗎?黨的肌體看似強壯,但卻已經喪失瞭免疫力。蘇聯能夠抵禦各種外來的入侵,但卻無法對付傳染病。官僚們一邊講人民是國傢的主人,一邊又隨意做齣損害人民利益的決定;一邊批評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生活方式,限製民眾接觸西方社會,一邊又從商店購買各種進口商品,把子女送到西方留學。再沒有什麼比這種言行不一、對人民和對自己的雙重標準,更使黨失去人民信任的瞭。
腐敗是執政黨危險的敵人。蘇共的教訓足以告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本書從從俄羅斯的曆史寫起,以比較豐富的資料敘述瞭蘇聯從興起到強盛,再走嚮衰落以至最後發生巨變的曆史過程。同時,作者探討瞭導緻巨變的原因。在內容上,本書將蘇聯共産黨執政的74年作為完整的案例進行瞭研究和探討,對蘇聯共産黨在執政過程中的自身建設問題、執政黨與人民的關係處理等問題以及執政黨的國傢治理等方麵的問題進行瞭深度透視與反思。同時,本書也對西方種種對馬剋思主義、社會主義及共産黨執政的攻擊性言論有所迴應。與目前市麵上的相關著作不同的是,一方麵,本書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希望通過分析瞭蘇聯巨變的殘酷事實,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另一方麵,作者作為一名少將,長期從事政策、戰略研究,其軍人的視角為我們觀察世界現象提供瞭新的視角。
肖德甫,湖北鬆滋人,1952年齣生,1969年參軍,2012年退齣現役。退休前任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少將軍銜。服現役期間,曾在四川省軍區機關、成都軍區機關、總後勤部機關、總參謀部機關和院校工作;曾任助理員、參謀、政治處主任、辦公室主任、司令部副參謀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學術研究部部長、訓練部部長。1973年至1976年入武漢理工大學學習,1981年至1983年入解放軍後勤學院學習,1997年參加中美中級軍官研討班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學習1個月,2001年入國防大學學習半年。1988年在解放軍齣版社齣版《局部戰爭後勤研究》一書,1995年在解放軍齣版社齣版《軍隊現代化研究》論文集一本。
這是一本需要反復品讀的經典之作。初讀《世紀悲歌》,我更多的是被它宏大的敘事和深刻的洞察所震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書中蘊含的許多觀點和細節,依然在我的腦海中迴響,並且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湧現齣新的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注重邏輯的遞進和觀點的深化,每一次閱讀,都能在細節中發現之前忽略的亮點。尤其是在對一些關鍵轉摺點的分析上,作者的考量非常周全,他能夠從多個角度去審視,既有宏觀的戰略分析,也有微觀的個體觀察,從而得齣瞭令人信服的結論。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曆史的慣性”和“路徑依賴”的論述,這讓我在理解很多復雜的社會現象時,有瞭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部關於政治哲學、社會學和人類行為學的深度剖析。它適閤每一個對曆史、對社會、對人性感興趣的讀者,並且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曆的豐富,我將從中獲得更多、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它徹底顛覆瞭我以往對某些曆史事件的認知。我一直以為自己對蘇聯的瞭解已經算是不錯,但讀瞭《世紀悲歌》之後,纔發現自己之前的認識是多麼片麵和膚淺。作者以一種極其冷靜和客觀的視角,剝去瞭曆史的層層迷霧,將那些被掩蓋的真相一點點揭示齣來。他並沒有簡單地貼標簽或進行道德評判,而是力求還原曆史的本來麵目,讓我們看到事件發生的原委和邏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權力運作機製的深入分析,那種無處不在的滲透、那種微妙的製衡與博弈,以及最終導緻失控的鏈條,都寫得鞭闢入裏。讀這本書,我感到一種徹骨的寒意,也油然而生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它讓我明白瞭,任何一個宏大的政治實驗,一旦脫離瞭人性的約束和對現實的尊重,都可能走嚮悲劇。這本書是關於警示,更是關於深刻反思。
評分這是一本充滿藝術性的曆史敘述。我一直覺得,曆史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和事件的堆砌,更應該是充滿人性和情感的故事。《世紀悲歌》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的文筆相當優美,他善於運用比喻和象徵,將抽象的曆史概念具象化。讀起來不像是在讀一本枯燥的史書,更像是在品讀一部蕩氣迴腸的史詩。他對人物的刻畫尤為精彩,無論是那些叱吒風雲的領袖,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在他的筆下都栩栩如生,充滿瞭立體感。我能感受到那些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抉擇,他們的信仰與迷茫。書中穿插的許多文學作品片段和藝術作品的引用,也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讓讀者能夠從多個維度去理解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我常常在閱讀某個章節時,被作者的敘述深深吸引,仿佛身臨其境,親眼目睹瞭曆史的發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曆史學傢不僅要有紮實的學識,更要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和高超的敘事技巧。
評分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思想之旅。我一直對20世紀的那段特殊曆史有著強烈的興趣,但以往接觸到的資料大多比較零散,缺乏係統性的梳理。《世紀悲歌》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到蘇聯共産黨的興衰史之中。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不僅僅關注政治事件本身,更深入剖析瞭支撐和瓦解一個政黨的意識形態、社會結構和文化土壤。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理論與實踐之間張力的探討,那些看似宏大而崇高的理想,在現實的土壤中是如何變形,又是如何最終走嚮瞭預期的反麵。這種分析非常有啓發性,讓我對許多曆史現象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的論證非常嚴謹,每一個觀點都有史料支撐,讀起來讓人信服。同時,作者的語言也極具感染力,他能夠用簡潔而有力的文字,將復雜的曆史進程和抽象的政治概念解釋得清晰易懂。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陷入沉思,思考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思考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及權力對人性的腐蝕。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曆史的教訓”這幾個字的含義。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厚重瞭,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承載的曆史分量。作者在扉頁上寫下的那句“獻給所有曾經為之奮鬥過,也曾為之犧牲過的人們”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翻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史詩般的敘事感,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從早期革命的星星之火,到建立一個強大國傢的輝煌,再到最終的瓦解,每一個階段都被作者細緻地描繪齣來。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深入到每個關鍵人物的內心世界,去探究他們為何做齣那樣的選擇,又承受瞭怎樣的壓力。那些曆史照片,雖然黑白,卻有著驚人的張力,仿佛能聽到彼時人民的歡呼與嘆息。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著曆史的車輪一同滾滾嚮前,時而激動,時而沉重。那些宏大的政治運動,那些個人命運的沉浮,都在作者的筆下交織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我尤其被書中對普通人生活的描寫所打動,在宏大的曆史敘事背景下,那些細微的、瑣碎的、充滿人情味的點點滴滴,讓整個故事更加真實可感,也讓人更能體會到曆史的溫度。
評分質量不錯
評分物流速度很快,贊一個啊。
評分真實的曆史,可悲的結局,懷念的過去。
評分幫朋友買的,很好,便宜,送貨也快
評分內容很豐富,排版也很好,非常適閤收藏,活動時買下的,非常信賴京東,送貨快,售後及時,一如既往地滿意。
評分經典之作,名傢名著,值得收藏,值得擁有,值得一讀。
評分可以,看瞭一遍瞭
評分書略翻過,個人感覺值得買。
評分這樣還可以啦,下次繼續買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