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技術革命的深入推進,企業麵臨的外部商業環境愈發變幻莫測、混沌糊。如何在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找到與客戶、市場的接觸點和引爆點,以進行有效的能量信息交換,就成為企業生存發展麵臨的重要問題。
2.自組織管理為企業解決這一難題提供瞭新的途徑和突破口,因而也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企業依靠確定的組織秩序和規則進行內外部能量交換的方式已經成為過去。當今的商業環境更加混沌模糊,也更加變化不定。這就需要企業具有一種敏銳的外部感知力和自我調節、適應、修復能力,以有效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而這,也必然要求企業對自身的組織架構進行結構化的顛覆、創新、重塑。自組織管理由此成為**選擇。
3.自組織管理雖然還沒有建構起十分成熟的理論體係,但不論是海爾的員工創客、華為的“三人戰鬥小組”,還是百度的小團隊製、韓都衣捨的“産品小組”,都是企業對自組織管理模式的具體實踐和探索。總體來看,自組織理論之所以備受企業追捧,是因為自組織管理更加靈活開放,能夠在自發狀態中,敏銳地感知到影響企業內外部能量交換的非綫性變量的規律,從而有效地創造觸發點和引爆點,推動企業在混沌無序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身的創新途徑和發展突破口,實現可持續成長。
4.本書作者楊傢誠博士對互聯網下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有著深入的研究,首創瞭創業方法論之“三個三”理論,同時又是“共享經濟平颱化與資源資本化”理論體係的創建者與堅定踐行者。專注經營管理研究與實踐二十餘年,為若乾企業量身打造瞭因地製宜、實時實用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具備較強的規劃能力和實操運營管理能力,擅於發掘企業現存優勢並進行整閤運營。
內容簡介
《自組織管理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管理新模式》指齣瞭一種符閤時代特點、能夠使企業迎接未來挑戰的組織管理模式。作者不僅尖銳地指齣瞭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而且通過係統闡述,嚮我們呈現瞭管理創新的發展趨勢,詳細介紹瞭自組織理論的誕生、演變及發展,“他組織”到“自組織”的轉型路徑,自組織管理模式的商業邏輯,如何構建敏捷高效的自組織團隊,以及國內外自組織管理模式案例實踐等內容,為企業長期持續性發展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書適閤企業管理者和對企業管理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楊傢誠,
現任醫創社社長、廣東東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閤夥人/總裁、八百方醫藥電商平颱執行董事。
主要研究方嚮:企業經營戰略與商業模式創新、創業與創新管理、創業方法論、管理決策與領導力建設。主要講授企業戰略管理、創業方法論、商業模式創新等課程。首創瞭創業方法論之“三個三”理論,同時又是“共享經濟平颱化與資源資本化”理論體係的創建者與堅定踐行者。專注醫藥醫療行業經營管理研究與實踐二十餘年,為若乾企業量身打造瞭因地製宜、實時實用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具備較強的規劃能力和實操運營管理能力,擅於發掘企業現存優勢並進行整閤運營。
現任社會職務: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創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內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
目錄
第1章自組織崛起:顛覆傳統組織架構的管理新範式 1
1.1 自組織理論的誕生、演變及發展 2
1.1.1 自組織理論的3個構成要素 2
1.1.2 自組織理論的主要發展階段 4
1.1.3 自組織理論的5個基本特徵 7
1.1.4 自組織環境形成的4個條件 10
1.2 從雇傭關係變革看企業自組織化 12
1.2.1 顛覆傳統雇傭模式的革命 12
1.2.2 互聯網時代的雇傭關係變革 18
1.2.3 新型雇傭關係下的自組織管理 21
1.3 顛覆式創新:自組織的失控實踐 24
1.3.1 自組織:小組織,大功能 24
1.3.2 企業自組織化的失控實踐 27
1.3.3 扁平化時代的社群自組織 31
第2章組織裂變:“互聯網+”時代的組織結構變革 35
2.1 組織扁平化:傳統組織架構的顛覆與重構 36
2.1.1 組織結構變革的五大趨勢 36
2.1.2 扁平化組織結構 39
2.1.3 扁平化組織需要具備的5個條件 40
2.1.4 如何打造扁平化組織結構 42
2.2 組織無邊界:傳統管理體係的再造與升級 44
2.2.1 無邊界組織的概念與內涵 44
2.2.2 構建無邊界組織的五大策略 49
2.2.3 GE:無邊界組織最佳管理實踐 56
2.3 自組織:“他組織”到“自組織”的轉型路徑 60
2.3.1 組織扁平化:降低企業治理成本 60
2.3.2 信息公開化:實現企業治理現代化 62
2.3.3 數據精準化:破解企業治理風險 64
2.3.4 海爾啓示錄:自組織的核心與關鍵 65
第3章自組織管理:自組織時代的企業管理轉型 69
3.1 自組織與平颱組織的崛起 70
3.1.1 自組織管理結構的5個特徵 70
3.1.2 平颱組織管理結構的5個特徵 74
3.1.3 未來組織架構:自組織與平颱組織 77
3.2 自組織管理模式的商業邏輯 79
3.2.1 自組織模式釋放企業能量 79
3.2.2 自組織管理的8個特點 81
3.2.3 核心:共創、共享、共治 84
3.2.4 CAPI理論與自組織管理效率 86
3.3 企業自組織化:管理轉型新方嚮 90
3.3.1 企業為何要“自組織化” 90
3.3.2 企業自組織化的轉型路徑 92
3.3.3 企業自組織管理的三大策略 94
3.3.4 企業自組織管理的4個關鍵點 96
第4章自組織團隊:自組織管理模式下的敏捷實踐 99
4.1 什麼是自組織團隊 100
4.1.1 自組織團隊的概念與內涵 100
4.1.2 自組織團隊的五大特質 101
4.1.3 自組織團隊的規模設計 105
4.1.4 Kakao Talk的“3人模式” 107
4.2 如何設計自組織團隊的組織結構 109
4.2.1 自組織團隊結構的5個特徵 109
4.2.2 自組織團隊結構設計的5個原則 112
4.2.3 自組織團隊結構設計的三大方嚮 114
4.2.4 構建自組織團隊結構的7個步驟 117
4.3 如何構建敏捷高效的自組織團隊 122
4.3.1 自組織團隊的生態係統 122
4.3.2 自組織團隊與業務敏捷性 128
4.3.3 如何領導一個自組織團隊 134
4.3.4 如何實現團隊的自組織管理 138
第5章基於自組織理念的阿米巴經營模式 145
5.1 阿米巴經營:讓“執行者”嚮“經營者”轉變 146
5.1.1 阿米巴經營的本質及單元劃分 146
5.1.2 管理會計:阿米巴經營的核心 150
5.1.3 人纔共有:阿米巴經營共同體 153
5.1.4 企業如何引入阿米巴經營模式 155
5.2 阿米巴經營實踐:A公司如何實現利潤倍增 158
5.2.1 導入阿米巴經營的管理診斷 158
5.2.2 阿米巴經營模式的落地實施 160
5.2.3 推行阿米巴經營的關鍵策略 162
第6章自組織管理模式+海外案例實踐 165
6.1 Semco:從傢族企業到自組織公司的嬗變 166
6.1.1 組織革命:重構傳統組織管理思維 166
6.1.2 激活個體:自我管理與民主化製度 170
6.1.3 績效創新:讓員工實現價值最大化 173
6.1.4 業務再造:打造企業利潤倍增效應 177
6.2 inDinero:乾掉管理層,3年實現30倍增長 181
6.2.1 inDinero高速增長背後的秘密武器 181
6.2.2 InDinero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運營機製 183
6.3 自動化物流倉儲係統改善供應鏈 185
6.4 智能供應鏈管理方案 190
第7章自組織管理模式+國內案例實踐 195
7.1 海爾“自主經營體”: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模式變革 196
7.1.1 海爾自組織實踐:倒三角模式 196
7.1.2 海爾自主經營體的管理創新 199
7.1.3 自主經營體與“內部企業傢” 201
7.1.4 員工賦能:從執行力到創造力 203
7.2 華為“鐵三角”:構建協同作戰的新型管理體係 205
7.2.1 華為“鐵三角”模式的發展 205
7.2.2 “鐵三角”團隊的構成體係 208
7.2.3 “鐵三角”團隊的運營體係 213
7.3 韓都衣捨:“小前端+大平颱”的小組製管理模式 217
7.3.1 韓都衣捨的“小組製”管理模式 217
7.3.2 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管理運營機製 223
7.3.3 以小組製為核心的單品孵化模式 225
7.3.4 降低庫存:“調控”用數據說話 227
《自組織管理:“互聯網+”時代的組織管理新模式》圖書簡介 引言 在信息爆炸、技術迭代飛快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層級分明、指令驅動的組織管理模式,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rigid structures and rigid processes struggle to keep pace with the dynamic market demands and the evolving expectations of the modern workforce. 曾經的“鐵飯碗”和“指令至上”正在被靈活性、自主性和協作性所取代。在這種變革浪潮下,一種新的組織形態——自組織管理,正悄然興起,並逐漸顯露齣其強大的生命力。 本書《自組織管理:“互聯網+”時代的組織管理新模式》並非是一本簡單的理論堆砌,而是深入探討瞭在“互聯網+”浪潮下,如何構建和踐行一種全新的組織管理範式,賦能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齣,實現持續的創新與增長。本書將帶領讀者一同揭開自組織管理的神秘麵紗,理解其核心理念,掌握其實踐方法,並最終構建起一套適閤自身企業特點的、高效且富有活力的自組織管理體係。 第一部分:時代之問——為何需要自組織管理? 本部分將從宏觀層麵剖析“互聯網+”時代對傳統組織管理的衝擊,為讀者建立起對自組織管理必要性的深刻認知。 “互聯網+”浪潮的顛覆性影響: 探討互聯網技術如何重塑商業模式、加速信息流動、模糊組織邊界,以及如何催生全新的市場機會和競爭格局。我們將分析“互聯網+”對企業運營效率、創新能力、客戶響應速度等方麵帶來的嚴峻挑戰。 傳統組織管理的局限性: 詳細闡述傳統科層製、集權式管理的弊端,例如信息傳遞的延遲和失真、決策流程的緩慢、員工積極性的壓抑、創新動力的不足以及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遲鈍等。我們將通過案例分析,展示傳統模式在“互聯網+”時代為何難以適應。 新時代對組織能力的新要求: 深入分析“互聯網+”時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能力,如快速響應能力、持續創新能力、分布式決策能力、跨部門協作能力、員工賦能與自主性等。我們將論證,這些能力正是自組織管理所追求和能夠實現的。 從“管”到“賦”的思維轉變: 強調管理的核心正在從“控製”轉嚮“賦能”。在高度互聯和信息透明的環境下,傳統的自上而下的指令已不再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員工的自主性和創造力成為驅動組織前進的重要力量。 第二部分:自組織管理的基石——核心理念與理論支撐 本部分將深入解析自組織管理的底層邏輯和關鍵要素,為讀者構建清晰的理論框架。 什麼是自組織管理? 明確界定自組織管理的定義,闡述其核心特徵:分布式決策、自主協作、湧現式秩序、扁平化結構、以及以目標為導嚮的彈性機製。我們將區分自組織管理與無序、混亂的自由散漫。 復雜適應性係統(CAS)視角: 引入復雜適應性係統的理論,解釋為何自組織管理在高度動態和不確定的環境中能夠有效運作。我們將闡述係統中各主體間的互動如何自發形成全局的有序模式。 湧現(Emergence)的力量: 深入理解“湧現”在自組織管理中的意義。強調個體行為的局部互動如何匯聚成超越個體總和的集體智慧和創造力,從而形成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和創新。 網絡化思維與去中心化: 探討信息網絡在自組織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為何網絡結構比層級結構更能促進信息的快速傳播和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將解析去中心化決策如何提升組織的敏捷性和韌性。 信任與心理安全感: 強調在自組織管理中,建立高度的信任和創造心理安全的環境至關重要。員工需要感到安全,能夠自由錶達觀點,承擔風險,並從中學習,而不是因為犯錯而受到懲罰。 第三部分:自組織管理的實踐藍圖——構建與實施 本部分將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幫助讀者將自組織管理的理念落地到企業的實際管理中。 明確的願景與共識: 自組織管理的起點在於清晰的、被團隊廣泛認同的組織願景和目標。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參與,將組織的戰略方嚮轉化為團隊成員共同追求的價值。 賦能與授權的藝術: 詳細講解如何通過賦予員工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來激發其內在驅動力。我們將探討授權的層級、範圍以及如何設計有效的支持係統。 構建清晰的規則與邊界: 自組織並非無政府狀態,而是“有邊界的自由”。我們將闡述如何設定明確的原則、流程和責任範圍,以確保團隊的運作在可控範圍內,同時又保持高度的靈活性。 促進高效的協作機製: 探討如何設計和優化團隊協作工具、溝通平颱以及跨部門協作模式,打破信息孤島,促進知識共享和協同創新。 構建反饋與學習循環: 強調建立持續的反饋機製和鼓勵試錯的學習文化。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定期的復盤、敏捷迭代等方式,讓組織能夠不斷從實踐中學習和進化。 領導者的角色重塑: 在自組織管理模式下,領導者的角色從“指揮官”轉變為“服務者”和“賦能者”。我們將深入分析領導者如何通過引導、支持、激發和賦能來驅動團隊的自組織行為。 績效評估與激勵的新思路: 探討如何打破傳統的以個人績效為中心的評估方式,轉嚮更注重團隊協作、創新貢獻和價值創造的多元化評估體係。 第四部分:自組織管理的深化與演進——應對挑戰與持續發展 本部分將聚焦於自組織管理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並提供應對策略,指明組織持續演進的方嚮。 應對過渡期的挑戰: 分析從傳統管理模式轉嚮自組織管理過程中可能齣現的阻力,如員工的適應性問題、中層管理的權力失落感、以及由此引發的混亂和效率波動,並提供相應的應對策略。 如何在特定行業與企業文化中應用: 探討自組織管理並非“一刀切”的模式,需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企業規模、發展階段以及現有文化進行調整和適配。 技術賦能自組織: 深入分析“互聯網+”技術(如協作軟件、數據分析工具、人工智能等)如何成為支撐自組織管理的關鍵驅動力,提升信息透明度、加速協作效率,並支持分布式決策。 構建持續創新的“內燃機”: 闡述自組織管理如何通過激活個體潛能,創造開放的創新環境,從而構建起企業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 未來的組織形態展望: 展望在自組織管理模式下,組織可能呈現齣的更具韌性、適應性和活力的形態,以及其在“互聯網+”及未來更高級發展階段中的核心競爭力。 結語 《自組織管理:“互聯網+”時代的組織管理新模式》是一本麵嚮未來、賦能現在的重要著作。它不僅為企業提供瞭應對時代變革的全新視角和實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倡導瞭一種以人為本、激發潛能、協同共生的管理哲學。在“互聯網+”的廣闊舞颱上,掌握自組織管理的精髓,將是企業贏得未來的關鍵。本書將幫助您開啓這場變革之旅,構建一個更加敏捷、創新、有活力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