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

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盖瑞·祖卡夫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思维方式
  • 问题解决
  • 科学思维
  • 学习方法
  • 认知
  • 分析能力
  • 批判性思维
  • 科普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677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993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行外人的物理之书,荣获了美国科学图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并得到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大卫·玻姆、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大卫·芬克斯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等业内专家的联手推荐。全书没有难懂的公式,没有晦涩的术语,围绕谐音物理、吾理、握理、悟理、无理等的相关哲学解释,让人又爱又怕的物理学就这么直观明了而又生形象地呈现了出来。全书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想象丰富,含义深刻,是一本非常难得的物理科普图书。

作者简介

  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主修国际政治。曾是一个参加过越南战争的美国特种兵军官,长期饱受愤怒、性上瘾等问题的困扰,然而通过情绪的觉察,切身治疗了自身的问题,并成为一位心灵畅销书作者和心灵导师。他是著名的奥普拉秀的常客,著有多本畅销书,其中《与物理大师共舞:新物理学概况》获得了美国科学书籍奖,《灵魂所依》(The Seat of the Soul)曾经长期排名在《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等各类畅销书排行榜单冠军。其作品销量高达五百多万册,并被译成24种语言。

精彩书评

  对那些想了解现代物理学的本质的人,我强烈推荐此书。
  ——大卫·玻姆,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

  本书极具可读性,它让普通读者懂得了物理学家是如何思考的。
  ——大卫·芬克斯坦,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激动人心的智力历险。
  ——C.李曼一霍普特,《纽约时报》科学版主笔

  让既不懂物理学又不懂非欧几何的人理解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工作啊。
  ——罗伯特·马赫,《今日物理学》主编

  祖卡夫是一位写作天才,他让行外人都能欣赏物理学之美。
  ——马丁·伽登那,《科学美国人》主笔

目录

序 1
译序 5
引论 7
部一 物理(导言)
第一章 大苏尔的大礼拜 3
物理/ 3
汉语和英语/ 5
物理师父/ 7
钠光谱/ 10
玻尔的原子模型/ 12
第二章 爱因斯坦不喜欢 16
新物理学与旧物理学/ 16
牛顿物理学/ 17
一部大机器/ 20
是我们创造了实相吗/ 24
客观性的神话/ 25
亚原子粒子/ 27
统计学/ 29
气体动力学/ 29
或然性/ 31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 32
实用主义哲学/ 33
脑分割分析法/34
部二 各种形态的有机能(新旧物理学)
第三章 活的? 39
有机与无机/ 39
普朗克/ 41
片断式/ 42
1905年的爱因斯坦/ 46
光电效应/ 46
波,波长,频率,振幅/ 47
绕射/ 50
双缝实验/ 53
波粒二象性/ 56
概率波/ 57
第四章 事情是这样的 59
量子力学的程序/ 59
预备区/ 60
被观察系统与观察系统/ 61
作为关联物的光子/ 62
波函数/ 64
概率函数/ 64
量子跃迁/ 66
测量理论/ 69
量子力学的形而上学/ 70
量子力学的多重世界解释/ 73
薛定谔的猫/ 75
多疑的托马斯/ 77
部三 吾理(量子力学)
第五章 “我”的角色 81
心与物的幻象/ 81
互补假说/ 82
康普顿散射/ 83
德布罗意与物质波/ 85
薛定谔的波动方程/ 88
泡利不相容原理/ 92
玻恩概率波/ 93
原子的量子模型/ 95
海森堡的矩阵力学/ 97
测不准原理/ 98
桌子翻了/ 101
部四 无理(相对论)
第六章 初心 105
无理/ 105
禅者的初心/ 106
狭义相对论/ 107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110
伽利略转换/ 112
光速恒定原理/ 113
以太/ 115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116
菲茨杰拉德收缩/ 118
洛伦兹变换/ 118
第六章 狭义无理 120
狭义相对论/ 120
“本征”与“相对”的长度与时间/ 124
特雷尔对相对论收缩的解释/ 127
相对质量的增加/ 128
同时性/ 128
时空连续体/ 132
时空间隔/ 134
明可夫斯基空间/ 136
质能关系/ 136
守恒定律/ 138
第八章 广义无理 141
重力与加速度/ 141
升降机内外/ 143
重力质量与惯性质量/ 146
时空连续体地图/ 148
欧几里得几何/ 150
转动的同心圆/ 151
非欧几何/ 154
爱因斯坦的预言/ 157
水星近日点/ 157
太阳光弯曲/ 158
重力红移/ 159
黑洞/ 160
“无理”的幻象/ 163
部五 握理(粒子物理学)
第九章 粒子动物园 167
变化的障碍/ 167
镜面的大厅/ 168
新世界观/ 169
粒子物理学/ 169
有趣的气泡室/ 171
创造与湮灭之舞/ 172
轨迹是什么/ 173
量子场论/ 174
使用日常语言的两难/ 176
粒子的质理/ 177
无质量粒子/ 179
电荷/ 180
自旋/ 181
角动量/ 182
量子数/ 184
反粒子/ 184
第十章 这些舞蹈 186
时空图/ 186
费曼图解/ 187
又是创造与湮灭的舞蹈/ 188
又是反粒子/ 190
时间的幻象/ 192
熵/ 193
虚光子/ 195
电磁力/ 197
汤川秀树/ 198
π介子/ 199
粒子的自我互动/ 200
引力/ 203
虚粒子/ 204
真空图解/ 207
守恒律/ 209
对称/ 211
夸克/ 211
S矩阵理论/ 212
部六 悟理(量子逻辑与贝尔定理)
第十一章 超越两者 219
物理与悟道/ 219
贝尔定理与量子逻辑/ 220
冯·纽曼/ 221
投射的命题/ 222
直接的经验与虚构的语言/ 225
分配律/ 226
叠置/ 231
量子逻辑/ 232
证明/ 232
跃迁表/ 233
冯·纽曼对分配律的反驳/ 237
量子拓扑学/ 239
第十二章 科学的结束 241
悟与统一/ 241
量子关联/ 242
EPR思想实验/ 244
超光速沟通/ 247
局部因果原理/ 247
贝尔定理/ 248
克劳赛与费里曼实验/ 249
阿思培克实验/ 252
超决定论/ 256
多重世界理论/ 257
量子力学与哲学/ 260
暗含的秩序/ 262
东方心理学/ 263
无相道/ 267
后 记 269
附录一 注释 271
附录二 基本粒子表 279


《思维的罗盘:探索认知的边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被海量的数据和观点所裹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辨别真伪,如何建立一套清晰有效的思维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思维的罗盘》并非一本提供现成答案的百科全书,而是邀请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自身认知能力的旅程,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那样,装备上强大的思维工具, navigate 未知的领域。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引导读者审视和重塑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模式。它并非直接教授物理学的概念,而是借鉴了物理学研究方法论中那些普适性的、能够应用于各领域的思维方式。想想物理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从观察现象开始,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来验证,不断修正模型,直到能够精准地解释和预测自然界的规律。这种严谨、系统、基于证据的方法,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乃至宏观经济的强大助推器。 第一部分:拆解思维的基石——看见认知的盲点 在我们开始构建思维的罗盘之前,必须先了解指南针的指针是否准确。我们常常被固有的思维定势、情感偏见以及不完整的认知所蒙蔽,甚至对此浑然不觉。《思维的罗盘》首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些“认知盲点”。 “确认偏误”的陷阱: 我们倾向于寻找并解读那些支持我们已有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悖的证据。这就像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看到的自然是与眼镜颜色一致的景象。本书将剖析确认偏误是如何在我们做决策时悄悄发挥作用,并提供具体的策略来打破这种循环,例如主动寻找反证,拥抱多元视角。 “幸存者偏差”的迷雾: 我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故事,却忽略了那些失败的个体或项目,这会极大地歪曲我们对成功概率的判断。《思维的罗盘》将揭示幸存者偏差的普遍性,从创业、投资到日常的自我提升,它提醒我们,只有审视那些“未被看见”的,才能获得更真实的认知。 “归因错误”的误导: 我们常常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如聪明、勤奋),而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机遇);反之,将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在缺陷。这种“基本归因错误”和“行动者-观察者偏差”会阻碍我们理解事件的真实原因,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思维的罗盘》将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更客观地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情感的羁绊”: 情绪是人类体验的一部分,但当情绪过于强烈时,它们会淹没理性。《思维的罗盘》探讨了恐惧、喜悦、愤怒等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例如,在恐惧时倾向于规避风险,在喜悦时可能过于乐观。它鼓励读者学习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做出重要决策时,为理性腾出空间。 第二部分:构建思维的工具箱——从碎片到体系 理解了我们认知中的潜在问题后,接下来就是装备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的工具。《思维的罗盘》将介绍一套被广泛证明有效的思维方法和模型,帮助读者将零散的信息整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 “模型思维”: 物理学家依赖各种模型来描述复杂的系统,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场论。本书将引入“模型思维”的概念,即用简化的模型来理解和预测现实。这包括“费曼技巧”,通过将复杂概念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给一个外行人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系统思考”,认识到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而非孤立的事件。 “因果关系”的追溯: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是另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区分两者,学习识别“相关性”背后的潜在“因果链”。通过分析“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等逻辑概念,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而更有效地干预和解决问题。 “概率思维”: 现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概率思维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利器。《思维的罗盘》将介绍基础的概率概念,例如“贝叶斯定理”如何在获取新证据时更新我们的信念,以及“风险评估”和“决策树”等工具,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更优化的选择。 “逆向思维”的启示: 很多时候,从问题出发反向思考,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思维的罗盘》将展示“逆向思维”的力量,例如,思考“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如何获得成功”,或者“什么样的条件会导致这个结果”,而不是“这个条件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方法在解决复杂问题、规避风险方面尤为有效。 “第一性原理”的洞察: 埃隆·马斯克常被提及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即打破事物固有的框架,回归事物的本质。《思维的罗盘》将解读第一性原理的精髓,鼓励读者质疑“为什么事情必须是这样”,并从最基础的、无可辩驳的事实出发,重新构建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创新。 第三部分:实践思维的罗盘——在认知海洋中航行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思维的罗盘》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将这些思维工具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我们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操作系统”。 “问题分解”的艺术: 面对复杂的挑战,我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思维的罗盘》将教导读者如何将宏大的问题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逐个击破,就像工程师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一样。 “情境决策”的智慧: 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决策方式。本书将探讨如何在信息不完整、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足够好”的决策,并引入“决策矩阵”、“选项评估”等实用方法,帮助读者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找到最佳路径。 “批判性阅读”的训练: 在信息洪流中,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至关重要。《思维的罗盘》将引导读者掌握“批判性阅读”的技巧,包括识别作者的意图、分析论证的逻辑、评估证据的可信度,从而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持续学习”的驱动力: 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远超以往,停止学习就意味着落后。《思维的罗盘》强调“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拥抱挑战,并建立一套高效的“学习系统”,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变化,保持竞争力。 “跨学科”的融合: 很多看似无关的领域,其思维方式却有着共通之处。《思维的罗盘》鼓励读者打破学科壁垒,借鉴不同领域的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洞察,解决“跨界”难题。 《思维的罗盘》并非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它邀请你踏上一段持续的自我探索与提升之旅,学习如何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通过掌握这些强大的思维工具,你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世界,更自信地做出选择,最终成为自己人生航程中那位果敢而睿智的掌舵者。这本书是你开启认知新篇章、驾驭复杂现实的得力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大致读完,感觉大脑需要时间去消化其中蕴含的深度。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按学科分支来组织的,而是围绕着“提问”和“模型构建”这两个核心的思维过程展开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理想化模型”的论述。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物理学家要刻意忽略复杂的现实因素,去构建一个简化的、纯粹的模型。这在我的工作领域中也极具启发性——我们常常被细节困住,忘记了抓住核心矛盾的重要性。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片段,关于牛顿、爱因斯坦等巨匠在面对认知障碍时的挣扎与突破,读起来简直令人热血沸腾。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科学进步,往往源于敢于质疑已被接受的“常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有力,没有太多花哨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直击要害。对于那些习惯于线性思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或许会带来一些“思维上的阵痛”,但这种痛苦是值得的,因为它为你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

评分

这份阅读体验是极其独特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关于“如何处理未知”的实用指南。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科学的本质并非拥有所有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构建能够容纳答案的提问框架。特别是关于“简化”与“精确”之间辩证关系的阐述,让我对许多工程和设计问题都有了新的理解。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宏大叙事,将我们带到宇宙的边缘去思考基本粒子;时而又聚焦于微观细节,分析一个简单的摆锤运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发现自己开始主动去寻找日常生活中违反直觉的现象,并试图用更底层的原理去解释它们,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智力活动。这本书的论证过程严谨而又不失灵动,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了硬核科学理论与普通读者的日常思考。它不是让你成为物理学家,而是让你拥有物理学家看待世界的视角。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主题的书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会遇到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采取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叙事角度,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你走过一条曲折的思考路径。书中对“对称性”的讨论尤为精彩,作者没有将它束之高阁,而是将其与艺术、音乐,甚至日常的视觉感知联系起来,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对读者的尊重,他从不假设读者拥有预先的知识储备,而是从最基础的逻辑起点出发,步步为营。这使得即便是涉及高阶物理概念的章节,读起来也丝毫没有压力,反而充满了发现的乐趣。看完后,我发现自己走路时都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周围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那种对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好奇心被彻底重新点燃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

评分

这本新书真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的普及读物,更像是一次思维方式的深度探索。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直接给出那些高深的物理学公式,而是巧妙地将我们带入到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世界的视角中去。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极大地拓宽了。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精妙而又反直觉的逻辑。书里探讨了许多经典的实验和思想悖论,但讲述的方式绝对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不确定性”这个概念的阐述,他没有停留于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深入挖掘了这种不确定性对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深层影响。这迫使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加谦逊的眼光去审视我所熟悉的世界。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能让你瞬间掌握量子力学所有秘密的书,那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渴望的是一场关于如何构建、检验和修正我们世界观的智力冒险,那么这本书无疑是绝佳的选择。它教会你的不是“是什么”,而是“如何去想”。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令人赞叹,它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法来描绘那些最冷峻的科学原理。我读到关于“信息”在物理世界中扮演角色的那几章时,感觉非常震撼。作者将熵增定律与信息丢失、宇宙的未来命运联系起来,其宏大的视角让我体会到了个体生命的渺小,但同时也彰显了人类探求真理的伟大。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要求你不仅要用逻辑去理解,还要调动想象力去“感受”这些物理定律是如何运作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我发现自己会经常翻回去重读一些关键的段落,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经典,但分析角度却极其新颖,总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切入,打破我们既有的思维定势。对于任何想要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思维工具箱。

评分

真的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好啵,,,

评分

是我儿子超级喜欢的一套书,把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小猫,但是时间的奥秘等等全部买下来了

评分

强力推荐,很全面也很详细地关于引力的图书,不只是引力知识,还有各种科学家在求索过程中有趣的设想及及科学家们真实的生活细节,打破科学神话之后的科学更加平易近人了。

评分

好评(o^^o)。。。。。。。。。。。。。。

评分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

内容很好 不知道适不适合适合中学生看 先买来屯着了 活动买的 质量好像没有每次买的好 还行吧

评分

一下子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之前买的也还没有看完。买书上瘾,但是一直心不静,心里有事没有办完,难以开始看书,虽然其实也有时间。。但是我肯定都会看完的!

评分

正如波尔所说“如果你听了量子力学而没有拍案而起大发雷霆,说明你没听懂”,薛定谔的猫就是很让人抓狂的假设…书的质量很好,京东物流也很快。

评分

全书没有难懂的公式,没有晦涩的术语,围绕谐音物理、吾理、握理、悟理、无理等的相关哲学解释,让人又爱又怕的物理学就这么直观明了而又生形象地呈现了出来。全书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想象丰富,含义深刻,是一本非常难得的物理科普图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