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之旅

化学元素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Tom,Jackson 著,李莹,丁伟华,沙乃怡,李思慧 译
图书标签:
  • 化学
  • 元素
  • 科普
  • 科学
  • 教育
  • 趣味
  • 知识
  • 学习
  • 自然
  • 化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52682
版次:01
商品编码:1147459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爱上科学
开本:大20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页数:1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改变历史的百大化学发现,大开本全彩精美彩色印刷

内容简介

大开本精美彩色印刷,图文并茂
以时间为划分,在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体验一次独特的旅行。
依托化学元素周期表,讲述100个改变化学界历史的重要事件。
故事生动有趣,添加了便于对周围世界基本物质组成的理解部分。
附赠化学历史长廊精美彩色超长大拉页

作者简介

  伟大思想家们的思想和作为经常可以产生精彩的故事。在《化学元素之旅》中,你将会看到改变历史的100个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每个故事都涉及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而正是这些难题促使了新发现,并且改变了我们对世界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的认知,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知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被完全认知,它需要大量对证据的思考,一步一步去逼近真相。在这《化学元素之旅》中,我们追寻着一个效果与美感同时兼具、可以显示宇宙组成基本单元的工具——元素周期表与其相关内容的历史轨迹,涉及哲学家、炼金术士以及科学家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说,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原子组成的,不然我们的世界就是一片虚无;法国贵族安托万·拉瓦锡向世界宣告,水并不是一种元素;门捷列夫,这个大胡子的西伯利亚人创建了包含60多种元素的周期表,并且对其他元素进行了正确的预测。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原子和元素的知识,那么之后,化学的故事又将怎样书写呢?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Tom Jackson是英国的科学作家。他编著有超过80本书,涉猎学科极多并卓有贡献。他曾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动物学,目前仍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布里斯托尔市。他大部分时间都喜欢躲在自家的阁楼里写作。

目录

目 录

前言 6

史前时代(公元前50000年—公元0年)
1 石器时代的化学 10
2 天然单质 12
3 青铜时代 13
4 铁的使用 14
5 实用的矿物 16
6 玻璃制品 17
7 古典元素 18
8 电和磁 19
9 原子论 20
10 柏拉图多面体 21
11 佛教的原子学说 21
12 以太——亚里士多德的第五种元素 22

从黑暗时代到中世纪(公元0年—公元1600年)
13 黑魔法——炼金术的诞生 24
14 神秘的知识:查比尔的胡言乱语 25
15 实用性法术 26
16 新的尝试 28
17 石蕊测试 29
18 巫师与巫术 30
19 金属的性质 31

启蒙运动(1600—1800)
20 磁体的描摹 32
21 弗朗西斯·培根的新方法 33
22 罗伯特·波义耳:《怀疑派的化学家》 34
23 磷——发光的物质 36
24 金属产量的增加 37
25 一场大火 38
26 温度的度量 39
27 电力储存 40
28 固定空气——二氧化碳 41
29 潜藏热量的发现 42
30 氢气——会燃烧的“空气” 43
31 燃素化“空气”——氮气 44
32 氧气与布道——约瑟夫·普利斯特里 44
33 舍勒——不知名的发现家 46
34 拉瓦锡的“简单物质” 47
35 物质守恒 48
36 热的测量 49
37 库仑定律 50
38 自然界的分析 50
39 标准命名法 51
40 动物电流 52
41 化学电流 53

19世纪:科学的伟大时代(1800—1900)
42 气体扩散 54
43 原子再现 54
44 正确的比例 55
45 电解作用 56
46 卤素:盐的前身 57
47 阿伏伽德罗定律 58
48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引入 58
49 电磁学 60
50 生命力理论的推翻 61
51 电力作用 62
52 离子或原子团 62
53 催化剂 64
54 手性异构体 65
55 化合价与分子 66
56 本生灯 66
57 盖斯勒管 67
58 最初的塑料 68
59 碳化学 68
60 光谱学 70
61 卡尔斯鲁厄会议 71
62 观察氦元素 71
63 元素周期表 72
64 阴极射线 74
65 半导体 75
66 活化能 76
67 X射线 77
68 放射现象 77
69 发现电子 78
70 “原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 79
71 稀有气体 80 

现代(1900年至今)
72 居里夫妇 82
73 物质的嬗变 84
74 光电效应 85
75 半衰期 86
76 哈伯合成氨法 86
77 原子核的发现 88
78 同位素与质谱 90
79 玻尔原子模型 92
80 原子序数 93
81 量子跃迁 94
82 质子的发现 96
83 X射线晶体学 96
84 苯环 97
85 化学键 98
86 中子——丢失的粒子 99
87 实用的聚合物 100
88 第一个人造元素 101
89 柠檬酸循环——生命即化学 102
90 原子分裂 104 
91 超铀元素 106
92 米勒-尤里实验 108
93 DNA密码 110
94 酶的认识 112
95 富勒烯 113
96 观察原子 114
97 高温超导体 114
98 纳米管 115
99 稳定岛 116
100 希格斯玻色子 116
101 化学基础 118

元素周期表 124
未知的化学 126
伟大的化学家们 130
参考资料 140

前言/序言


化学元素之旅 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它是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带您深入了解构成我们宇宙万物的基本砖块——化学元素。从最轻盈的氢,到已知最重的超铀元素,我们将一起揭开它们各自的奥秘,感受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形态,理解它们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出发前的准备:元素的黎明 在正式踏上旅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旅行指南”。这本书的开篇,将从人类对元素最初的认知开始。远古时代,哲学家们就曾思考“万物由什么构成”,提出了“四大基本元素”(土、水、火、风)的朴素观念。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模糊的概念逐渐被精准的定义所取代。我们将追溯炼金术士们孜孜不倦的探索,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实验,虽然未能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却为化学的发展播下了种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对物质性质的初步观察。 然后,我们将聚焦于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发现时代”。从波义耳开始,科学的严谨性逐渐渗透到物质研究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瓦锡用精确的实验数据,确立了“元素”作为化学反应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的定义,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列表。这标志着元素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将看到,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提升,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从矿石、气体、液体中分离和识别出新的元素。这其中充满了发现的喜悦,也伴随着漫长的实验和无数次的尝试。 星辰大海的基石:从宇宙到地球 我们的元素之旅,将首先从宇宙的宏大叙事开始。元素并非凭空出现,它们的诞生与宇宙的演化紧密相连。我们将探索大爆炸时期形成的最初的氢和氦,理解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如何将这些轻元素转化为更重的元素,如碳、氧、氮等。从红巨星的衰亡到超新星爆发,宇宙级的天体事件,是制造和播撒各种元素的熔炉。我们将看到,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原子,都可能曾是遥远星系中某个恒星的一部分,这种宇宙级的联系,会让你对生命和物质产生全新的敬畏。 随后,我们将目光转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地壳、地幔、地核,不同的地质构造中,元素的分布和富集程度各不相同。我们会了解,为什么有些元素在地壳中如此常见,例如氧、硅、铝、铁;而另一些元素则异常稀有。我们将探讨矿物的形成,了解金属矿床是如何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的,以及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蕴含的碳氢元素的奥秘。 元素的王国:门捷列夫的智慧与元素家族的图谱 要系统地理解元素,离不开那位伟大的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他绘制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本书将深入剖析元素周期表的构建原理,解释原子序数、电子层结构、价电子等概念如何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我们将跟随门捷列夫的脚步,理解他当年是如何凭借对元素性质的深刻洞察,预测出尚待发现的元素及其性质,并最终被事实所验证。 元素周期表不仅仅是一张图,它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元素家族族谱”。我们将以族(列)和周期(行)为单位,逐一探索不同元素家族的特点。 碱金属(第一族): 为什么锂、钠、钾如此活泼?它们与水的剧烈反应,又蕴含着怎样的能量?我们将了解它们在电池、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碱土金属(第二族): 钙、镁等元素,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骨骼的构成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它们无处不在。 卤素(第十七族): 氟、氯、溴、碘,这些强氧化剂,它们既是消毒剂,又是制冷剂,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食盐中的氯。 稀有气体(第十八族): 为什么氦气、氖气、氩气如此“懒惰”?我们将了解它们在照明、焊接、激光等领域的独特用途。 除了这些主要的族群,我们还会深入探讨过渡金属的丰富多彩,例如铁在建筑、工具中的重要性;铜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应用;黄金、白银的价值与历史;以及贵金属铂、钯在催化剂领域的关键作用。 元素的变奏曲: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与放射性 同一元素,并非只有一种形态。本书将揭示“同位素”的概念,例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它们的质量不同,性质也存在细微差别。我们将了解放射性同位素在核医学、碳年代测定等领域的革命性应用,以及核能的利用和挑战。 同时,我们还将探索“同素异形体”,例如碳元素就有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石墨烯等截然不同的形态,它们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展示了元素结构的奇妙变化。 人体的化学:生命离不开的元素 我们自身,就是一座复杂的化学工厂。这本书将详细介绍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氧、碳、氢、氮: 这四种元素占人体质量的绝大部分,它们构成了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等构成生命的基本有机分子。我们将了解它们在呼吸、代谢、遗传等生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钙、磷: 它们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维持着身体的结构和强度。 钾、钠: 它们是重要的电解质,维持着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体液平衡。 铁: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离不开它,它负责运输氧气。 碘: 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元素,调节着新陈代谢。 锌、铜、硒、锰等微量元素: 它们虽然含量极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参与着酶的活性、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我们将深入理解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排出过程,以及缺乏或过量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工业的脉搏:元素与人类文明 元素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 金属的时代: 从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如今的铝合金、不锈钢时代,金属元素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将回顾金属冶炼技术的演变,了解合金的奥秘,以及它们在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非金属的贡献: 硅在半导体领域的关键作用,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革命;磷在化肥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硫在橡胶硫化、制酸中的重要性;以及氯、氟等元素在化工、医药、环保领域的应用。 新能源的探索: 锂、钴、镍等元素在电池技术中的核心地位,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存提供了可能;稀土元素在永磁材料、催化剂、光学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关键作用,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 未来的展望:人造元素与元素探索的边界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把目光投向未来。我们将探讨“人造元素”的诞生,了解核物理学家们如何通过粒子碰撞,合成出比天然存在的元素更重的超铀元素。这些人工合成的元素,虽然很多寿命极短,但它们是探索物质结构极限、理解原子核稳定性的重要研究对象。 同时,我们也会思考,元素探索的边界在哪里?是否还存在未知的、稳定且具有独特性质的元素等待我们去发现?对元素的深入研究,将如何引领我们走向更先进的技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挑战? 结语: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与元素息息相关 《化学元素之旅》是一场关于物质本质的探索,也是一场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追寻。它旨在打破化学元素神秘的面纱,让您以全新的视角去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从浩瀚的宇宙到渺小的原子,从古老的炼金术到尖端的科技,每一个元素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希望在读完这本书后,您会对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基本粒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会更加珍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充满元素的奇妙世界。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触摸,都与这些构成万物的元素息息相关。这是一趟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装帧设计上看,这本书也体现了极高的匠心。纸张的选择很有质感,那种略微粗粝的触感,让人联想到矿物和晶体的原始状态。插图和图表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们并非简单的配图,而是与文字内容深度融合的视觉辅助工具。尤其是那些关于晶体结构和轨道杂化的三维示意图,立体感极强,即使是复杂的几何结构,也能一目了然。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引用现代科技成果时,总能保持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读者明白,今天的尖端技术,无不建立在对基本元素的深刻认知之上。书中对新发现元素的命名、对人工合成元素的伦理讨论,都展现了作者对科学前沿的敏锐洞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并在不同人生阶段带来新感悟的珍藏之作,它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阅读的愉悦性融为一炉,达到了极高的平衡。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读起来会比较费劲的书,毕竟涉及到那么多的周期表规则和复杂的化学键理论,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文字处理极为细腻,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在介绍那些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化学家时,着墨甚多,不仅仅是列出他们的成就,更深入挖掘了他们背后的挣扎、坚持和那些令人动容的失败。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冰冷的化学符号变得有温度。例如,描述某位科学家为了分离出一种元素,付出了数十年青春的段落,读来让人不禁感慨科学道路的漫长与孤独。书中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古代炼金术的轶事,用现代化学的视角去解构那些迷思,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展现了科学如何从蒙昧走向光明。它不是在教我怎么做实验,而是在告诉我,什么是科学精神——那种永不满足、不断质疑、追求精确的执着。这种叙事上的“慢炖”,让信息更好地沉淀下来,而不是囫囵吞枣。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枯燥的化学知识点,转化成引人入胜的探险故事。我仿佛跟着主角一起,穿梭在元素周期表的迷宫之中,每一次“发现”都伴随着紧张刺激的情节。比如,描述钠元素的活泼性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堆砌数据,而是设置了一个模拟高反应性环境的场景,那种瞬间的爆发力和随之而来的冷静分析,让我对这个金属的脾气有了立体而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对于稀有气体的描写,那种“存在于无形,却影响着万物”的意境,被赋予了一种近乎神秘的色彩。书中对原子结构的解析,也绝非平铺直叙的教科书式讲解,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电子云的运动、原子核的引力,都变得可以触摸、可以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同位素章节时所采用的“历史回溯”方式,仿佛置身于早期科学家的实验室,感受那种在不确定性中摸索真理的激动。整个阅读过程,就像是在看一部制作精良的科幻纪录片,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知识的深度,又不乏故事的张力,让人欲罢不能,完全忘记了这是一本严肃的科普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一绝,它打破了传统的元素分类方式。它没有按照原子序数线性推进,而是采用了一种“主题式”的串联。比如,有一个章节专门探讨“颜色与元素”,从铜的青绿到金的恒久光泽,再到过渡金属的斑斓光谱,作者将视觉艺术与化学本质紧密结合起来,让人看到了科学的另一面——美学。另一个章节则聚焦于“生命与元素”,详细剖析了碳、氢、氧、氮这些基础元素是如何构建起复杂的生命体系,以及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扮演的“隐形卫士”角色。这种跳跃式的组织,反而形成了一种网状的知识结构,不同章节之间相互印证,加深了理解的层次感。我尤其赞赏它对“污染物”的处理,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惰性气体在工业中的应用与环境影响的平衡点,展现了极高的思辨性。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夹杂着一种老派的英式幽默和现代的学术严谨性。它行文流畅,但又不失精确,偶尔冒出的那些只有化学家才懂的“梗”,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产生被排斥感。作者的词汇量惊人,能用最简洁的句子描绘出最复杂的化学现象。举个例子,在描述范德华力时,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比作舞会上那些不愿深陷的舞伴,彼此吸引却又保持着礼貌的距离,那种微妙的张力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本书对于那些有一定化学基础的读者来说,是一种知识的提纯和升华;而对于完全的初学者,它也提供了一扇优雅的入门之门,因为它从不 condescending(居高临下)。它要求读者集中注意力,但回报是巨大的心智上的愉悦感。阅读体验非常享受,几乎是带着一种对智力挑战的渴望去翻开下一页。

评分

关于物理的书,囤了一堆了,就是孩子大起来,课业繁忙,看书时间越来越少。

评分

京东商城,我的选择!

评分

视觉的盛宴!

评分

帮同事买的。不知道内容怎么样。

评分

这是数学历史的100个重大发现,从数学原理到数学家到应用,故事书

评分

书是正版,印刷精美

评分

看着不错哦!希望很有意思呀

评分

图书馆借来看过,非常不错的书。有活动就自己买了

评分

内容还不错,给孩子准备的,希望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