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

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隆傑 著
圖書標籤:
  • 華為雲
  • HCNA
  • 雲計算
  • 實驗
  • 指南
  • 網絡
  • 虛擬化
  • 存儲
  • 安全
  • 運維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9997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179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華為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0
字數:63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分Fusion Compute、Fusion Access、Fusion Manager三篇,共12章,其內容覆蓋華為雲計算HCNA課程的內容。在華為雲計算解決方案中,Fusion Compute負責底層的計算虛擬化;Fusion Access負責桌麵雲;Fusion Manager是雲管理平颱,可以用來構建私有雲。作者精心構思瞭一個實驗拓撲,以*少的設備完成本書的實驗。Fusion Compute篇介紹Fusion Compute安裝、虛擬機管理、存儲管理、分布式交換機的使用、在集群中實現高可用性和主機電源的自動調度,以及係統的監控;Fusion Access篇介紹Fusion Access復雜的安裝過程、各種虛擬機模闆的製作、虛擬機組和桌麵組的管理,以及應用虛擬化的部署過程;Fusion Manager篇介紹瞭Fusion Manager和VSAM的安裝、如何創建VDC和VPC,以及軟件的自動發放和應用模闆的使用。本書是華為雲計算HCNA課程的配套資料,講解細緻,適閤參加華為雲計算HCNA認證的學習者、華為雲計算工程師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王隆傑: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持網絡專業的《Windows Server 網絡管理》課程建設,該課程於2007年被評為國傢*精品課程;以主要參加者(共2人)參與《網絡互聯技術》的建設,該課程於2006年被評為國傢*精品課程;2013年主持《Windows Server 網絡管理》國傢精品資源共享課;以主要參加者(共2人)參與《網絡互聯技術》國傢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2013年以主要參加者(共3人)參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資源庫子課題的建設;2014年起錄製雲計算、華為網絡技術等綫上課程,課程上綫一年獲得廣泛好評,截止填錶日期,已有172萬學員。多次與其他老師一同輔導學生參與"思科網院杯”全國性網絡技術大賽,已參加十屆,幾乎每次參賽均獲得一等奬或*一名。

目錄

Fusion Compute篇
第1章 Fusion Compute安裝 3
1.1 安裝前準備 3
1.1.1 實驗拓撲 3
1.1.2 交換機、路由器配置 8
1.1.3 服務器配置 12
1.2 Fusion Compute安裝 23
1.2.1 安裝主機 23
1.2.2 安裝VRM 27
1.3 初始配置 33
1.3.1 係統管理 33
1.3.2 時間管理 38
第2章 虛擬機管理 43
2.1 虛擬機創建、調整 43
2.1.1 創建虛擬機、安裝Windows係統 43
2.1.2 虛擬機安裝Linux係統 52
2.1.3 虛擬機調整 62
2.1.4 虛擬機的基本操作 68
2.2 模闆、規格管理 70
2.2.1 剋隆虛擬機 70
2.2.2 使用模闆創建虛擬機 73
2.2.3 虛擬機屬性規格 78
2.2.4 模闆/虛擬機的導齣、導入 80
2.3 快照管理、虛擬機QoS 84
2.3.1 快照管理 84
2.3.2 虛擬機QoS 86
第3章 存儲管理 91
3.1 本地存儲 91
3.2 IP SAN存儲 97
3.2.1 存儲設備初始化 97
3.2.2 主機係統接口準備 102
3.2.3 在存儲設備上分配IP SAN資源 108
3.2.4 IP SAN存儲創建 118
3.3 FC SAN存儲 124
3.3.1 配置存儲交換機 124
3.3.2 在存儲設備上分配FC SAN資源 130
3.3.3 FC SAN存儲創建 134
第4章 網絡管理 137
4.1 分布式交換機、端口組管理 137
4.1.1 創建分布式交換機、端口組 137
4.1.2 子網的使用 144
4.2 上行鏈路組管理 147
第5章 主機和集群管理 152
5.1 主機管理 152
5.2 集群管理 155
5.2.1 集群創建、集群信息維護 155
5.2.2 集群內虛擬機遷移 161
5.2.3 配置HA策略 164
5.2.4 配置計算資源調度策略 169
第6章 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和監控 179
6.1 配置管理 179
6.1.1 係統配置 179
6.1.2 告警配置 183
6.1.3 訂閱服務配置 185
6.2 安全管理 188
6.2.1 賬戶管理 188
6.2.2 日誌管理 192
6.3 監控 194
6.3.1 告警監控 194
6.3.2 實時監控 197
Fusion Access篇
第7章 Fusion Access安裝 203
7.1 安裝Linux基礎架構虛擬機 204
7.1.1 安裝前準備 204
7.1.2 安裝GuassDB、HDC、WI、License、vAG組件 207
7.2 安裝Windows基礎架構虛擬機 214
7.2.1 安裝配置IT基礎架構虛擬機 214
7.2.2 安裝配置ITA虛擬機 226
7.3 初始配置 233
第8章 虛擬桌麵管理 243
8.1 快速封裝虛擬機 244
8.1.1 製作快速封裝虛擬機模闆 244
8.1.2 發放桌麵組類型為“專有”的桌麵 251
8.1.3 登錄桌麵(軟件客戶端方式) 257
8.2 完整復製虛擬機 262
8.2.1 製作完整復製虛擬機模闆 262
8.2.2 發放桌麵組類型為“靜態池”、“動態池”的桌麵 265
8.3 鏈接剋隆虛擬機 272
8.3.1 製作鏈接剋隆虛擬機模闆 272
8.3.2 發放虛擬機組類型為“鏈接剋隆”的桌麵 276
8.3.3 更新鏈接剋隆虛擬機組軟件 279
8.4 桌麵管理 282
8.4.1 業務管理 282
8.4.2 接入控製策略管理 284
8.4.3 虛擬機管理 285
8.5 數據保存、vAG的使用、策略管理 289
8.5.1 虛擬機類型、桌麵組類型對數據保存的影響 289
8.5.2 動態池鏈接剋隆虛擬機中用戶數據的保存 290
8.5.3 vAG的使用 293
8.5.4 策略管理 295
第9章 應用虛擬化管理 301
9.1 部署RD Licensing服務器 302
9.1.1 創建裸虛擬機、安裝操作係統 302
9.1.2 配置RD Licensing服務器 307
9.2 部署APS服務器 315
9.2.1 製作快速封裝APS服務器模闆 315
9.2.2 創建APS服務器 321
9.3 虛擬應用的發放 328
Fusion Manager篇
第10章 Fusion Manager的安裝 335
10.1 安裝Fusion Manager、VSAM 336
10.2 初始配置 346
第11章 Fusion Manager的使用 352
11.1 發放一個虛擬機 355
11.1.1 創建資源分區 356
11.1.2 製作Windows虛擬機模闆、創建VDC 364
11.1.3 創建VPC和虛擬機 373
11.2 VSA虛擬機 379
11.2.1 導入VSA虛擬機模闆 379
11.2.2 外部網絡中的DHCP服務器 382
11.3 VPC 387
11.3.1 內部網絡與路由網絡 390
11.3.2 VPC中的NAT 396
第12章 軟件自動部署、應用模闆 401
12.1 PVM虛擬機模闆製作 402
12.2 在Fusion Manager中分發軟件 412
12.2.1 申請部署服務 412
12.2.2 製作帶Puppet Client的虛擬機模闆 414
12.2.3 分發軟件 418
12.3 應用模闆及應用實例 422
參考文獻 429

前言/序言

  IT界、商業界已經談瞭雲計算好多年,近幾年終於進入實際使用階段。雲有公有雲、私有雲和混閤雲,初學者通常從私有雲開始,私有雲也是初學者較有機會接觸的。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掌握在少數幾傢頂尖IT公司手裏,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華為公司能夠提供完整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包含計算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桌麵虛擬化、應用虛擬化、雲的備份和冗餘、雲平颱的管理等産品。基於國産化的需要,近兩年華為雲計算産品的部署在我國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為瞭培養社會急需的雲計算工程師,華為推齣瞭雲計算的課程和認證,目前已經有雲計算HCNA和雲計算HCNP的認證,雲計算HCIE的認證已經於2016年第三季度推齣。雲計算有許多新概念,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不通過實際的實驗和操作,將無法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實踐齣真知”,隻有親自動手做實驗,纔能理解理論,纔能觸類旁通。
  關於華為雲計算課程的資料並不多,唯一權威的是華為官方發布的認證課程教材,還有華為官方的各種雲計算産品文檔。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利用這些資料來完成認證課程裏的實驗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一個産品文檔就七八百頁,何時能看完?況且産品文檔是技術文檔,並不是教材,內容沒有前後的關聯。作者在已經有其他廠傢雲計算産品的使用經驗的基礎上,花費瞭大量時間閱讀華為官方的各種文檔,掌握瞭華為雲計算産品的基本使用,特編寫本實驗指南,以使讀者事半功倍。
  本實驗指南內容涵蓋華為雲計算HCNA的內容,為瞭達到實用性,部分內容超齣瞭HCNA的要求。本書采用的是當前最新版本的軟件:FusionComputeV100R005C10SPC700、FusionAccessV100R005C30SPC100、FusionManagerV100R005C10SPC700,這些軟件在華為官方均可免費下載和免費試用,這為讀者解決瞭很大一個難題。掌握瞭本實驗指南中的技能,讀者就能夠勝任華為雲計算、華為桌麵雲的基本部署。
  在實際的環境中完成本書的全部實驗,以保證實驗的真實性,所有實驗均采用華為的設備:華為路由器和交換機、華為的服務器、華為的存儲設備。為瞭減少對設備的要求,作者精心構思瞭一個實驗拓撲,以最少的設備完成華為雲計算中的絕大部分功能。整本書的前後章節是連貫的,請勿跳躍閱讀(可以跳過Fusion Access篇,直接閱讀Fusion Manager篇),這和在實際工作中完成一個項目是一緻的。因此可以認為,這本書實際上隻是在完成一個大的實驗。
  本書適閤參加華為雲計算HCNA認證的學習者閱讀,適閤華為雲計算工程師及大專院校的學生閱讀。雲計算是一門綜閤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習者有交換機中的VLAN、Trunk、鏈路聚閤、三層交換的知識,有路由器中的IP規劃、路由、NAT基本知識,有Windows Server中的活動目錄、組策略、網絡服務等基本知識,以及Linux中最基本的命令使用技能。
  書中第1章至第9章由王隆傑編寫,第10章至第12章由梁廣民編寫。全書由王金周審校。作者雖竭盡所能,但終因水平限製,書中難免有錯誤,請讀者指正,作者郵箱:wanglongjie@szpt.edu.cn。
  作者於深圳
  2016年9月4日



踏浪雲端,築就未來:您的雲原生實踐啓航手冊 在這個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雲計算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概念,而是驅動企業創新、提升效率、賦能業務發展的核心引擎。從初創企業的敏捷部署,到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再到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海量數據處理,雲計算的身影無處不在。掌握雲計算的核心技術,理解其底層架構,並能夠靈活運用相關工具和服務,已成為每一位技術從業者必備的關鍵能力。 本書,《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正是為渴望深入理解並實踐雲計算技術的您量身打造的一站式學習與實操寶典。我們深知,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缺乏實踐的理論如同空中樓閣,難以真正落地。因此,本書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以豐富的實驗場景和詳實的步驟指導,帶您一步步揭開華為雲計算的麵紗,構建屬於您的雲原生實踐體係。 為什麼選擇華為雲計算? 華為雲計算,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憑藉其深厚的技術積纍、強大的研發實力以及對行業需求的敏銳洞察,已在全球範圍內構建瞭安全、可靠、高性能的雲服務體係。其産品綫覆蓋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全方位領域,能夠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多元化需求。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到平颱即服務(PaaS),再到軟件即服務(SaaS),華為雲計算提供瞭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從IT基礎設施到業務應用的全麵升級。 本書的價值與定位: 本書並非泛泛而談的雲計算概念介紹,而是聚焦於華為雲計算HCNA(Huawei Certified ICT Associate - Cloud Computing)認證體係的實踐維度,以“實驗”為核心驅動力,旨在幫助您: 1. 掌握雲計算基礎理論: 在實踐操作的同時,深入理解雲計算的核心概念,例如虛擬化技術、彈性計算、對象存儲、虛擬私有雲(VPC)等,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 2. 熟悉華為雲核心服務: 通過親手操作,熟悉華為雲上關鍵服務的部署、配置與管理,包括彈性雲服務器(ECS)、雲硬盤(EVS)、對象存儲服務(OBS)、虛擬私有雲(VPC)、安全組、負載均衡(ELB)等,讓抽象的服務變得觸手可及。 3. 構建並管理基礎雲環境: 學習如何搭建一個安全、隔離的雲上網絡環境,如何創建、配置和管理雲服務器,以及如何實現數據的可靠存儲和訪問,為後續更復雜的雲應用部署奠定堅實基礎。 4. 提升故障排除與優化能力: 通過模擬實際運維場景,學習如何監控資源使用情況,如何發現和解決潛在問題,從而培養問題定位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並掌握一些基礎的性能優化技巧。 5. 為HCNA認證考試做準備: 本書的實驗內容緊密圍繞HCNA認證的考試大綱,通過係統性的實驗練習,能夠有效鞏固知識點,提升實操技能,為順利通過HCNA認證考試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內容亮點搶先看: 本書精心設計瞭多個模塊化的實驗章節,每個章節都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展開,循序漸進,難度遞增。您將有機會深入探索以下精彩內容: 模塊一:雲世界的基石——華為雲賬戶與資源管理 注冊與登錄華為雲: 從零開始,引導您完成華為雲官方賬戶的注冊流程,熟悉控製颱的整體布局和導航。 計費模式與成本管理: 深入瞭解華為雲的各種計費模式(按需、包年包月等),以及如何通過資源標簽、成本分析工具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培養成本意識。 IAM身份與訪問管理: 學習如何創建子用戶、配置權限策略,實現對雲資源的精細化訪問控製,理解“最小權限原則”的重要性。 區域與可用區: 理解華為雲的全球基礎設施分布,以及區域(Region)和可用區(Availability Zone)的概念,為構建高可用、容災的應用打下基礎。 模塊二:彈性計算——您的雲上“服務器” 創建與配置彈性雲服務器(ECS): 親手創建不同規格的ECS實例,包括選擇鏡像(公共鏡像、自定義鏡像)、配置規格(CPU、內存、存儲)、選擇網絡和安全組等,並學習如何連接到您的ECS。 雲硬盤(EVS)的管理: 瞭解雲硬盤的類型(高可靠雲硬盤、SSD雲硬盤等),學習如何創建、掛載、卸載雲硬盤,以及如何對雲硬盤進行擴容和快照備份,保障數據安全。 多颱ECS的協同工作: 學習如何在同一VPC內創建多颱ECS,並理解它們之間的網絡通信方式,為後續部署分布式應用打下基礎。 ECS的生命周期管理: 掌握ECS的啓動、停止、重啓、銷毀等操作,以及如何使用快照進行係統迴滾,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模塊三:安全網絡——構建您的雲上“專屬空間” 虛擬私有雲(VPC)的搭建: 學習如何創建並配置VPC,劃分私有IP地址段,構建一個與公共網絡隔離的、安全的雲上私有網絡環境。 子網與路由錶的配置: 在VPC內創建子網,並通過配置路由錶實現不同子網之間的通信,理解網絡流量的走嚮。 安全組策略的應用: 學習如何配置安全組規則,精細化控製ECS的入方嚮和齣方嚮的網絡流量,實現網絡安全隔離,抵禦非法訪問。 網絡地址轉換(NAT): 理解NAT網關的作用,學習如何配置NAT網關,使位於私有子網的ECS能夠訪問公共互聯網,同時保持其私有IP地址的隱蔽性。 負載均衡(ELB)的部署: 學習如何使用負載均衡服務,將流量分發到多颱ECS上,實現應用的高可用性和高並發處理能力,提升用戶訪問體驗。 模塊四:海量存儲——守護您的數字資産 對象存儲服務(OBS)的入門: 學習如何創建OBS存儲桶,上傳、下載、管理對象,並理解OBS在存儲靜態網站、備份數據、大文件分發等場景下的應用。 OBS的權限管理與訪問控製: 瞭解如何設置存儲桶的讀寫權限,以及如何生成預簽名URL,實現對對象的安全訪問。 數據生命周期管理: 學習如何配置OBS的數據生命周期規則,自動將不常用數據遷移到成本更低的存儲類彆,或進行定期刪除,實現成本優化。 模塊五:高效運維與故障排除 雲監控服務(Cloud Eye): 學習如何利用雲監控服務,實時查看ECS、雲硬盤、網絡等資源的性能指標(CPU利用率、磁盤I/O、網絡流量等),並配置告警規則,及時發現異常。 日誌服務(Log Tank): 瞭解日誌服務的作用,學習如何收集、存儲和分析ECS的係統日誌和應用日誌,輔助問題定位。 常見故障模擬與排除: 針對網絡不通、ECS無法啓動、應用訪問緩慢等典型場景,設計模擬實驗,引導您一步步排查問題,提升故障處理能力。 本書的學習方式: 本書倡導“邊學邊練”的學習模式。每個實驗都提供瞭清晰的背景介紹、詳細的操作步驟、關鍵命令的解釋以及預期結果的描述。我們建議您: 1. 準備實驗環境: 在開始實驗前,請確保您已經注冊瞭華為雲賬戶,並具備一定的雲服務免費額度(如適用)。 2. 跟隨步驟操作: 嚴格按照本書提供的步驟進行操作,不要跳過任何細節。 3. 理解操作背後的原理: 在執行命令或配置選項時,嘗試理解其含義和作用,而不僅僅是機械地復製粘貼。 4. 勇於探索與嘗試: 在掌握基本操作後,可以嘗試調整參數,探索不同的配置組閤,加深理解。 5. 記錄與總結: 在實驗過程中,記錄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法以及學習心得,有助於鞏固知識。 給讀者的期望: 通過本書的學習,我們希望您能夠: 建立對華為雲計算的整體認知: 從宏觀到微觀,理解華為雲的架構、服務以及生態。 掌握核心服務的實際操作技能: 能夠獨立完成基礎雲環境的搭建、部署與管理。 培養解決實際雲問題能力: 麵對雲上部署和運維挑戰時,能夠遊刃有餘。 為未來的雲計算進階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為考取HCNA認證,甚至更高級彆的華為雲計算認證(HCNP, HCIE)做好準備。 雲的世界廣闊無垠,技術日新月異。掌握雲計算,就是掌握瞭開啓未來無限可能的一把鑰匙。《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願成為您踏浪雲端、築就未來的最佳夥伴,與您一同探索雲計算的無限魅力,書寫屬於您的數字化精彩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三 我是一名有一定雲計算基礎的開發者,這次購買《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主要是為瞭係統性地梳理和強化華為雲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本書在實驗設計上非常有深度,很多實驗場景都模擬瞭實際生産環境中的常見問題,這對於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幫助。比如,書中關於網絡故障排除的實驗,就讓我學到瞭很多實用的診斷技巧。此外,這本書在代碼和命令的呈現上也做得非常到位,清晰易懂,方便我直接復製粘貼進行操作。我注意到書中還提供瞭一些擴展實驗,這為我進一步探索華為雲的高級功能提供瞭可能。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適閤備考HCNA認證的考生,對於希望深入瞭解和掌握華為雲實踐技術的專業人士來說,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評分

評價五 《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這本書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份通往華為雲計算實踐的“地圖”。我之前嘗試過閱讀一些在綫教程,但往往因為缺乏係統性和結構性而難以深入。這本書的齣現,填補瞭這一空白。從最基礎的虛擬機創建,到更復雜的容器化部署,每一個章節都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闖關遊戲,讓我充滿瞭探索的動力。作者在描述實驗步驟時,非常注重細節,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而且,書中提供的案例都是貼近實際應用場景的,這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看到技術如何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我非常看好這本書,它絕對是想要快速掌握華為雲計算實操技能的朋友們的必備選擇。

評分

評價四 拿到《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內容豐富,誠意滿滿”。這本書的篇幅並不算小,但每一頁都充滿瞭乾貨,沒有任何冗餘的廢話。我特彆欣賞作者在編寫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瞭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對於初學者,有詳盡的步驟指導;對於有經驗的用戶,也有深入的原理分析和技巧分享。書中對每一個實驗的預期結果都描述得非常清晰,這有助於我更好地檢驗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而且,我發現書中對華為雲各個服務的命名和功能解釋都非常準確,這在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避免瞭混淆。我計劃將這本書作為我日常學習和查閱的工具書,相信它會為我節省大量的摸索時間,並幫助我更有效地掌握華為雲計算的各項技能。

評分

評價一 終於拿到瞭這本《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光是翻閱一下目錄和前言,我就被深深吸引瞭。作為一名雲計算領域的新手,我對華為的産品和技術一直充滿好奇,但實踐經驗卻著實有限。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及時雨!從實驗環境的搭建到各個核心服務的部署與配置,內容安排得循序漸進,非常適閤我這樣的初學者。特彆是看到書中對每一個實驗步驟都進行瞭詳細的圖文講解,甚至還提供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這讓我感到非常安心。我一直擔心自己在搭建復雜環境時會遇到各種障礙,但有瞭這本指南,感覺掌握瞭一個寶貴的“通關秘籍”。我迫不及待地想動手實踐,通過這些真實的操作,加深對華為雲計算概念的理解,並掌握實際操作的技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導師,在我學習的道路上指引方嚮。

評分

評價二 《華為雲計算HCNA實驗指南》這本書的質量著實令人驚喜。紙張厚實,印刷清晰,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閱讀起來毫無壓力。我尤其欣賞書中在介紹每個實驗前,都會先闡述其背後的原理和應用場景,這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命令敲擊,而是充滿瞭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書中涉及的實驗內容涵蓋瞭HCNA認證的核心知識點,從虛擬化基礎到雲存儲、雲網絡,再到彈性計算服務,幾乎麵麵俱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負載均衡和自動伸縮的章節,這些都是雲計算高可用和彈性伸縮的關鍵技術,通過實際操作來理解其工作原理,比單純看文檔要有效得多。作者在講解過程中,語言生動有趣,避免瞭技術文檔的晦澀難懂,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瞭知識。

評分

書真心寫的不錯,還可以模擬練習,詳盡的練習手冊。

評分

這本書寫的非常不錯,甚至比華為HCNA雲計算官方的實驗指南寫的還要好,之前就看過作者寫的思科方麵的實驗手冊,市麵上少有,內容還是非常不錯的,建議搭配華為HCNA-Cloud官方教材配套使用。

評分

!不錯……

評分

印刷好,配送快,京東自營圖書還是靠譜滴

評分

!不錯……

評分

買瞭,沒有硬件環境!悲哀瞭

評分

要有網絡基礎纔容易理解

評分

好,適閤實驗學習

評分

挺好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