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 [Welding Metallurgy and Weldability of Stainless Steels]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 [Welding Metallurgy and Weldability of Stainless Steel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John,C.Lippold,Damian,J.Kotecki 著,陈剑虹 译
图书标签:
  • 不锈钢
  • 焊接
  • 冶金学
  • 焊接性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制造技术
  • 工程技术
  • 焊接工艺
  • 金属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462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391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
外文名称:Welding Metallurgy and Weldability of Stainless Steel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使读者确切理解不锈钢焊接冶金学的专著。向工程师、科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当前有关这个命题可以得到的新,*丰富的知识。
  作者重点阐述控制不锈钢组织演变和性能进展的冶金原理,涉及的不锈钢钢种包括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双相不锈钢和析出硬化型不锈钢等。
  本书对每一种不锈钢的开发历史,组织和性能的演变和主要用途进行了精心组织,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并对涉及焊接性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本书的范围包括了下述领域的新知识:
  1)常用不锈钢合金及其成分:
  2)各种合金系的物理冶金和焊接冶金和焊接性:
  3)不锈钢焊件的力学性能:
  4)“超级”不锈钢的使用和工艺技术:
  5)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及焊接性:
  6)焊接性评价方法:
  7)解决焊接问题的实际途径。
  在描述焊接结构中不锈钢的应用及其局限性之外,还讲述了不锈钢焊件在制造和服务中常发生的破坏及如何避免这种破坏的措施。

内容简介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介绍了国际上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方面的新进展。以不锈钢的成分和相组成图的开发和演变为基础,详细阐述了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和析出硬化组织等五种不同显微组织的不锈钢合金系的焊接冶金和焊接性问题。有些章节还举出了实例研究,这就让读者看到如何把书中叙述的概念用于现实的焊接问题。还专门安排了一章讨论不锈钢的异种金属焊接。最后介绍了焊接性的各种试验方法。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可供从事不锈钢焊接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John C.Lippold,博士是美国俄亥俄洲立大学焊接工程课程的教授和焊接与连接冶金学科组组长,是美国焊接学会和美国工程学会(国际ASM International)的会员。Lippold博士曾获多项奖励,包括Charles H.Jennings纪念奖、William Spraragen纪念奖、Warren F.Savage纪念奖、McKay-Helm奖、A.F.Davis银奖、James F.Lincoln金奖、William lrrgang记念奖和Comfort A.Adams博士讲座奖。
  
  Damian J.Kotecki,博士是美国林肯电气公司不锈钢和高合金产品开发部技术经理,是美国焊接学会会员,副主席,他获得的很多工业奖包括James F.Lincoln金奖、William lrrgang纪念奖、R.D.Thomas纪念奖、R.D.Thomas Jr.国际讲座奖、Comfort A Adams博士讲座奖和国际焊接学会(IIW)丁homas奖章。

内页插图

目录

译丛序言
译者序
致中国读者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不锈钢的定义
1.2 不锈钢的发展史
1.3 不锈钢的种类及其应用
1.4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1.5 不锈钢的生产
参考文献

第2章 相图
2.1 铁—铬系
2.2 铁—铬—碳系
2.3 铁—铬—镍系
2.4 特殊合金系的相图
参考文献

第3章 合金元素和相组分图
3.1 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
3.1.1 铬
3.1.2 镍
3.1.3 锰
3.1.4 硅
3.1.5 钼
3.1.6碳化物形成元素
3.1.7 析出硬化元素
3.1.8 间隙元素:碳和氮
3.1.9 其他元素
3.2 铁素体形成元素与奥氏体形成元素
3.3 相组分图
3.3.1 奥氏体—铁素体合金系:早期的相组分图和当量关系式
3.3.2 Schaeffler相组分图
3.3.3 DeLong相组分图
3.3.4 其他相组分图
3.3.5 WRC—1988和WRC—1992相组分图
3.4 奥氏体—马氏体合金系
3.5 铁素体—马氏体合金系
3.6 神经网络预测铁素体含量
参考文献

第4章 马氏体不锈钢
4.1 标准合金种类和焊接材料
4.2 物理冶金和力学冶金
4.3 焊接冶金
4.3.1 熔化区
4.3.2 热影响区
4.3.3 相变
4.3.4 焊后热处理
4.3.5 预热,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的指导意见
4.4 焊件的力学性能
4.5 焊接性
4.5.1 凝固裂纹和液化裂纹
4.5.2 再热裂纹
4.5.3 氢致裂纹
4.6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
4.7 实例研究:马氏体不锈钢Ms温度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5章 铁素体不锈钢
5.1 标准合金种类和焊接材料
5.2 物理冶金和力学冶金
5.2.1 添加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5.2.2 马氏体的影响
5.2.3 脆化现象
5.2.3.1475℃脆化
5.2.3.2 σ相和x相脆化
5.2.3.3 高温脆化
5.2.3.4 缺口敏感性
5.2.4 力学性能
5.3 焊接冶金
5.3.1 熔化区
5.3.1.1 凝固和相变顺序
……
第6章 奥氏体不锈钢
第7章 双相不锈钢
第8章 析出硬化不锈钢
第9章 不锈钢的异种金属焊接
第10章 焊接性试验
附录

前言/序言

  我们写这本书的动机是想为工程师、科学家和大学生提供一份参考文献,这份文献描述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和焊接性方面最新的进展。在本书之前已经出版了很多有关这些命题的优秀课本和参考书,其中有美国焊接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国际)出版的手册,R.J.Castro和J.J.deCodenet合著的《不锈钢和耐热钢的焊接冶金学》[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68)]和E.Folkhard著的《不锈钢焊接冶金学》[柏林:Springer-Varlag出版社(1984;英译本1988;中译本,2004)]。所有上述著作都是当时的优秀参考资料,而且保持至今。然而即使从1984年Folkhard的书出版以来,不锈钢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已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前双相不锈钢和“超级”奥氏体,马氏体和双相不锈钢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并被广泛应用于要求焊接的工程结构,对于标准的不锈钢也进行了很多进一步的研究,据此本书作者认为需要对知识进行更新。而两位著者曾经分别、独立地对不锈钢的焊接冶金和焊接性专题进行过教学和举行过讲座,这本书就是在组合了这些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出版的。
  这本书从介绍不锈钢开发历史的章节开始,这些章节涉及相图和相组分图的开发和演变。其后的各章详细地阐述了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双相钢和析出硬化钢等五种组织的不锈钢合金系的焊接冶金学和焊接性问题。每一章都有一节来简单地叙述每一种合金系的一般物理冶金和力学冶金问题,然后讨论焊接性问题。有些章还进行了“实例研究”,这就让读者看到如何把书中叙述的概念用于解决现实的焊接问题。最后本书专门安排了一章“不锈钢的异种金属焊接”。
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 内容简介 《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一书深入探讨了不锈钢焊接领域的核心问题,旨在为从事不锈钢材料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研究者提供系统、详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书聚焦于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冶金行为和焊接性,剖析其内在机理,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全书围绕不锈钢焊接的核心要素展开,首先详细介绍了不锈钢的分类、组织结构特点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从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到双相不锈钢,本书逐一阐述了不同类型不锈钢的基本冶金原理,包括其主要的合金元素、相变过程以及在高温下的行为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这些特性如何影响焊接过程中材料的熔化、凝固、相转变和缺陷的形成。 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深入剖析不锈钢焊接冶金。它详细阐述了焊接过程中金属的熔化和凝固行为,包括溶池的形成、元素扩散、枝晶生长以及相分离等现象。特别地,书中详尽解释了不锈钢中镍、铬、钼、氮等关键元素的固溶、偏析以及它们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复杂影响。例如,对于奥氏体不锈钢,本书深入探讨了焊接裂纹(包括热裂纹和冷裂纹)的形成机理,分析了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碳氮含量、夹杂物等关键因素的作用,并提供了控制裂纹敏感性的方法,如优化焊材成分、调整焊接工艺参数等。 针对铁素体不锈钢,本书着重介绍了其在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晶粒粗化、塑韧性下降以及回火脆性等问题,并分析了焊接热循环对铁素体组织的影响。对于马氏体不锈钢,则重点讲解了焊接后冷却过程中淬硬开裂的风险,详细阐述了预热、焊后热处理等关键工艺措施的原理和应用。对于具有独特性能的双相不锈钢,本书详细介绍了其焊接过程中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的演变,以及如何通过控制两相比例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并探讨了其焊接变形和裂纹敏感性。 此外,本书还对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常见的冶金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包括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以及各种类型的裂纹等。对于每一种缺陷,都从冶金学角度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了详细的预防和消除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焊材的选择与匹配、焊接方法的选择(如手工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保护气体的使用以及焊前预处理和焊后处理等方面。 本书特别强调了焊接性这一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影响不锈钢焊接性的各种因素。除了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外,焊接工艺参数、焊材选择、焊接环境等都对焊接性产生重要影响。书中通过大量实例和图表,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焊接工艺对焊缝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 本书还涵盖了先进的焊接技术在不锈钢焊接中的应用,例如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等。对于这些高能量密度焊接方法,本书分析了其独特的熔池行为和热影响区特征,以及如何控制其焊接质量。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和实践指导的实用性。作者将深厚的冶金学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易于理解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学习平台。通过对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的深入研究,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不锈钢焊接的奥秘,从而提高焊接质量,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不锈钢焊接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本书内容翔实,逻辑清晰,图文并茂,是为不锈钢焊接领域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权威性参考书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细节描述非常到位,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倾囊相授。我一直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问题感到困扰。不锈钢焊接时,空气中的氧、氮,以及焊材中的有害元素,都可能对焊缝质量造成影响。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杂质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方法?例如,在焊接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止氧化和氮化?是否需要使用特殊的保护气体或焊剂?对于双相不锈钢,其焊接过程中,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有何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双相不锈钢焊接的详细指南,包括焊材选择、焊接工艺参数以及焊后热处理等方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更能指导实际操作,帮助我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语言风格十分专业,用词严谨,充分体现了译者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和专业知识。我一直对不锈钢在极端温度下的焊接性能感到好奇。在高温焊接环境下,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否会析出脆性相,导致焊接接头性能下降?书中是否会介绍针对高温焊接,不锈钢的特殊要求和焊接工艺?例如,在低温环境中,不锈钢的韧性会降低,焊接时是否需要进行预热,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书中对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不锈钢的焊接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奥氏体不锈钢“纵向热裂纹”和“横向热裂纹”的区分和成因分析,这对于我们避免焊接缺陷至关重要。是否有提供具体的焊材选择建议,以减少裂纹的发生?

评分

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上乘,印刷清晰,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仿佛捧着一部宝典。我一直对不锈钢焊接中的“冶金学”三个字充满了敬畏,它似乎触及到了材料科学最核心的秘密。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固态相变、液态金属流动、元素扩散等关键的冶金过程?特别是,不同焊接速度和冷却速率下,焊缝区域的晶粒组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否会涉及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成分偏析、杂质夹杂等原因,可能导致的晶粒粗大、夹杂物增多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有何影响?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晶粒细化技术、杂质控制方法方面的论述。此外,对于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氧化、氮化等问题,书中是否有深入的机理分析和解决策略?这些细节的探讨,对于真正理解和掌握不锈钢焊接的本质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清晰明了,图文并茂,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一直对焊接过程中的应力行为感到困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对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锈钢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和变形的产生机理?是否会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焊接顺序、焊接工艺参数、反变形措施等,来减小焊接变形?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应力腐蚀裂纹的内容,这类裂纹往往发生在承受载荷和腐蚀介质共同作用的环境中,对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不锈钢在焊接后,其承受应力腐蚀裂纹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材料选择、焊接工艺优化、防护措施等手段来提高其抗应力腐蚀能力?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承受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极端工况的应用,这本书的指导意义将非常重大。

评分

作为一名在制造业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我深知焊接质量对产品性能和安全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引进,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对书中关于焊接性评估方法的部分非常感兴趣。除了传统的拉伸、弯曲、冲击试验外,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焊接性评价方法,例如裂纹敏感性试验、宏观断口分析、微观组织检查等?我希望能够了解如何通过这些方法,全面、准确地评估不锈钢的焊接性能,为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书中对于不同应力腐蚀裂纹、氢致裂纹等问题的探讨,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我尤为期待的内容。此外,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进行焊接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每一道焊缝都符合要求?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先进的焊接监控技术,例如在线监测、智能化焊接系统等,以及它们在不锈钢焊接中的应用?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评分

初读这本书,就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专业底蕴所折服。作者在开篇就对不锈钢的分类、成分与组织结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为后续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焊接性”的章节,这是决定焊接成功与否的关键。书中是如何定义和量化“焊接性”这个概念的?是单纯从宏观的力学性能评估,还是深入到微观的组织变化和缺陷控制?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详细解释不同不锈钢系列(如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双相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各自的特点和挑战。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焊接时容易出现热裂纹和晶间腐蚀,书中对此是否有深入的机理分析和预防措施?而马氏体不锈钢焊接后容易硬化,如何通过预热、焊后热处理等手段来改善其组织和性能?书中是否还会涉及一些特殊的焊接工艺,如爆炸焊、摩擦焊等,以及它们在不锈钢焊接领域的应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焊接案例分析,从实际出发,讲解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根据不锈钢的材料特性和性能要求,选择最佳的焊接方法和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沉稳大气,金属质感的字体和深邃的蓝色背景,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对“不锈钢焊接冶金学”这个主题的想象。打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却又条理清晰的公式和图表,这让我这位并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既感到一丝挑战,又充满了探索未知的兴奋。我一直对不锈钢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表现感到好奇,尤其是在航天、汽车、能源等尖端领域,它的焊接性能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引进,恰好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牌号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这些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到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关键性能。书中对各种焊接方法,如TIG、MIG、焊条电弧焊等,在不锈钢焊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否有详尽的论述?我很想知道,对于一些复杂形状或厚度差异大的工件,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焊接工艺,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焊接质量,避免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前沿的焊接技术,例如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等,以及它们在不锈钢焊接中的应用前景?这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内容,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给我惊喜。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适合工程技术人员阅读,语言精准,逻辑性强,每一句话都饱含着丰富的专业信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焊接冶金学的微观机理部分。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固-液相变、晶体生长、相析出等一系列复杂的冶金过程?特别是,不同焊接速度、焊接能量输入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却过程中,是否会析出铁素体、sigma相或碳化物,这些析出物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有何影响?书中是否会提供相关的金相组织照片或显微组织演变图,以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微观变化?此外,我一直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如热裂纹、冷裂纹、气孔、夹渣等,非常头疼。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缺陷的成因,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例如,针对热裂纹,是与材料成分有关,还是与焊接工艺有关?如何通过调整焊材成分、焊接参数、预热等手段来预防?这本书是否还会提及一些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用于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非常令人称赞,专业术语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原本艰涩的冶金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我一直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非常关注,而焊接接头往往是腐蚀最容易发生的薄弱环节。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焊接对不锈钢耐腐蚀性的影响?例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晶间腐蚀、点蚀、缝隙腐蚀等,其机理是什么?是否会介绍不同牌号不锈钢在焊接后,其耐腐蚀性能的变化情况?书中是否会提供相关的腐蚀试验数据或图表,来直观展示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我特别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提高焊接接头耐腐蚀性的方法,例如选择合适的焊材、控制焊接热输入、进行焊后钝化处理等。另外,对于一些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对耐腐蚀性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书中是否有特殊的焊接建议或工艺指导?我对这些实际应用层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相信这本书能为我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非常合理,内容循序渐进,使得学习过程更加顺畅。我一直对不锈钢的“焊接性”概念非常关注,这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是否容易焊接,更关乎焊接后的接头能否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不锈钢牌号的焊接性差异?例如,不同铬、镍、钼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如何影响不锈钢的奥氏体稳定性、铁素体含量,以及最终的焊接性能?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图表,直观展示不同成分的不锈钢在焊接时的表现。此外,书中是否会探讨焊接工艺参数对不锈钢焊接性的影响?例如,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焊丝直径等,这些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焊缝的成型、组织和性能?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例如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对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洁净度、生物相容性有很高要求,书中是否会涉及相关内容?

评分

东西不错,快递也非常快,态度也很好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虽然比较贵,但还是买了,英文的看着费劲,看中文的好了,?

评分

可以

评分

评分

内容详细,适合学习使用

评分

秦我为人人太业余uii哦怕历历可见黄河鬼棺发大的撒啊小县城v把你密码

评分

东西不错,快递也非常快,态度也很好

评分

内容详细,适合学习使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