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王朝:十字军全史300年

天国王朝:十字军全史30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顺君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十字军东征
  • 中世纪
  • 军事史
  • 宗教战争
  • 欧洲史
  • 耶路撒冷
  • 天国王朝
  • 中东史
  • 战争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182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474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战争特典007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2
字数:42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1世纪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崛起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他们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重创拜占庭帝国大军,剑锋直指君士坦丁堡。

  在突厥铁蹄下,皇位摇摇欲坠的阿莱克修斯一世被迫向西方的拉丁教会请求军事援助。

  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芒宗教会议上呼吁基督徒们:将十字架缝在身上,向被穆斯林占领的近东地区武装朝圣。就是“十字军”的由来。

  人们没有想到,这场以宗教激情支撑的军事行动竟然持续了数百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对教会敌人采取的军事行动都被冠以“十字军”之名……


作者简介

  王顺君,欧洲中世纪历史研究者。精通英语、德语并对拉丁语有一定研究。曾游历欧陆多国,亲自勘探相关古迹,收集大量一手资料。为“维基百科”中世纪相关条目认证编辑、百度“中世纪吧”吧主。已翻译出版多部世界历史作品,目前定居德国。


内页插图

目录

(1064—1095年)十字军东征前夕 001

(1096—1098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上帝指引下前进 037

(1099—1112年)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王国 099

(1113—1143年)十字军国家的平稳时期 155

(1144—118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一场灾难 195

(1188—1216年)君士坦丁堡— —陷落 245

(1217—1258年)十字军失去了号召力 297

(1259—1314年)十字军国家的悲惨结局 349

终 章 十字军东征影响深远 397

十字军人物小传 403

前言/序言

  十字军东征前夕

  1064—1095 年

  综述(1064—1095 年)

  基督教纪元的第一个千年,西方世界的“末日情绪”达到了顶峰。不过,既然所谓的“末日”最后并未如期而至,那么社会也只能继续前进,东西方的秩序在不断的失衡中持续变化着。脱胎于法兰克帝国的法德两国在彼时的疆界已依稀可辨,尽管那时的德国更多只是个冠以“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称号的地理名词,而非实体民族;同时,东部的斯拉夫民族一刻也没有缓下对西部国度的入侵;来自北部的诺曼人占领了南意大利;而在海洋的那一边,穆斯林军队赶走了哥特人,侵占了半个西班牙,甚至连西西里也没能抵御住他们的进攻。欧洲文明最东部的拜占庭,在北非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及来自波斯的塞尔柱突厥侵扰下战栗不已。

  可是,战争并未能阻挡商贸的活跃。不同国家的商业都市突破了人为的政治藩篱,联合接力,给欧陆的人们带来了远方的商品,并赚取了数不清的财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贫者愈发沉沦,贵族富者则骄横到不可一世。贵族富者当中产生了自信的骑士阶层,他们用金钱换取铠甲和武器来加强自己,并按照上级领主的意愿,相互兵戎相见。

  基督教陷入危机

  当以国王、贵族为代表的世俗权力日益强大起来时,教会的地位却每况愈下。原本教会的策略始终是讨好国王和贵族,并在他们的冲突里扮演墙头草的角色,坐收其利——由此大部分教士富埒王侯。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里,罗马帝国覆灭后唯一的幸存者——教会,却逐渐变成了腐败浪费的代名词,因而声名狼藉。从 11 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真正虔诚的教徒发现,彼时的教会已经不能履行它的责任。神秘主义者开始揭示基督教的灵性力量,由此僧侣们重新将苦修和贫穷镌刻在了教义之上。甚至在勃艮第的克吕尼本笃修道院里,人们要求彻底改革罗马教会——因为教会职务已沦为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商品,教会政策只能对世俗权力阿谀逢迎,这样只会导致教会的最终失败。

  王座与宗座之争

  克吕尼的改革呼声振聋发聩,许多教会中人也拍手称赞。其中份量最重的人物名曰希尔德布兰德,他在 1073 年被教廷里的改革派拥戴为教皇,即格里高利七世。格里高利七世坚决走上与世俗力量代表——亨利四世抗争的道路。他在即位两年后就颁布敕令,取消所有世俗贵族干预教职任免的权力。非但如此,格里高利七世还认为:君权既来自于教皇封授,那么他就有权罢黜国王。这一构想让亨利四世首当其冲。由于亨利四世对教廷不顺从,格里高利七世将他逐出教会——世俗最高统治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亨利四世不甘如此,他也下达了最后通牒,若是革教令一年内未撤销的话,他就还置彼身,直接废黜教皇。而后,由于贵族借着革教令滋事叛乱,亨利四世只得亲自前往卡诺莎向教皇俯首臣服。不过,此刻即便格里高利七世愿意平息干戈,事态也非这两位始作俑者所能控制——德国的叛乱贵族趁机选出了一位新国王,将亨利四世拒之门外。勃然大怒的亨利四世也照葫芦画瓢,纠集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地区主教,选出了一位叫克雷芒三世的新教皇。1084 年,亨利四世进军罗马,驱逐了格里高利七世,将他认定的教皇人选克雷芒三世扶上圣座,并叫对方给自己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拜占廷——被钳住的帝国

  罗马帝国解体后,拜占庭自认为是罗马的合法继承者,于是自称“东罗马”。但此刻“东罗马”面临着莫大的危险——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政教合一的力量,以令人惊惧的速度急速扩张。从中亚迁徙来的塞尔柱突厥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后,显然也获得了此种特性的加持。他们在东方边境对老大拜占庭帝国构成巨大威胁,不断侵袭帝国境内。

  此时的拜占庭经济颓败,政治混乱,无法抵挡入侵者。在 1071 年于安纳托利亚重镇曼齐克尔特爆发的战役中,拜占庭大军惨败于阿尔普·阿尔斯兰率领的突厥军队,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狄奥吉尼斯被俘,此战大大重创了拜占庭的士气民心。十年后,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在拜占庭帝国的内部争斗中获取最终胜利,加冕为罗马皇帝。但他纵有雄心,

  也无法挽救现状:一方面,拜占庭兵源枯竭,科穆宁的军队只能靠缺乏忠诚和纪律的雇佣军勉强维系;另外一方面,诺曼人对亚得里亚海岸大肆入侵,也让帝国防务捉襟见肘。最终,无计可施的阿莱克修斯一世只能向西方拉丁教会求援。虽然西方拉丁教会早在 1054 年就与拜占庭控制下的东方教会决裂,但他们起码愿意抵御来自更遥远东方的异教徒。最早接到援助邀请的正是格里高利七世。当时这位教皇正陷于和亨利四世的权斗而无法自拔,所以援救拜占庭的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构思的图书简介,内容不涉及您提到的《天国王朝:十字军全史300年》中的任何史实、人物或事件,而是围绕一个假设的、全新的历史叙事展开。 --- 书名: 《潮汐之巅:东印度贸易帝国的兴衰》 作者: [此处可填入虚构作者名] 内容简介 一、 迷雾中的启航:大航海时代的黎明与贸易路线的争夺 本书聚焦于16世纪至18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与新兴商业帝国的崛起。我们不关注欧洲大陆的宗教冲突与骑士精神,而是将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那里是财富、权力与未知交织的角斗场。 故事始于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的谨慎试探,以及西班牙人跨越“新世界”的冒险。然而,真正的焦点很快转向了更加复杂和残酷的亚洲贸易网络。这是一个由香料、丝绸、茶叶和白银构筑的宏大舞台。本书详尽描绘了荷兰、英国以及法国等新兴海上强国,如何绕过传统阿拉伯和威尼斯商人的垄断,直接与东方古老文明进行贸易博弈的过程。 我们深入剖析了第一批“股份公司”——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和英国东印度公司(EIC)的诞生。这些机构不仅仅是商业实体,它们拥有发行货币、建立武装力量甚至宣战的权力。它们如何从单纯的贸易伙伴,演变为具有主权色彩的政治实体?我们通过分析其早期的商业信函、股东大会记录和水手日志,还原了驱动这些巨型商业机器的原始动力:对利润的无尽渴求与对信息不对称的精确利用。 二、 帝国的棋局:亚洲腹地的权力游戏与本土反抗 本书的核心部分,是围绕印度次大陆、东南亚群岛和中国沿海地区展开的权力转移叙事。我们避开了欧洲本土的政治纠葛,转而探讨殖民者与东方本土政权之间微妙而紧张的关系。 在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衰落为欧洲人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本书细致梳理了东印度公司如何通过分化瓦解地方王公、提供军事援助换取贸易特许权,逐步将贸易站演变为事实上的统治中心。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武力征服,而是一场关于契约、信誉和军事技术的混合战争。例如,我们探讨了早期英国军队在卡纳蒂克战争中,如何凭借纪律严明的步兵方阵和火炮技术,对抗庞大但组织松散的印度军队,并最终确立了其在南印度的霸权。 在香料群岛(今印度尼西亚),荷兰人采取了更为铁血和垄断的策略。本书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通过武力控制了肉豆蔻和丁香的全球供应,推行强制性的种植制度。我们通过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这座殖民枢纽的细致考察,揭示了在热带疾病、异域文化和严格等级制度下,欧洲管理层与土著劳工之间形成的高度紧张的社会结构。 三、 白银的洪流与价值的颠覆:全球经济体系的诞生 《潮汐之巅》也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经济视角。本书认为,17世纪的全球贸易体系建立在“白银驱动”之上。美洲的银矿(特别是波托西)产出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的“大帆船贸易”被运往欧洲,但很快又经由欧洲商人兑换成亚洲的丝绸、茶叶和瓷器。 这一过程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价值锚点。我们分析了中国明清两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如何反过来塑造了全球的货币流向,以及欧洲国家如何为了获取亚洲的商品而被迫接受“贸易逆差”,并试图通过鸦片等方式来扭转这一局面。书中探讨了早期金融工具(如信用票据和汇票)在远洋贸易中的作用,它们是如何在没有即时通讯的时代,维持着跨越万里的商业信誉的。 四、 转型与终结:商业帝国向现代国家机器的演变 本书的后半部分,关注这些贸易公司在18世纪末期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随着国家权力的集中,这些半主权商业实体开始与本国政府产生摩擦。公司的巨额利润和军事力量,既是国家实力的延伸,也成为了国家主权的潜在威胁。 我们审视了公司内部的腐败、管理效率的下降,以及被统治地区日益高涨的民族意识。例如,在北美殖民地爆发的冲突,虽然常被简单归因为税收问题,但其深层原因在于商业公司与地方精英之间对资源分配权力的争夺。 最终,随着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革命浪潮,这些最初的商业探险家们,不得不将他们的领土和军事权力移交给他们本国政府,完成了从“贸易公司”到“现代殖民政府”的转变。本书以对这些商业巨头档案的最终清算作结,探讨了他们留下的遗产——一条连接全球的贸易动脉,以及一个被彻底重塑的权力地图。 本书特色: 本书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去欧洲中心化”视角,它着重于商业基础设施、物流技术、金融创新以及与东方帝国的互动,而不是聚焦于传统的军事或宗教叙事。通过丰富的档案资料和细致的经济分析,读者将看到一个前所未见的、由香料、白银和船队编织而成的全球商业帝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重的历史著作,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书脊上的烫金字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让人不禁对即将展开的史诗篇章充满了敬畏。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那种跨越千年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中世纪硝烟弥漫的味道。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勉强啃完了前三分之一,但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作者的文笔极其考究,引经据典的功力深厚,那些遥远而晦涩的拉丁文、古希腊文的史料,都被他化为流畅而富有画面感的叙述。特别是对于早期圣地争夺战的描写,那种宗教狂热与政治算计交织的复杂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在惊叹于人类信仰力量的同时,也为那些无谓的牺牲感到扼腕叹息。这本书绝非那种快餐式的历史读物,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品味,去理解那些权力更迭背后错综复杂的家族恩怨和信仰冲突。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简直是业界良心,纸张厚实,油墨细腻,即便是大部头的注释部分,排版也清晰易读,这在如今动辄缩水减配的出版界中,实属难得。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一套好的工具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它所附带的几张手绘地图,虽然不是彩印,但其对地形、城防工事的标注极为精准,有效弥补了纯文字叙述在空间感上的不足。每当读到重要的地理位置交锋时,我都会立刻翻到附录,对照着地图来理解战术部署的合理性,这种“原著阅读”的沉浸感,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替代的体验。

评分

初读时,我对其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神学辩论感到有些晦涩难懂,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要理解那段历史,就必须深入理解“神圣的使命感”是如何驱动着数以万计的人们踏上漫长而残酷的征程。作者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性,无论是对围城战中的暴行,还是对瘟疫流行时期的社会恐慌,他都以一种近乎冷峻的客观笔触记录下来,没有任何煽情或道德审判,这使得整部作品的史学价值得以提升。读完之后,我合上书本,心中涌起的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充盈,而是一种对人类复杂命运的深沉思索——那种为了一个抽象的“信仰”目标,所能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与随之而来的悲剧,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的永恒命题。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有些“烧脑”的,它要求读者对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教廷的权力结构以及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史有一定的预备知识。我时常需要停下来,查阅地图和人名对照表,才能理清那些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和领地继承权。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带来了巨大的知识满足感。作者在处理关键历史节点的转折时,展现了大师级的叙事节奏控制。例如,对某次重大战役失败原因的分析,他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不同参战方的通信、日记节选,层层递进,最终让读者自己得出“天意弄人”般的感慨,这种留白的处理,远比直白的论断来得更有力量。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枯燥的军事史,充斥着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分析和兵力对比,但读下来发现,它更像是一部深刻剖析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和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百科全书。作者对当时不同领主、教皇乃至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的描摹,细致入微得令人发指。比如,他对十字军士兵的招募过程、他们的经济动机以及返乡后的社会地位变化,都有着令人信服的论证。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未简单地将历史人物脸谱化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力求还原他们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复杂决策。读到其中关于医院骑士团在近东建立的医疗和后勤体系时,我差点以为自己在读一份严谨的社会经济报告,这种跨学科的叙事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知边界。

评分

小日本的战国也是这么乱。

评分

一本非常详实的介绍十字军书籍,带时间轴,我很满意,只是地图比较少

评分

非常全面,不错的编年体著作,但问题在于深入度不够,算是一部入门读物,相比较下,学术著作也可以有文学性的。但作者是妹子,那就五星!

评分

买正品就上京东,继续支持京东。

评分

不错,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

十次十字军东征,以宗教的名义却干着非人的强盗勾当。

评分

(等你一万年)

评分

有薄膜包装,书质量不错,快递很快,快递小哥服务很好

评分

经典作品,内容精彩,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