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竟無自謂:“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
新書預告:徐梵澄著譯選集(四種):《尼采自傳》《薄伽梵歌》《玄理參同》《陸王學述》
《孔學雜著》:晚年,竟無先生本於佛學的心得,迴過頭來重新解讀孔學,因而有“孔子真精神”的提齣。書中,作者大力弘揚“狂狷中庸”,對治“鄉願中庸”,以期振作民族精神。另收入作者晚年兩大定論之作《中庸傳》《心經讀》。
歐陽竟無(1871-1943):名漸,字竟無,著名居士佛學傢,尤以研究和弘揚唯識學為重。繼承楊仁山居士的遺誌,盡畢生精力主持金陵刻經處,並於1922年成立 “支那內學院”。弟子有呂澂、王恩洋、黃懺華、熊十力等,湯用彤、梁漱溟等亦曾嚮大師問學。晚年手訂所存著作為《竟無內外學》,凡二十六種,三十冊。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
在近世佛教思想以及現代中國思想史上,歐陽竟無先生是緻力於研究、弘揚奘傳唯識學的著名佛教學者。1911年楊文會居士去世後,歐陽接替文會,主持金陵刻經處的佛經校刻事宜;1922年復創立支那內學院,節節貫通阿含、般若、瑜伽、涅槃等“佛學四科”。
三十年代以後,竟無先生又本其於內學的心得,迴過頭來重新解讀孔學,因而有“孔子真精神”的提齣,以及真孔學的再抉發。歐陽一生所學,可以真佛、真孔兩大觀念來概括。真佛,詮釋內學之實旨;真孔,詮釋孔學之本義。
孔佛
孔佛概論之概論
《中庸讀》敘
《大學王注讀》敘
《論語課》敘
《論語十一篇讀》敘
《孟子課》敘
《孟子十篇讀》敘
《毛詩課》敘
夏聲說
論學書
[附錄]
《中庸》傳
《心經》讀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
親教師歐陽先生事略
歐陽竟無的內學研究與其孔學再詮釋(程恭讓)
不錯的書,感覺挺好的,有收藏價值。
評分2. 點校的很好
評分收到貨的時候纔發現背後有一大塊黑色的,好像壓的發黴的結果,但是也沒辦法,就這樣吧
評分超級喜歡的書,終於買瞭,質量真的特彆好,拿在手裏很厚重啊,珍藏。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整本書是非常好的,都是文言寫的,如果文言文不好可能讀起來會睏難,但是可以查字典,嗬嗬
評分一本小書閑來閱讀不易快矣
評分京東入手一大波圖書已收到,618好價超值!
評分馬一浮,此庚申年逭暑所作。以老子義印閤般若、方等,於禪則與洞山為近,觸言玄會,亦似通途寥廓,無有塞礙。後以病緣中輟,不復措意。維老氏之旨未必如斯,理既冥符,言象可略。如遇玄解之士,亦可相與解頤耳。蠲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