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格律读本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建忠,徐乃为,王业强 著
图书标签:
  • 诗词
  • 格律
  • 小学
  • 语文
  • 启蒙
  • 唐诗
  • 宋词
  • 经典
  • 教育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18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875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7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是一本富有新理念的教辅读物,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教辅读物,是一本从掌握旧体诗诗词格律角度编写的教辅读物。

2. 在每单元末设“诗词格律基础知识”,共七篇《格律诗的形成》《格律诗的用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律诗的对仗》《格律诗的避忌》《词学基础知识》《曲学基础知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诗词格律的理论。

3. 重点解决格律规范与形式破解,对所选诗词进行平仄辨识和标注。充分运用直观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平仄格律的基本形式,并从写作的角度引导、讲解。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旧体诗诗词创作的要点、禁忌。

内容简介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选入古代经典诗词曲100首。
  入选作品既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通行本衔接,又兼顾全国各种流行版本,继而选入内容、格律兼美的典范之作。强化学生诗词基础、拓展阅读之功能,兼顾教师、家长了解与掌握诗词格律的相关常识。
  包括: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代诗词;教育部主持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即人教版全国通行本增选的古代诗词;依据“一纲多本”的原则,选入各地方出版社教材增选的古代诗词;编者根据代表性,选入格律规范、内容形式兼美的作品。
  读本设七个单元:诗歌部分,分设“古风”、“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个单元;词、曲,各设一个单元。每首诗词有作者介绍、注释、韵读、简析。
  为加强诗词格律的指导性,设“诗词格律基础知识”,共七篇,每篇1000字左右,分别置于每个单元之末:《格律诗的形成》《格律诗的用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律诗的对仗》《格律诗的避忌》《词学基础知识》《曲学基础知识》。
  读本在写作体例上,与其他中小学旧体诗词选本侧重不同,重点解决一般选本忽略的格律规范与形式破解,对所选诗词进行平仄辨识和标注。充分运用直观的方法,诸如符号、图形等,让学生了解平仄格律的基本形式,并从写作的角度引导、讲解,以突出艺术风格与艺术特质。

作者简介

  周建忠,著名楚辞专家,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南通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楚辞研究中心主任,范曾艺术馆终身馆长。
  
  徐乃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红学家,诗人。精通旧体诗格律,有诗集《霄泉斋诗赋录》。
  
  王业强,文学硕士,范曾艺术馆《范曾研究》辑刊编辑。校笺范况《中国诗学通论》,精通旧体诗词格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单元 古风(15首)

江南 汉乐府

长歌行 汉乐府

咏鹅 骆宾王

春晓 孟浩然

鹿柴 王维

古朗月行 李白

静夜思 李白

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绅

江雪 柳宗元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所见 袁枚

游子吟 孟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基础知识一:格律诗的形成


第二单元 五言绝句(10首)

蒙学诗 邵雍

画 高鼎

池上 白居易

绝句 杜甫

风 李峤

咏华山 寇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塞下曲 卢纶

重别周尚书 庾信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基础知识二:格律诗的用韵


第三单元 七言绝句(50 首)

咏柳 贺知章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凉州词 王之涣

出塞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凉州词 王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渭城曲 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望天门山 李白

别董大 高适

绝句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枫桥夜泊 张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望洞庭 刘禹锡

浪淘沙 刘禹锡

蜂 罗隐

江南春 杜牧

山行 杜牧

清明 杜牧

画眉鸟 欧阳修

小儿垂钓 胡令能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元日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望湖楼醉书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题西林壁 苏轼

三衢道中 曾几

题临安邸 林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示儿 陆游

田园杂兴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小池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乡村四月 翁卷

春日 朱熹

观书有感 朱熹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墨梅 王冕

石灰吟 于谦

竹石 郑燮

村居 高鼎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基础知识三:格律诗的平仄——诗句的平仄规则与对粘关系


第四单元 五言律诗(10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山居秋暝 王维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春夜喜雨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别云间 夏完淳

萤火 赵执信

基础知识四:格律诗的对仗


第五单元 七言律诗 (8首)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题宣州开元寺 杜牧

望蓟门 祖咏

长安秋望 赵嘏

新城道中 苏轼

村居 郑燮

红楼梦?咏菊 曹雪芹

基础知识五:格律诗的避忌


第六单元 词( 5首)

忆江南 白居易

渔歌子 张志和

长相思 纳兰性德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少年游?润州作 苏轼

基础知识六: 词学基础知识


第七单元 曲 (2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基础知识七 :曲学基础知识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跨越千年,寻觅诗心之美 一、 编纂缘起:在经典中涵养少年之志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诗词宛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代人的精神世界。从《诗经》的质朴雅颂,到唐诗宋词的意境飞扬,再到元曲的慷慨跌宕,中国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民族的情感、智慧与审美,是中华文化最为精粹的载体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和新兴的文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经典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诗词格律的学习上,不少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望而却步,错失了深入领略诗歌艺术魅力的宝贵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诗词格律读本》应运而生。我们深知,对少年儿童而言,诗词的学习不应仅仅是生硬的知识灌输,更应是开启心智、培养语感、激发创造力的过程。格律,作为诗歌的骨架,虽有其严谨之处,但掌握格律,如同掌握了音律,能让诗歌的韵味更加醇厚,朗诵起来更加抑扬顿挫,理解起来也更为深入。本书的编纂,旨在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往诗词格律殿堂的桥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领悟诗歌的奥秘,感受古人作诗的匠心,从而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涵养少年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二、 内容精选:从启蒙到进阶,步步为营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并非一本包罗万象的“大百科”,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读本。我们力求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找到小学阶段最恰当的平衡点。 1. 启蒙篇:初识格律,韵味悠长 音韵启蒙: 这一部分将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入手,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理解汉字发音的规律。我们会将这些基础知识与诗歌的押韵巧妙结合,让他们初步感知“押韵”的乐趣,体会到朗朗上口的音韵美。例如,会选取一些简单的、押韵明显的儿童诗歌或民谣,引导孩子找出押韵的字,并讨论为什么押韵能让诗歌更好听。 字句辨析: 孩子们可能会对诗歌中一些看起来“奇怪”的词语或句子结构感到困惑。在此部分,我们将通过“拆解”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释诗句的含义,并穿插一些关于诗歌基本构成要素(如词、句、段)的介绍。我们会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抽象的诗句与孩子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浅入格律: 并不急于引入复杂的格律术语,而是从最直观的“平仄”概念入手。我们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并告知孩子们,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感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声调的交替有关。例如,会选取一些押韵且平仄大致规律的诗句,让孩子跟着老师或录音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 2. 进阶篇:探寻规则,乐在其中 初探平仄: 在有了基础认知后,本篇将适时引入“平仄”的详细概念。我们会明确区分平声和仄声,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平仄在诗句中的运用。但并非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大量的示范和引导,让他们在朗读和模仿中,体会平仄带来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例如,会选取一些大家熟知的、平仄相对规律的五言绝句,帮助孩子在朗诵中感受声调的起伏。 句式探索: 介绍诗歌常见的句式,如五言、七言。我们会解析不同句式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优势,并选取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感受不同句式带来的意境差异。同时,也会初步介绍一些简单的对仗概念,让孩子理解诗句之间在结构和意义上的呼应。 押韵探秘: 在初步了解押韵的基础上,本篇将进一步介绍常见的押韵形式,如隔句押韵、句句押韵等。我们会选取一些押韵规律清晰的诗歌,引导孩子找出押韵的字,并分析押韵在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整体感方面的作用。 3. 拓展篇:名篇赏析,意境升华 经典名篇: 选取小学阶段孩子们能够理解、且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品,如《静夜思》、《春晓》、《咏鹅》、《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语言浅显,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非常适合作为学习的起点。 格律浅析: 在对诗歌内容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我们会对这些经典名篇进行简要的格律分析。不是进行深奥的学术探讨,而是着重引导孩子发现诗句的押韵之处,感知其大致的平仄规律,体会这些格律规则是如何服务于诗歌的表达,如何让诗歌更加优美动听。例如,会指出《春晓》第一、二、四句的押韵,并简单说明平仄的大致走向。 意境赏析: 结合格律和内容,引导孩子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所抒发的感情。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看”到诗中的景,“听”到诗中的声,“感”到诗中的情。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甚至尝试模仿诗歌的意境进行绘画或口头创作。 三、 教学理念: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的编纂,始终贯穿着“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学理念。我们相信,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填鸭”,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探索。 趣味性设计: 全书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大量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活泼有趣的插图、富有韵律感的例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每课都设计有互动环节,如“找找看”、“猜猜看”、“说一说”等,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和表达。 循序渐进: 知识点的设置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最基础的音韵概念,到初步的格律认知,再到经典名篇的赏析,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确保孩子能够扎实掌握,不感到吃力。 注重体验: 强调朗诵和感悟的重要性。我们鼓励孩子们大声朗读,通过反复诵读,在口腔和大脑中建立起诗歌的韵律感。同时,也会引导他们关注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 不仅是学习诗歌,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讲解诗歌内容和格律的同时,也会适时融入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故事,让孩子们在了解诗歌的同时,也对中华文化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激发创造: 鼓励孩子们在掌握基本知识后,尝试自己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模仿格律,押韵填词。即便是稚嫩的笔触,也是他们对诗歌理解和热爱的重要体现。 四、 读者对象:启迪智慧,涵养诗心 本书主要面向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对中国古诗词感兴趣,希望系统学习诗词格律,提升语文素养的孩子。同时,也适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辅助读物,以及家长为孩子在家中进行国学启蒙时使用。 我们希望通过《小学诗词格律读本》,让孩子们: 爱上诗词: 感受诗词的魅力,发现诗词的趣味,从而主动去阅读、去喜爱。 读懂诗词: 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掌握格律: 初步了解诗词格律的规则,体验格律为诗歌带来的韵律美。 提升语感: 在诵读和学习中,提升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涵养品格: 通过诗词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人生哲理,滋养少年人的心灵,培养高尚品德。 《小学诗词格律读本》就像一扇窗,带领少年儿童穿越时空的阻隔,去触摸千年诗魂的温度;它又如一座桥,连接起古老智慧与现代童心,让诗歌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期待,本书能成为孩子们探索诗歌世界的得力助手,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一抹温暖而深远的诗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小学诗词格律读本》真是我家孩子近期的“心头好”!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格律”两个字听起来就有点“高大上”,担心孩子会觉得枯燥。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匠心,没有一股脑地把所有复杂的格律规则都抛给小读者,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平仄、押韵开始,用非常形象生动的方式讲解。比如,书中用一些活泼的小插图来区分平声和仄声,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儿子常常指着图上的小动物,告诉我哪个是“平”,哪个是“仄”,有时候还会配合着读音做一些有趣的表情,看得我忍俊不禁。而且,这本书选取的诗词都非常经典,都是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够理解和欣赏的。每首诗的后面,都会有对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的简要介绍,这不仅仅是学习格律,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押韵时,不是简单地列出韵母,而是会配上一些相关的成语或歇后语,让孩子在玩乐中体会语言的魅力。这本书没有让学习诗词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反而像是在玩一场文字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诗词,这才是最重要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儿童教育的家长,我不得不说,这本《小学诗词格律读本》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用性”与“趣味性”的高度结合。市面上有很多诗词普及读物,但往往要么过于学术化,难以被孩子接受;要么过于浅显,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而这本读本,恰恰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它并非机械地教授格律,而是将格律融入到诗词的解读之中,让孩子在理解诗意、感受诗情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领悟格律的规则。书中每解析一个格律点,都会配上一首例诗,这首例诗不仅格律工整,而且意境深远,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还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孩子尝试模仿诗句的声调来朗读,或者找出诗句中押韵的字。这些小小的练习,看似简单,实则能够有效地加深孩子对格律的理解和记忆。我发现,自从用了这本书,我儿子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注意句子的长短和声音的起伏,这说明他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体会诗歌的韵律感了。这本书真的能让孩子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小学阶段就打下坚实的诗词基础。

评分

拿到这本《小学诗词格律读本》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它清新的封面设计吸引了。简约而不失古韵,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翻开内页,更是惊喜连连。这本书的排版非常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舒服。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上的处理,简直是“化繁为简”的高手。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复杂的格律知识往往是学习的“绊脚石”,但这本读本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它没有上来就讲什么“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严谨格式,而是从最容易理解的“句子有多少字”、“句子的声调有规律”这样浅显的道理入手,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我儿子以前对诗词总是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觉得写诗是大人才能做的事情。但自从有了这本书,他开始对诗词的“样子”产生了好奇。书里会用一些小箭头、小标记来标注诗句的平仄,还会用颜色区分不同的声调,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让原本枯燥的规则一下子变得直观起来。而且,书中挑选的诗句,都是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的,让孩子在感知格律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歌的美感。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诗词的奥秘,这种启蒙教育做得非常到位。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觉得“诗词格律”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以为只有到了中学甚至大学,才需要深入了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小学诗词格律读本》时,还有点小小的疑虑,担心会不会太难了。但当我翻开它,我的这种疑虑瞬间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非常亲切,一点都不“吓人”。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用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语言,一点一点地教我们如何欣赏诗歌的“骨架”和“灵魂”。它不是一开始就讲那些拗口的术语,而是从孩子最熟悉的声音入手,比如“平”和“仄”就像是音乐里的“do”和“re”,有高有低,有轻有重。书中有很多小故事,把抽象的格律规则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情境,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就领悟了诗歌的节奏感。我儿子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押韵”的部分,他觉得把读起来一样的字找出来,就像在玩一个有趣的“找朋友”游戏。而且,这本书里的诗词都是我小时候读过的,充满了童趣和美好的意境,让孩子在学习格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孩子学格律,更是在给孩子种下一颗热爱诗歌的种子,让他们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

评分

坦白讲,我买这本书之前,对“诗词格律”这个概念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它很“讲究”。但《小学诗词格律读本》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称赞,它就像一本精心绘制的地图,一步一步地指引着孩子走进诗词的奇妙世界。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生硬地灌输知识点,而是将格律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到诗词的赏析和创作引导中。比如,在讲解“平仄”时,书中会选取一些音节分明的诗句,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声调的变化,甚至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创造一些有平仄变化的短语,这比单纯的记忆规则要有效得多。而对于“押韵”的讲解,更是生动有趣,它会从生活中常见的押韵词语入手,再引申到诗歌中的韵脚,让孩子在玩乐中感知语言的音乐美。这本书的插图也非常有特点,既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活泼感,为原本抽象的格律知识增添了不少色彩。通过这本书,我发现儿子对诗词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是应付任务,而是真正地投入其中,甚至开始尝试着模仿诗句来写一些简单的“小句子”,这绝对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成果。

评分

书一般,不如万老师了课精彩

评分

写的非常的好!就是字太小了!没有图片!看看而已的书!

评分

儿子反映很好用,很喜欢!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收到了,质量可以,孩子喜欢。

评分

衡负才足智,理兵事甚悉,由小官不十年至宰相,进用之骤,人谓出于曾觌云。

评分

纸张有点单薄 内容还可以吧 可以作为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另一切入点

评分

给快5周到儿子买的,老婆用~

评分

有注释,对小学生学习古诗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