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经

玉函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杜光庭 著,[宋] 黎民寿,蒋力生,叶明花 注
图书标签:
  • 经书
  • 道教
  • 符箓
  • 斋醮
  • 玉皇大帝
  • 符咒
  • 法器
  • 道教经典
  • 科仪
  • 祈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50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12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
字数: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玉函经》,唐代杜光庭撰,宋代黎民寿注。杜氏原著仿《王叔和脉诀》形式,为七言歌诀体。全书重点论述了脉证关系及脉象反映的生理病理情况,并以死脉为中心,兼论各脉主病,论脉理,辨五色,察五气,辞简而义深,对于临床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黎民寿注解,则征引《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等脉学理论,并以“七表八里九道脉”为系统,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对《玉函经》逐句疏释,多有发明,从而为阅读理解杜氏原著提供了极大方便。本次整理以清代阮元《宛委别藏》本为底本。

目录

生死歌诀上
生死歌诀中
生死歌诀下
校注后记

精彩书摘

  《玉函经》:
  五土者,以气候言之也。凡人身五行与天地惟一③,以天地论,即人身可知;天地人三才既可知,即万物可知矣。五行既通,无所不往。且如立春节后五日,东风解冻,此乃五日五行足,一候变也。又五日蛰虫振,又五日鱼上④冰。三五一十五变,三才五行足,即雨水节也。一年七十二候,凡遇五日,即一候变,土足也。五日未足,土之未来,候不变也。如此一年七十二日⑤,土可见也。五日虽五行足,而候不变者,土气不全,即一候生灾。若人身一候不调,即百疾①生。五日五行,所谓五土者如此。夫四时一岁,日日有土;百骸九窍,处处有土;十干十二支四维,方方有土。即荡荡然太虚之外,载于毫厘朕兆者,皆有土焉。万物王②由土而出,万物休由土而归。四时各有一季月,春属木,至三月木王极。木之还气,故三月为季辰土,木之休也。夏属火,至六月火王极。火之归神,故六月为季未土,火之休也。秋属金,至九月金王极。金之还元,故九月为季戌土,金之休也。冬属水,至十二月水王极。水之反本,故十二月为季丑土,水之休也。五行相生而成岁。春木也,木生火,故季春木休而变夏。夏火也,火不能生金,故于小暑之后,丙丁退听,逢庚即伏,乃于火中生土,土中生金,而变③秋候。秋金也,金生水,故季秋金休而变冬。冬水也,水生木,故季冬水休而变春。此乃土在四时之中。天有五星,镇位乎中④;地有五岳,中⑤岳居中;人有五脏,脾主中州。五土既皆居中,故知万物之中,四时之中,七十二候之中,皆以土为主也。天若失土,则万象亡⑥次序而不能圆覆于上;地若失土,则万物无变化而不能轸载于下;人若失土,则随禀受不备也①。以此数论②,则知天地万物,皆以土为要论。有阳土,有阴土。艮为阳土,而③坤为阴土。艮者,东北之卦也,时为十二月正月之交,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坤者,西南之卦也,时为六月七月之交,万物盛④极,还元气归神伏也。一阳生于子,六阳极于巳;一阴生于午,六阴极于亥。四月阳土,育生万物,至此无乎不盛,而土力已衰绝矣。故日“阳土须知不过阴”也。十月阴土,收藏万物,至此不生不化,而土力将旺矣。故日“阴土遇阳当细数”也。《内经》日⑤:“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日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大抵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阴阳和合,则生生化化之道⑦不穷矣;阴与阳相离,则生生化化之理绝矣⑧。孟子日⑨:“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孤阳纯阴者,与鳏夫寡妇之义同也。
  ……

前言/序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玉函经》简介 《玉函经》是一部历经岁月洗礼,蕴藏古老智慧的奇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天地万物运行的奥秘,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度洞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辨。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百科全书,也非单一学科的理论专著,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看似独立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展现出一种宏大而细腻的宇宙观。 卷首语 翻开《玉函经》,如同踏上一段探索未知的旅程。本书的编纂者,一位隐匿于世的智者,以其洞察万物的慧眼,捕捉了宇宙的脉搏,聆听了自然的低语。他将这一切化为文字,编织成一本能够引领读者穿越迷雾,抵达智慧彼岸的灯塔。 内容概述 《玉函经》的内容并非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历史演变的梳理、对人类情感的体察,提炼出普遍的法则和深刻的道理。 天道篇: 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四季更迭的规律,以及风雨雷电的生成机制。它并非冰冷的科学数据,而是充满诗意地描绘了宇宙的宏伟与生命的律动。读者将在这里感受到一种与天地同频的宁静,理解何为“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从宏观的星系演变,到微观的物质构成,《玉函经》以一种超脱于时间维度的视角,呈现了宇宙的无尽奥秘。 人道篇: 告别浩瀚星辰,《玉函经》将目光转向了人类自身。这一部分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探讨了情感的起源与变化,道德的演进与冲突,以及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它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吝啬对人类闪光点的赞美。本书鼓励读者反思自我,理解他人,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与和谐。从个体的情感波动,到群体社会行为的规律,《玉函经》提供了一套审视人性的独特视角。 地道篇: 《玉函经》深知,人类的存在离不开脚下的大地。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山川河流的孕育,气候变化对生存的影响,以及各种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它强调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呼吁人类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共生关系。本书中所描述的地理智慧,远不止于地图上的线条,而是对生命赖以生存的根基的深情回望。 玄机篇: 在前三篇的基础上,《玉函经》进入了更为深邃的思考。这一部分涉及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意识的本质,以及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它鼓励读者超越物质的束缚,去追寻精神的富足,去探索那些超越逻辑和理性层面的智慧。这部分内容或许带有哲学和形而上的色彩,但却旨在启发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寻求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 价值与启示 《玉函经》的价值在于其超越时代的洞见和引领未来的智慧。它并非教人速成的秘籍,而是激发人内在潜能的钥匙。阅读此书,你可以: 开阔视野: 从天地运行到社会百态,从个体情感到生命意义,本书为你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完整的知识体系。 深刻反思: 在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中,引导你进行自我审视,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寻求和谐: 通过理解自然与人文的内在联系,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与他人建立融洽关系。 激发灵感: 那些充满哲思的论述,那些对宇宙万物的独特解读,将激发你无限的创作灵感和人生追求。 《玉函经》并非是一本需要“读懂”的书,而是一本需要“体悟”的书。每一次翻阅,或许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你内心的世界;它也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适合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命有深刻思考,渴望提升自我认知,追求精神成长的人们。无论你是学究,艺术家,还是普通的探索者,《玉函经》都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结束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玉函经》犹如一股清流,洗涤浮躁,回归本真。它所承载的,是先人对宇宙、对生命、对智慧不懈的追求。愿这本书成为你探索人生无尽奥秘的忠实伴侣。

用户评价

评分

《玉函经》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几个月,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不同于一般书籍的线性叙事,它更像是一幅宏大的星图,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文字,都可能是连接着另一个神秘节点。我非常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那种既严谨又不失灵动的笔法,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智慧的殿堂。书中的很多概念,初次接触时会感到有些晦涩,但作者总能在后续的章节中,通过更形象的比喻或者更细致的阐述,将这些概念解构开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气”的论述印象深刻,它并非简单的气息,而是贯穿于天地万物的一种能量,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存在。我尝试着去感知,去体会,虽然我无法像书中所描述的那般“观照”,但这种意念的尝试,已经让我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本书,需要的是耐心和专注,它不会给予你立竿见影的答案,而是邀请你去探索,去发现。我常常在深夜,伴着一盏孤灯,静静地翻阅,感受文字带来的宁静与力量。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阅读体验,每个人从中获得的感悟,都会独一无二。

评分

这本《玉函经》带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我并非修行之人,也无意追求超凡脱俗,然而,书中所描绘的世界观,却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模式。它不仅仅是关于某种术法的记载,更是一种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辨。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某些现象时,所使用的那种宏观视角,仿佛能将整个宇宙置于眼前,让我们得以审视自身在其中的渺小与伟大。书中的一些论述,初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随着深入阅读,你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道理。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虽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仅仅是这种尝试,就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能量流动。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关系,开始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我常常在想,如果千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拥有如此超前的智慧,那么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这本书,无疑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迷茫与渴望,也指引着我们探寻未知的可能性。

评分

初读《玉函经》,我原本是抱着一丝忐忑的心情。毕竟,“玉函”二字自带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光环,总让人联想到深奥难懂的道家典籍。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那些繁复的符文、精妙的图谱、以及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智慧,却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的意识。这本书并非一味地卖弄玄虚,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我惊叹于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如何将这些宏大的概念,用相对易于理解的语言阐释出来。许多时候,我会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句子,试图从中捕捉更深层次的含义。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学习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次与古老智慧的碰撞。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倾注的心血,以及他对所阐述内容的无比自信。书中的一些比喻和类比,更是巧妙无比,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虽然我尚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所有奥秘,但每一次翻阅,都能获得新的启发,仿佛在迷雾中拨开了一层又一层帷幕,窥见更广阔的天地。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需要用心去体会的佳作。

评分

我一直以为,所谓的“经典”都是遥不可及的,是留给少数高深莫测的人士的。然而,《玉函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朴实却又充满智慧的方式,向我展示了一个我从未触及过的领域。我并非完全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句,甚至对于某些图谱的解读,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从这本书中汲取养分。它让我明白,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理解。书中的一些“口诀”或者“心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博大精深。我常常会反复默念,试图去体会那种“意境”。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虽然看不清方向,但总能感受到一种微弱的光芒指引着前进。作者的格局非常宏大,他不仅仅关注个体的修行,更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这让我感到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将书中的一小部分智慧,运用到我的生活中,那将会有多大的改变?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无言的导师,一位默默陪伴我成长的智者。

评分

《玉函经》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声音所裹挟,内心早已疲惫不堪。而这本书,却如同沙漠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我并非追求所谓的“顿悟”,只是单纯地喜欢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平和与淡然。书中的文字,没有激昂的陈词滥调,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辞藻,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我特别喜欢书中所描绘的那些“景象”,虽然它们只存在于文字之间,但却能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我尝试着去感受那种“虚静”,去体会那种“无为”,虽然过程充满了挑战,但每一次尝试,都让我内心更加平和。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审视自己内心的杂念。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并非因为外界的阻碍,而是源于内心的执念。我愿意将这本书珍藏,并在未来的日子里,一遍又一遍地细细品读,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评分

养生必备知识

评分

书很快就送到了,就是价格有点小贵。

评分

还是自营的书好。京东第三方服装鞋子店铺 很垃圾。。谨慎选择

评分

书很快就送到了,就是价格有点小贵。

评分

评分

养生必备知识

评分

评分

养生必备知识

评分

好书,值得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