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概述我國標準化工作和我國IT領域標準製定工作程序以及國內外IT領域標準化技術組織的基礎上,著重介紹瞭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的國內外*新進展情況,匯集瞭信息技術領域已製定和近期正在製定的*新國內國際標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及國際專利政策和標準中吸納專利的統計資料。
目錄
第1章我國標準化法律法規 1
1.1 我國標準化工作的法律基礎 1
1.2 與信息技術標準化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 1
第2章我國IT領域標準製定工作程序 3
2.1 國傢標準製定工作程序 3
2.1.1 標準製定階段劃分和流程 3
2.1.2 各階段流程和工作 3
2.2 行業標準製定工作程序 6
第3章 IT領域標準化技術組織 13
3.1 我國IT領域相關標準化組織 13
3.2 相關部門和組織間的關係 16
3.3 國際IT領域主要標準化技術組織 16
3.4 JTC1標準製定程序 22
3.4.1 目標日期 22
3.4.2 項目製定的可選方案 23
第4章我國IT領域標準化工作概要 29
4.1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6年度工作重點 29
4.2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6年度工作要點 30
4.3 各專業領域標準化工作概要 31
4.3.1 編碼字符集 31
4.3.2 信息安全 34
4.3.3 軟件工程 40
4.3.4 文檔處理 43
4.3.5 網絡通信和信息交換 44
4.3.6 傳感器網絡 46
4.3.7 SOA 47
4.3.8 智慧城市 49
4.3.9 嵌入式軟件 51
4.3.10 射頻識彆 52
4.3.11 信息技術服務 56
4.3.12 雲計算 60
4.3.13 信息技術設備互連 63
4.3.14 多媒體與音視頻編碼 64
4.3.15 數據庫 66
4.3.16 數據 67
4.3.17 實時定位係統 68
4.3.18 生物特徵識彆 69
4.3.19 卡和身份識彆 70
4.3.20 IC卡注冊管理 71
4.3.21 OID標識技術 74
4.3.22 用戶界麵 77
4.3.23 移動支付 78
4.3.24 遊戲 79
4.3.25 教育信息化和電子書 81
4.3.26 電子政務軟件應用 84
4.3.27 計算機及外圍設備 85
4.3.28 圖形圖像與混閤現實 86
4.3.29 信息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87
4.3.30 物聯網 89
4.3.31 大數據 90
4.3.32 智能製造 92
4.3.33智能硬件 95
第5章 JTC 1及其各SC業務計劃 97
5.1 JTC1戰略業務計劃(2015) 97
5.2 各SC工作概要 106
5.2.1 SC 2業務計劃(2014年10月―2015年9月) 106
5.2.2 SC6業務計劃(2015年6月―2016年3月) 109
5.2.3 SC7 業務計劃(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 115
5.2.4 SC 17卡和身份識彆業務計劃(2015年10月―2016年10月) 128
5.2.5 SC22 業務計劃(2014年10月―2015年9月) 139
5.2.6 SC 23 業務計劃(2014年10月―2015年9月) 141
5.2.7 SC 24 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和環境數據錶示 145
5.2.8 SC 25 業務計劃(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 155
5.2.9 SC 27業務計劃(2015年10月―2016年9月) 165
5.3.10 SC 28 業務計劃(2015―2016) 171
5.2.11 SC 29業務計劃(2014年11月―2015年10月) 175
5.2.12 SC 31 業務計劃(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80
5.2.13 SC 32 業務計劃(2015年5月―2016年6月) 189
5.2.14 SC 34 業務計劃(2015年10月―2016年9月) 195
5.2.15 SC 35 業務計劃(2015年10月―2016年9月) 197
5.2.16 SC 36業務計劃――學習、教育和培訓的信息技術(ITLET) 204
5.2.17 SC 37業務計劃(2014年10月―2015年9月) 208
5.2.18 SC 38業務計劃(2014年9月―2015年9月) 214
5.2.19 SC 39業務計劃(2014年11月―2015年10月) 218
5.2.20 SC 40 業務計劃(2014年11月―2015年10月) 224
5.2.21 JTC 1/WG7業務計劃(2015年9月―2016年3月) 229
5.2.22 JTC 1/WG9業務計劃――大數據(2014年12月―2015年10月) 232
5.2.23 JTC 1/WG 10業務計劃(2014年12月―2015年10月) 237
第6章閤格評定和IT産品認證 240
6.1 閤格評定概述 240
6.2 我國産品認證發展曆程 240
6.3 信息技術類産品認證概況 241
6.4 信息技術類産品認證目錄 242
6.5 閤格評定基本概念、CASCO標準目錄和路綫圖 248
6.5.1 閤格評定基本概念 248
6.5.2 CASCO(閤格評定委員會)標準目錄 253
6.5.3 CASCO路綫圖 255
附錄A 法律法規文件 257
A.1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257
A.2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 259
A.3 國傢標準管理辦法 263
A.4采用快速程序製定國傢標準的管理規定 267
A.5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標準製定管理暫行辦法 268
A.6工業和信息化部標準製修訂工作補充規定 284
A.7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 287
附錄B ITU-T/ITU-R/ISO/IEC共用專利政策實施指南 291
附錄C 我國信息技術標準目錄 300
附錄D ISO/IEC JTC1穩定狀態標準 364
附錄E JTC1標準中吸納專利情況統計 380
附錄 F ISO標準製定項目階段代碼及其含義 394
附錄G ISO/IEC JTC 1負責的現行國際標準 395
附錄H ISO/IEC JTC 1製定中的國際標準 495
隨著“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大數據”等重大産業戰略的齣颱,電子信息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性基礎先導和支柱作用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領域顛覆式創新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會。當前,信息技術仍是引領新一輪變革的主導力量,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其他領域的融閤發展,正在為其他行業創造價值、創造新的發展空間,同時,各種信息技術的相互融閤發展,也為信息技術産業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新的機遇。在這個技術和産業快速變革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標準化的重要作用更加突顯。我們繼續推齣瞭《信息技術標準化指南》,以期能為行業管理者、標準化工作者、企業開發者和市場消費者提供指導和幫助。
《信息技術標準化指南(2016)》更加突齣瞭“快”和“新”兩個特點:“快”錶現在縮短編寫時間,從原來的7個月縮短為4個月,快速反映上一年的最新進展;“新”錶現在內容上,本書重新收錄的ISO/IEC JTC 1及其SC工作概況,都是2015年10月底 ISO/IEC JTC 1全會通過的文件,標準目錄也收錄到2016年4月,更貼近領域發展,對於讀者更有指導性。與此同時,本書增加瞭ISO/IEC JTC 1現行標準目錄和製定中的標準目錄,以期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標準化指南》作為參考書的作用。
《信息技術標準化指南》自2009年首次齣版以來,始終堅持“以讀者為中心,以信息分享為宗旨,以標準創造價值為目標”,希望《信息技術標準化指南(2016)》的問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讀者的需求,也衷心希望讀者提齣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今後能為大傢提供更周到的服務。
這本書的包裝和紙張質量都相當不錯,翻閱起來手感很好,裝訂也很牢固,感覺是一本可以長期保存的書籍。書頁的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吃力,即使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也能保持舒適的閱讀體驗。排版也比較閤理,段落之間的空隙恰到好處,不會讓頁麵顯得擁擠,同時章節的劃分也清晰明瞭,方便查找和迴顧。封麵的設計雖然比較簡潔,但信息傳達得很明確,整體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我個人比較注重書籍的物理體驗,這本《信息技術標準化指南(2016)》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可以說是細節之處見真章。即使內容我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光是這份用心製作的書籍本身,就足以讓我對其內容産生一份期待。封麵的色調和字體選擇也比較沉穩大氣,符閤信息技術領域的專業性。書的厚度適中,拿在手中不會覺得過於沉重,適閤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和學習。我特彆喜歡它封麵上的設計元素,雖然不花哨,但卻能給人一種科技感和專業感。
評分我對信息技術標準化這個話題一直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專業且偏理論的領域,不易於普通讀者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解讀信息技術標準化,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入門。它是否能夠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信息技術産品和服務入手,引申齣其背後的標準化工作?例如,智能手機的互聯互通、網絡支付的安全可靠,這些背後都離不開各種標準的支持。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瞭解信息技術標準化的發展脈絡,明白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它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互動性的內容,比如小測驗或者思考題,能夠幫助我鞏固所學知識,那就更好瞭。
評分作為一名在IT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標準在信息技術體係中的基石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技術層麵的,有些是協作層麵的,而很多時候,追溯其根源,都會發現是由於缺乏統一的標準或者對標準的理解不到位。因此,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信息技術標準化知識的書籍,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標準化背後的邏輯,掌握有效的標準化方法,並在實踐中更好地應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論和操作指南,讓我能夠真正學以緻用,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彎路。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內容,或者介紹一些國內在信息技術標準化方麵的成就和經驗,那我將會更加欣喜。
評分坦白說,我對於信息技術標準化這個概念最初的理解可能比較片麵,認為它隻是關於一些枯燥的技術規範和協議。然而,隨著我對這個領域接觸的增多,我逐漸意識到,標準化遠不止於此,它更是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産業協作、保障信息安全、乃至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顛覆我對信息技術標準化固有的印象,看到它更宏觀、更深層次的價值。我期待它能夠揭示標準化如何能夠促進不同技術之間的互聯互通,如何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如何為新興技術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果這本書能夠用生動有趣的方式來講述標準化,避免過於晦澀的語言,那就更受歡迎瞭。
評分我一直對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應用趨勢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為行業發展提供規範和指引的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層齣不窮,但也隨之帶來瞭碎片化、不統一的問題。因此,一個清晰、係統化的標準體係對於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讀信息技術標準化的重要性、基本原則和發展曆程,為我理清思路,建立起對信息技術標準化更為全麵和深刻的認識。我尤其關注的是它如何解釋不同信息技術領域之間的標準如何相互關聯和協調,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如何有效落地和執行這些標準。此外,我還會關注它是否提供瞭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能夠讓我更直觀地理解標準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如果它還能對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與標準化發展方嚮進行一些前瞻性的探討,那就更好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