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亚军 等 著
图书标签:
  • 华为HCNA
  • 网络基础
  • 认证学习
  • 网络工程师
  • HCNA
  • 华为
  • 网络技术
  • 通信技术
  • 考试指南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37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24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为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6
字数:6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不仅适合所有华为HCNA应试人员,同时也可以供需要全面了解IPv4、IPv6的网络管理人员以及网络工程开发人员参考。相信书中对协议细节的讲解和对网络实例的探讨会让读者获益匪浅。

网络是复杂的,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更多的建树,打好基础非常重要。本书是华为网络认证系列丛书的*一本学习指南,相信本书对大家打好基础,通过考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网络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通过华为网络技术职业认证HCNA(HCDA)-HNTD(考试代码为H12-211-CHS)的**学习指南,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全面掌握考试内容,顺利通过考试(大家无须讨论证书的重要性,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本书共18章,内容涉及但不限于网络基础、华为网络操作系统VRP操作、二层网络技术及其实现、三层网络技术及其实现、OSPF协议及其实现、广域网技术及其实现、NAT技术及其实现、IPv6网络及其实现等。网络技术是一门复杂的应用科学,为了使得广大工程师可以更加实际地应用和操作,每章都配备了小结用于简明扼要地说明重点,多个章节配备了案例分析练习题,使读者可以迅速和准确地通过华为HCNA认证的考试。本书不仅适合所有华为HCNA应试人员,同时也可以供需要全面了解IPv4、IPv6的网络管理人员以及网络工程开发人员参考。相信书中对协议细节的讲解和对网络实例的探讨会让读者获益匪浅。

作者简介

周亚军(网名安德),思科&华为讲师,CCIE#283**、HCIE#21**,思科、华为高级金牌讲师,资深考试辅导专家,是乾颐堂网络实验室创始人之一,当今*具实力的优秀名师之一,其编著有《思科CCIE路由交换V5实验指南》。主讲思科路由交换方向CCNA、CCNP、CCIE培训考试等课程。安德老师深谙培训考试之道,通过深入研究思科、华为路由交换考试命题趋势,深度把握考试重点,根据考试知识结构,使培训辅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轻松高效。  安德老师授课的*大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幽默生动,互动感强,能够站在备考学生角度抓住辅导关键点,从而达到高效辅导。安德老师通过现场、网真及YY课堂等各种方式授课,深受广大考生欢迎,是乾颐堂网络技术在线教育开创者。他门下有数百名CCIE、HCIE以及若干数的在职网络工程师,主持和开拓了在线网络工程师教育,经典《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视频让人耳熟能详,《思科CCIE路由交换V5实验指南》也被读者受捧。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华为数据通信认证指南和基础实验环境 1
1.1 华为认证体系介绍 1
1.2 使用eNSP搭建基础网络 2
1.2.1 eNSP模拟器的基本设置方法 2
1.2.2 使用eNSP搭建简单的端到端网络 7
1.2.3 eNSP使用Wireshark捕获报文 12
1.2.4 eNSP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13
1.3 网络协议模型基础 13
1.3.1 网络通信模型的意义 13
1.3.2 OSI参考模型 14
1.3.3 TCP/IP参考模型 18
1.4 小结 19
1.5 练习题 19
第2章 网络类型、传输介质和VRP基础 21
2.1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21
2.2 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 22
2.3 传输介质和通信方式 23
2.4 认识VRP系统 24
2.4.1 什么是VRP 24
2.4.2 VRP发展史 25
2.5 VRP命令行基础 26
2.5.1 命令行视图 27
2.5.2 命令行功能和在线帮助 30
2.6 登录和管理设备 32
2.6.1 通过Console登录和管理设备 33
2.6.2 通过Mini USB登录和管理设备 36
2.6.3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38
2.7 VRP基本配置 40
2.7.1 配置系统时钟 40
2.7.2 配置标题消息 41
2.7.3 命令行等级划分 42
2.8 VRP文件系统 43
2.8.1 VRP文件系统 43
2.8.2 VRP文件系统基本命令操作 43
2.8.3 配置文件管理 48
2.8.4 配置文件重置 50
2.8.5 指定系统启动配置文件 51
2.8.6 存储设备管理 53
2.9 VRP系统升级与管理 55
2.9.1 理解产品和VRP版本命名方式 55
2.9.2 FTP和TFTP的应用 59
2.9.3 VRP系统升级 61
2.9.4 指定下次启动系统 63
2.9.5 ISSU特性介绍 63
2.10 补丁文件激活和管理 69
2.10.1 补丁(patch)分类 70
2.10.2 上传并激活补丁 70
2.10.3 指定下次启动补丁 71
2.10.4 卸载补丁 72
2.11 小结 72
2.12 练习题 72
第3章 以太网和交换机基础 74
3.1 以太网介绍 74
3.1.1 冲突域 76
3.1.2 广播域 76
3.1.3 CSMA/CD 77
3.1.4 半双工和全双工 78
3.1.5 自协商 79
3.2 以太网帧结构 80
3.2.1 MAC地址 80
3.2.2 以太帧格式 81
3.3 交换网络基础 85
3.3.1 以太网交换机 85
3.3.2 交换机3种转发行为 86
3.3.3 交换机转发原理 87
3.4 小结 89
3.5 练习题 90
第4章 STP生成树协议 91
4.1 交换机环路问题分析 91
4.2 STP的选举 93
4.2.1 根桥选举 96
4.2.2 根端口选举 96
4.2.3 指定端口选举 99
4.2.4 替代端口选举 100
4.2.5 边缘端口 100
4.2.6 STP端口角色及端口状态 101
4.3 STP报文类型 102
4.3.1 配置BPDU 102
4.3.2 TCN BPDU 103
4.3.3 STP收敛时间 106
4.4 STP配置举例 108
4.4.1 启用和禁用STP 108
4.4.2 修改交换机STP模式 109
4.4.3 修改端口开销、控制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选举 112
4.4.4 配置边缘端口 117
4.5 小结 117
4.6 练习题 118
第5章 VLAN虚拟局域网 119
5.1 VLAN的作用 120
5.2 VLAN帧格式(802.1Q) 122
5.3 VLAN链路和端口类型 123
5.3.1 Access端口 124
5.3.2 Trunk端口 125
5.3.3 Hybrid端口 126
5.3.4 VLAN划分方法 127
5.4 VLAN实验 130
5.4.1 VLAN划分实验 130
5.4.2 Access端口和Trunk端口综合实验 138
5.4.3 Hybrid端口综合实验 143
5.5 小结 149
5.6 练习题 149
第6章 IP基础 152
6.1 IP报文介绍 152
6.1.1 IP地址格式 154
6.1.2 层次化的IP编址方案 155
6.1.3 特殊地址 157
6.1.4 私有IP地址 157
6.1.5 子网划分 158
6.2 ARP 166
6.2.1 ARP工作原理 166
6.2.2 ARP分类 166
6.2.3 ARP报文格式 168
6.3 小结 169
6.4 练习题 169
第7章 TCP与UDP 171
7.1 TCP 171
7.1.1 TCP协议特性 171
7.1.2 TCP报文格式 171
7.1.3 TCP会话的建立 173
7.1.4 TCP会话的终止 175
7.1.5 TCP的确认与重传 176
7.1.6 TCP滑动窗口 178
7.1.7 应用端口 180
7.2 UDP 180
7.2.1 UDP特性 180
7.2.2 UDP报文格式 180
7.3 小结 181
7.4 练习题 181
第8章 P路由基础 183
8.1 P转发原理 183
8.2 路由协议概述 184
8.3 路由选路原则 188
8.3.1 最长匹配原则 188
8.3.2 路由优先级 189
8.3.3 路由开销 190
8.4 静态路由 192
8.4.1 静态路由配置 192
8.4.2 默认静态路由配置 200
8.5 小结 201
8.6 练习题 202
第9章 RIP 203
9.1 RIP基本原理 203
9.1.1 RIP报文格式 205
9.1.2 RIPv1和RIPv2的区别 207
9.1.3 RIP计时器 209
9.1.4 RIP防环机制 211
9.2 RIP的实现 213
9.2.1 RIPv1案例 213
9.2.2 RIPv2案例 217
9.3 小结 227
9.4 练习题 227
第10章 OSPF 228
10.1 OSPF基本原理 229
10.1.1 OSPF和RIP的区别 229
10.1.2 OSPF区域分层结构 231
10.1.3 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 232
10.1.4 OSPF报文类型 234
10.1.5 链路状态与LSA 237
10.1.6 OSPF邻居与邻接 238
10.1.7 OSPF邻居状态机变迁 239
10.1.8 DR与BDR选举 241
10.2 单区域OSPF实现 242
10.3 多区域OSPF 248
10.4 小结 253
第11章 VLAN间路由 254
11.1 多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 254
11.2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 259
11.3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和现网应用 263
11.4 小结 264
11.5 练习题 264
第12章 链路聚合 266
12.1 链路聚合原理及适用场景 266
12.2 链路聚合模式 268
12.3 LACP基础 275
12.4 二层链路聚合实现 278
12.5 三层链路聚合实现 283
12.6 小结 289
12.7 练习题 290
第13章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291
13.1 Smart Link概述 291
13.1.1 Smart Link基本原理 291
13.1.2 Smart Link负载分担 294
13.1.3 Smart Link配置 295
13.2 Monitor Link概述 304
13.2.1 Monitor Link实现 305
13.2.2 Monitor Link配置举例 305
13.3 小结 313
13.4 练习题 313
第14章 NAT网络地址转发 314
14.1 NAT基本工作原理 314
14.2 NAT的实现 316
14.2.1 静态NAT实现 317
14.2.2 NAT服务器实现 321
14.2.3 Easy IP实现 324
第15章 广域网 326
15.1 串行链路介绍 326
15.2 HDLC 328
15.2.1 HDLC介绍 328
15.2.2 HDLC帧结构 329
15.2.3 HDLC实现 330
15.2.4 借用地址 332
15.3 PPP 335
15.3.1 PPP应用场景 335
15.3.2 PPP组件 336
15.3.3 PPP数据帧格式 336
15.3.4 PPP PAP认证 339
15.3.5 PPP CHAP认证 341
15.4 PPPoE 346
15.4.1 PPPoE应用场景 347
15.4.2 PPPoE报文格式 348
15.4.3 PPPoE会话建立过程 349
15.4.4 PPPoE案例 351
15.4.5 PPPoE的优化和调整 352
15.5 小结 353
15.6 练习题 354
第16章 网络安全 355
16.1 ACL访问控制列表 355
16.1.1 ACL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 355
16.1.2 基本ACL和实验 357
16.1.3 高级ACL和实验 367
16.1.4 基于时间的ACL和实验 374
16.2 AAA 377
16.2.1 AAA基本概念 378
16.2.2 AAA认证和授权 378
16.2.3 AAA基本配置实验 379
16.2.4 小结 384
16.3 练习题 384
第17章 IPv6和基础路由 386
17.1 IPv6基础 387
17.1.1 IPv6地址格式 387
17.1.2 IPv6地址分类 388
17.1.3 EUI-64计算IPv6地址 391
17.1.4 IPv6基本报头 393
17.1.5 IPv6扩展包头 394
17.1.6 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实现 397
17.1.7 IPv6地址冲突检测(DAD) 400
17.2 IPv6路由基础(RIPng) 401
17.2.1 RIPng基本原理 401
17.2.2 RIPng实验 403
17.2.3 RIPng的优化案例 407
17.3 IPv6路由基础(OSPFv3) 410
17.3.1 OSPFv3基础 410
17.3.2 OSPFv3报文格式 412
17.3.3 OSPFv3基本配置实验 415
17.3.4 OSPFv3实例ID实验 419
17.3.5 OSPFv3认证 422
17.4 小结 423
17.5 练习题 423
第18章 HCNA企业网综合实战 424
18.1 网络拓扑描述 424
18.2 网络实施需求描述 425
18.3 网络配置和实施 425
18.3.1 配置BORDER接口PPPoE拨号连接 426
18.3.2 配置单臂路由 426
18.3.3 配置两台CORE交换机Eth-Trunk连接 428
18.3.4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并修改相连接口的模式 430
18.3.5 配置交换机的生成树模式 437
18.3.6 在BORDER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务 439
18.3.7 配置NAT 443
18.3.8 在BORDER设备上配置默认路由 444
18.4 服务器相关配置和PPPoE服务器端配置 449
附录A 术语 454
附录B 部分练习题答案 458

前言/序言

本书为乾颐堂网络实验室军哥(周亚军)等编著的一本关于华为数据通信技术的书籍,整个编写历经近一年时间,该书的主旨非常简单:尽量多地涵盖华为HCNA认证考试的内容以及为后续更深层次的认证(华为HCNP、HCIE)打好基础。

华为公司作为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涉及的产业越来越多,但其最核心的业务还是基于网络通信内容的,而网络方面的认证,真正红火起来还是近3年的事情。当然,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作为领头认证的顶尖级别的华为HCIE认证有所建树。华为的eNSP软件是一款正在逐步完善的华为设备仿真软件,在本书中,绝大部分案例内容都来源于此,它也可以作为工程师在日常设计网络、规划网络、模拟网络过程中一款非常实用的软件,请读者好好利用。当然,该软件还存在很多弊端,而华为正在逐步改善并更新版本。

网络技术是非常复杂的,虽然业界在近几年提出了SDN(软件定义网络),力图实现网络简单化和可编程化,而现实是要掌握和利用好SDN技术,没有深层次的网络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网络基础的巩固度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基础正是从初级的知识开始积累,我相信本书可以帮助到读者。当然,也希望广大网络工程师在查阅本书的同时利用好互联网,它才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当然,到达一定的高度,你会发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互联网正是它的载体:学无前后达者为先!

本书特色

本书清晰地描述了华为职业认证框架,扩展性地讲解了华为数据通信方向、HCNA认证知识体系,通过精准的案例演示说明了知识点和现网常用知识。

图文结合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本书使用了大量的拓扑讲解、演示华为HCNA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读者快速而精准地掌握知识,是备考华为HCNA认证的必读书籍。

本书作者为拥有十多年网络工作经验和六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专业网络讲师,会从更加简练和实用的角度讲解华为网络技术,去繁就简,使读者更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关于作者

本书编著者为乾颐堂网络实验室军哥(周亚军)和他的“老伙计”们(杨学宝、徐建锟等)。确实如此,我们都已经算是大龄IT青年了,平均年龄35岁以上,军哥为3 IE认证专家讲师(两个思科CCIE认证和一个华为HCIE认证)。在乾颐堂这个专注于笔试服务的网络技术培训的实验室中,我们培养了很多优秀的HCIE认证人才,如HCIEv2.0升级版第一名HCIE、澳洲第一名HCIE等。乾颐堂网络实验室华为项目组开拓性地在本地实验室、互联网上讲解网络知识,华为网络学员已达7000多人;同时创造性地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而且坚持工作日答疑8小时。这是一个注重服务的实验室,乾颐堂实至名归成为华为网络技术培训互联网教育第一品牌。在本书出版之后,我们将继续推出本系列丛书的HCNP级别、HCIE级别的学习指南,欢迎关注我们的学习讨论QQ群:542537984。

笔者的话

界定是否为Paper HCIE的标准是什么?是一颗HCIE的心,能配置、能排错;是一颗无往不利、勇于查阅的心,这就是HCIE的心,否则就是Paper HCIE!

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多配置和排错)和学习的态度(查阅),成为华为的最高级HCIE认证工程师其实并不遥远,读者完全可以从HCNA开始积累,甚至其中的很多知识点就是HCIE认证必考的内容,如生成树、VLAN接口类型、PPP、RIP等。也就是说,本书其实已经包含了很多HCIE认证考试的要点。

适用读者

本书是“华为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学习指南,后续我们还会推出华为数通HCNP级别、HCIE级别的学习指南。本书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涵盖了很多案例详解,更好地帮助读者顺利通过华为初级认证,即HCNA认证考试。而网络是复杂的,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更多的建树,打好基础非常重要,笔者也看到过很多好高骛远的例子,不注重基础会影响后期技术的提高。相信本书对大家打好基础、通过考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网络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也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编著者



《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开启云网络时代的技术之门 在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演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蓬勃兴起的今天,掌握先进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已成为每一位IT从业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认证体系一直备受业界认可,尤其以HCNA(Huawei Certified ICT Associate)认证为起点,为广大技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构建起通往华为ICT认证体系的坚实桥梁。 本书《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技术手册,更是一份系统性的学习路线图,旨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HCNA认证知识解析与实践指导。本书的目标群体涵盖了刚刚踏入IT行业的学生、寻求职业转型的IT新人、希望巩固和提升网络基础知识的初级网络工程师,以及所有对华为ICT技术生态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本书力求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引领读者穿越复杂的网络技术迷宫,最终顺利通过HCNA认证,为更高级别的华为认证(如HCNP、HCIE)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亮点与结构解析: 本书的编写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结构清晰,内容翔实,力求覆盖HCNA认证考试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并融入了大量的实践指导,帮助读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第一部分:HCNA认证体系概览与准备 HCNA认证价值与职业前景: 本章首先会深入探讨HCNA认证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其在当前ICT市场中的价值,以及获得HCNA认证后所能打开的职业大门。我们将详细介绍HCNA认证所涵盖的技术领域,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HCNA考试大纲解析: 详细解读最新版的HCNA考试大纲,分解每个考点所代表的技术概念和掌握要求。我们将逐一分析大纲中的各个模块,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和重点。 学习方法与资源推荐: 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论,包括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理解抽象概念、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巩固等。同时,会推荐官方学习资料、在线课程、模拟测试等优质资源,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学习支持体系。 第二部分:基础网络知识精讲 网络基础概念回顾: 对TCP/IP协议族、OSI七层模型等基础网络理论进行系统回顾和深化,确保读者对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有扎实的理解。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深入讲解IPv4和IPv6的地址结构、分类,以及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核心技术和计算方法。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熟练掌握IP地址规划和管理。 交换技术与VLANs: 详细介绍以太网帧结构、MAC地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技术在网络隔离和广播域控制中的关键作用。本书会演示如何配置和管理VLAN,实现网络的高效划分。 路由技术基础: 阐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表的构成,以及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如RIP、OSPF等基础概念)的基本配置与工作流程。 第三部分:华为设备与命令行操作 华为设备架构与界面: 介绍华为企业级网络设备(如AR路由器、S系列交换机)的硬件架构、操作系统(VRP)以及基本操作界面。 命令行基础(CLI): 这是HCNA认证的核心技能之一。本书将系统性地讲解华为设备的命令行操作,包括用户视图、系统视图、接口视图等命令层级,以及常用的配置、查看、调试命令。我们将提供大量的命令示例,并指导读者如何理解命令的参数和返回值。 基本配置实践: 带领读者完成一系列基础配置任务,如设备初始化、接口配置、IP地址配置、启动配置文件保存等,确保读者能够熟练地在命令行下对设备进行基础操作。 第四部分:IP路由技术详解 静态路由配置与管理: 详细演示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包括直连路由、默认路由、指向下一跳的路由等。我们将分析静态路由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动态路由协议RIP: 深入讲解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路由更新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本书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RIP协议的配置与故障排除。 动态路由协议OSPF: 对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讲解。我们将解析OSPF的五种报文类型、邻居建立过程、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的概念、DR/BDR的选举机制,以及区域划分等核心内容。本书会提供详细的OSPF配置步骤,并引导读者理解其工作机制。 路由策略与流量工程初步: 介绍路由策略(如路由过滤)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路由控制实现流量的优化。 第五部分:华为交换技术与VLAN实践 高级交换机配置: 深入讲解交换机的端口模式(Access、Trunk)、端口聚合(Link Aggregation)、端口镜像(Port Mirroring)等高级配置。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详细解析MSTP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与STP/RSTP的区别和优势。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配置MSTP,防止网络中的二层环路。 QinQ技术: 介绍QinQ(Queued Network)技术,以及它在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 ACL(Access Control List)在交换机上的应用: 讲解如何配置ACL来控制二层流量,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第六部分:网络服务与安全基础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详解DHCP的工作原理、报文交互过程,以及在华为设备上配置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方法。 DNS(Domain Name System): 介绍DNS的层级结构、工作原理,以及DNS客户端的配置。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深入讲解NAT的各种类型(静态NAT、动态NAT、PAT),及其在公私网地址转换中的作用。本书将提供详实的NAT配置示例。 基本网络安全概念: 介绍防火墙的基本概念、端口安全、用户认证等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第七部分:综合实验与考前冲刺 典型场景模拟实验:本书将设计一系列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综合实验,涵盖路由、交换、VLAN、DHCP、NAT等多个知识点。通过动手实践,读者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熟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流程。 HCNA模拟试题与解析: 提供一套高质量的HCNA模拟试题,覆盖所有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每道题目都附有详细的解析,帮助读者查漏补缺,巩固薄弱环节。 考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分享参加HCNA认证考试的实用技巧,如时间管理、题目审题、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帮助读者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本书的独特之处: 1.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的配置命令示例、原理图示和实验指导,确保读者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掌握“怎么做”。 2. 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 采用清晰、简洁、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网络基础薄弱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 3. 紧贴官方大纲: 所有内容均严格按照华为官方HCNA认证考试大纲编写,确保考试覆盖度和准确性。 4. 由浅入深的讲解: 从最基础的网络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华为设备的具体配置和高级技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 大量的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网络场景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理解技术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价值。 拥有《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您将获得通往华为ICT认证体系的专业向导。本书将陪伴您一起,从零开始,逐步构建起坚实的网络技术基础,自信满满地迎接HCNA认证的挑战,为您的IT职业生涯开启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希望系统梳理知识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学习伴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网络技术充满好奇,并且希望在IT领域深耕下去的人,我对《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网络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网络工程师不仅仅是要记住各种命令和配置,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背后的原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优化网络。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高阶的应用场景分析,让我看到HCNA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地,比如如何构建一个企业级的局域网,如何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等等。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去关注一些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云计算、SDN等等,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能帮助我获得HCNA认证,更能激发我对网络技术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对于即将参加华为HCNA认证考试的我来说,一本权威且全面的学习资料是成功的关键。《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这个书名,无疑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我预计这本书的编写团队对HCNA的考纲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每一个考点最精准的解读,以及最贴近真实考试风格的题目。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包含大量的模拟试题,并且这些试题能够覆盖到HCNA认证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模拟试题能够附带详细的解析,让我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考试的信心,让我知道自己离通过认证还有多远,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复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备考过程中的“圣经”,让我能够事半功倍地通过HCNA认证,开启我的IT职业生涯。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技术,尤其是像网络这样体系庞大、概念繁多的领域,找到一本好的入门书籍至关重要。《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这本书,在我眼中,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猜测,它应该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脉络,不会让我感到迷茫。从一开始对网络一无所知,到最终能够熟练掌握HCNA认证所需的各项技能,这个过程的引导者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开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我非常看重书中对概念的深度剖析,比如对于IP地址的划分、子网掩码的作用、路由选择的原理等等,希望能有详细的图示和比喻,帮助我建立直观的理解。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引导我去思考,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比如,在讲解某个协议时,能告诉我它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设计。我对书中是否包含一些“为什么”的解答充满了好奇,因为这些往往是区分一本优秀教材和普通参考书的关键。这本书如果能满足我的这些期待,那它将是我学习HCNA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

作为一名初入IT行业的职场新人,我对华为HCNA认证垂涎已久,一直想通过系统学习来夯实网络基础。这本《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的书名瞬间就吸引了我。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它,但光是书名所传达的“详解”和“学习指南”这几个关键词,就让我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考试知识点,而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概念,让我这个小白也能理解得明明白白。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我一步步走进华为的网络世界,从最基础的TCP/IP协议讲起,到路由交换的原理,再到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知识。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验指导,毕竟,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我想象着书中会有详细的实验步骤,清晰的拓扑图,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让我能够亲手搭建网络环境,亲身体验不同配置带来的效果。我坚信,只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才能真正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通往HCNA认证之路的曙光。

评分

说实话,我曾经尝试过一些网络相关的学习资料,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或者过于理论化,难以落地。当我看到《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这本书的名称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详解”二字,让我看到了它深入挖掘知识本质的决心,“学习指南”则表明了它清晰的学习导向。我预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堆砌知识点,更会注重方法的传授。我特别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论,比如如何高效地记忆知识点,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如何在考前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模拟。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学习建议,指导我如何结合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如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我还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链接,比如官方的文档、社区论坛、或者一些免费的实验环境,这样我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更多的学习渠道。对我而言,一本优秀的学习指南,不仅要讲授知识,更要教会我如何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包装严实,字体清晰。从基本理论学起,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挺好的,,,我还在看

评分

书不错非常好

评分

挺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

挺实用的。。。。

评分

推荐,挺好的

评分

大概看了一下,为后续考证做准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