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诊断图谱

皮肤性病诊断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建明,李海英 编
图书标签:
  • 皮肤病学
  • 性病学
  • 诊断学
  • 图谱
  • 医学
  • 临床
  • 皮肤科
  • 性病科
  • 疾病诊断
  • 医学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62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316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473
字数:68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皮肤病专业医师、其他专业医师、医学生、基层医生参考阅读。
1.作者历时30多年收集各种典型皮肤表现图片,资料丰富珍贵。
2.病种全,包含近400种皮肤病、性病、其他系统疾病皮肤表现等,许多少见疾病或皮肤表现的图片首次出版。
3.精选近1200幅调色精准、清晰的图片,系统全面地将皮肤病的各种表现展示出来,包括同一疾病不通病期的皮肤表现、同一疾病不同的皮肤表现、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肤表现、非皮肤疾病的皮肤表现等。

内容简介

该书共分24章,收录了皮肤病、性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皮肤表现近400种,每种皮肤病的不同部位、不同病程的各种皮肤病损特征均用色彩准确、清晰的多幅图片展现,共配图近1200幅。可帮助读者按图索骥诊断各种皮肤病、性病及具有皮肤表现的其他系统疾病。该书还提供了各种皮肤病、皮肤特征的术语拼音索引,便于读者根据病名查阅各种病变的皮肤表现。该书收录病种全、图片丰富清晰,可供皮肤病专业医师、其他专业医师、医学生、基层医生参考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
1.单纯疱疹 1
2.带状疱疹 5
3.疣 8
3.1 寻常疣 8
3.2 扁平疣 11
3.3 跖疣 13
4.传染性软疣 15
5.手足口病 16
6.水痘 17
7.麻疹 18
8.Kaposi水痘样疹 21
9.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22
10.风疹 24
11.传染性红斑 27
12.羊痘 29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
1.脓疱疮 30
1.1 寻常型脓疱疮 30
1.2 深脓疱疮 32
1.3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34
1.4 毛囊性脓疱疮 36
2.毛囊炎、疖和痈 36
3.丹毒 40
4.蜂窝织炎 42
5.皮肤结核病 43
5.1 寻常狼疮 43
5.2 颜面粟粒性狼疮 44
6.麻风 45
6.1 瘤型 45
6.2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51
7.类丹毒 51
8.腋毛癣 52
9.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 53
10.须疮 53
11.秃发性毛囊炎 55
12.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56
13.增殖性脓皮病 57
14.穿掘性毛囊炎 58
15.红癣 58
16.猩红热 59
17.龟分枝杆菌感染 62
第三章 真菌性皮肤病
1.头癣 63
2.体癣 65
3.股癣 66
4.手癣 69
5.足癣 72
6.甲真菌病 73
7.面癣 75
8.难辨认癣 76
9.癣菌疹 77
10.花斑糠疹 79
11.马拉色菌毛囊炎 81
12.念珠菌病 82
13.孢子丝菌病 84
14.毛霉菌性肉芽肿 86
第四章 动物性皮肤病
1.疥疮 87
2.螨皮炎 93
3.隐翅虫皮炎 94
4.虫咬伤和虫蜇伤 95
5.蜂蜇伤 96
6.蜈蚣咬伤 97
7.蚊虫叮咬 98
8.臭虫叮咬 99
9.蚤叮咬 100
10.虱病 101
11.毛囊虫病 102
12.刺猬刺伤 105
13.虫咬伤后所致淋巴管炎 105
第五章 皮炎和湿疹
1.接触性皮炎 106
1.1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106
1.2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107
1.3 化妆品皮炎 111
1.4 尿布皮炎 112
2.湿疹 114
3.特应性皮炎 119
4.自身敏感性皮炎 122
5.婴儿湿疹 123
6.淤积性皮炎 124
7.汗疱疹 125
8.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126
9.激素依赖性皮炎 128
10.口周皮炎 132
11.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132
12.幼年跖部皮炎 133
第六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1.荨麻疹 134
2.血管性水肿 136
第七章 药疹
1.固定型药疹 137
2.荨麻疹型药疹 140
3.麻疹型药疹 142
4.猩红热型药疹 143
5.多形红斑型药疹 144
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146
7.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148
8.紫癜型药疹 150
9.光感性药疹 151
10.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151
11.局部肌注性药疹 153
第八章 物理性皮肤病
1.日晒伤 155
2.多形性日光疹 157
3.夏季皮炎 159
4.痱 160
4.1 白痱 160
4.2 红痱 160
4.3 脓痱  161
5.冻疮与冻伤 161
5.1 冻疮 161
5.2 冻伤 164
6.鸡眼与胼胝 165
6.1 鸡眼 165
6.2 胼胝 166
7.手足皲裂 167
8.褶烂 168
9.摩擦性苔藓样疹 170
10.放射性皮炎 170
11.摩擦性水疱 172
12.寒冷性多形红斑 173
13.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 174
14.慢性光化性皮炎 175
15.胶样粟丘疹 176
16.植物-日光性皮炎 177
17.火激红斑 179
18.日光性白斑 180
19.光线性扁平苔藓 181
20.种痘样水疱病 181
21.项部菱形皮肤 182
22.烧伤 183
23.光线性痒疹 184
24.星状自发性假瘢痕 185
25.褥疮 185
26.职业性电光性皮炎 186
27.职业性角化过度 187
第九章 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
1.皮肤瘙痒症 188
2.慢性单纯性苔藓 189
3.痒疹 190
3.1 急性单纯性痒疹 190
3.2 慢性单纯性痒疹 191
3.3 早发性痒疹 192
3.4 结节性痒疹 192
3.5 成人急性单纯性痒疹 193
3.6 妊娠痒疹 193
4.人工皮炎 194
5.皮肤行为症 194
6.舌舐皮炎 195
7.皮肤垢着症 197
8.色素性痒疹 197
第十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多形红斑 198
2.远心性环状红斑 201
3.银屑病 202
3.1 寻常型银屑病 202
3.2 关节病型银屑病 207
3.3 脓疱型银屑病 208
3.4 红皮病型银屑病 209
4.白色糠疹 211
5.玫瑰糠疹 212
6.扁平苔藓 214
7.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217
8.线状苔藓 218
9.毛发红糠疹 219
10.光泽苔藓 220
11.副银屑病 222
11.1 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 222
11.2 点滴状副银屑病 223
11.3 斑块型副银屑病 224
12.红皮病 226
13.连圈状糠秕疹 228
14.小棘苔藓 229
15.变应性亚败血症性红斑 229
16.风湿性环状红斑 230
17.妊娠股臀部红斑 230
第十一章 结缔组织病
1.红斑狼疮 231
1.1 盘状红斑狼疮 231
1.2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233
1.3 深在性红斑狼疮 235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 237
2.皮肌炎 240
3.硬皮病 243
3.1 局限性硬皮病 243
3.2 系统性硬皮病 245
3.3 CREST综合征 247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249
第十二章 大疱和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
1.天疱疮 251
1.1 寻常型天疱疮 251
1.2 增殖型天疱疮 253
1.3 落叶型天疱疮 253
1.4 红斑型天疱疮 254
2.大疱性类天疱疮 255
3.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257
4.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258
5.连续性肢端皮炎 261
6.掌跖脓疱病 264
7.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265
第十三章 血管性皮肤病
1.过敏性紫癜 266
2.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267
3.结节性红斑 269
4.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271
5.白塞病 272
6.白色萎缩 274
7.网状青斑 275
8.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276
9.闭塞型动脉硬化症 277
10.血管内压增高的紫癜 278
11.结节性血管炎 278
12.荨麻疹性血管炎 279
13.坏疽性脓皮病 280
14.毛细血管扩张症 281
15.红斑性肢痛症 282
16.肢端青紫症 284
17.小腿静脉性溃疡 285
18.老年性紫癜 285
19.爆发性紫癜 286
20.精神性紫癜 286
21.外伤性紫癜 287
22.湿疹样紫癜 288
23.静脉湖 288
第十四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
1.结节病 289
2.环状肉芽肿 289
3.异物反应 291
第十五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1.痤疮 292
2.脂溢性皮炎 297
3.石棉状糠疹 300
4.酒渣鼻 300
5.成簇性眼眶周粉刺 302
6.黑头粉刺 303
7.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304
8.多汗症 304
9.血汗症 305
10.鼻红粒病 307
11.斑秃 308
12.假性斑秃 311
13.雄性激素源性脱发 311
14.多毛症 312
15.医源性毛增多症 314
16.羊毛状发 315
17.毛发颜色改变 315
17.1 白发 315
17.2 灰发 316
18.发缠结及鸟窝状发 317
19.逆剥 317
20.反甲 318
21.白甲 318
22.对半甲 319
23.甲营养不良 320
24.甲胬肉 320
25.钩甲 321
26.黄甲 322
27.甲沟炎 323
28.甲凹点 324
29.甲下出血 324
30.嵌甲 325
31.杵状甲 325
第十六章 先天性、遗传性皮肤病
1.鱼鳞病 326
1.1 寻常型鱼鳞病 326
1.2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326
1.3 板层状鱼鳞病 327
2.毛周角化病 329
3.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330
4.神经纤维瘤病 332
5.色素失禁症 334
6.结节性硬化症 336
7.着色性干皮病 338
8.副耳 339
9.皮肤再生不良 340
10.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341
11.人类尾巴 342
第十七章 色素性皮肤病
1.白癜风 343
2.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345
3.贫血痣 346
4.无色素痣 347
5.老年性白斑 348
6.黄褐斑 349
7.雀斑 350
8.Riehl黑变病 350
9.眼上腭部褐青色痣 351
10.蒙古斑 353
11.咖啡斑 353
12.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 354
13.文身 355
14.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355
15.意外粉粒沉着 356
16.斑痣 356
17.黑子 357
18.色痣 358
19.结合膜痣 359
20.色素性毛表皮痣 360
21.甲母痣 360
22.蓝痣 361
23.良性幼年黑素瘤 363
24.色素性玫瑰糠疹 364
25.先天性色痣 364
26.肩峰三角肌褐青色痣 365
27.颧部褐青色痣 366
28.老年性黑子 366
29.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 367
30.炎症后色素沉着 367
第十八章 内分泌、代谢与营养性皮肤病
1.维生素A缺乏症 368
2.肠病性肢端皮炎 368
3.烟酸缺乏症 371
4.胡萝卜素血症 372
5.黄瘤病 372
6.黑棘皮病 374
7.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376
8.黏液水肿性苔藓 377
9.黏蛋白沉积症 378
10.高脂蛋白血症 379
11.痛风 380
12.核黄素缺乏症 380
13.月经疹 381
14.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病变 381
第十九章 黏膜及黏膜皮肤交界处疾病
1.口角唇炎 384
2.阴茎珍珠样丘疹 385
3.假性湿疣 385
4.皮脂腺异位症 386
5.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 388
6.阴茎中线囊肿 388
7.阴茎系带旁丘疹 389
8.菜花样乳头瘤病 390
9.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 390
10.皱襞舌 391
11.剥脱性唇炎 391
12.光化性唇炎 392
13.肉芽肿性唇炎 393
第二十章 角化性皮肤病
1.毛囊角化症 394
2.汗孔角化症 397
3.掌跖角化病 399
4.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400
5.对称性进行性红斑角皮症 400
6.可变性红斑角化病 402
7.围绝经期角皮症 403
8.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 404
第二十一章 真皮胶原及弹性纤维性疾病
1.回状颅皮 405
2.结缔组织痣 405
3.老年性皮肤萎缩 406
4.萎缩纹 407
5.斑状萎缩 408
6.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410
7.上睑下垂 411
第二十二章 皮下脂肪疾病
1.外伤性脂膜炎 412
2.人为性脂膜炎 412
3.硬化性脂膜炎 413
4.局限性特发性脂肪萎缩 413
5.痛性脂肪疝 414
第二十三章 皮肤肿瘤
1.良性肿瘤 415
1.1 表皮肿瘤与囊肿 415
1.1.1 表皮痣 415
1.1.2 脂溢性角化病 417
1.1.3 角化棘皮瘤 417
1.1.4 莱泽-特雷拉特征 418
1.1.5 先天性巨痣 419
1.2 皮肤附属器肿瘤 420
1.2.1 皮脂腺痣 420
1.2.2 多发性脂囊瘤 421
1.2.3 汗管瘤 422
1.2.4 粟丘疹 422
1.2.5 毛发上皮瘤 423
1.2.6 黑头粉刺痣 424
1.3 纤维组织肿瘤 424
1.3.1 瘢痕疙瘩 424
1.3.2 皮肤纤维瘤 425
1.3.3 软纤维瘤 426
1.3.4 黏液样囊肿 427
1.3.5 指节垫 428
1.3.6 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化瘤 428
1.3.7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430
1.4 皮肤脉管组织肿瘤 430
1.4.1 血管瘤 430
1.4.2 先天性血管畸形 431
1.4.3 血管角皮瘤 433
1.4.4 化脓性肉芽肿 435
1.4.5 老年性血管瘤 435
1.4.6 淋巴管瘤 436
1.4.7 静脉(动静脉)性血管瘤 437
1.4.8 血管球瘤 439
1.5 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 440
色素性荨麻疹 440
1.6 脂肪、肌肉和骨组织肿瘤 441
1.6.1 浅表脂肪瘤样痣 441
1.6.2 甲下外生骨疣 441
1.6.3 脂肪瘤 442
2.癌前期病变 442
2.1 日光性角化病 442
2.2 皮角 443
3.恶性肿瘤 444
3.1 Bowen病 444
3.2 Paget病 445
3.3 基底细胞癌 446
3.4 鳞癌 447
3.5 恶性淋巴瘤及相关疾病 449
3.6 恶性黑色素瘤 450
3.7 毛鞘癌 453
3.8 腺样鳞状细胞癌 453
3.9 疣状癌 454
3.10 皮肤转移癌 454
3.11 卡波西肉瘤 456
第二十四章 性传播性疾病
1.梅毒 457
1.1 硬下疳 457
1.2 二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 458
2.淋病 461
3.沙眼衣原体尿道炎/宫颈炎 461
4.尖锐湿疣 463
5.生殖器疱疹 465
6.念珠菌性龟头炎 466
7.鲍温样丘疹病 467
索引

前言/序言

经过30多年的图片积累,尤其近十几年的拍摄、收集,后经近2年的整理编写,《皮肤性病诊断图谱》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本书总共收集近400种皮肤病、性病,1200余张典型临床图片。所选照片在制版前及制版时统一进行了必要的校色和裁剪,使色彩自然,图像逼真。图片的选择、排列及文字说明均突出了诊断图谱的特点。
目前,国内尚缺乏病种齐全、适于初中级皮肤性病科专业医师及基层医务人员需要的彩色图谱。本图谱基本涵盖了皮肤病与性病所有常见病、多发病,也包括许多少见和罕见的皮肤病,同时收录了340余种国内尚未见出版的病种图片。本书既适于初中级皮肤性病科专业医师的需要,也可供全科医师、社区医师、乡镇医师及医学生参考使用。
鉴于编者经验不足,在内容和质量方面难免有欠妥之处,希望同仁们不吝赐教,使之日臻完善。

张建明 李海英    
2016年3月于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肌肤之秘:图说皮肤病理》 本书是一部深度探索皮肤疾病奥秘的百科全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直观且易于理解的皮肤病学知识。我们将皮肤的每一个层次、每一处细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健康的肌肤生理结构到各种病变的发生机制,无不详尽呈现。 一、 健康肌肤的微观世界 首先,我们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详细阐述健康皮肤的生理构造。通过高清的组织学图像和精细的解剖图,读者将认识到皮肤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 (Epidermis): 作为我们身体的第一道屏障,表皮的五层结构——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将被逐一解析。我们将深入介绍角质细胞的生成与更新,黑色素细胞的功能及其在皮肤色素中的作用,以及朗格汉斯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地位。同时,对表皮附属器的详细描述,包括毛发、指甲和皮脂腺、汗腺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将为理解其病变奠定基础。 真皮 (Dermis): 紧随表皮之下,真皮层是皮肤弹性和强度的关键。本书将重点介绍真皮的乳头层和网状层。乳头层中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网络,以及毛细血管的舒张与收缩对皮肤血色和体温调节的影响,都将得到详尽说明。网状层中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构成了皮肤支撑框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它们的合成、降解及其对皮肤老化过程的影响。此外,真皮中存在的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类型的功能,以及它们在炎症和修复过程中的角色,也将逐一揭示。 皮下组织 (Hypodermis/Subcutaneous Tissue): 连接皮肤与深层组织的脂肪层,不仅是能量储存的场所,也起着保温和缓冲作用。本书将介绍皮下脂肪的构成、分布特点,以及脂肪细胞在代谢中的作用。 二、 常见皮肤病变的发生机制与影像学特征 在构建了健康皮肤的宏大图景后,本书将笔锋转向皮肤疾病的诊断。我们将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各类常见皮肤病的发生机制,并结合大量的临床影像资料,直观地展示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 炎症性皮肤病: 湿疹与皮炎 (Eczema and Dermatitis): 从急性、亚急性到慢性的湿疹演变过程,包括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等不同阶段的典型表现。本书将聚焦于引起炎症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银屑病 (Psoriasis): 详细解析银屑病银白色鳞屑、红色斑块的特征,以及其与免疫系统失调的紧密联系。对不同类型的银屑病,如斑块状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等,进行分类阐述。 玫瑰痤疮 (Rosacea): 重点介绍面部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等症状,并探讨其与血管反应异常、蠕形螨感染等潜在病因。 荨麻疹 (Urticaria): 剖析风团的快速出现与消退,以及其与组胺释放等过敏反应机制的关系。 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 如脓疱疮、丹毒、蜂窝织炎等,通过图片展示脓液、红肿、发热等典型症状,并解释致病细菌的感染途径和致病机制。 真菌感染: 如体癣、股癣、足癣、念珠菌感染等,详细描述真菌侵犯皮肤后引起的鳞屑、瘙痒、红斑等表现,并展示不同真菌种类引起的特殊形态。 病毒感染: 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麻疹、风疹、疣等,展示病毒侵犯皮肤后形成的特征性损害,如水疱、丘疹、斑疹等,并解析病毒的传播方式和致病过程。 寄生虫感染: 如疥疮、螨虫感染等,通过图片展现寄生虫叮咬引起的瘙痒、丘疹、隧道等特征。 肿瘤性皮肤病: 良性肿瘤: 如色素痣、血管瘤、脂肪瘤、汗管瘤、皮脂腺增生等,详细介绍其形态学特征,以及良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恶性肿瘤: 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重点关注其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重要性,通过图像展示恶性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溃疡、出血等特征,并提供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线索。 免疫介导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重点关注其在皮肤上的典型表现,如蝶形红斑,以及光敏感性皮损。 硬皮病 (Scleroderma): 描述皮肤增厚、变硬,手指呈腊肠样改变等特征。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 (Pemphigus and Pemphigoid): 重点展示不同类型的风团、松弛性大疱、糜烂、尼氏征等特征,并解析自身免疫机制在其中的作用。 色素异常性疾病: 白癜风 (Vitiligo): 详细展示地图状、边界清晰的色素脱失斑。 雀斑、老年斑、黄褐斑: 介绍不同原因引起的色素沉着,以及其形态学特点。 三、 诊断的艺术:从视诊到辅助检查 本书不仅关注疾病的形态学特征,更强调诊断过程的系统性。 视诊的精妙: 强调经验丰富的医生如何通过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形态、大小、分布、质地等,获得重要的诊断线索。 触诊的价值: 介绍如何通过触摸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硬度等,进一步评估病变性质。 辅助检查的配合: 皮肤镜 (Dermoscopy): 详细介绍皮肤镜在识别黑色素瘤、鉴别皮肤良恶性病变中的重要作用,并展示大量典型的皮肤镜图像。 皮肤活检 (Skin Biopsy): 阐述皮肤活检在明确诊断中的关键地位,以及不同活检方法的选择。 微生物学检查: 如真菌涂片、细菌培养等,对于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免疫学检查: 如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意义。 影像学检查: 如B超、CT等,在评估皮肤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中的应用。 四、 常见皮肤问题的识别与鉴别 本书还将针对读者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皮肤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鉴别。例如,如何区分蚊虫叮咬与荨麻疹,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的皮肤感染,以及老年人皮肤的特殊护理等。 结语 《肌肤之秘:图说皮肤病理》力求成为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皮肤病学专著。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皮肤的奥秘,更能掌握识别和初步判断常见皮肤疾病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呵护自身的健康。本书中的每一幅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标注,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病灶,为您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最可靠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要真正掌握一门医学学科,图片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尤其是皮肤科,很多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的识别。我之前也收集了不少皮肤科的图片集,但很多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而且图片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模糊不清,很难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直到我拿到这本《皮肤性病诊断图谱》,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专业”和“用心”。 这本书的图片质量简直是惊艳,色彩还原度非常高,细节清晰可见,无论是在电脑屏幕上看还是打印出来仔细研究,都能清楚地看到皮肤病变的纹理、颜色、边界等细微之处。而且,它收录的病例非常广泛,囊括了从最常见的湿疹、银屑病,到一些相对少见的感染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甚至是遗传性皮肤病。每个疾病的图片都不是单一的一张,而是多角度、多时期地展示,让你能够全面了解该疾病的演变过程。除了图片,它的文字描述也相当精炼,重点突出,不会让人感到冗长和晦涩。它还特别强调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列出了详细的鉴别诊断要点,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图谱本身,它更像是一本“视觉化的临床指南”,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提升对皮肤疾病的辨识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在皮肤科领域耕耘多年的医生,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诊断图谱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性。我见证了许多图谱的出版和更新,但《皮肤性病诊断图谱》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它的出现,在我看来,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又一本图谱”,而是对现有图谱的一次“迭代”和“升华”。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实用性”和“前沿性”。它所收录的图片,不仅仅是“漂亮”,更是“有用”。每一张图片都经过了精心选择,能够精准地反映出临床上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而且,它不仅仅展示“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办”。书中对于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过程的阐述,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能点石成金,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此外,它还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收录了不少近年来才被广泛认识和诊断的皮肤病,这对于我们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诊疗水平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在“鉴别诊断”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仅列出需要鉴别的疾病,更会点出关键的鉴别依据,这对于减少误诊、提高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总而言之,《皮肤性病诊断图谱》这本书,是我近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之一,它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学以致用”。

评分

作为一名对皮肤美学和健康有着高度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示皮肤问题的书籍非常感兴趣。平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皮肤上的小困扰,比如过敏、痘痘、色素沉着等等,但有时候很难找到一个靠谱的途径去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这本《皮肤性病诊断图谱》恰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医学人士,但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依然非常有启发性。 它不仅仅是展示病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看见”和“理解”皮肤问题的视角。比如,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会用非常清晰的图片展示其不同程度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形态,并且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会有怎样的变化。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皮肤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再盲目恐慌,而是能有更理性的认知。此外,书中关于一些皮肤衰老、光老化等问题的图示,也让我更加重视日常的皮肤护理和防晒,因为它直观地展示了不恰当的护理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自己的皮肤,就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而这本书,就像一个非常专业的“皮肤翻译官”,让我能够读懂自己皮肤发出的信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给我的皮肤科学习生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刚刚进入临床的住院医生,面对各种千奇百怪的皮肤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时候只能靠经验和模糊的记忆来判断。之前也看过一些图谱,但总觉得不够直观,不够详尽,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也比较生硬。而《皮肤性病诊断图谱》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识别、鉴别和诊断。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将常见的皮肤病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组织,每一类疾病都配有大量高质量的彩色图片。这些图片不仅仅是照片,更像是精心挑选的“典型病例”,能够清晰地展示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部位的特征性表现。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详细的病史采集要点、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及鉴别诊断的关键点。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疾病下面都附有“鉴别要点”和“常见误诊”,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每次遇到拿不准的病例,我都会翻开这本书,对比图片,再仔细阅读文字描述,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难以言喻。它让我不再仅仅依赖于文字描述去想象,而是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实际的患者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我的诊断信心和准确率。

评分

我是一名对医学影像学颇有研究的爱好者,虽然我的主攻方向并非皮肤科,但对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皮肤性病诊断图谱》,我被它呈现出的精美和严谨所折服。许多读者可能只关注到它的图谱功能,但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皮肤病“影像学”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图片的质量和数量。我注意到,书中几乎所有的图片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处理,色彩饱满,细节清晰,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病变的真实形态。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仅提供单个角度的图片,而是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同一病变,有些甚至还配有组织病理学的图片对照,这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演变机制非常有帮助。从影像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范本。它教我如何从一张张看似相似的皮肤病变图片中,捕捉到那些关键的、具有鉴别意义的特征。书中对于不同疾病的“鉴别要点”的阐述,也充满了影像学的思维,强调了形态学、分布、边界等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性。这对于我日后在其他医学影像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无疑会带来新的启示。

评分

京东物流快,商品质量好,我一直在京东购物!

评分

皮肤性病诊断图谱,还行还行。

评分

很多这样的书,估计区别都不是很大。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超赞的图谱,图像逼真 病种多,好评!

评分

图片清晰,纸张质量好,病种较齐,好评。

评分

书很好,质量不错,快递给力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五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