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起於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漢,迄於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全國統一,前後共計370年。《中華圖像文化史 魏晉南北朝捲》用新的學術視野和方法論去重新審繹已經發現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圖像材料的企圖。在《中華圖像文化史 魏晉南北朝捲》中,我們將嘗試著對這一時期的典型圖像的不同形態和其所存在的不同場域進行區隔和解碼,探討其傳播的源流與途徑,以及其背後的驅動因素。
作者簡介
姚義斌,1969年2月齣生,安徽巢湖人,文學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中國書畫專業)副教授、湖南大學兼職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江蘇省甲骨文學會會員。參與上海市哲社科“十一五”規劃項目《藝術考古學學科理論體係研究》、上海市哲社2005年度規劃課題《漢壁畫墓宗教思想研究》。
韓叢耀,南京大學曆史係/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曆史學傢,圖像傳播學者。曾獲得第四屆中華優秀齣版物奬,三次獲得省部級優秀社科成果奬。“中國影像史”叢書、“中華圖像文化史”叢書主編。
目錄
導論
一、魏晉南北朝的曆史地位
二、本書的寫作思路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圖景
第一節 分裂的國傢版圖
一、三國鼎立
二、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八王之亂”
三、五鬍十六國和中原闆蕩
四、南北對峙
第二節 黑暗的政治現實
一、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三、政治腐敗和生活上的極度腐朽
第三節 特殊的魏晉風度
一、魏晉風度的觀念背景
二、魏晉風度的形態錶現
第四節 密切的文化交流
一、區內交流
二、域外交流
小結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圖像總貌
第一節 圖像的社會形態
第二節 圖像的形神追求
第三節 圖像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三國西晉時期
二、東晉十六國時期(包括北魏前期)
三、南北朝時期
第四節 圖像的區域化特徵
第五節 圖像的多維嚮交流
小結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圖像生産性場域
第一節 圖像的生産主體
一、畫工
二、畫師
三、畫傢
四、贊助人
第二節 圖像的創作意圖
一、城市規劃和宮殿建築意圖分析
二、宗教圖像的創作意圖
三、墓葬圖像的創作意圖分析
第三節 圖像的技術性形態
一、壁畫的粉本程序
二、畫像磚的製作流程
三、雕塑的技術考察
四、工藝類圖像的技術發展
小結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的圖像構成性場域
第一節 宗教圖像的構成場域
一、石窟建築構成文本
二、佛教圖像文本構成
三、道教的圖像構成場域
四、宗教圖像的色彩語言
第二節 墓葬圖像的構成形態
一、墓葬圖像構成的區域差異
二、傳統母題的繼承
三、新生圖像母題
第三節 工藝圖像的構成形態
一、異風昌熾的織品圖像
二、佛仙交匯的銅鏡圖像
三、異彩紛呈的瓷器圖像
第四節 絹帛圖像的構成形態
一、洛神賦圖
二、女史箴圖
三、職貢圖
小結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圖像社會性場域
第一節 圖像傳播的社會路徑
一、早期圖像的使用環境及其範圍的拓展
二、佛教圖像的傳播途徑
三、南北交融的交流狀態
四、祆教圖像的傳播路徑
五、其他圖像的傳播路徑
第二節 圖像傳播的受眾分析
一、圖像受眾的廣泛性與復雜性
二、圖像受眾的功利性
小結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圖像的寓意與象徵
第一節 意識形態的圖像錶徵
一、都城選址和城牆構造——政治權力的維護係統
二、嚮心化都城布局——皇權中心的圖像語言
三、皇帝即佛——皇權維係的觀念灌輸
四、塢堡和莊園——政治權力的基層維持係統
第二節 道德維係的圖像呈現
一、孝子列女圖像
二、孝子列女的文本參照
三、聖君賢臣曆史故事圖像的消減
四、宗教圖像的道德維係功能
第三節 墓葬圖像的象徵性符碼
一、鎮墓神獸
二、錢紋組閤
三、羽人神仙
小結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圖像類型分析
第一節 宗教圖像
一、佛教圖像-以剋孜爾第17窟為例
二、道教圖像-以魏文朗造像碑為例
三、祆教圖像-以史君石槨為例
第二節 墓葬圖像
一、神道圖像
二、墓室圖像-以“竹林七賢和榮啓期”畫像磚為例
三、西善橋墓葬壁畫中“竹林七賢”的性質
四、“四神”的重新齣現及“列女側侍”和齊東昏侯
五、北齊墓葬壁畫中“竹林七賢”的性質
第三節 工藝圖像
一、神獸銅鏡
二、青瓷蓮花尊
小結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圖像的山水符碼
第一節 山水圖像的形態變遷
一、東漢以前的山水文本形態
二、山水價值轉嚮的玄學促成
三、魏晉南北朝的山水文本形態
第二節 山水圖像的外來元素
一、祆教石刻圖像中的山水
二、佛教圖像中的山水
第三節 山水圖像的世俗形態
一、“崇猶塵積”——《女史箴圖》中的山水
二、“神光離閤”——《洛神賦圖》中的山水
三、崔芬墓中的山石
第四節 山水畫論的人文形態
一、山水畫論的哲學內涵
二、山水畫論的文學基礎
小結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圖像個案分析
第一節 顧愷之與《女史箴圖》
一、顧愷之生平
二、張子華的《女史箴》
三、《女史箴圖》、《女史箴》和《列女圖》
四、《女史箴圖》與時代畫風
第二節 楊子華與《校書圖》
一、楊子華與《校書圖》
二、《校書圖》圖像誌
三、《校書圖》與北朝傢具
四、《校書圖》與疏體畫風
第三節 徐顯秀墓壁畫
一、徐顯秀墓壁畫圖像誌
二、徐顯秀墓壁畫的圖像分析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中華圖像文化史 魏晉南北朝捲》: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的圖像總貌
魏晉南北朝的圖像呈現齣與早期極為不同的麵貌。雖然整個社會處於無序狀態,但圖像的製作並沒有因此發生倒退或者停滯不前,而是繼續按照當時文化發展的趨勢走嚮繁榮。特彆是以佛教為代錶的異域文化,以“狂飆突進”的姿態迅猛進入中國,促使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從內和外兩個方麵産生瞭突破,並由此達到一種空前的境界。
第一節 圖像的社會形態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指齣:“要瞭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傢、一群藝術傢,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1如果將這段話反過來,也可以理解為:一個社會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可以通過藝術品(圖像)或者圖像的製作者的途徑加以瞭解。具體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文本材料相對較少和簡約,圖像便成瞭我們瞭解這一時期時代風貌的重要材料。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圖像曆史上的一個轉型時期。言其轉型,是因為這一時期不僅繼承瞭秦漢以來的圖像傳統中的主要部分,保存瞭這一時期圖像的精神文化內涵。同時,由於儒傢地位的衰退、玄學的興起、佛教的流行、道教的自我革新,以及中央政權權力的相對削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這一時期的圖像無論是在外在的形態上還是內在精神方麵,都發生瞭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首先體現為創作主體的改變。這一時期的圖像創作的基本力量依然是無名的工匠,但是由於圖像的社會功能日益為人們認知,很多人開始認識到“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與六籍同功”,各類圖像創作的重要性開始為上層知識分子所認同,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從此,圖像的創作已不再是“百工”之事,一部分有文化修養和藝術纔華的上層知識分子甚至以傢族傳承的方式參與到圖像創作中來,代錶性人物包括王氏傢族(書法)、戴氏父子(雕塑)、蕭氏傢族(繪畫)和顧愷之。同時還有一批學養深厚的知識分子開始關注圖像的精神內涵,使得藝術批評迅猛進步,在相互砥礪之下,圖像創作的繁榮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次是美術題材範圍的擴大,就繪畫而言,除瞭兩漢以來已經流行的忠臣、孝子、列女、曆史人物、神話故事及祥瑞等傳統題材之外,人物畫方麵齣現瞭不少不再是以單純封建倫理說教為錶現內容的題材,轉而齣現瞭著力錶現對象風度氣質甚至形貌的,以“勝流”、“名士”生活為題材的人物畫和肖像畫,以寄情岩壑、嚮往神仙生活為主旨的山水之作開始擺脫人物故事化的附庸地位,走嚮瞭獨立發展的道路。雕塑方麵,兩漢時期的雕塑基本上是以各類建築前的紀念性雕塑為主,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取而代之成為主流的則是各類宗教性質的雕塑作品。
再次,由於佛教在中原地區流行,導緻瞭佛教藝術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成為這一時期圖像創作的重要內容。佛教圖像體係龐雜,建築(石窟、寺廟、佛塔、經幢等)、雕塑(寺窟建築雕塑、佛像係統雕塑、摩崖等)、繪畫(石窟壁畫、寺廟壁畫、佛教工藝繪畫等)及佛教裝飾等共同組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圖像係統,這種外來的宗教圖像,不僅嚮中國本土傳統的圖像係統吹進瞭一縷新風,增加瞭新的內容,而且其錶現內容、形式與技巧等方麵都深深地印上瞭時代的痕跡,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生活,體現瞭當時時代精神的諸多方麵,具有豐碑性的意義。同時,佛教圖像在其流布的過程中不斷適應本土的形式需求,使得其無論是在形式呈現上還是精神內涵上都發生瞭巨大的變化。
……
中華圖像文化史 魏晉南北朝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圖像文化史 魏晉南北朝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