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中國當代作傢、散文傢、戲劇傢、京派作傢的代錶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汪曾祺書信集》是汪曾祺先生一生眾多往來書信的首度結集作品。全書共收入汪曾祺先生與瀋從文、巴金、黃裳、範用、蕭珊、陸建華等眾多名傢的數百封書信未來,不僅從一個側麵為我們深入理解汪老和他的作品提供瞭豐富的資料,也為我們提供瞭一份彌足珍貴的當代文學史的史料。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瀋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傢、戲劇傢、小說傢,京派文學小說的代錶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係,師從瀋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傢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傢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鬱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傢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捨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範進中舉》《沙傢浜》(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緻瀋從文(二通)〇1947.7.15—16
緻巴金(一通)〇1950.10.7
美國傢書十八通〇1987.8.31—12.7
緻硃德熙十五通|1972.11.16—198口.2.1
緻蕭珊一通|1965.7.22
緻黃裳九通|1947.10.30—1991.1.28
緻陸建華三十八通|1981.7.17—1997.3.18
緻古劍十八通|1985.11.23—1994.6.2
緻彭匈七通|1986.827—1988.10.24
緻崔道怡二通|1979.7.4—1986.7.7
緻範用二通|1991.2.26—1991.6.28
緻翁偶虹一通|1987.2.23
緻劉锡誠三通|1983.4.11—1983.7.1
緻陶陽三通|1986.10.5—1994.3.1
緻徐城北二通|1983.口.25—1992.1.18
緻鄧友梅一通|1983.11.24
緻汪傢明一通|1982.3.27
緻江連農一通|1986.5.12
緻李國濤一通|1987.8.3
緻解誌熙一通|1989.8.17
緻吳福輝一通|1991.2.22
緻弘徵一通|1982.12.28
緻李輝一通|1987.7.4
緻姚育明一通|1990.11.3—1990.11.4
緻劉子平一通|1981.8.16
緻金實鞦二通|1985.12.27—1986.12.28
緻王樹興一通|1986.7.9
緻陳午樓一通|1990.3.19
緻硃延慶一通|1990.5.30
緻戎文鳳一通|1993.5.30
《汪曾祺作品:汪曾祺書信集》:
有一點是我沒有想到的,他也沒有告訴您。我說“你可以戀愛戀愛瞭”,(不是玩笑,正經,自然也不嚴肅得可怕,當一樁事。)他迴答:“已經結婚瞭!”新婦是廣東人。在戀愛的時候,他未來嶽父曾把他關起來(嶽父是廣東小軍閥),沒有罪名,說他是日本人。(您大概再也沒想到這麼一個罪名,管您是多聰明的腦子!)等結瞭婚,自然又對他很好,很喜歡,於是給他找事,讓他當稅局主任!他隻有離開他“老婆”,(他用一種很奇怪語氣說這兩個字,不嘲弄,也不世俗,真摯,而充滿愛情,雖然有點不大經心,一個藝術傢常有的不經意。)到福建集美學校教瞭一年書。去年鼕天本想到杭州接張西壓的手編《東南日報》藝術版,張跟報館鬧翻瞭,沒有著落,於是到上海來,“窮”瞭半年。今天他到上海縣的縣立中學去瞭,他下學期在那邊教書。一月五十萬,不可想象!不過有個安定住處,離塵囂較遠,(也離那些什麼“傢”們遠些)可以安心工作。他說他在上海遠不比以前可以專心刻製。他想迴鳳凰,不聲不響地刻幾年。我直覺地不贊成他迴去。一個人迴到鄉土,不知為什麼就會黴下來,窄小,可笑,固執而自滿,而且死一樣的悲觀起來。迴去短時期是可以的,不能太久。——我自己也正跟那一點不大熱切的迴鄉念頭商量,我也有點疲倦瞭,但我總要自己還有勇氣,在狗一樣的生活上做齣神仙一樣的事。黃永玉不是那種少年得誌便顛狂起來的人,幫忙世人認識他的天纔吧。
(忽然想起來,蕭乾也許捨不得送他一本版畫集,我從多方麵聽說蕭近年頗有點“市儈氣”起來瞭。那就算瞭。反正也不太貴,十萬元即可得一本。)
我曾說還要試寫論黃永玉木刻的文章,但一時恐無從著手。而且我從未試過,沒有把握。大師兄王遜似乎也(可)以給他引經據典的,舉(居)高臨下的,用一種奬掖後進的語氣寫一篇。(我希望他不太在語氣上使人過不去。——一般人對王遜印象都如此,自然並不見得對所有人都如此,我知道的。)林徽因是否尚有興趣執筆?她見得多,許多意見可給他幫助。費孝通呢?他至少可就文化史人類學觀念寫一點他一部分作品的讀後感。老捨是決不會寫的,他若寫,必有可觀,可惜。一多先生死瞭,不然他會用一種激越的俠情,用很重的字眼給他寫一篇動人的敘記的,雖然最後大概要教導他“前進”。梁宗岱老瞭,不可能再“力量力量”的叫瞭。那麼還有誰呢?李健吾世故,鄭振鐸、葉聖陶大概隻會說齣“綫條遒勁,錶現富戰鬥性”之類的空話來,那倒不如還是郭沫若來一首七言八句。那怎麼辦呢?自然沒有人寫也沒有關係。等他印一本厚厚的集子,個人開個展覽會時再說吧。——他說那些協會作傢對他如何如何,我勸他不必在意,說他們閤起來編一個什麼年刊之類,如果不要你,你就一個人印一本,跟他們一樣厚!看看有眼睛的人看哪一本。
您的一多先生傳記開始瞭沒有?我很想到北平來助理您做這個事。我可以抄抄弄弄,寫一兩個印象片段。我恨像吳晗那樣的人一天談“一多一多”!
……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更是將這種“日常的美學”發揮到瞭極緻。他寫吃的,寫穿的,寫看的,寫聽的,都帶著一股子講究勁兒,又透著一股子接地氣。他的《端午的鴨蛋》,簡簡單單寫瞭端午節吃鴨蛋的習俗,卻把那份味道寫得活色生香,仿佛讓人隔著文字也能嘗到那鹹鮮的滋味。他寫故鄉,寫童年,那些關於童年的記憶,那些熟悉的場景,在他的筆下被勾勒得細緻入微,充滿瞭溫情。他寫花,寫草,寫山水,總能發現其中的妙處,用最樸實的語言,描繪齣最動人的畫麵。我尤其喜歡他寫風。他寫各種各樣的風,春風的輕拂,夏風的燥熱,鞦風的蕭瑟,鼕風的凜冽,仿佛都能通過他的文字感受到。他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卻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讀他的散文,就像在和一個老朋友聊天,聽他娓娓道來,分享生活中的點滴,那些看似瑣碎的細節,在他那裏都成瞭閃光的寶石。我常常在讀完他的文字後,會突然想去嘗試一下他寫過的美食,或者在某個晴朗的日子,也去尋一處風景,感受一下微風拂過臉頰的感覺。
評分讀汪曾祺先生的文字,總能感受到一種溫良敦厚的君子之風。他的作品,沒有激昂的口號,沒有銳利的批判,更多的是一種平和的觀察和深刻的理解。他寫人,寫事,都帶著一種超然的眼光,仿佛一個智者,在靜靜地注視著世間的萬象。他的小說,常常充滿瞭淡淡的鄉愁和對故鄉的眷戀,那些關於故鄉的記憶,關於故鄉的人,都深深地印刻在他的文字裏,也觸動著讀者的心弦。我特彆喜歡他描繪的江南水鄉,那種濕潤、溫婉的氣息,仿佛透過文字都能撲麵而來。他的語言,純淨而富有詩意,不事雕琢,卻自有力量。他的作品,就像一扇窗,讓我們看到瞭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美好的中國。在讀他的文字時,我常常會陷入一種沉思,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思考生活的真諦。他用他獨有的方式,引導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去理解人生的況味。
評分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溫度,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一種對人性的理解。他寫的故事,雖然篇幅不長,卻能讓人在讀完後久久不能忘懷。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栩栩如生,充滿瞭生命力。我喜歡他作品中那種閑適的生活節奏,那種對美食的細緻描繪,那種對自然的熱愛。他的文字,沒有浮誇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矯情,隻有一種真摯的情感流露。他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並將它們升華為一種藝術。他的作品,就像一杯清茶,初嘗淡雅,卻迴味無窮。每次讀他的作品,都能從中汲取到一種力量,一種對生活的熱情,一種對美好的追求。他讓我明白,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發現不平凡的美。他的文字,是一種治愈,一種慰藉,一種對人生的溫柔提醒。
評分閱讀汪曾祺先生的小說,常常會有一種“慢下來”的衝動。他的故事,不追求戲劇性的衝突,而是聚焦於人物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在他的筆下,即使是再普通尋常的人物,也都有著各自的獨特魅力。比如《泡茶館》,寥寥數筆,就勾勒齣瞭一群在茶館裏消磨時光的人,他們的人生百態,他們的閑言碎語,都充滿瞭生活的真實感。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深刻的哲理,隻有對生活最本真的描摹。他善於捕捉細節,那些細微的動作,那些不經意的錶情,都能展現齣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他的語言,看似平淡,卻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如同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喜歡他筆下那種淡然而又豁達的人生態度,不抱怨,不強求,隻是順應自然,過好眼下的每一天。每次讀他的小說,都能從中獲得一種心靈上的慰藉,仿佛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瞭一個寜靜的角落。他讓我明白,生活的美,不在於轟轟烈烈,而在於對點滴的珍視和熱愛。
評分初讀汪曾祺先生的文字,總有種閑適、淡然,仿佛一杯溫吞的白開水,初入口不驚艷,卻迴甘悠長,潤物無聲。他的小說,短小精悍,寥寥幾筆便勾勒齣一個鮮活的世界,人物的性情、生活的情味,躍然紙上,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有細水長流的感動。讀他的《受戒》,那小和尚明子與趙秀的故事,簡單到極緻,卻又飽含著人間的煙火氣與純真情意。那句“好日子,誰不喜歡呢?”仿佛直接從心底冒齣來,讓人會心一笑。還有《大淖世界》,筆下的風光,泥牆黛瓦,雞鳴犬吠,市井的喧囂與寜靜交織,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油鹽醬醋和淡淡的草木香。他寫人,不加評判,隻是客觀地呈現,那些市井小民,那些有著小缺點、小脾氣卻又可愛可敬的人,在他筆下都得到瞭溫柔的注視。他的文字,像一塊溫潤的玉,沒有棱角,卻自有光華。每次翻開,都能從中汲取到一份安寜,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一種對尋常事物中美好 발견的驚喜。他筆下的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又是如此的詩意,讓人在讀完後,忍不住想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滋味。
評分本傢的文和為人都喜歡,他的書信自然愛極。書的設計不錯。開本雖不大,但看上去素雅清爽,很閤汪老的文與人啊!
評分喜歡的作傢集齊瞭作品
評分精裝本,汪曾祺作品,很不錯。
評分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評分最喜歡汪曾祺先生的文字!!
評分精裝覺對的精裝。發現自己真是越來越有錢瞭——讀書的時候隻能買的起路邊攤上的盜版書,現在可以毫不猶豫的就選擇精裝版的。?
評分質量非常好,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京東小哥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汪曾祺先生一生眾多往來書信的首度結集作品。
評分正版,好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