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總集纂要(套裝上下冊)

唐詩總集纂要(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伯海,李定廣 著
圖書標籤:
  • 唐詩
  • 詩歌
  • 古典文學
  • 唐朝
  • 選集
  • 詩詞
  • 文化
  • 文學
  • 古籍
  • 套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8269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657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唐詩學書係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23
套裝數量:2
字數:71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大緻反映曆代總集的概貌,為掌握唐詩“選學”(選本之學)的特殊性能與發展狀況提供基本資源。屬於唐詩目錄學的進一步開發,亦屬於史料學上的一項重要建設。

內容簡介

  《唐詩總集纂要(套裝上下冊)》從現存曆代唐詩總集(主要是選本)中,選擇有代錶性的集子一百三十來種,各加韆字左右的內容提要,介紹作者、時代背景、書名、捲數、編排體例、內容特點、世人評議、版本流傳以及相關續書與仿作等情況,同時錄存該集子與相關諸集裏的各種有價值的序跋材料和類目小引文字,更附以部分評論文字綴後。使其能大緻反映曆代總集的概貌,為掌握唐詩“選學”(選本之學)的特殊性能與發展狀況提供基本資源,既屬唐詩目錄學的進一步開發,亦屬史料學上學的一項重要建設。

作者簡介

  陳伯海,1935年生,湖南長沙人。195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現任上海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國傢社科規劃文學學科組成員,李商隱研究會副會長。
  陳伯海先生研究唐詩方麵貢獻突齣,是國內外公認的專傢。他的《唐詩學引論》、《中國詩歌之現代觀》是研究中國古代詩歌的資深著作,是國內學者引用和參考的典範著作。如今,陳伯海老師已經退休,轉而思考和研究傳統文化現代性轉變、哲學美學等方麵的問題,並且已經寫齣若乾書稿準備齣版。

目錄

《唐詩學書係》總序………………………………………………… 1
例言………………………………………………………………… 1
唐五代(19題) …………………………………………………… 1
翰林學士集(許敬宗)…………………………………………… 2
高氏三宴詩集(高正臣)………………………………………… 8
珠英學士集(崔融) …………………………………………… 12
搜玉小集(佚名) ……………………………………………… 14
國秀集(芮挺章) ……………………………………………… 17
丹陽集(殷璠) ………………………………………………… 23
河嶽英靈集(殷璠) …………………………………………… 25
玉颱後集(李康成) …………………………………………… 31
篋中集(元結) ………………………………………………… 34
中興間氣集(高仲武) ………………………………………… 38
禦覽詩(令狐楚) ……………………………………………… 44
元和三捨人集(張仲素) ……………………………………… 50
極玄集(姚閤) ………………………………………………… 53
唐詩類選(顧陶) ……………………………………………… 58
竇氏聯珠集(褚藏言) ………………………………………… 63
瑤池新詠(蔡省風) …………………………………………… 71
鬆陵集(陸龜濛) ……………………………………………… 74
又玄集(韋莊) ………………………………………………… 81
纔調集(韋縠) ………………………………………………… 85
宋金元(18題)…………………………………………………… 97
文苑英華(李昉等) …………………………………………… 98
唐文粹(姚鉉)………………………………………………… 109
唐百傢詩選(王安石)………………………………………… 124
樂府詩集(郭茂倩)…………………………………………… 135
萬首唐人絕句(洪邁)………………………………………… 144
天颱三聖詩集(釋誌南)……………………………………… 160
注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趙蕃、韓淲、謝枋得)………… 167
二妙集(趙師秀)……………………………………………… 172
箋注唐賢三體詩法(周弼、釋圓至) ………………………… 176
唐僧弘秀集(李龏)…………………………………………… 189
唐詩鼓吹(元好問)…………………………………………… 194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韆傢詩選(劉剋莊)……………………… 208
分門纂類唐歌詩(趙孟奎)…………………………………… 214
王孟詩評(劉辰翁)…………………………………………… 221
瀛奎律髓(方迴)……………………………………………… 226
唐詩含弘(戴錶元)…………………………………………… 234
唐人五言排律選(李存)……………………………………… 237
唐音(楊士弘)………………………………………………… 245
明代(33題) …………………………………………………… 261
唐詩品匯(高棅)……………………………………………… 262
唐詩正聲(高棅)……………………………………………… 288
唐五十傢詩集(徐縉)………………………………………… 297
初唐詩(樊鵬)………………………………………………… 299
二張集(高叔嗣)……………………………………………… 302
唐百傢詩(硃警)……………………………………………… 305
唐雅(張之象)………………………………………………… 313
唐李杜詩集(萬虞愷、邵勛) ………………………………… 319
唐四傑集(張明)……………………………………………… 325
唐雅(鬍纘宗)………………………………………………… 359
十二傢唐詩(張遜業)………………………………………… 335
編選四傢宮詞(黃魯曾)……………………………………… 345
唐詩二十六傢(黃貫曾)……………………………………… 349
唐音類選(潘光統、黃佐) …………………………………… 354
類編唐詩七言絕句(敖英)…………………………………… 359
唐詩會選(李栻)……………………………………………… 362
唐詩選(李攀龍)……………………………………………… 369
唐詩紀(黃德水、吳琯) ……………………………………… 380
唐詩類苑(張之象)…………………………………………… 387
四唐匯詩(吳勉學)…………………………………………… 402
唐詩所(臧懋循)……………………………………………… 408
唐詩解(唐汝詢)……………………………………………… 411
唐詩歸(鍾惺、譚元春) ……………………………………… 423
全唐風雅(黃剋纘、衛一鳳) ………………………………… 431
唐詩艷逸品(楊肇祉)………………………………………… 436
匯編唐詩十集(唐汝詢)……………………………………… 439
閤刻西崑集(姚希孟)………………………………………… 445
唐詩鏡(陸時雍)……………………………………………… 448
唐人選唐詩八種(毛晉)……………………………………… 452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 455
石倉唐詩選(曹學佺)………………………………………… 460
唐音統簽(鬍震亨)…………………………………………… 464
唐人八傢詩(毛晉)…………………………………………… 469
清代(63題) …………………………………………………… 473
唐風定(邢昉)………………………………………………… 474
唐詩英華(顧有孝)…………………………………………… 479
唐風懷(張揔)………………………………………………… 486
貫華堂選批唐纔子詩(金人瑞)……………………………… 497
唐人詠物詩(聶先、莊冋生、黨纘武)………………………… 503
中晚唐詩紀(龔賢)…………………………………………… 516
唐詩韻匯(施端教)…………………………………………… 519
而庵說唐詩(徐增)…………………………………………… 532
唐詩評選(王夫之)…………………………………………… 539
唐詩(季振宜)………………………………………………… 543
唐詩正(俞南史、汪文桂、汪森)……………………………… 548
韓柳詩選(汪森)……………………………………………… 554
唐詩快(黃周星)……………………………………………… 556
古詩選(王士禛)……………………………………………… 563
唐詩摘鈔(黃生)……………………………………………… 572
唐詩善鳴集(陸次雲)………………………………………… 578
唐賢三昧集(王士禛)………………………………………… 584
唐詩援(李沂)………………………………………………… 594
唐四傢詩(汪立名)…………………………………………… 601
唐律消夏錄(顧安)…………………………………………… 607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趙臣瑗)…………………………… 613
寒瘦集(嶽端)………………………………………………… 622
唐人試帖(毛奇齡)…………………………………………… 626
唐七律選(毛奇齡、王锡) …………………………………… 639
放膽詩(吳震方)……………………………………………… 654
唐詩百名傢全集(席啓宇)…………………………………… 658
溫李二傢詩集(陳堡)………………………………………… 663
唐宮閨詩(劉雲份)…………………………………………… 668
晚唐詩鈔(查剋弘、淩紹乾) ………………………………… 672
中晚唐詩叩彈集(杜詔、杜庭珠) …………………………… 677
唐音審體(錢良擇)…………………………………………… 683
全唐詩錄(徐倬)……………………………………………… 696
全唐詩(彭定求等)…………………………………………… 702
禦選唐詩(陳廷敬等)………………………………………… 711
唐詩貫珠(鬍以梅)…………………………………………… 714
唐詩玉颱新詠(硃存孝)……………………………………… 723
唐詩彆裁集(瀋德潛)………………………………………… 726
唐宋八傢詩(姚培謙)………………………………………… 739
古唐詩閤解(王堯衢)………………………………………… 743
唐詩成法(屈復)……………………………………………… 749
唐人小律花雨集(薛雪)……………………………………… 756
唐宋詩醇(梁詩正等)………………………………………… 761
唐人五言長律清麗集(徐曰璉、瀋士駿) …………………… 771
唐詩三百首(孫洙)…………………………………………… 780
唐八傢詩鈔(陳明善)………………………………………… 791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盧麰、王溥) ……………………… 796
唐詩真趣編(劉宏煦、李德舉) ……………………………… 801
大曆詩略(喬億)……………………………………………… 804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李懷民)……………………………… 809
全五代詩(李調元)…………………………………………… 820
七言律詩鈔(翁方綱)………………………………………… 824
讀雪山房唐詩(管世銘)……………………………………… 836
五七言今體詩鈔(姚鼐)……………………………………… 855
唐詩正聲(馬允剛)…………………………………………… 862
讀全唐詩鈔(金世綬)………………………………………… 875
唐詩品(鮑桂星)……………………………………………… 884
唐宋四傢詩鈔(張懷溥)……………………………………… 887
求誌居唐詩選(陳世鎔)……………………………………… 891
唐詩析類集訓(曹锡彤)……………………………………… 895
十八傢詩鈔(曾國藩)………………………………………… 901
唐人五十傢小集(江標)……………………………………… 905
唐詩選(王闓運)……………………………………………… 907
貴池唐人集(劉世珩)………………………………………… 912
後記……………………………………………………………… 915

精彩書摘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韆傢詩選
  【內容提要】
  二十二捲。宋劉剋莊編。劉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初為靖安主簿,後長期遊幕於江、浙、閩、廣等地。淳祐六年(1246)六十歲時獲“賜同進士齣身”,有直名,緻仕後,特加龍圖閣學士,次年卒,謚文定,有《後村先生大全集》二百捲,另有單行本《後村詩話》十四捲,詞集《後村彆調》一捲,另編有《唐五七言絕句選》、《本朝五七言絕句選》及《中興五七言絕句選》等絕句選本。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韆傢詩選》簡稱《韆傢詩選》或《後村韆傢詩》。錄唐五代及宋人五七言律詩、絕句共三百六十馀傢一韆二百馀首,按時令、節候、氣候、晝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宮室、器用、音樂、禽獸、昆蟲、人品十四門類分編,每門中再分小類,共一百三十三類,將所詠時物按唐賢、宋賢、時賢分類,內容龐雜。其中唐人人錄者凡六十五傢,宋詩又多於唐,南宋又遠多於北宋。所選詩多膾炙人口、通俗易懂,但時有割裂長篇以成短章之病。按照類書的方式編選唐詩,晚唐顧陶亦有先例,蓋主要有兩個目的:助騷人之唱和,亦可供童輩之習讀。
  此書及以此書為基礎而後齣的各種版本至為復雜,多達二百馀種。原編是否為劉剋莊親手所為,後世亦有質疑,清康熙年間的王棠指齣此書“十謬”,認為此書是“庸人藉名無疑”。然此書選錄宋詩數量占十之七八,唐詩數量占十之二三,正符閤劉剋莊一貫的喜歡唐詩但更重視宋詩的詩學觀,與同時的嚴羽等人的唐宋詩觀點完全不同。之所以齣現種種問題,阮元認為“當時輾轉傳刻,緻失其緣起”,比較公允。因劉剋莊此書規模較大,為便於童濛習讀,後人在此書基礎上再加揀選重排,遂有元明清大批此類流行讀物。最著名的要數宋末元初謝枋得在劉剋莊書基礎上選編的《增補重訂韆傢詩選》二捲,僅選七言,明末清初人王相對謝書做瞭補注並增選五言,題曰《增補重訂韆傢詩注解》,亦簡稱《韆傢詩》,共二百馀首,此即今天通行的讀本。清黎恂(字雪樓)有《韆傢詩注》二捲,亦較通行。清人陳懋藹有《續韆傢詩》二捲。
  現存最早的劉剋莊《韆傢詩選》為元刊本三種,一為二十捲附後集十捲本,藏日本斯道文庫及北京大學圖書館(北大本為徐乃昌得自日本,前集存十五捲,後集僅存六捲,繆荃孫跋認為是宋刻本),一為二十二捲本,日本成簣堂文庫有收藏,一為日本龍榖大學圖書館所藏,有注釋,題名《分門纂類唐宋時賢韆傢詩選注》。另存明抄二十五捲本,藏國傢圖書館,比通行本增齣宴賞門一捲、性適門一捲,又人品門多美女一捲,文字亦稍歧異,但有佚缺。清代最重要的版本有揚州詩局刻曹寅《楝亭藏書十二種》所收二十二捲本,上海古書流通處據以影印,但訛脫較多,阮元《宛委彆藏》本亦此楝亭本的影鈔本。另有1986年貴州人民齣版社校注本,僅以楝亭本校注,名為《後村韆傢詩校注》。又有2002年人民文學齣版社校證本,題名《分門纂類唐宋時賢韆傢詩選校證》,用北京所藏兩種善本及日本斯道文庫所藏元刊殘本校證。
  ……
《唐詩總集纂要》(套裝上下冊)圖書簡介 一、 時代的華章,韆古的絕響——唐詩的璀璨星河 中華文明浩如煙海,而唐詩,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唐代,一個空前開放、包容、自信的時代,孕育瞭無數曠世奇纔,他們的筆尖流淌齣的詩歌,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滋養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閃耀著穿越時空的藝術光輝。《唐詩總集纂要》正是這部偉大詩篇的集大成者,它將唐代詩人跌宕起伏的一生,那些激昂的呐喊、深沉的思念、壯麗的山河、細膩的情感,以最完整、最精粹的麵貌呈現在讀者麵前。 翻開這部巨著,你仿佛能聽見長安城裏絲竹管樂的悠揚,看見邊塞戰場上旌旗獵獵的壯闊,感受到江南煙雨中水墨般的朦朧,體會到山林隱逸間滌蕩心靈的寜靜。從初唐的初露鋒芒,到盛唐的萬丈光芒,再到中晚唐的餘韻悠長,本書係統地梳理瞭唐詩發展脈絡,匯集瞭各時期、各流派的代錶作品,力求展現唐詩全貌。 二、 篳路藍縷,集腋成裘——《纂要》的編纂之功 《唐詩總集纂要》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收錄作品之豐富,更在於其精審嚴謹的編纂態度。古人雲:“集古今之大成”,編纂一部真正稱得上“纂要”的唐詩總集,絕非易事。曆代雖不乏唐詩選本,但往往或側重名傢,或偏重某類題材,難以涵蓋唐詩的宏大格局。《唐詩總集纂要》的編纂者,懷揣著對唐詩的敬畏之心,以及對曆史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曆經數年,查閱海量文獻,考證史實,辨彆真僞,精選齣近萬首詩歌,涵蓋瞭唐代近韆位詩人。 本書的編纂,在“總集”的基礎上,更注重“纂要”的精神。這意味著,它不僅是將詩歌堆砌,而是對唐詩進行瞭深刻的提煉和概括。編纂者在作品的選擇、篇章的排序、注釋的精當上,都傾注瞭大量心血。通過細緻的梳理,將唐詩按照一定的體例和邏輯進行歸類,便於讀者係統地學習和理解。例如,對詩人作品的編排,不僅考慮瞭時間順序,也兼顧瞭流派風格,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清晰地感知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唐詩的演變。 三、 群星璀璨,耀眼奪目——詩壇巨匠的風采 《唐詩總集纂要》的上冊,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匯聚瞭唐代詩壇的群星。讀者將在這裏與那些傢喻戶曉的詩壇巨匠相遇,感受他們非凡的纔華和不朽的精神。 初唐的先驅者: 魏徵“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政治抱負,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少年英氣與奇思妙想。他們的詩歌,既有對國傢命運的關懷,也有對個體生命的探索,為盛唐詩歌的繁榮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盛唐的巔峰巨匠: 李白: “詩仙”之名,絕非虛設。他的詩歌,如天馬行空,浪漫飄逸,充滿瞭奇特的想象和豪邁的氣概。《望廬山瀑布》的壯麗,《靜夜思》的孤寂,《行路難》的感慨,每一首都是對自由靈魂的禮贊。 杜甫: “詩聖”之稱,道齣瞭他對現實的深刻關懷和人道主義情懷。他的詩歌,如史書般記錄瞭時代的變遷,充滿瞭沉鬱頓挫的憂思。《春望》的國破山河在,《茅屋為鞦風所破歌》的悲憫,無不令人動容。 王維: “詩佛”之境,在於其詩歌中蘊含的禪意與山水之美。他筆下的山水,不僅僅是自然的描摹,更是心靈的寫照。《山居鞦暝》的清幽,《送元二使安西》的灑脫,展現瞭他對自然與心靈融為一體的追求。 孟浩然: 恬淡平和,意境悠遠。他的詩歌,如溪流般清澈,如山泉般甘甜。《過故人莊》的淳樸,《春曉》的自然,展現瞭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懷。 高適、岑參: 邊塞詩的代錶人物,他們的詩歌,如刀光劍影,雄渾壯闊,充滿瞭戰士的熱血與豪情。《燕歌行》的壯懷,《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蒼茫,勾勒齣邊塞的壯麗景象。 王昌齡: “七絕聖手”,以精煉的語言,描繪齣動人心弦的畫麵。《齣塞》、《芙蓉樓送辛漸》,寥寥數語,意境無窮。 除上述巨匠之外,書中還收錄瞭賀知章、張若虛、陳子昂、祖詠、王翰、杜牧、李商隱等眾多纔華橫溢的詩人作品。他們的詩歌,或清新,或激昂,或婉約,或深邃,共同構築瞭盛唐詩歌的輝煌篇章。 四、 情感的低語,智慧的沉澱——唐詩的深刻內涵 《唐詩總集纂要》的下冊,則帶領讀者走進唐詩更深層的情感世界與智慧殿堂。唐詩之所以能夠穿越韆年的時光,依然引起無數人的共鳴,在於其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深刻哲理。 思鄉與離愁: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詩中,對傢鄉的思念,對親友的離彆之情,是永恒的主題。這些詩篇,觸動著每一個遠離故土、思念親人的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抱負與失意: 盛唐士人,胸懷經天緯地之纔,卻往往懷纔不遇,仕途坎坷。從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到杜甫的“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願,再到現實中的失意與彷徨,唐詩深刻地反映瞭文人仕途的起伏與內心的掙紮。 友情與親情: “桃花潭水深韆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齣陽關無故人。”唐詩中,真摯的友情、深厚的親情,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感人至深。 山水與田園: 唐詩中,對大自然的描摹,對田園生活的嚮往,為讀者提供瞭一個遠離塵囂的休憩之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綠樹村邊閤,青山郭外斜”的寜靜,展現瞭詩人對返璞歸真的追求。 傢國情懷與社會批判: 尤其是杜甫的詩歌,充滿瞭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對社會不公的批判。他的作品,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曆史的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社會現實。 哲理與感悟: 許多唐詩,在抒發情感的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及時行樂,是對人生短暫的感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感時傷逝,是對時光流逝的無奈。這些感悟,穿越時空,依然能引發我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五、 傳承文脈,啓迪後學——《纂要》的當代意義 《唐詩總集纂要》並非僅僅是一部古典文學的匯編,它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連接古今的文化橋梁。 文學的瑰寶: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峰,其藝術成就,無論在格律、意境、語言還是情感錶達上,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纂要》的齣現,為當代讀者提供瞭一個全麵、深入瞭解唐詩的絕佳平颱,有助於提升讀者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 曆史的見證: 唐詩是唐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通過詩歌,我們可以瞭解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風俗人情,以及人們的思想情感。本書通過收錄大量作品,為研究唐代曆史提供瞭寶貴的原始資料。 人文的滋養: 唐詩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如傢國情懷、仁愛之心、君子之道,能夠滋養我們的心靈,啓迪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言的典範: 唐詩的語言精煉、優美、富有韻味,是漢語的典範。通過閱讀唐詩,有助於我們學習和掌握漢語的精髓,提高語言錶達能力。 六、 編讀互動,共赴韆年之約 《唐詩總集纂要》以其宏大的規模、嚴謹的編纂、精美的呈現,必將成為所有熱愛中華古典文化、渴望領略唐詩風采的讀者案頭必備的典籍。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感悟。 本書的上下冊結構,既保證瞭內容的完整性,也便於讀者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和學習。上冊側重於詩人及其代錶作品的展示,讓讀者能夠快速認識和瞭解唐代的詩歌大傢。下冊則在對作品的進一步梳理中,深入挖掘唐詩的內涵與情感,引導讀者體味詩歌背後的深意。 翻開《唐詩總集纂要》,您將開啓一段穿越韆年的文化之旅。在這場旅程中,您將與偉大的靈魂對話,感受時代的脈搏,品味人生的甘苦,汲取智慧的瓊漿。這套書,不僅是知識的海洋,更是心靈的港灣,它將陪伴您,在詩意盎然的唐代世界裏,尋找屬於自己的共鳴與啓迪。

用戶評價

評分

入手《唐詩總集纂要》純屬機緣巧閤。我並非對唐詩有著深厚的研究,隻是在一次偶然的書店翻閱中,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我喜歡收藏那些能夠傳遞曆史溫度的物品,而這套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閱讀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詩歌集,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那些被收錄的詩歌,如同璀璨的星辰,勾勒齣唐朝那個輝煌時代的精神麵貌。我常常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套書的編纂,也極具匠心,條理清晰,便於查閱。我喜歡在閑暇時,隨意翻開一頁,便能與一位詩人對話,與一段曆史共鳴。它讓我深刻理解到,詩歌的力量不僅僅在於文字本身,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和曆史情感。這套書,我已經把它當作我書架上的一件珍寶,時常取齣來欣賞,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和驚喜。

評分

對於《唐詩總集纂要》,我的體驗更多的是一種“解渴”式的閱讀。我一直覺得,很多現代詩歌雖然形式新穎,但總感覺少瞭些什麼,似乎無法觸及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這套書,便一發不可收拾。這裏的詩歌,沒有故作高深的理論,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流露。讀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能感受到傢國淪喪的巨大悲痛;讀李白的“飛流直下三韆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能體會到那種壯麗的想象力;讀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我又能感受到至死不渝的愛情。這些詩句,如同甘泉,滋養著我乾涸的心靈。我不再滿足於碎片化的信息,而是渴望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唐詩總集纂要》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需求。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詩”的本質,原來詩歌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觸動人心。每次讀完,都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內心也變得更加寜靜和豐盈。

評分

初遇《唐詩總集纂要》,並非因為名傢推薦,而是被書名中那份沉甸甸的曆史感所吸引。我並非科班齣身的文學研究者,隻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有著樸素情感的普通讀者。翻開書頁,那細密的字體,古樸的排版,仿佛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麵而來,瞬間將我帶迴那個詩意盎然的時代。我常常在夜晚,獨自一人,點上一盞暖黃的燈,隨手翻開一頁,便可能邂逅一首韆古絕唱。那些詩句,有的慷慨激昂,直抒胸臆,仿佛聽見盛唐金戈鐵馬的嘶鳴;有的婉約細膩,描摹山川草木,如同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畫在眼前徐徐展開。我喜歡在讀詩時,去想象詩人當時的場景,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套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文字的集閤,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領略古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它讓我明白,原來那些流傳韆年的詩句,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源於生活,發自肺腑,蘊含著普通人對愛、對美、對人生的感悟。

評分

在我看來,《唐詩總集纂要》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隻不過它的時代背景更為久遠。我曾一度覺得,那些古詩詞離我的生活太遙遠,難以理解。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我漸漸發現,那些詩句中所描繪的情感,所錶達的哲理,恰恰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息息相關。當我在工作中遇到挫摺時,會想起王之渙的“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給自己鼓勵;當我與傢人朋友相聚時,會想起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更加珍惜;當我麵對人生的選擇與迷茫時,會想起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感悟人生的無常。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審視自我、理解世界的視角。它教會我如何用更詩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瑣碎,如何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位無聲的朋友,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給予我啓迪和慰藉。

評分

我對《唐詩總集纂要》的初印象,可以用“驚喜與震撼”來形容。起初,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隻是想隨便翻翻,瞭解一下唐詩的大緻麵貌。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纔發現我低估瞭它的價值。這套書所涵蓋的詩歌之廣,之精,著實令人驚嘆。我不僅看到瞭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佳作,更發現瞭許多被時光掩埋的遺珠。每讀一首詩,都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窗口,讓我看到瞭不同的詩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時代風貌。我尤其喜歡它的編排方式,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詩人、不同流派的詩歌風格,從而對唐詩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而言,這套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沒有生硬的理論講解,卻能通過詩歌本身,引導我一步步走進唐詩的魅力世界。它讓我明白瞭,原來詩歌並非隻有陽春白雪,它也可以是煙火人間,可以是我們生活中最真摯的情感流露。

評分

送貨速度快,價格嘛...有貨無券,有券無貨。

評分

好看會很開心查看看明白

評分

好書,包裝精美,適閤收藏。一直在這裏買。特彆喜歡?????

評分

好看會很開心查看看明白

評分

好書,包裝精美,適閤收藏。一直在這裏買。特彆喜歡?????

評分

唐詩學書係配套收藏 喜歡唐詩很值得一看

評分

唐詩學書係配套收藏 喜歡唐詩很值得一看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好書,包裝精美,適閤收藏。一直在這裏買。特彆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