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先勇、余光中、金庸、贾平凹、高希均、何勇等名家极力推荐阅读;
2.《道士塔》《莫高窟》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学课本;
3. 出版三十余年,持续热销,逾千万册的经典长销数据,掀起文化阅读浪潮;
4.深受学生、家长及各阶层人士喜爱,被推荐阅读次数与受欢迎程度极高;
5.这是一本文学启蒙之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6. 作者亲自题写书名,全新升级,特种环保纸质感精装,烫黑金工艺,传家典藏!
  
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该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余秋雨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金石堂具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原版小序001
新版小序005
第一部分 如梦起点
牌坊 002
寺庙 016
信客 024
第二部分 中国之旅
我的山河 046
都江堰 054
道士塔 061
莫高窟 071
沙原隐泉 079
阳关雪 084
西域喀什 089
废井冷眼 098
杭州宣言 108
黄州突围 117
山庄背影 131
宁古塔 148
抱愧山西 162
风雨天一阁 181
第三部分 世界之旅
漂泊者 194
这里真安静 206
鱼尾山屋 217
北欧寒夜 236
远方的海 250
写经修行 260
第四部分 人生之旅
谢家门孔 278
巴金百年 295
佐临遗言 320
寻石之路 341
文化之痛 355
天人对话 368
为妈妈致悼词 383
祭笔 390
1.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2.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3.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4.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5.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6.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
 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8.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白先勇: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贾平凹:这个时代,是大争议出大成就,我们有幸就遇到了一批大人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得风气,开生面。他有关文化的研究,蹈大方, 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 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金庸: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余光中: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锺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坦白讲,初读这本书时,我曾感到一丝压抑和沉重。它毫不避讳地触及了时代变迁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文化记忆面临断裂的现实困境。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逝去美好的眷恋和对未来走向的深沉忧虑,极具感染力,但也容易让人陷进去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然而,这种“苦”并非是全然的悲观主义,它更像是一种清醒的认知——唯有直面失落的重量,才能真正懂得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坦诚的批判性思维,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迫使我跳出日常的琐碎,去思考我们正在失去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用力去抓住那些正在远去的东西。这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轻松愉快的读物难以给予的,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自身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迷惘与彷徨。
评分这本书所展现出的那种对地域文化深层次的挖掘和剖析,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它远超出了普通旅游文学的范畴,更像是对一片片土地灵魂的深度访谈。作者并非仅仅描摹景色的美,而是去探究这些风景背后,是如何塑造了生活于此的人们的性格、信仰和生活方式。无论是对某个古老村落的祭祀仪式的侧写,还是对某种传统手工艺逐渐消亡的叹息,都体现出一种极强的文化敏感度和历史同理心。我能感受到作者在田野调查中付出的巨大心血,他似乎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能闻到时光留下的气息。尤其是他对某些文化符号的追本溯源,那种严谨的考据和灵动的解读结合得天衣无缝,让那些原本晦涩的文化概念变得鲜活可触。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所谓的“文化”,并非挂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脉、根植于土壤的鲜活生命体。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阅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那会是“精神上的富足”。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像是进行了一次密集而高效的精神远足。每一次翻页,都仿佛完成了一次心智的拓宽,它拓宽了我对“远方”的定义,让我明白,真正的远方,是内心的深度和历史的厚度。这本书的后劲非常足,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消遣之作,而是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观察世界的方式。此后,当我再次走过一些古老的街道,或是在博物馆里驻足凝视一件文物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书中那些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见解,它们成了我理解世界的新的底层逻辑。这份由文字带来的精神馈赠,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它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坚实、也更加辽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让人眼前一亮了,我通常不太在意书的物理形态,但拿到这本后,简直爱不释手。那种“软精装”的处理,拿在手里既有精装的质感和分量,又不失平装的轻便和舒适。封面的材质摸上去有一种微妙的纹理感,既不光滑到反光,也不会太粗糙。油墨的印刷清晰细腻,色彩的搭配沉稳又不失格调,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洗礼的厚重感。特别是书脊的处理,非常平整,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出现松散或者断裂的迹象。而且,这种装帧在日常的携带和收纳上也特别方便,可以轻松塞进背包而不怕损伤边缘。对于一本承载着深邃思考和人文关怀的作品来说,这样的外在包装简直是恰到其分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和对知识的敬畏。我甚至会花时间欣赏一下扉页和版式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出版方对品质的坚持,这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里,实在难能可贵。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智者在进行一场漫长而深入的对话。作者的语言功力炉火纯青,绝非那种堆砌辞藻的空洞文字游戏。他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那些看似寻常却蕴含哲思的片段;时而又如疾风骤雨,将那些历史的宏大叙事和文化变迁的复杂性剖析得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他的笔触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真诚,没有过度的煽情,也没有故作高深的晦涩。当你沉浸其中时,会发现作者总能在最恰当的地方引入一句恰如其分的引用,或是对某个意象的精妙概括,让你瞬间醍醐灌顶,对前文的理解陡然加深。这种阅读体验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和精神上的并肩前行。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闭上眼睛,让那些文字构建的画面和思考的轨迹在脑海中慢慢沉淀、发酵,这才是真正的“浸入式”阅读。
评分很多年前记得有一本〈文化苦旅〉,当时写作文就参考了这个资料,感觉比较好,买一本回味当年的情形。
评分文化苦旅(软精装)文化苦旅(软精装)文化苦旅(软精装)
评分书籍很好?
评分还是喜欢老版的文化苦旅,这个新版的,增加了一些内容之后,风格就变了
评分京东的活动真实在,对喜欢书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缺陷就是好多想要的书一下就售罄了,希望京东今后还是多放些量参加活动,就这样还是大几百元一下就不见了,先买来放着吧,留着慢慢看。非常感谢京东,为广大的爱书人提供这么好的活动,活动期间让我们不仅享受到让人心颤的折扣服务,还让我们感受到购书的乐趣,京东购书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他让我们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游,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命运,增强我们的自信。
评分我在这里买的东西都是我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自己都很喜欢。
评分关注一段时间了这本书,内容看介绍还不错,塑封包装完好,有磕碰的痕迹,应该是运输与包装的问题,618京东活动入手。
评分不错,物流快,一直京东买买买
评分包装精美,书的内容也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