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傷寒論》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班開設的經典課程,也是臨床型專業學位研究生之必選。
《中醫師承學堂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作者李賽美教授自2000年擔任博士班《傷寒論》課程主講已16個年頭。由於傷寒團隊教學任務重,加之病區醫療工作繁忙,往往采取分片主講包乾製,博士班課程自然由本人全力擔綱。關於博士班30學時課程設計,原來多是專題講座+探討自學,後來《傷寒論》漸受博士生重視,選此課程人數越來越多。學緣背景各不相同,部分還未曾接觸,或未係統學習過,聽課時也遇到不少睏難,為瞭在已學和未學者之間平衡,又不失《傷寒論》係統性、完整性,後改為以《傷寒論》溫習為軸綫,融個人臨床經驗和體會,進一步提煉其臨床運用思路和技巧,並加上部分專題講座,大受歡迎。
《中醫師承學堂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即是由團隊拍攝博士班《傷寒論》授課全過程,並根據視頻翻錄整理而成。共十次課組成十講。
作者簡介
李賽美,廣州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傷寒論教研室主任,中醫經典臨床研究所所長;中醫臨床基礎國傢重點學科帶頭人,《傷寒論》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傷寒論》國傢精品課程、國傢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負責人。
長期從事中醫臨床經典教學與臨床研究,擅長運用經方辨治糖尿病、肝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抑鬱癥及疑難病癥;在糖尿病心髒病、經方降糖研究及經方運用與推廣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創辦國際經方班享譽海內外。
目錄
第一講 傷寒六經與傳變,寒溫學術理相傳
一、博士班《傷寒論》的教學
二、經方團隊介紹
三、《傷寒論》的版本沿革
四、學習《傷寒論》的原因
五、《傷寒論》的作者
六、《傷寒論》與溫病學
七、《傷寒論》的學術淵源
八、《傷寒論》的學術成就
九、傷寒的含義
十、六經辨證體係
十一、六經傳變的規律
第二講 太陽本證重風寒,開錶還需兼證詳——太陽病本證
一、桂枝湯證及兼證
1.桂枝湯證
2.自汗證
3.桂枝湯禁例
4.桂枝湯證兼證
二、麻黃湯證及兼證
1.麻黃湯證
2.麻黃湯證兼證
三、錶鬱輕證
第三講 太陽變證最多端,熱化寒化虛實列——太陽病變證
一、傷陰熱化證
1.梔子豉湯類證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
3.白虎加人參湯證
4.葛根芩連湯證
5.黃芩湯、黃芩加半夏湯證
二、傷陽寒化證
1.心陽虛證
2.脾虛證、腎陽虛證
3.陰陽兩虛證
第四講 蓄水蓄血氣血分,結胸無虛髒結險——太陽病變證
一、蓄水證、蓄血證
1.五苓散證
2.桃核承氣湯證
二、結胸、髒結
1.大陷胸湯證、大陷胸丸證
2.小陷胸湯證
3.寒實結胸證
4.髒結
第五講 痞在中焦升降逆,上熱下寒病機異——太陽病變證
一、痞證
1.熱痞證
2.寒熱錯雜痞證
……
第六講 陽明熱實主清下,發黃血熱兼濕瘀
第七講 少陽樞機膽三焦,和解變通柴鬍劑
第八講 太陰髒寒四逆輩,肢疼腹痛桂枝變
第九講 少陰虛衰分陰陽,兼錶兼裏也可開
第十講 寒熱錯雜厥陰象,厥逆嘔利宜細辨
學術交流(一)
學術交流(二)
學術交流(三)
學術交流(四)
學術交流(五)
學術交流(六)
學術交流(七)
案例教學(一)
案例教學(二)
精彩書摘
《中醫師承學堂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
中風錶虛證主要是講桂枝湯證,以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這些我們都很熟悉瞭。這裏重點要提的是桂枝湯的煎服法,也就是在原文後麵的一大段話,這段內容要求同學們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仲景所處的時代,字是寫在竹簡之上,寫文章是惜墨如金的,仲景能夠花如此多的筆墨來寫這段文字,絕對不會那麼簡單,後麵很多條文在煎服法中講到“如桂枝法”“如前法”,都是以本條的煎服法為基礎,因為這裏寫的詳細,後麵就簡略瞭。這段文字雖然講的不是方證,但是講到桂枝湯怎麼樣煎服,怎麼樣調護,以及服桂枝湯證的禁忌,這些都是需要臨床醫生注意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首先,服用桂枝湯後對發汗的要求。第一是藥後“啜熱稀粥”,就是說喝完桂枝湯以後,要趁熱喝一碗熱粥,可以幫助振奮胃氣,補充汗源。第二是要“溫覆”,就是說喝桂枝湯和熱粥以後,還要捂上被子幫助發汗。第三是發汗的時間“令一時許”,一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還有就是發汗的具體要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灕,病必不除”,就是說遍身都要齣汗,身上要齣汗,手腳也要齣汗,而且所齣的汗隻能是微汗,不可以齣大汗。這些都是對發汗的基本要求。
接著是劑量的問題,根據考證,漢製一兩為今天的15.625剋,一升約為200毫升。在原書用量中桂枝、芍藥各用三兩,也就是要用到45剋多,那麼大傢就要思考瞭,桂枝和芍藥我們現在經常開到45剋嗎?當然很少這樣開,所以有的人就會覺得是不是張仲景用的量太大瞭,是不是現在的人體質就弱一些?那麼再仔細看,煎法中講到“煮取三升”“服一升”,那麼每次用量僅為一劑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每次的桂枝、芍藥用量是各15剋,而我們現在開10-15剋算是常規量,所以我們現在跟仲景原方的用量是差不多的。
三分之一的量喝完之後,通過啜粥、溫覆,如果能得微汗,則“停後服,不必盡劑”,也就是中病即止,一劑藥不用都喝完。如果沒有齣汗,則“更服依前法”,可以再服三分之一,仍然要啜粥、溫覆。如果還不齣汗,“後服小促其間”,也就是說第三次服藥要縮短給藥的間隔時間。如果還不好的話可以再開一劑,“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乃服至二三劑”,仲景的一劑相當於今天的三劑,仲景的二三劑也就相當於今天六到九劑的量。
反觀現在中醫治療感冒,常常就僅僅是開藥,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醫囑,病人拿藥迴去後一副藥煮兩次,一天就一副藥,然後就會覺得:“中藥沒效,不退燒,還是西藥快。”所以我們平常開桂枝湯沒有效果的原因是什麼?第一,調護法沒到位,沒交代病人要啜熱粥、蓋被子;第二,沒有交代病人,在病情不好的時候要連續給藥,西藥都有“tid”,為什麼中醫就隻能一天服一副呢?所以我在遇到桂枝湯證的病人時,通常都會開兩到三劑藥,而且要交代服藥後喝熱粥、蓋被子,如果沒齣汗要繼續喝,這樣效果就會非常好。還有就是,如果汗齣瞭,不能任其自然乾,應該把汗擦乾淨,否則風一吹又會再次外感。
有一個病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是我帶的一個博士生,當時我查房時他在病房值班,跟我說:“老師,我感冒瞭十多天都沒好。”我問他:“你喝瞭藥嗎?”他說:“喝瞭桂枝湯,但好像沒效,不過沒有喝粥,我沒時間。”我跟他說:“你今天服藥後一定要喝粥、溫覆。”第2天查房時他告訴我:“老師,我昨天晚上喝瞭藥,又喝瞭碗粥,之後蓋被子發瞭汗,今天就好瞭。”
……
前言/序言
《傷寒論》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班開設的唯一經典課程,也是臨床型專業學位研究生之必選。本人自2000年擔任博士班《傷寒論》課程主講已16年。由於傷寒團隊教學任務重,加之病區醫療工作繁忙,往往采取分片主講包乾製,博士班課程自然由本人全力擔綱。關於博士班30學時課程設計,原來多是專題講座+探討自學,後來《傷寒論》漸受博士生重視,選此課程人數越來越多。學員背景各不相同,部分還未曾接觸或未係統學習過《傷寒論》,聽課時也遇到不少睏難,為瞭在已學和未學者之間平衡,又不失《傷寒論》係統性、完整性,後改為以《傷寒論》溫習為軸綫,融個人臨床經驗和體會,進一步提煉其臨床運用思路和技巧,並加上部分專題講座,大受歡迎。
本書稿即是由團隊拍攝博士班《傷寒論》授課全過程,並根據視頻翻錄整理而成的。共十次課組成十講。其中授課內容由魏德全、劉煜洲、李日東等博士拍攝,鄧燁博士組織學生團隊進行文字翻錄,由王慧峰、鄒若思博士協助統稿整理,最後由中國中醫藥齣版社劉觀濤主任嚴格把關指導。此書曆經三載,終於麵世,是集體智慧和團隊共同協作的結果。正值本書齣版之際,謹嚮各位貢獻者緻以衷心感謝和敬意!
迴想本人學醫成長之路,啓濛老師應是我的外婆。由於父母工作忙,我齣生8個月後就由外婆“領養”。幼時身體弱,幾乎小朋友患的病我都“體驗”過,如麻疹、水痘、百日咳、急性腎炎等。除急性腎炎,當時注射過1周青黴素外,其餘疾病都是中醫“土辦法”解決的。如百日咳用雞膽燉冰糖治愈;麻疹、水痘,則注意護理,避風,服中藥透疹;患膿皰瘡癤,用生甘草、金銀花煮水服,膿潰時用麻綫搓拿齣膿頭引流;消化不良用雞內金焙黃研末煮粥。當地有“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五月五,飲雄黃、大蒜酒敗毒”,鼕月狗肉煲桂皮、附片,夏月六一散、人中黃衝泡當茶飲,還有金銀花煮甘草、蠶豆、黃豆治瘡癤,蒿葉餅醒胃助消化,皮膚癢用楓球艾葉煮水洗澡,補鈣用魚骨頭焙焦黃食用,小兒腹痛用荷葉蒂燉水魚腸;小兒發燒,將白酒點燃,直接將火苗引入局部皮膚,全身揉搓擦抹,並捂被發汗退燒;夏天用馬齒莧煮菜治腹瀉,或生大蒜子搗爛加醋,直接食用。平日常看到外婆治頭痛腦熱及目赤腫癢,用石膏塊在火上燒熱,人盛於清水的銅製麵盆中,並加適量醋,頭蓋青布進行熏蒸。諸多“土方法”不但解決瞭大問題,也讓兒時的我耳濡目染瞭中醫。還記得外婆患風濕病,服瞭舅舅在外購買的中藥“十滴酒”,因多用瞭l滴齣現中毒昏迷,還在上幼兒園的我急呼鄰居叔叔幫忙救治的情形,因而瞭解瞭中藥過量可中毒。
從事會計工作的父親,在新中國成立前曾在中藥店當過學徒,所以識藥也懂些中藥材加工炮製。外婆帶孫兒辛苦,父親常配些阿膠、鹿膠給老人傢補養身體。我在外婆傢長大,與父親老傢親戚接觸不多。考上瞭中醫學院,得知父親的叔父也是當地一位老中醫,曾去拜訪過老人傢。畢業後因工作在外地,與叔公聯係不多,聽說叔公曾留瞭一套陳修園《醫學三字經》給我作紀念,並存放在老傢。大概這些就是我與中醫的早期結緣吧。
1977年恢復高考後,正值我應屆高中畢業,十分幸運參加瞭首屆高考並中榜,被湖南中醫學院(現湖南中醫藥大學)錄取,在醫療係本科學習。由於十年未舉行過“國考”,當時百廢待興。首屆高考生背景和年齡相差懸殊。當時入學的應屆生屬“稀有群體”,不到百分之幾,絕大部分是老三屆生。他們上山下鄉,或招工人職,或已是醫務工作者,部分還有“衛校”或“七二一大學”學習經曆,其社會與人生閱曆十分豐富,上大學隻是再提高階段。
中醫師承學堂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醫師承學堂 中醫臨床傢書係:李賽美《傷寒論》臨床十講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