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教师资格证
  • 历史
  • 真题
  • 中公
  • 初级中学
  • 教材
  • 历年真题
  • 标准预测试卷
  • 2017
  • 教考真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1022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4746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袋装
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2
字数:26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中公教育为2017年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史考生打造实用复习教材!
考生需要、实用为先的编写理念,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中公版)》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结合2016教师资格初级中学历史考试大纲和真题考查内容,对试卷内容安排加以完善,帮助考生明确考试重难点,明确出题规律和考查内容,理解专业知识,灵活掌握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的支持,本试卷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在线模拟练习和相关高清视频,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根据教师资格初级中学历史考试大纲和真题考查内容,试卷共设置两大部分:历年真题和标准预测试卷。为了满足考生的需要,在展示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根据历年真题考查特点编写10套标准预测试卷。历年真题都配有详细的答案和解析。题量充足的标准预测试卷,方便考生随堂练习检测。试卷的“前言”带领考生了解考试动态和具体内容,节省宝贵的复习时间。
“真题二维码”:本书中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扫一扫真题旁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该试题的真人讲解,方便考生复习。

目录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1)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8)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15)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22)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28)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33)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37)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44)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51)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58)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65)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72)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79)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86)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93)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100)
答案部分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07)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12)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17)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22)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27)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31)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34)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38)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42)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46)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50)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54)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58)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62)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166)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170)

精彩书摘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72年考古学者在一古墓中发掘出大批帛书,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技等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墓是()。
  A.云梦睡虎地秦墓
  B.江陵张家山汉墓
  C.临沂银雀山汉墓
  D.长沙马王堆汉墓
  2.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①推行口赋和算赋
  ②推行重农抑商政治
  ③变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
  ④宽松刑法,裁减官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史料记载:“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一诏书颁布的时期是()。
  A.东汉B.西晋
  C.北魏D.北周
  4.下图是宋代砖雕拓片,它所描绘的是()。
  A.征收赋税B.杂剧表演
  C.商品交易D.官民冲突
  5.元朝末年流传的一首小令中写道:“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小令中的“开河”指的是()。
  A.淮河泛滥B.海河决堤
  C.开凿运河D.整治黄河
  6.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反对思想盲从B.主张学以致用
  C.鞭挞封建礼教D.抨击腐朽统治
  7.康熙帝有诗云:“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描述的事件是()。
  A.平定三藩之乱B.三征噶尔丹
  C.平定回部叛乱D.进军雅克萨
  8.导致下表统计数字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
  A.五口通商B.割让香港岛
  C.派设领事D.废除公行
  9.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写道:“战争之起……以此粗笨之农具,而能所向无敌,逐北追奔,如疾风之扫秋叶……恶根实种于满洲政府之政治。”他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天理教起义B.白莲教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10.郑观应认为:“彼不患我之练兵讲武,特患我之夺其利权。”为此提出的主张是()。
  A.发展军事工业
  B.发展工商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操练新军
  11.抗战时期,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称:中国人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对侵略之卓越抵抗,以及他们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给予最充分的支援。他所说的“贡献”是指()。
  A.粉碎了日军“西进南下”的计划
  B.阻止了日军对东南亚地区的攻势
  C.提供了亚太战场所需的战备物资
  D.牵制了日军在亚太战场的相当力量

前言/序言

  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实行“国标、省考”的标准参照性考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加入全国统考。
  一般来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一年举行两次,笔试于每年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面试于每年5月和次年1月各举行一次。纵观近几年的考试,该考试已趋于标准化和成熟化,大纲无重大调整,考点分布基本一致,试题难度基本持平。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不断研究考试,紧扣考试大纲和考情,分析命题规律与趋势,不断优化图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旨在提升应试者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套试卷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本试卷中的真题均配有高清微视频讲解,扫描试题旁的二维码,即可实现在线视频学习。所有视频均由中公教育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讲师录制,他们深入透彻地讲解解题要点、总结命题规律,切实提升考生的复习效率。
  真题是备考的手资料,通过对真题的练习、学习,可以掌握考试的核心考点。本试卷精选了6套真题,并对每道真题进行了详细透彻的解答。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洞悉真题的考查特征及命题趋势,巩固相关的知识要点,并达到触类旁通、以题为学的效果。
  本试卷由中公教师资格研发团队精心研发而成。每套标准预测试卷的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均与真题契合,帮助考生把握考试脉搏,零距离体验考场。所有试题和答案都是经过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并配有详细的解题思路,以帮助考生掌握答题技巧。
《中学历史教学精要与应试备考指导》 引言 作为一名志在教育事业的未来教师,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基石。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师资格考试中,清晰的备考思路、系统的知识梳理以及精准的应试技巧,能够帮助考生事半功倍,最终实现站上三尺讲台的梦想。《中学历史教学精要与应试备考指导》正是为 aspiring 中学历史教师量身打造的一本深度解析教材、提炼教学精髓、直击考试要点的备考辅导读物。本书旨在帮助考生构建起系统性的历史学科知识框架,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并能熟练应对各类考试题型,最终以最佳状态迎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挑战。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精炼与梳理 本书的学科知识部分,并非简单地罗列教材内容,而是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纲,对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所涵盖的各个时期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度提炼和系统梳理。我们力求将零散的史料、事件、人物、制度等,整合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帮助考生构建起宏观的历史认知。 中国古代史: 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本书将重点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演进脉络。例如,在政治制度方面,将深入解析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内阁制、军机处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逻辑及其影响;在经济方面,将剖析小农经济的特点、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兴衰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在文化思想方面,将系统阐述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与传播、儒家思想的正统化、佛教的传入与发展、科技成就的辉煌以及文学艺术的繁荣。本书将通过引导考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演变”、“其深层原因何在”、“对后世有何影响”等问题,激发考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能力,而非被动记忆。 中国近现代史: 本部分将重点关注中国从晚清衰落到新中国成立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将深入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解读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曲折与反复,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本书将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例如,为何晚清政府的改革无法挽救其统治,为何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壮大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同时,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孙中山、毛泽东等)的功过是非,也将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世界古代史: 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如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到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社会、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再到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发展,本书将勾勒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我们将重点关注文明的互动与融合,例如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如丝绸之路)。 世界近现代史: 本部分将聚焦于人类社会迈向近代化和全球化的重要进程。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革命),再到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本书将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世界历史发展主线。我们将引导考生理解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兴起与发展,殖民主义的形成与罪恶,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冲击和战后世界力量格局的重塑。同时,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也将进行客观的梳理。 第二部分:教学能力提升与方法解析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本书的教学能力部分,将深入探讨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方法策略以及评价手段,帮助考生掌握成为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的关键技能。 教学理念与原则: 本节将介绍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历史教学理念。我们将阐述历史教学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史料分析、因果探究、比较鉴别、迁移运用),以及如何将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宽广的世界视野。 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部分将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思路,包括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何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模拟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马关条约》的签订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对外关系;如何通过模拟辩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某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课堂管理与师生互动: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课堂管理。本节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情况,如何通过提问、倾听、反馈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本书将重点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我们将分析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这些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预测试卷 理论学习最终要回归到实践应用。本书的真题解析与模拟预测试卷部分,是帮助考生精准对接考试的“利器”。 历年真题深度解析: 本书将精选近几年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真题,并对每一道题目进行深度解析。解析内容将涵盖: 考点梳理: 明确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与教材内容进行对应。 解题思路: 剖析出题者的意图,分析题目的设问特点,讲解从宏观到微观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答案解析: 对标准答案进行详细阐述,解释其合理性,并提供其他可能的得分角度,帮助考生理解“踩点”的重要性。 易错分析: 指出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误区,帮助考生规避失分点。 能力拓展: 针对某些综合性题目,会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将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提升解题的迁移能力。 标准预测试卷: 参照最新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本书精心编写了多套高质量的模拟预测试卷。这些试卷的题型、难度、覆盖范围都力求贴近真实考试。通过完成这些模拟试卷,考生可以: 检验学习效果: 全面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能力的运用水平。 熟悉考试流程: 提前适应考试的时间限制、答题顺序和卷面要求。 模拟考试情境: 培养在压力下保持冷静、高效答题的能力。 精准定位薄弱环节: 通过模拟测试后的详细分析,清晰地找出自身在知识或能力上的不足之处,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结语 《中学历史教学精要与应试备考指导》集学科知识梳理、教学方法解析、应试技巧训练于一体,旨在为每一位怀揣教师梦想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备考方案。我们坚信,通过本书的深度学习和反复演练,考生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更能以充沛的信心和扎实的准备,从容应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用知识点亮学生的智慧,用热情启迪学生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标准预测试卷的“标准”二字,我持保留态度。在我看来,一份真正优秀的标准预测试卷,应该能够模拟出考场上那种时间压力和心理紧张感。然而,当我尝试用这本书的模拟卷来做计时训练时,我发现试卷的整体难度分布非常不均匀。有的套卷前三十道题简单到像期末小测,后十道大题却陡然拔高,考察一些偏僻到几乎可以忽略的边角知识点,这种分布极不符合国家级考试的科学命题规律。真正的考试,难度梯度是平滑上升的,让考生有一个逐步进入状态的过程。这本书的模拟测试,更像是一种“惊吓疗法”,试图通过极端化的难度设置来测试考生的极限,这对于调整应试心态是极为不利的。一份好的教资考试备考资料,应该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找到节奏,而不是动不动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因此,从模拟实战的角度来看,这份资料提供的训练价值远低于它声称的“标准预测试”的定位。

评分

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还算对得起这个价格标签,至少在硬件上是合格的。但内容上的体验,简直是一场灾难。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它对于“教学能力”部分的题目处理方式。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相对固定,但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评价反思这些环节,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啊!这本书对教学设计题的解析,简直是公式化到令人发指。它给出的“标准答案”,完美得像是教科书里的示范案例,但你我都清楚,真实的考场上,阅卷老师更看重的是你逻辑的严密性和思维的跳跃性。这本书给的解析,更像是告诉你“你应该这么写”,而不是“为什么这么写才是高分写法”。更糟糕的是,对于那些需要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行分析的题目,它的解答往往是那种非常宏大叙事、缺乏落地细节的论述,读完之后,我甚至不知道在实际的课堂中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这哪里是“标准预测试卷”,简直是“标准应试模板”,扼杀了我们这些想在教学中展现个人风格和思考深度的考生的想象空间。它提供的只是一条最平庸、最保险的路径,对于追求高分的我来说,价值有限。

评分

说实话,我当时抱着极大的期待,毕竟是“中公版”,总觉得在资源整合和信息权威性上会更胜一筹。但看完初级中学历史的真题部分后,我不得不泼一盆冷水。很多所谓的“历年真题”,似乎只是把历年试卷简单地堆砌起来,缺乏一个真正的“命题趋势”的提炼和总结。比如,某几个知识点已经连续三年以不同形式考察了,这本书的分析里却没有任何预警或者特别强调,只是简单地给出答案和对应知识点编号。这对于考生来说,时间成本太高了,我们不是来做题的,我们是来“猜题”的,是要找到出题人的“偏好”和“侧重点”的。这本书在“趋势分析”这一块做得比我预期的差远了。预测试卷部分的设计,也显得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很多题目设置的难度,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简单考察层面,完全没有触及到近几年教育改革中强调的那些核心素养的考察深度。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这种层面的训练,那么通过这个考试,最多只能证明你“知道”历史,但远不能证明你“会教”历史。

评分

这本所谓的“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系列,我真是摸不着头脑。买回来之后,我翻了翻,发现它对那些真正想在考场上得高分的考生来说,帮助有限得可怜。你指望光靠几套“标准预测试卷”就能摸清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能力这个复杂怪物的脉络?痴人说梦吧!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更像是一份整理了过去某些年份试卷的“合集”,而非真正经过精心打磨、能够预测未来考向的“利器”。里面的例题解析,那种逐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对于一个对初中历史教材了如指掌的人来说,简直是废话文学的典范。真正有价值的,应该是对考点背后教育理念的深度挖掘,对教学情境创设的创新性思路,可这本书里,我只看到了对“是什么”的罗列,却鲜有对“为什么这么考”和“如何高分应对”的深入剖析。对于一个备考了很久,渴望从优秀迈向卓越的考生而言,这种浅尝辄止的内容,根本无法提供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它更像是给初次接触这个考试的人提供一个“见过猪跑”的基础框架,但想让你跑得比别人快,这本书的马力显然是不够的。我当时还特意对比了其他几家出版社的同类书籍,它们至少在试题的选材和解析的思路上,还能看出一些差异化和针对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标准工业品,批量生产,缺乏灵魂。

评分

这份教材在知识点覆盖的广度上,倒是做到了不遗漏,但深度上却显得有些单薄。尤其是在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关键史实判断题上,它的解析往往只是简单地引用教材原文,然后给出对错判断。我更需要的是,针对这些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例如,为什么这个历史事件A是正确的,而选项B虽然看起来也很像,但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或史学观点下是错误的。这种“为什么不”的哲学层面的探讨,这本书几乎没有涉及。它提供的知识框架是僵硬的、线性的,缺乏历史学本身应有的那种多视角、多解释的开放性。对于一个想在“学科知识”部分拿到满分的人来说,光靠这种“填鸭式”的知识点复习,是不够的,你需要理解史实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的演进脉络。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给“应试机器”准备的工具书,而不是给一个未来“教育者”准备的学习资料。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背完了一套公式,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套用这个公式去解一个真实的、复杂的问题。

评分

东西很好,是正品,而且搞活动购买,非常优惠,推荐购买呦。

评分

物流很快,京东自有物流还是很靠得住的!再多些优惠就更好了!

评分

不错,值得购买,推荐给大家,正品图书

评分

快考试了,希望可以过吧,加油加油~

评分

教资考试必备,好用,切时!

评分

书还好吧,很贵,总体满意。

评分

挺好的,会好好用。

评分

印刷精美。。写得好。。不错

评分

挺好的书 希望自己能通过考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