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由与平等的价值理念,任何一个制度规范下的社群都是一个道德社群,因为制度的设立就包含了对人的理解。
建立一个自由人平等相待的社会,是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罗尔斯《正义论》对这一理想做了更为系统、深入的论证,本书解读和评价了罗尔斯的理论,对罗尔斯正义原则背后的道德基础进行了全面深刻地论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自由主义的道德和政治内涵。作者提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这一构想,回应了对自由主义的若干主要批评,并参与中国当下重要的哲学和社会讨论。
周保松 七十年代初生于中国农村,1985年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英国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博士。现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任教,曾获中文大学通识教育模范教学奖及校长模范教学奖。还著有《小王子的领悟》(2016)、《政治的道德:从自由主义的观点看》(2014)、《走进生命的学问》(2012)、《相遇》(2008)、《政治哲学对话录》(2004)等。
我翻读本书各章,既钦佩周保松的为学之认真、思考之缜密、追问之不懈,更注意到他的强烈道德关怀与社会意识,知道政治哲学于他不仅是知性的探索,也是追求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困勉之旅。在哲学取向上、在知识与思想的兴趣上、以及对社会的关怀上,我们常能引发共鸣。
——钱永祥
周保松不是自由主义的学究式阐释者,他本身就是自由主义者,更确切地说,是平等主义式的自由主义者或左翼自由主义者。从这一立场出发,他广泛借鉴西方自由主义、尤其是罗尔斯式的自由主义思想资源,带着自觉的华语语境问题意识,对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这一政治理想做出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探讨。这项探讨的另一可贵之处是,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价值观念及其预设,行文平和、以理服人,因此书中极少有意识形态色彩,在学风上亦属难得之作。
——慈继伟
序 政治哲学作为道德实践(钱永祥)
自序 重视社会正义
新版自序
第一章 契约、公平与社会正义
第二章 道德平等与差异原则
第三章 资本主义最能促进自由吗?
第四章 自由主义、宽容与虚无主义
第五章 稳定性与正当性
第六章 正义感的优先性与契合论
第七章 康德、永久和平与主权
结 语 什么是自由主义
跋 行于所当行──我的哲学之路
附录一 罗尔斯的问题意识
附录二 自由之为好
参考书目
新版序
周保松
本书初版于2010年,出来后反应不错,遂在2013年出版增订版,加入两篇新文章,想不到反应仍然不错,遂有现在这个新版。我利用这个机会将全书通校了一次,并作了一些小修订。这样一本政治哲学著作,过了这些年仍然受到关注阅读,我在这里要谢谢读者的支持。
本书收录了我对当代自由主义的研究论文,尤其是罗尔斯(John Rawls)的社会正义理论。里面的篇章处理的问题虽然各有不同,但却有一共同关怀,就是思考什么是自由主义以及它为何值得我们追求。我近年逐渐发展出来的自由主义左翼观点,不少都可在这里找到,包括自由左翼对分配正义的看法,对资本主义与自由之间关系的剖析,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回应,以及对道德与幸福能否及应否契合的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看似抽象,但都是现代社会需要处理的大问题。
我将本书取名《自由人的平等政治》,不仅在于我认为这是理解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关键所在,也在于我认为自由和平等是自由主义最为重视的价值:自由个体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彼此相待,并共同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基本权利、民主制度、机会平等、文化多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和公平的财富分配等等,都是自由主义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将这些目标放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当可清楚见到它们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直到今天,我仍然坚持书中的基本观点。
如果我们同意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那么如何面对及改变这个社会巨大的不正义,便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大问题。但在庞大的制度面前,我们努力行正义之事,要求自己做个正直的人,是否过于天真过于不理智?政治哲学或许有能力告诉我们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应该是怎样,但它能否告诉「我」,作为世界的一员,到底该有多大责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合理一点?如果这个责任有可能令我受苦,甚至付出极大代价,我是否仍有理由继续去做该做的事?我是否仍有自信说,没关系,只要我所做的事是对的,无论代价多大,我仍然愿意承受?
这些困惑最后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对我们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外在于我们欲望体系的社会约束,抑或是我们福祉的一部份,甚至是构成我们自我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柏拉图或罗尔斯这样的哲学家会问的问题,也是生在当下且在乎这个世界变成怎样以及在乎自己活得如何的我们,每天均须面对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影响我们的个人行动,也影响整个社会转型的可能性。也许只有在直面这些问题,直面脆弱的个体在制度中承受的种种不义,直面自身生命的构成及其背后的各种条件和限制时,抽象的理念、复杂的论证和高远的价值,才有可能走进我们的生命,并帮助我们在艰难的践行中活出人的尊严。
本书初版出来后,即受到学友江绪林君的重视,并在《开放时代》发表〈正义的康德式诠释〉和我进行严肃认真的讨论,因而促使我写成〈罗尔斯的问题意识〉一文以作回应。这些年来,绪林和我有密切的思想交流,并对我有许多鼓励和启发。2016年2月19日,绪林选择了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我有无可言说的寂寞,也有无可言说的怀念。绪林,谢谢你。
是为新版序。
2016年3月13日
香港中文大学忘食斋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社会的运行逻辑,离不开对“自由”与“平等”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深入剖析,而《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第二版)这本书,无疑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晰而严谨的理论框架。书中对“自由”的阐释,超越了简单的“不被打扰”的狭隘定义,深入探讨了“何为真正的自由”,以及自由与个体发展、社会责任之间的微妙联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所引用的丰富多样的思想资源,这使得他的观点既有历史的深度,又不失现实的锐度。同时,书中对“平等”的探讨,也并非停留在口号式的呼唤,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平等,以及它们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挑战。作者并没有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独立思考,去认识到追求平等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努力和妥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与平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不断、充满挑战的社会构建过程。它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行动的实践。
评分读到《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第二版)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于“自由”和“平等”这两个概念的探讨,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我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似乎是自由和平等并存的社会,但这本书却巧妙地拆解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理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自由定义为“不受干涉”,而是提出了更 nuanced 的视角,比如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辩证统一。这种区分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追求的自由,不单单是被动地排除外界的束缚,更包含了主动地实现自我价值、拥有选择权的能力。同时,书中对“平等”的解读也同样发人深省。它不是僵化的平均主义,而是强调机会的公平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政治哲学概念,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历史回溯,变得触手可及。我能想象到,在阅读过程中,我脑海中那些关于社会不公、权利缺失的种种疑问,都逐渐找到了可以参照的理论基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政治的认知,也对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更包容的社会有了更清晰的思考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思想的启蒙,让我对“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这个宏大命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持久的共鸣。
评分《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第二版)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时代感”。作者在书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社会在追求自由与平等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将这些挑战与古典的政治哲学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我特别赞赏作者对于“自由”的定义,它并非简单地是对国家权力的规训,更是一种对于个体能力和机会的关注。这种积极的自由观,让我思考,一个真正的自由社会,不仅仅是“不被干涉”,更是“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书中对“平等”的探讨,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并没有回避当下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而是深入分析了其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思考。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这本书让我觉得,政治哲学并非是陈旧的理论,而是能够指导我们应对现实挑战、塑造更美好未来的有力工具。它鼓励我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不断地反思和探索,如何才能实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的平等政治”。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拿到《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第二版)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总觉得这类书很难引起我的兴趣。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他善于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来引出深刻的政治哲学道理。比如,在探讨“自由”的时候,他可能会从一个人选择晚餐吃什么的自由,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条件对个人选择的影响。这种由小见大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也更容易理解那些宏大的理论。而且,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读者灌输某种观点,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辩论。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停下来,反复琢磨作者提出的观点,并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对照。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平等”的多元解读,他并没有将平等视为一种单一的模式,而是强调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这本书让我收获良多,也让我对如何建设一个更理想的社会,有了更丰富、更多元的想象。
评分《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第二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通常对政治哲学类的书籍抱有敬畏之心,觉得它们往往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清晰、甚至可以说是充满诗意的语言,将复杂的议题一一展现。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基石,通过严谨的逻辑推导和丰富的人文关怀,搭建起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理论殿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政治”本身的讨论,它不是冷冰冰的权力斗争,而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如何建立一种能够保障所有人尊严的社会契约。这种视角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政治的积极意义,它能够成为塑造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书中对不同政治思想流派的梳理和评价,也让我对历史上的思想家有了更立体、更动态的认识。我甚至能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的温度,让一本原本可能冰冷的理论著作,充满了生命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更高的 vantage point,能够更清楚地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所追求的未来。
评分挺好不错,真不错!
评分装帧很好,完美
评分43333335553454345
评分送货快,服务不错,老客户了,下次还会光顾。
评分政治哲学著作,要有点底子才能懂
评分帮朋友买的.朋友很满意.
评分不知道到货没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非常有价值
评分内容不错,包装不错,配送迅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