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原书第4版)

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原书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丹尼尔·托马尔(Daniel Tomal) 著,张雪英,段淑斐,刘帆 译
图书标签:
  • 电子设备
  • 故障诊断
  • 故障排除
  • 维修
  • 电子工程
  • 电路分析
  • 测试技术
  • 电子技术
  • 实用指南
  • 原书第4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41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889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子电气工程师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了传统电学理论和器件应用。第4版涵盖了基于微处理器的新系统设备、测试仪器和技术,重点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和网络驱动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内容包括:必备的基础理论,当今测试设备的发展,工业控制中必不可少的电气理论、应用和服务知识,民用和工业布线的故障诊断,数字电路、时序数字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网络、网络驱动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本书适合电子工程师、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及电子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丹尼尔·托马尔,博士,芝加哥大学教授,畅销书作者。他撰写了15本书电子类设备和故障维修的图书。他是一个受广泛追捧的电子类爱好者图书的畅销书作者。

目录

本书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故障检修原理1
1.1故障检修概论1
1.2电路故障2
1.3故障检修方法4
1.4安全用电8
1.5测试基本元器件9
1.6半导体13
1.7集成电路21
1.8电子管24
1.9超级电容25
1.10电感27
自测题27
问答题30
第2章 电子测试仪器31
2.1注意事项31
2.2万用表、VOM、FET万用表和DMM31
2.3示波器32
2.4专业测试仪35
2.5使用测试探针41
自测题42
问答题43
第3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故障检修44
3.1基本原理44
3.2电动机类型45
3.3发电机类型53
3.4电动机修复53
3.5发电机修复59
3.6预防性维护61
自测题62
问答题64
第4章 工业控制领域的故障检修65
4.1基本原理65
4.2控制器的类型67
4.3修理和测试程序75
4.4预防性维护79
自测题80
问答题82
第5章 民用、商用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故障检修83
5.1基本原理83
5.2电气布线电路检修87
5.3照明和控制系统检修92
5.4电视分布式系统检修93
5.5光纤通信检修96
5.6预防性维护99
自测题99
问答题101
第6章 收音机和电视机故障检修103
6.1 调幅工作原理103
6.2调频工作原理104
6.3调频混频工作原理106
6.4 电视机发送机和接收机工作原理112
6.5收音机故障检修115
6.6黑白CRT电视显示器故障检修121
6.7彩色阴极射线管电视机显示器故障检修126
6.8 高清、超清和智能电视机139
6.9高清、超清和智能电视机故障检修140
6.10预防性维护142
自测题143
问答题146
第7章 数字电路故障检修148
7.1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148
7.2故障检修技术156
7.3开路和短路159
7.4集成电路芯片的安装和替换161
7.5数字电路的故障检修仪器162
自测题163
问答题165
第8章 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故障检修166
8.1触发器166
8.2编码器和解码器169
8.3移位寄存器及其故障检修171
8.4计数器173
8.5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175
8.6同步逻辑系统故障检修177
8.7缓冲器178
8.8多路复用器与解复用器181
自测题183
问答题185
第9章 微处理器系统故障检修187
9.1微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系统187
9.2微处理器系统的组成部分188
9.3微处理器系统的软/硬件故障检修189
9.4 硬件和软件的故障检修方案190
9.5识别硬件和软件问题191
9.6微处理器基础196
9.7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检修工具199
9.8预防性维护203
自测题204
问答题206
第10章 生物医学设备故障检修208
10.1 电气安全及设备安全208
10.2 除颤器209
10.3 ECG系统211
10.4 EEG系统216
10.5 血液透析机及故障检修221
10.6 MRI机及故障检修223
10.7 超声仪及故障检修224
10.8 X射线仪及故障检修227
自测题228
问答题230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231
11.1 网络介绍231
11.2 网络拓扑231
11.3 通信媒介233
11.4 网络架构和以太网技术235
11.5 网络设备236
11.6 OSI模型239
11.7 TCP/IP协议族241
11.8 IP地址242
11.9 子网划分244
11.10 路由器和IOS命令246
11.11 路由协议249
11.12 交换机和虚拟局域网251
11.13 网络故障检修252
11.14 通过OSI层的网络故障检修255
11.15 使用流程图的网络故障检修示例257
11.16 路由器故障检修示例260
11.17 预防性维护262
自测题263
问答题265
第12章 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故障检修267
12.1 嵌入式系统267
12.2 用于故障检修和系统文件的数据手册信息271
12.3 微控制器系统和微处理器系统故障检修比较271
12.4 微处理器的时序图272
12.5 微控制器的时序图274
12.6 来自于实测仪器的波形275
12.7 其他可编程器件279
12.8 树莓派283
12.9 预防性维护283
自测题284
问答题286
附录A 电动机故障检修指南289
附录B 电动机控制故障检修指南291
附录C 收音机和立体音响故障检修指南294
附录D DVD播放器故障检修指南295
附录E 天线电视故障检修指南297
附录F 发电机故障检修指南298
附录G 普通故障检修指南299
附录H 超级电容测试指南300
附录I  故障检修缩写302
附录J 使用路由器命令进行故障检修305
附录K 使用开关命令进行故障检修308
附录L  故障检修功能键310
自测题答案312
术语表314

前言/序言

第4版中新增了最新的电气设备简介和故障检修方法。它仍旧适合任何人阅读—专科、本科、硕士学历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技术学员、维修技术员、业余爱好者、实习技术员,以及贸易、工业和职业技术类专业的学生—任何想了解电力和电气故障检修的人。本书适合作为电气科学和电子检修故障课程的教材,或者作为技术类、职业类或工科课程的参考资料。为了达到本书的最佳使用效果,建议读者拥有一定的电气电子相关理论基础知识。
本书同样可以作为一本便携的参考指南,它可以帮助任何技术员或工程师检修各种电气和电子产品与设备的故障。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巩固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检修信息,读者就不再需要同时准备好几本书。作者以务实的风格写作,并加入了大量的表、图以及故障检修流程图。作者在书中加入了很多经验法则和诀窍,这些都来自作者作为多年的电气电子故障检修人员和顾问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本书将经典电气理论和设备(电动机、控制器和布线)与现代网络和电子技术(计算机、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相结合;同时增加了关于生物医学设备的前沿内容。书后的附录便于让读者快速检修故障,而不需要通读全书。
本书采取了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从基本的故障检修分析以及传统产品到更为复杂的先进技术。第1章涵盖了电气和电子故障检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且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元器件测试,比如电容、二极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电阻、超级电容和电感。该章也包括了实用的故障排除方法,并且罗列了如今电气领域的各种常见故障。
第2章概述了用于电气电子产品和设备故障检修的新颖测试仪器。其中既包括已广泛应用的测试仪器,诸如VOM、FET万用表、DMM、示波器,也有专用测试仪器,比如兆欧表、数字逻辑探针、时域光反射仪,以及网络、波形和光谱分析仪。
第3章解释了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基本理论以及维修方法—它们是工业机械的核心。电动机的类型包括罩极型、电容型、三相型、推斥型、通用型、同步型,以及在数字应用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步进电动机。
第4章解释了工业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应用和维修,并介绍了几种控制器,比如手动起动器、磁过载继电器、气动计时继电器、双金属热过载继电器、鼓形开关、电子驱动器和可编程控制器。
第5章涵盖了民用和工业布线的故障检修,也解释了基本理论和布线基础。另外,讨论了这类电路(如配电箱、三路和四路开关控制、星形和三角形布线、多相工业布线、光纤、电视和天线分布系统)的故障排除。
第6章讲解了收音机和电视的故障检修。它首先描述调频、调幅、调频混频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阶段,接着讲述高清、超高清和智能电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阶段。然后列举了一些典型故障,并且讲解了测试和维修这些产品的方法。
第7章概述了数字电路的故障检修。内容包括模拟和数字电路、基本的逻辑门、数字技术、安全检测、开路和短路的数字电路、故障排除实例,以及对诸如示波器、逻辑脉冲发生仪、逻辑探头等的故障检修。
第8章阐述现代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首先介绍触发器、解码器和编码器,然后介绍移位寄存器、计数器,以及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最后讲述同步逻辑电路的故障检修。
第9章介绍了微处理器、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和故障检修。具有电路仿真器(ICE)的存储器、输入/输出、基于微处理器系统的故障检修方法、微处理器芯片、内存升级、汇编和反编译内存转储是该章的主要内容。
第10章介绍了生物医学设备和故障检修的尖端技术。电气安全是重点。也介绍了和医学设备(如除颤器、ECG机、EEG机、血液透析机、MRI机、超声仪器和X射仪器)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技术概念;以及故障检修和预防性维护。
第11章概述了现代计算机网络。主题包括配置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使用思科IOS指令的开关、IP地址、子网划分、虚拟局域网、通过OSI层的网络故障检修、采用流程图的网络故障检修示例,以及路由器故障检修示例。
第12章概述了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新兴领域。该章简洁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然后介绍了基于微控制器系统的故障检修、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的时序图、Z16FMC微控制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可编程器件。
作者相信,在这个重要的电气和电子故障检修领域,如果你想提高自身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致 谢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Daniel Tomal博士的邮件,他问我是否有兴趣成为一本名为《Electronic Troubleshooting》书的合著者,我欣然对他说,我有兴趣。当我看着麦格劳-希尔公司的合同时,我意识到这是事实而非梦境。我对Tomal博士的感谢之情依旧无以言表;他给我机会,让我能合著一本书,使我得偿所愿。我非常感谢他的帮助和建议,以及他带给我的这段奇妙的著书之旅。从我见到他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给予我建议和鼓励。能成为他的合作伙伴是我莫大的荣幸。
非常感谢Patrick O扖onnor教授。他曾作为院长在1994年他雇用我到德锐大学芝加哥校区。这么多年来,他指导、建议、鼓励我获得博士学位。Patrick教授很早就退休了,但在我写第9章和第12章遇到问题向他请教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这两章涉及的内容正是他所擅长的,而他所了解的知识远远不止书中这些内容。这两章的完成必须感谢他。因为他的知识、经验与帮助,我才得以把这重要的两章加入到本书里来。Patrick还参与了编辑、审核其他章节,第8章的大部分插图都是他绘制的。
我还要感谢Ahmed Khan博士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在这本书中,还在我们多年来合著的专业论文中。他出版的大量书籍和发表的论文,以及他的品格、知识、经验、鼓励、建议和友情,都是我接手这个项目并得以完成相关章节的主要原因。
第7章、第10章、第11章的图和表引用自Mike Breckenridge。他对于Multisim、Eclipse和Visio这些程序的了解,以及他对于细节的重视,都为这些专业图片的完成做出了贡献。在此要感谢他积极的鼓励、帮助和友情。
我还要感谢漂亮的模特Stephanie和Isabella Girjikian,她们非常耐心而且专业地为我们的照片摆造型。她们的父亲Hacik Girjikian为我们拍摄了这些照片。
我同样要感谢我在德锐大学芝加哥校区的朋友和同事,他们在这些年给予了我很多建议与鼓励。
此外,我要向一位退休的土木工程师Joseph Arslan表达我深深的感激,他不仅是我的叔叔,还是我的良师与顾问。从我记事起,他就一直鼓励我去做一名工程师。如果没有他的建议、关怀和爱,我将无法完成任何目标。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我必须感谢我的妻子,感谢她无限的爱、支持、鼓励、智慧与包容,以及她对我的那份矢志不渝的信念。
—Aram S. Agajanian博士作者希望感谢很多为本书的完成做出贡献的学者和组织。在此我们向为我们提供信息和插图的许多公司表达诚挚感激。比如Zenith Video Tech公司、Winegard公司、KB Electronics公司、Reliance Electric公司、Lexsco公司、B & B Motor and Control公司、Tektronix公司、AVO International, Simpson Electric公司、John Fluke Mfg.公司、Hewlett-Packard公司、Bodine Electric公司、Superior Electric, Allen-Bradley公司、Square D公司、Chapman Electrical Works, Etcon公司、Clobe Products公司、Leader Instruments公司、Franklin Electric公司、Marathon Electric公司、General Electric公司、IBM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公司、Howard W. Sams &公司、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电力和电力电子中心、NetGain Technologies公司、Maxwell Technologies、Megger、北美洲的Panasonic公司、Rich-Mar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Intel公司、Zilog公司,以及思科公司。同样也要感谢Jeremy Hajek教授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嵌入式系统项目组。Dan Tomal十分感激与Mike、Tony和Eric Tomal共事的多年时光。他们在维修方面简直无所不能。最后,我们要感谢Gurtz Electric公司的Frank Gurtz、Gibson Electric &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的Dan Fitzgibbons和芝加哥城市电气承包商协会的大力支持。
推荐序根据2012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在未来十年中,增长最快的就业机会将会出现在科技相关领域。对于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说,拥有所需技能以便在这个不断发展且充满挑战的技术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显得尤为重要。
Tomal博士与Agajanian博士的这本书为现在和将来的职业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本书简洁明了且注重实用性,是非常优秀的书籍,也是一本把多种技术和电气设备以非常全面的编排方式呈现给读者的专业书籍。对于在校学生、已经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电子工程师、实习技术员、维修技术人员、业余爱好者以及电气故障检修工来说,本书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Candace Goodwin芝加哥都会区主席美国德锐大学译者序本书由Daniel Tomal博士和Aram Agajanian博士所著,从1993年发行第1版,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发行到第4版。本书被评为电气工程领域最权威的实用性书籍之一,获得了广泛好评。第4版是对前三版的一次彻底改编与升级,将经典电气科学理论设备(电动机、控制器和布线)与现代网络和电子技术(计算机、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相结合;同时加入了生物医学设备的前沿技术。
本书实用而且简洁,是一本把多种技术和电气设备以非常全面的编排方式呈现给读者的专业书籍。它适合任何对电气电子设备感兴趣的人。本书独特之处在于图文并茂,以多年的电气电子故障检修所得的宝贵经验引领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检修技术,并解决实际问题。
全书采用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从基本的故障检修原理以及传统产品到更为复杂的先进技术。全书共分为12章,每章由基本内容、自测题和相关问答题构成。自测题和问答题可以增强读者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同时敦促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鉴于本书对电气故障检修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加强国内外知识经验的交流,我们受机械工业出版社委托,对全书进行了翻译。具体工作由太原理工大学的张雪英教授、段淑斐博士、刘帆博士负责;其中本书赞誉、推荐序、前言、第10章、术语表由张雪英翻译,第1、3、4、6、7、8章由段淑斐翻译,第2、5、9、11、12章、附录由刘帆翻译,全书由张雪英统稿。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得到了一些老师和在校博士生的帮助。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原书第4版)》 是一本深入探讨现代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的权威参考书。本书旨在为电子工程师、技术维修人员以及对电子设备原理和故障排除充满兴趣的读者提供全面、系统且实用的知识体系。 本书内容涵盖广泛,主要聚焦于以下核心领域: 一、 电子设备基本原理与组成: 半导体器件基础: 深入剖析二极管、三极管(BJT)、场效应管(FET)、集成电路(IC)等基本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涵盖PN结、载流子迁移、导通与截止机制等关键概念。 模拟电路分析: 详述放大器(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电源电路等常用模拟电路模块的设计原理、工作状态分析以及潜在的故障模式。 数字电路基础: 阐述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等数字电路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 介绍CPU的工作流程、指令集、存储器接口、I/O端口等核心组成部分,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用电子元件: 覆盖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继电器、开关、连接器等无源及有源元件的电气特性、选用原则及常见故障表现。 二、 故障诊断的系统性方法论: 故障分析流程: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故障分析框架,包括故障现象描述、故障区域定位、故障原因推断、故障排除验证等关键步骤。 逻辑思维与推理: 强调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排除法等逻辑思维工具,结合电路原理,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信息收集与利用: 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收集故障信息,包括用户反馈、设备运行记录、报警信息,并如何分析这些信息以获取线索。 经验积累与模式识别: 强调经验在故障诊断中的重要性,引导读者通过学习和实践,积累常见故障的模式识别能力。 三、 关键诊断工具与技术: 万用表(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表): 详细介绍万用表在电压、电流、电阻、通断、二极管正反向导通等基本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并解读测量结果。 示波器: 深入讲解示波器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幅值、周期、频率、相位,以及捕捉瞬态信号等方面的功能和操作技巧。 逻辑分析仪: 介绍逻辑分析仪在分析数字信号时序、解码总线通信、查找数字电路逻辑错误等方面的应用。 信号发生器: 阐述信号发生器在测试电路对特定信号的响应,以及模拟输入信号以重现故障现象中的作用。 其他专业测量设备: 提及频谱分析仪、LCR测试仪、电源供应器等用于特定领域故障诊断的工具。 在线调试与仿真工具: 介绍在软件层面进行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包括代码调试、仿真模型分析等。 四、 常见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案例与排除策略: 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电子设备(如家用电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工业控制设备、汽车电子等)的典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电源类故障: 分析无源/有源开关电源、线性电源的常见故障(如输出电压不稳、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等),以及相应的检测和维修思路。 信号传输与处理类故障: 讲解音频/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射频电路、数据通信电路的故障诊断,如信号衰减、失真、干扰、串扰等。 控制与逻辑类故障: 针对微处理器、微控制器、FPGA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分析程序跑飞、存储器错误、I/O端口失效、时钟异常等问题。 元器件损坏与失效: 详细分析各种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容、电阻、晶体管等)因过压、过流、过热、老化、制造缺陷等原因造成的损坏及其在电路中的表现。 接地与屏蔽问题: 探讨接地不良、屏蔽失效等导致的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软件与固件故障: 讲解因软件Bug、固件损坏、配置错误等引起的设备运行异常,以及相应的诊断与恢复手段。 五、 预防性维护与可靠性设计: 环境因素影响: 分析温度、湿度、灰尘、振动等环境因素对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元器件选型与寿命: 强调合理选型高质量的元器件,了解元器件的寿命曲线,以及早期失效和晚期失效的机理。 结构设计与散热: 探讨良好的结构设计和有效的散热系统对防止设备过热、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与维护: 提出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清洁、紧固、检查连接、测试关键参数等,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本书的独特优势: 原理与实践并重: 既深入讲解电子电路的理论基础,又提供大量实际操作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易于理解和应用。 案例丰富且详实: 覆盖面广,贴近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方法论系统: 提炼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故障诊断思维模式,帮助读者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诊断”。 技术前沿性: 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步伐,融入了较新的诊断工具和技术。 无论您是希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电子工程师,还是需要解决实际维修难题的技术人员,亦或是对电子世界充满好奇的学习者,《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原书第4版)》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宝贵工具和可靠伙伴。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定位和解决电子设备的各类故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扎实的学术风格和严谨的逻辑。它不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轻松有趣,而是以一种更加务实和深入的方式来探讨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一主题。我一直对电子设备内部的运作机制充满好奇,尤其是在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时,我总想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听从维修人员的说法。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绝佳机会。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各种电子元件工作原理的讲解,以及它们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当我阅读到关于某些特定故障的详细分析时,我能联想到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类似情况,并豁然开朗。书中提供的诊断流程和排除步骤,也让我看到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可能性。我非常欣赏它在描述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细致和全面,它不回避任何可能出现的复杂性,而是将其一一剖析,力求让读者能够彻底理解。我计划将其作为一本长期参考的书籍,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从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专业性和深度,它将带我进入一个更加精细化的电子世界。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被它坚实的装帧和沉甸甸的分量所震撼。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书籍,而是一部值得潜心钻研的厚重著作。它的排版布局清晰,文字与图表的结合相得益彰,使得原本可能晦涩的电子技术知识变得相对易于理解。我一直对电子设备充满好奇,从家里的微波炉、电视机,到工作时需要用到的各种仪器,它们都像一个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我无法完全理解的精密构造。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提供了一把钥匙,让我有机会窥探这些“盒子”的内部世界,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又会在什么情况下“罢工”。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故障现象的描述,它们细致入微,往往能击中我过去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惑点。比如,有时候电视机画面突然消失,但我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原因,这本书里可能会详细分析是哪个元器件出了问题,以及可能导致这个问题的连锁反应。这种由果溯因的分析方式,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一个固定的维修步骤,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故障的根本原因。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我未来学习电子技术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它让我明白,学习技术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原理,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务实,没有花哨的语言,也没有过多的理论铺垫,直接切入电子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核心。我一直认为,掌握一门技术,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原理,而这本书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我过去在接触电子设备时,常常因为不了解其工作原理,而在故障发生时束手无策。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我注意到书中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失效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设备为何会发生故障。同时,书中提供的故障诊断流程和排除方法,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尤其欣赏它在分析复杂故障时的条理性,能够层层递进,引导读者逐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学习电子技术的重要参考,并希望通过它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独立解决电子设备故障的能力。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人们掌握实用技能的教科书。

评分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简洁明了,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比较舒适。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我一直对电子产品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自己动手修复的小家电和数码产品。过去,我遇到设备故障时,往往只能依赖网上的零散信息,或者直接送去维修,这让我觉得有些被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系统、更专业的解决方案。我特别看重它在故障诊断方面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排除步骤。这种循序渐进的分析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我注意到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因为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我打算将这本书放在手边,在遇到电子设备问题时,能够随时翻阅,并从中找到解决的思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从“维修者”变成“诊断者”的指南。

评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内容为王”。虽然封面设计相对简洁,但其厚重的体积和扎实的装帧,预示着内部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我一直对电子设备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当它们出现故障时,我总想探究其根本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坏了”这个事实。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迎合了我的这种需求。我翻阅了目录,内容覆盖了从基础的电子元器件到复杂的集成电路,再到各种电子设备的具体故障排除,显得非常全面。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故障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它不仅仅是列举故障,更重要的是解释了导致故障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诊断和排除。我注意到书中还包含了不少图例和表格,这些对于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非常有帮助,可以让我更快地把握核心信息。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的“电子故障百科全书”,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任何电子设备方面的问题,都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电子设备维修和诊断能力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气质很特别,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面向初学者的“速成”指南,也不像那些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的学术专著。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一种踏实、严谨的态度,把复杂的技术问题层层剥开,讲得明明白白。我个人是从事硬件维修行业多年的,平时接触到的各种电子设备故障也数不胜数。有时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前所未见的故障。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拓展我的知识边界,学习一些新的诊断思路和排除方法。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型的、复杂的电子设备时,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和案例分析,应该能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框架。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常见故障模式的归纳总结,这一点非常实用。很多时候,问题并非都是全新的,而是某些经典故障的变种。如果能够掌握这些经典的故障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印证,相信会大大提高维修的效率和准确性。我期待着能从这本书中学到更多关于电路分析、信号诊断以及元器件特性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我的维修工作中更上一层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怎么修”的书,更是一本“为什么会坏”和“怎么才能修得更好”的书。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翻看目录就觉得信息量巨大。封面设计倒是挺务实的,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一看就是技术类的书籍。我原本以为会比较枯燥,但实际翻阅后发现,虽然是专业书籍,但行文风格倒也算清晰。我个人对电子设备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小家电、电脑配件之类的,有时候遇到点小毛病,自己琢磨着能修好也挺有成就感的。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可以更系统、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里面的插图和图表也挺多的,对于理解复杂的电路图或者元器件的排列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一些基础概念的讲解,比如电阻、电容、电感这些最基本的电子元件,虽然我之前接触过一些,但这本书里的一些解释和比喻,让我对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时候,很多复杂的问题,追根溯源其实都离不开这些基础知识。而且,书中还提到了不少实际的案例分析,这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因为理论知识再扎实,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中,也显得有些空洞。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修”,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坏”,以及“怎么预防”。这对于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打算近期静下心来,从头开始,一点点地啃这本书,希望能把里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将来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加自信地去应对。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系统、实用,相信读下去之后会有更多的惊喜。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和“专业”。它不是那种可以随意翻阅的休闲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的技术类书籍。我一直对电子设备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它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去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过去曾经尝试过自己动手修理一些小电器,虽然有时候能成功,但更多时候是感觉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提供了一张详尽的地图,指引我如何在复杂的电子世界中探索,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类型故障的分类和分析,这种系统化的方法论,对于我这种缺乏系统性电子知识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让我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去排查问题,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我注意到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图示和电路图,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是一个比较依赖视觉信息来理解复杂概念的人。通过这些图示,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元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信号的流动路径。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提升自己对电子设备的理解能力,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更自信地去处理各种电子故障。

评分

初次拿到这本书,便被其厚重的分量和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它散发着一种技术性的权威感,让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专业著作。我一直对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潜在的故障原因充满好奇,尤其是当这些精密仪器出现问题时,我总渴望能够探究其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我翻看了目录,内容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基础的元器件特性到复杂的系统故障排除,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故障的分类和诊断流程的梳理,这种系统化的方法论,对于我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电子设备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注意到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这些视觉化的辅助信息,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电路原理和故障现象。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的重要学习资源,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对照、印证,逐步提升自己对电子设备的认知水平。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是一本能够引领我深入探索电子设备奥秘的宝库。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朴实无华,但内容却散发出一种厚重和专业的质感。我一直对电子产品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我曾经尝试过修理一些简单的电子设备后,我更加渴望能够系统地学习电子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过去,我常常在面对故障时感到束手无策,只能依赖一些不成体系的网络信息,效果并不理想。这本书的出现,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而是从更深层次的原理入手,详细讲解了电子设备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和失效模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故障的系统性分析,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诊断思路,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排查,而不是盲目地尝试。我还注意到,书中包含了很多图解和电路分析,这对于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电路结构和信号传递。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套扎实的电子故障诊断体系,从而在未来的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