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深度军事》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二战
  • 武器
  • 军事
  • 历史
  • 珍藏版
  • 鉴赏
  • 图鉴
  • 科技
  • 战争
  • 世界武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51556
版次:2
商品编码:120931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8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爆发的超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伤亡惨重,破坏性较大的全球性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各种各样的战役层出不穷,而在这些战役的背后,拥有当时各参战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二战不仅是一场战争,也是一次军备竞赛,更是一次高科技的对决。了解历史,读懂战争,增强国防意识是青少年必上课程。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二战时期的尖端武器装备,补充完善了每种武器的文字资料和性能参数,力求提升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配有能直观反映二战尖端武器装备特征的精美图片,让读者在第一时间鉴赏和识别这些二战时期的尖端武器装备。
  本书紧扣军事专业知识,不仅能让读者熟悉武器历史,而且可以让读者了解武器的作战性能,特别适合用作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科普学习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深度军事》编委会,是由一群资深的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主编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以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出版过20余本军事类图书。写作团队中的作者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
  《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 章 二战漫谈 ....1
回顾二战 2
同盟国 .. 4
轴心国 .. 4
二战中的尖端技术 .. 4
海上科技 6
陆地科技 6
空中科技 7
第2 章 空军战机 ....9
德国Me-262 喷气式战斗机 ... 10
德国Bf-109 战斗机 .... 11
德国He 112 战斗机 .... 12
德国Fw 190 战斗机 .... 13
德国Ju-86 高空侦察机 . 15
德国Ju-287 轰炸机 .... 16
德国Ar 234“闪电”轰炸机... 17
德国Ta-152 战斗机 .... 19
美国P-26 战斗机 . 20
美国P-40“战鹰”战斗机 .... 22
美国P-51“野马”战斗机 .... 24
美国F2A“水牛”战斗机 26
美国F4F“野猫”战斗机 . 27
美国F4U“海盗”战斗机 28
美国F6F“地狱猫”战斗机 .... 30
美国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32
美国B-24“解放者”轰炸机 .. 34
美国B-25“米歇尔”轰炸机 .. 36
美国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38
美国C-46“突击队员”运输机 40
美国C-47“空中火车”运输机 42
美国P-43“枪骑兵”侦察机 .. 43
美国P-47“雷霆”战斗机 .... 44
美国P-61“黑寡妇”战斗机 .. 46
美国SBD“无畏式”轰炸机 ... 47
美国TBF“复仇者式”轰炸机 . 49
美国F3F“飞行木桶Ⅱ”战斗机 51
美国OS2U“翠鸟”水上侦察机 52
美国SB2C“地狱俯冲者”轰炸机 ... 53
美国TBD“毁灭者”鱼雷轰炸机 .... 54
俄罗斯Tu-2 轰炸机 .... 55
俄罗斯Yak-1 战斗机 ... 56
俄罗斯Yak-3 战斗机 ... 57
俄罗斯Yak-7 战斗机 .... 58
俄罗斯Yak-9 战斗机 ... 59
俄罗斯La-7 战斗机 60
俄罗斯La-5 战斗机 .... 61
俄罗斯La-3 战斗机 62
俄罗斯La-1 战斗机 63
俄罗斯IL-4 轰炸机 64
俄罗斯Pe-8 轰炸机 .... 65
英国“喷火”战斗机 .... 66
英国“剑鱼”式鱼雷轰炸机 ... 67
英国“蚊”式轰炸机 .... 69
英国“暴风”战斗机 .... 70
英国“吸血鬼”战斗机 .. 71
英国“桑德兰”水上巡逻轰炸机 .... 72
英国“贼鸥”式战斗轰炸机 ... 73
英国“流星”战斗机 .... 74
英国“飓风”战斗机 .... 75
法国MS.406 战斗机 .... 76
日本“零”式战斗机 .... 77
日本百式侦察机 ... 78
日本Ki-100 战斗机 79
第3 章 海军舰船 ...81
战列舰 . 82
美国“科罗拉多”级“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 ... 82
美国“田纳西”级“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 84
美国“宾夕法尼亚”级“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 85
美国“内华达”级“内华达”号战列舰 .... 86
美国“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 88
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 89
美国“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 90
美国“怀俄明”级战列舰 . 92
美国“纽约”级战列舰 ... 94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95
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 97
英国“复仇”级战列舰 ... 98
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 100
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 101
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 102
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 103
意大利“维托里奥”级“利托里奥”号战列舰 .. 105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 .. 106
驱逐舰 107
英国“部族”级驱逐舰 .. 107
美国“弗莱彻”级驱逐舰 108
美国“桑普森”级驱逐舰 109
德国1934A 型驱逐舰 .... 110
德国1936A 型驱逐舰 .... 111
巡洋舰 112
美国“巴尔的摩”级巡洋舰 ... 112
美国“克利夫兰”级巡洋舰 ... 113
美国“奥马哈”级巡洋舰 114
美国“阿拉斯加”级巡洋舰 ... 115
德国“科隆”级巡洋舰 .. 116
意大利“扎拉”级巡洋舰 117
英国“肯特”级巡洋舰 .. 118
英国“约克”级巡洋舰 .. 120
法国“阿尔及尔”级巡洋舰 ... 121
苏联“恰巴耶夫”级巡洋舰 ... 122
潜艇 .. 123
德国Ⅶ级潜艇 123
德国XXI 级潜艇 ... 124
美国“小鲨鱼”级潜艇 .. 125
英国U 级潜艇 126
英国S 级潜艇 128
法国“速科夫”号潜艇 .. 128
日本伊-400 级潜艇 130
航空母舰 ... 131
美国“约克城”级“企业”号航空母舰 ... 131
美国“长岛”号航空母舰 132
美国“中途岛”级“中途岛”号航空母舰 . 133
美国“卡萨布兰卡”级航空母舰 .... 134
美国“桑加蒙”级航空母舰 ... 135
日本“瑞凤”级航空母舰 135
日本“龙凤”级“龙凤”号航空母舰 136
日本“赤城”级“赤城”号航空母舰 137
日本“大和”级“信浓”号航空母舰 138
英国“大胆”级“大胆”号航空母舰 139
英国“光辉”级“光辉”号航空母舰 140
英国“暴怒”号航空母舰 141
美国“博格”级护航航母 142
美国“列克星敦”级舰队航母 . 143
美国“游骑兵”级舰队航母 ... 144
美国“巴劳”级常规潜艇 146
美国“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 . 147
美国“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 .... 148
第4 章 装甲战斗车辆 ...151
坦克 .. 152
美国M3“格兰特”中型坦克 .. 152
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 .. 153
美国M3/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 155
美国M24“霞飞”轻型坦克 ... 156
美国M26“潘兴”重型坦克 ... 158
美国T-28 超重型坦克 .. 159
苏联T-18 坦克 ... 160
苏联T-26 轻型坦克 .... 161
苏联T-28 中型坦克 .... 163
苏联T-34 中型坦克 .... 164
苏联T-35 重型坦克 .... 166
苏联T-44 中型坦克 .... 168
苏联T-50 轻型坦克 169
苏联T-60 轻型坦克 171
苏联T-70 轻型坦克 .... 172
苏联IS-2 重型坦克 173
苏联BT-7 快速坦克 .... 174
苏联KV 重型坦克 .. 175
俄罗斯T-54/55 主战坦克 176
英国“玛蒂尔达”步兵坦克 ... 178
英国“谢尔曼萤火虫”中型坦克 .... 180
英国A34“彗星”巡航坦克 .... 182
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 183
英国“克伦威尔”巡航坦克 ... 184
意大利M11/39 中型坦克 185
意大利M13/40 中型坦克 186
意大利M14/41 中型坦克 187
意大利P-26/40 重型坦克 .... 188
德国“虎”式重型坦克 .. 189
德国“豹”式中型坦克 .. 191
德国“虎王”重型坦克 .. 192
德国一号中型坦克 . 193
德国二号轻型坦克 . 195
德国三号中型坦克 . 196
德国四号中型坦克 . 197
步兵用装甲车 .... 199
德国Sd.Kfz.250 半履带轻型装甲车 . 199
美国M2 半履带车 . 200
美国M8 装甲车 ... 201
日本九五式装甲车 . 202
苏联BA-20 轮式战车 ... 203
美国M3 装甲侦察车 .... 204
德国SdKfz 251 半履带装甲车 . 205
第5 章 步兵重武器 207
机枪 .. 208
美国M1917 重机枪 208
美国M1919 A4 重机枪 .. 209
美国勃朗宁M2 重机枪 .. 210
美国M1941 轻机枪 211
德国MG42 通用机枪 .... 212
德国MG34 通用机枪 .... 213
德国MG13 轻机枪 . 214
苏联捷格加廖夫DP/DPM 轻机枪 .... 216
俄罗斯RPD 轻机枪 . 218
苏联SG-43 重机枪 219
日本九六式轻机枪 . 221
英国马克沁重机枪 . 222
英国布伦式轻机枪 . 223
英国刘易斯轻机枪 . 224
捷克斯洛伐克ZB-26 轻机枪 .. 225
瑞士富雷尔M25 轻机枪 . 226
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 227
芬兰M26 轻机枪 .. 228
丹麦麦德森轻机枪 . 229
便携式反坦克武器 230
美国“巴祖卡”火箭筒 .. 230
德国Panzerschreck 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231
德国Panzerfaust 3 反坦克榴弹发射器 232
德国HHL 磁性吸附雷 .... 234
苏联PTRS-41 反坦克枪 . 235
苏联PTRD-41 反坦克枪 . 236
英国步兵反坦克发射器I型 ... 237
日本九七式反坦克枪 .... 238
步兵用火炮 . 239
美国M2 迫击炮 .... 239
美国M59“长脚汤姆”加农炮 . 240
美国T34 希神多管火箭炮 241
美国M6 反坦克炮 . 242
美国M7“牧师”自行火炮 .... 243
美国M8 自行火炮 .. 244
美国M12 自行火炮 . 245
美国M10 自行火炮 246
美国M18 自行火炮 247
俄罗斯SU-85 自行火炮 . 248
俄罗斯SU-100 自行火炮 249
德国三号自行火炮 . 250
德国“灰熊”式自行火炮 251
德国“犀牛”式自行火炮 252
德国sIG33 步兵炮 . 253
德国le.IG18 步兵炮 254
德国sPzB41 反坦克炮 ... 256
德国Pak36 反坦克炮 .... 257
德国Pak43 无后坐力炮 .. 258
火焰喷射器 . 259
美国M2 火焰喷射器 259
日本100 式火焰喷射器 .. 261
苏联ROKS-3 火焰喷射器 . 262
德国Flammenwerfer 35 火焰喷射器 .. 263
德国Flammenwerfer 40/41 火焰喷射器 .... 264
德国Einstossflammenwerfer 46 冲锋火焰喷射器 .. 265
第6 章 单兵轻武器 267
步枪 .. 268
美国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 .. 268
美国M1“加兰德”步枪 . 270
美国M1941“约翰逊”步枪 ... 271
美国M1918“勃朗宁”步枪 ... 272
美国M1 卡宾枪 .... 274
德国Gew98 步枪 .. 276
德国Kar98k 步枪 ... 277
德国Gew 43 步枪 .. 279
德国StG44 突击步枪 .... 280
德国FG42 步枪 .... 281
德国StG45 步枪 ... 283
苏联莫辛- 纳甘1891/30 步枪 . 284
苏联托卡列夫SVT-40 步枪 ... 285
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 286
日本三八式步枪 ... 287
冲锋枪 288
美国汤普森冲锋枪 . 288
美国M3 冲锋枪 .... 290
英国斯登冲锋枪 ... 291
苏联PPSh-41 冲锋枪 .... 292
德国MP18 冲锋枪.. 294
德国MP40 冲锋枪.. 295
捷克斯洛伐克ZK 383 冲锋枪 .. 297
芬兰M1931“索米”冲锋枪 ... 298
手枪 .. 299
德国鲁格P08 手枪 . 299
德国瓦尔特P38 手枪 .... 301
德国瓦尔特PP/PPK 手枪 . 303
德国毛瑟HSC 手枪 . 305
德国毛瑟C96 手枪 . 307
意大利伯莱塔M1934 手枪 .... 308
苏联托卡列夫TT-30/33 手枪 .. 310
美国柯尔特M1911 手枪 . 311
日本南部14 式手枪 312
手榴弹 313
德国24 型柄式手榴弹 ... 313
德国39 型柄式手榴弹 ... 314
德国43 型柄式手榴弹 ... 315
美国Mk 2 手榴弹 .. 316
苏联F-1 手榴弹 ... 318
苏联RGD-33 柄式手榴弹 . 319
英国“米尔斯”手榴弹 .. 320
第7 章 导弹及炸弹 321
德国V2 火箭 .... 322
德国BV246“冰雹”反辐射导弹 ... 324
德国X-7“小红帽”反坦克导弹 ... 325
德国“瀑布”地对空导弹 .... 326
德国“火百合”地对空导弹 .. 327
德国“莱茵女儿”地对空导弹 328
德国HS-117“蝴蝶”地对空导弹 .. 329
德国HS-293 空对舰导弹 .... 330
德国HS-298 空对空导弹 .... 331
德国R4M 火箭炮 . 332
德国X-4 空对空导弹 .. 333
德国Torpedo Fish 空对舰导弹 334
美国“小男孩”原子弹 . 335
美国“胖子”原子弹 ... 336
第8 章  研发历史 .337
空军战机 ... 337
海军舰船 ... 349
战列舰 . 349
驱逐舰 . 353
巡洋舰 . 353
潜艇 ... 355
航空母舰 .... 356
装甲战斗车辆 .... 358
坦克 ... 358
步兵用装甲车 366
步兵重武器 . 367
机枪 ... 367
便携式反坦克武器 . 371
步兵用火炮 .. 373
火焰喷射器 .. 374
单兵轻武器 . 375
步枪 ... 375
冲锋枪 . 378
手枪 ... 380
手榴弹 . 382
导弹及炸弹 . 383
参考文献.386

精彩书摘

德国Ju-287 轰炸机


Ju-287是德国容克飞机公司设计的一款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前掠翼重型轰炸机。它不仅在容克的飞机设计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它的研制成功在世界航空史上都创造了一个新的潮流。

性能解析

Ju-287轰炸机采用前掠翼设计,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一个大胆且风险性极大的设计,所以只在少数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上使用。Ju-287的发动机布局非常少见, 4~ 6台发动机分布保证了飞行速度,前机身的 2台发动机工作减轻了机翼挂载喷气发动机时的压

实用升限9400米


力,而前掠翼设计减轻了发动机喷口处高速气流对其他发动机的影响。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每台发动机的效率,也提高了飞机的稳定性。

机动性能

Ju-287V1型采用 4台 Jumo 004m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平行安装, 2台布置于前机身两侧,另外 2台置于翼下,到后期 V2型及 V3型则又增加了 2台涡轮喷气发动机。V2型前期原本计划使用 4台 Heinkel-Hirth011A型发动机,后改用 6台 BMW 003A-1型全部置于两侧翼下。而 V3型又改为前机身下挂2台发动机,两侧翼下各挂 2台发动机。Ju-287在 5000米高度的最大速度达到 864千米 /时,跟 Me-262A-1a型不相上下,比 P51-D高出了 161千米 /时;爬升率也达到 600米 /分。



德国Ar 234“闪电”轰炸机


Ar 234“闪电”(Blitz)是德国阿拉多飞机制造厂 (Arado Flugzeugwerke)于二战期间设计的一款轰炸机,是世界上首款实用化的喷气式轰炸机。但它参战

很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性能解析

Ar 234“闪电”轰炸机与 Me-262 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几乎同步,采用类似的喷气发动机,也都经历了量产时起落架的布置与原型机完全不同的设计变更,但前者的载油量超过后者 2倍,体型也大很多。作为轰炸机,

实用升限10 000米

Ar 234“闪电”的速度超越当时盟军的飞机。除期待其发生机械故障而损失飞行高度及速度外,盟军拿它毫无办法。


Ar 234轰炸机机头特写


德国Ta-152 战斗机


Ta-152 战斗机是德国在二战末期从 Fw-190 战机发展而来的一种高空战斗机,其性能非常优秀,与P-51“野马”“喷火”一起被誉为终极活塞式战斗机。

性能解析


Ta-152是德国活塞式战斗机之王,其性能接近活塞式战斗机的极限,仅在最高时速、爬升率上略逊于同时期的另一种活塞式战斗机的巅峰之作P-51H。如果战争后期能大量出现于空战中,那一定会使盟军大伤脑筋,然而Ta-152的产量一直偏低,始终不能大规模投

实用升限14 800米


入战场。Ta-152战斗机在中低空的格斗战中非常优秀。装备了 Ta-152战斗机的德国 JG301联队在战争最后的两个月里,面对盟军的绝对空中优势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总体设计


此战斗机的特点是,以 Fw 190 D-9 型为基础,强化了其超高空的飞行性能。与Fw 190 D-9 型主要的区别是,换装了针对高度特化的发动机,增压座舱,以及大纵横比的机翼;同时为了加强武装,更是第一次在 Fw 190系列的机体螺旋桨轴内装备机炮。



美国P-26 战斗机


P-26 是美国陆军航空队所使用的第一款单翼战斗机,由波音飞机公司设计生产。虽然大多数部署于美国境内的 P-26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都已经退出第一线,但在其他国家中仍有小批量在使用。

性能解析

P-26 采用单翼,可是在机翼的上下方仍有与机身连接的支撑钢线,以维持机翼的结构与刚性。这样的做法虽然避免机翼结构在飞行下扭曲,然而外露的钢线会产生多余的阻力,在结构强度不够的情况下,算是一种折中的设计。

实用升限8350米


机动性能

P-26使用普惠公司的 R-1340气冷式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外侧有包覆外罩,但是这个外罩并没有减阻的设计,也未将整个发动机包住并与外界隔离。

火力配置

P-26的武装是在机鼻两侧各安装 1挺 7.62毫米口径勃朗宁 M1919中型机枪,这也是 20世纪 30年代的标准武装。此外,机翼与机身下方都可以携带炸弹。


前言/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强的全球性战争。在二战时期,各种规模的战役层出不穷,而在这些战役的背后,是当时各参战国最先进、顶尖的武器装备,如英国的“喷火”战斗机、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美国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等。平心而论,在二战期间真正带领科学技术走向顶端的国家,非德国莫属。在二战后期,德国的各种划时代的武器浮出水面,如X-7“小红帽”反坦克导弹、“火百合”地对空导弹、X-4空对空导弹等。虽然这些武器没能帮助德国赢得战争,但运用在武器上的各种技术,却让世界强国在战后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航空方面,这不得不归功于德国的V2火箭等“超时代”的技术。除了这些“高尖端”武器之外,二战中诸如性能优越的步枪、冲锋枪和机枪类的步兵武器,以及坦克、自行火炮、军舰等大型武器,都是各国的主力武器。德国的Kar98k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创造了狙坛神话;又如美国“约克城”级“企业”号航空母舰、德国Ⅶ级潜艇等海上武器,为战后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储备了大量技术。
  本书筛选了大量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一战)后,至二战结束期间的划时代高尖端武器和当时各国主力,或者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武器,其中包括枪械、坦克、舰船、战机等。本书将让你重新认识二战时期的武器,进而了解二战这段沉重的历史。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二战时期的尖端武器装备,补充完善了每种武器的文字资料和性能参数,力求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了增强图书的美观性,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还为部分重点武器搭配了高清大图。本书筛选了大量自一战结束至二战结束期间的各国具有重要历史代表意义的主力高尖端武器,其中包括机械、坦克、舰船和战机等;并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每种武器的资料进行了完善补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每种武器的特点。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对于广大资深军事爱好者,以及有兴趣掌握国防军事知识的青少年,本书不失为最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


历史的烈焰与钢铁的智慧:一段穿越时空的武器叙事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工业文明与战争艺术交织的史诗。它并非仅仅罗列冰冷的钢铁与硝烟,而是深入挖掘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人类智慧与创造力所催生的,代表着那个时代科技巅峰的武器装备。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宏大的历史长河,去理解那些塑造了世界格局,改变了战争形态,甚至影响了人类命运的尖端武器。 我们并不局限于某一次具体战役的战术分析,也不着重于英雄主义的个人叙事。相反,本书的笔触将更多地聚焦于“为什么”——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某些技术的突破会显得尤为重要?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孕育了这些划时代的战争机器?它们的设计理念、研发过程、技术瓶颈以及最终的战场表现,都将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 想象一下,在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钢铁巨兽的雏形是如何在作坊和实验室里被孕育出来的。从蒸汽机的轰鸣,到内燃机的咆哮,再到电力的应用,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为武器的演进注入了新的生命。本书将深入探究这些基础技术的进步如何直接转化为更强大的火炮、更快的装甲车辆、更具威力的炸药,乃至更高效的通信和侦察手段。我们将看到,早期的机械化尝试是如何挑战传统的骑兵战术,装甲车辆又是如何从最初的“陆地巡洋舰”逐渐演变为战争之神,再到它们如何改变了陆地战场的支配权。 同样,在天空与海洋这两个新的战场上,人类的野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飞机的诞生,从最初简陋的木制结构,到后来金属骨架与强大引擎的结合,每一次技术上的革新,都意味着人类征服天空的步伐又近了一步。我们将剖析早期战斗机在缠斗中的战术演变,轰炸机如何从精准打击的利器变成大规模毁灭的工具,以及侦察机在情报战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海洋领域,潜艇的出现,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制海权概念。从最初的悄无声息的威胁,到后来成为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潜艇技术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场与深海搏斗的智慧较量。而那些庞大的战列舰,则代表着当时海军力量的极致,它们的设计理念、武器配置以及在关键海战中的沉浮,都将被一一呈现。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对于“第一次”的关注。每一次武器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往往伴随着“第一次”的应用。比如,化学武器的首次大规模使用,是如何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出现的空中侦察,又是如何为战场指挥官提供了之前无法想象的情报优势;又比如,早期舰载航空兵的出现,又是如何预示着未来海战模式的巨大变革。我们不仅会介绍这些“第一次”,更会分析它们在当时引起的反响,以及对后续战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尝试探讨武器背后的人文关怀,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当我们深入了解一件武器的设计初衷,其所承载的技术愿景,以及它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时,我们也能从中窥见那个时代人类的思考。例如,当科学家们在研究更强大的炸药时,他们是否也曾为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而忧虑?当工程师们在设计更致命的武器时,他们又是否考虑过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误伤?这些问题,虽然没有直接的答案,但通过对武器的细致解读,我们或许能感受到其中复杂的人性挣扎。 本书的结构并非简单的编年体,而是会根据武器技术的关键发展节点,以及在不同领域(陆、海、空)的代表性成就进行划分。我们会穿插介绍一些重要的武器设计思想的演变,例如从强调单一性能到追求体系化作战,从单纯的火力比拼到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我们也会提及一些在武器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设计师、工程师和军事理论家,他们提出的概念和理念,往往比他们所设计的武器本身更具持久的生命力。 在内容呈现上,本书将力求客观与深入。我们会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技术文献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但绝不会止步于简单的堆砌。每一件武器的介绍,都会围绕其核心技术进行阐释,解释其工作原理,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评估其实际效果。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技术指标,更是技术背后的逻辑和价值。 我们也会探讨武器的“生命周期”。一件武器从设计、研发、生产、装备、使用,到最终的淘汰,其间蕴含着无数的故事。有些武器可能在短暂的服役期内就因为性能不足或时代变迁而被淘汰,但它们的设计思想却可能为后来的武器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有些武器则可能经历漫长的服役期,并不断被改进和升级,成为其所处时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书还将触及武器的“哲学”层面。为什么人类会不断地发明更具破坏力的工具?战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武器的进步,是在推动人类文明,还是在加速毁灭?这些宏大的问题,或许没有确切的答案,但通过对尖端武器的细致审视,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思考人类的未来。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工业力量与战争艺术的宏大探索。它将带你走进一个由钢铁、火焰和智慧构筑的世界,去理解那些曾经震动历史的武器,去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技术魅力,并从中获得对历史、科技乃至人性的深刻洞见。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旅程,一次对人类在物质世界中不断挑战极限的致敬,也是一次对战争背后复杂现实的冷静反思。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历史题材的图书时,我常常被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黑科技”所吸引。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无数具有前瞻性和革命性的武器在那个时期诞生,它们不仅影响了战争的走向,也为后来的武器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本《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给我一种感觉,它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个充满硝烟与智慧的时代,去近距离观察那些堪称“尖端”的武器。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在当时看来是划时代的设计,比如初具雏形的喷气式飞机、改进型潜艇技术、突破性的火炮系统,甚至是那些尚未完全成熟但极具潜力的概念性武器。了解这些武器的出现,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二战的战术战法,更能够让我对科技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体会到人类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

评分

我是一名有着多年军事模型制作经验的玩家,对于二战武器的比例、结构、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我常常需要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而获取准确、权威的武器资料一直是我的痛点。这本《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在我看来,极有可能成为我制作模型时的“案头必备”。我推测书中不仅会有精美的外形插图,更会包含详细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各种配件的分解图,甚至是武器的关键部位的尺寸标注。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的模型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从轻武器到重型装备,再到海军舰船和空军飞机的广泛范围,这样我就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模型制作中都获得极大的帮助。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武器涂装和旧化技巧的建议,那更是锦上添花了,能够让我制作出的模型更加逼真、更具历史感。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二战时期那些极具划时代意义的武器装备感到着迷。在众多的二战书籍中,我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武器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在战争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这样“宝藏”级别的读物。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武器名称和参数,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讲述武器背后的故事。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这些武器的研发背景、设计理念、生产过程,甚至会涉及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研发轶事。想象一下,能够了解到一架先进战斗机是如何克服技术瓶颈才得以翱翔蓝天,一艘排水量巨大的战列舰是如何凝聚了当时最顶尖的造船技术,一台履带式战车又是如何改变了陆地作战的格局,这些都让我心潮澎湃。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去深入理解科技与战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人类在那个特殊时期所迸发出的惊人创造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精美绝伦,让人一拿到手中就爱不释手。我是一个对军事历史和武器装备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兼具学术深度和视觉享受的图书。这次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它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大气、沉稳,同时又不失专业感。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光滑,印刷色彩饱满,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武器细节的呈现,通过高清的图片和清晰的线条图,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武器装备的每一处精巧设计都展现在眼前,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光是浏览这些图片,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能够满足我作为收藏家对视觉冲击的需求。这种精心打磨的细节,足以看出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的用心,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一定能给我带来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世界军事史有着持续关注的读者,我始终认为,要理解一场战争,必须从参与其中的武器装备入手。这本《二战尖端武器鉴赏指南》在我看来,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它不像那些宏大的战争史,而是聚焦于那些构成战争骨架的“硬家伙”。我猜测书中会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武器的细致分析,来展现各个参战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它们在战略布局上的考量。例如,通过对德国战列舰和英国航空母舰的对比,可以窥见海权争夺的策略;通过对美国陆军的坦克装备和苏联陆军的坦克装备的剖析,可以理解地面战场的演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武器实例,来折射出宏大的历史图景,让读者能够从微观层面深入理解战争的本质,感受到科技在军事冲突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评分

以前的战机是现在的老祖宗。

评分

印装精美,资料丰富,沉甸甸的.

评分

之前已经买了11本,这次收全了!儿子超喜欢!印刷精美!

评分

印刷精美质量很好,孩子很喜欢看

评分

古式战船上的撞角

评分

好看,收藏长知识

评分

包装完好印刷精美,大量的,图片,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小巧的一本书,但是内容很扎实

评分

军用舰船是在海上执行战斗任务的船舶,直接执行战斗任务的称为战斗舰艇,执行辅助战斗任务的称为辅助战斗舰艇。

评分

商品质量很好,很满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