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必读本) |
| ISBN: | 9787550243637 |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定 价: | 12 元 |
| 作 者: | (春秋)孙武,著,臧宪柱,译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 目 录 | |
【孙子兵法 目录】 计篇第*……………………………005 作战篇第二…………………………010 谋攻篇第三…………………………015 形篇第四……………………………020 势篇第五……………………………025 虚实篇第六…………………………030 军争篇第七…………………………037 九变篇第八…………………………044 行军篇第九…………………………048 地形篇第十…………………………055 九地篇第十一………………………061 火攻篇第十二………………………072 用间篇第十三………………………076 附录:孙膑兵法……………………083 擒庞涓…………………………084 [见威王]………………………089 [威王问]………………………095 陈忌问垒………………………105 篡卒……………………………110 月战……………………………114 八阵……………………………117 地葆……………………………120 势备……………………………125 兵情……………………………129 行篡……………………………132 杀士……………………………136 延气……………………………137 官一……………………………140 五教法…………………………152 [强兵]…………………………155 |
| 精彩书摘 | |
计篇第* 本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在本篇中指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 “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是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具体如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等对于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两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原文】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②也。 【注释】 ①兵:指战争。 ②察:研究。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着民众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因此,不得不认真、谨慎地去研究。 【原文】 故经①之以五事,校②之以计,而索③其情④。一曰道⑤,二曰天⑥,三曰地⑦,四曰将⑧,五曰法⑨。道者,令民与上⑩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11也。天者,阴阳12、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13、广狭、死生14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15、官道、主用16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17,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18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19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20之 。 【注释】 ①经:衡量,在这里是分析的意思。 ②校:比较。 ③索:探索。 ④情:实际情况。 ⑤道:道义。此处指是否得民心。 ⑥天:天时。即气候、时令等自然方面的条件。 ⑦地:地理条件。如地势险要或平坦,场地开阔或狭隘等具体的地形、地势。 ⑧将:将令。此处指战争中指挥官的谋略、智慧。 ⑨法:军令。 ⑩上:国君。 ? 11不畏危:不怕危险。 12阴阳:昼夜。指春、夏、秋、冬时令季节。 13险易:地势情况,即地势是险要还是较为平坦等。 14死生:死地与生地,即所选地形是否利于己方的战争,有利为生地,不利为死地。 15曲制:军队编制、制度。 16主用:后勤管理。主是掌管,用为物资。此处指战略物资等后勤保障。 17闻:知道。 18孰:谁,哪一方。 19将:虚词,表示假设,类似“如果”。 20去:离开。 【译文】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比较、分析双方的各种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以预测战争的走向。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形,四是将帅,五是法规。所谓“道义”,就是君主要有民心,让民众和君主心意相通,这样军士们才有同生共死的信念,便不怕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阴阳时节、寒暑交替、春夏秋冬四季等。所谓“地形”,就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情况,战场是开阔还是狭窄,所选战场属生地还是死地等自然地理条件。所谓“将帅”,就是指军队的指挥官是否有足够的智谋才能,是否赏罚有信,对部下是否仁慈关爱,能否做到果断勇敢,所制军队是否军纪严明。所谓“法规”,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简洁轻便,将吏的责权划分是否清晰明了,军需物资的掌管是否规范以及供给是否充足。这五个方面,将领一定要深刻了解。了解了就能胜利,否则必将失败。一定要通过对战争双方的考察,掌握尽可能多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去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一定要知道:哪一方的君主更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能力更强?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军法严明、赏罚有信?哪一方兵力更加强大?哪一方的军士训练更为有素?哪一方军令执行更为有效?透彻分析了这些条件,自然就能够判定哪一方更容易取胜了。如果听从我的计策,那么必然能取得胜利,这样我就留下;如果不听我的计策,那么必然导致战争失利,那我就离开。 |
| 前言 | |
前言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之美誉。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据史载,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孙武见吴王时,将其所撰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读后大悦,遂以孙武为将,为自己练兵。后来孙武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让吴国顺利成为当时的霸主。孙武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极大,可谓字字珠玑,无半点累赘之言。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孙子兵法》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还蕴含了许多哲学道理,不仅可以应用于行军打仗,对于人们为人处世、开阔眼界亦有帮助。虽然成书数千年,但其并未过时,于今天的我们仍多有启发。 关于《孙子兵法》,曾经有过一些纷争。有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有八十二篇,图九卷,而多认为十三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十三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七十余枚竹简,此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 十三篇出自孙武之手,八十二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十三篇的。 与《孙子兵法》一样,《孙膑兵法》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为了便于大家对比阅读,书后还附有《孙膑兵法》。 |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一直想深入了解一些经典著作。《孙子兵法》作为兵家文化的代表,自然是我一直想啃下的“硬骨头”。这次选择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版本,主要看中了它的注释和翻译。拿到书后,我非常满意。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书的排版很清晰,注释也很到位,很多生僻的词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让我这个古文功底不深的学生也能基本读懂。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附带了白话翻译,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读《孙子兵法》,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孙子并不鼓励穷兵黩武,而是强调策略、智慧和时机的运用。他对于“势”的分析,对于如何利用环境、利用人心,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比如“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这充分说明了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打仗,更是在讲如何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如何以最小的成本 achieve 最大的利益。我正在努力学习书中的一些理念,希望能将这些古代的智慧运用到我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中。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上的军事思想颇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兵法,它们不仅是战争的指导,更是哲学、策略、心理学的集大成者。《孙子兵法》自然是其中的翘楚。这一次有幸读到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版本,感觉非常超值。书的纸张质感很好,印刷清晰,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最令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呈现,而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体验。古文原文的旁边有详尽的解释,对于一些比较晦涩的词语和典故,都有相应的注释,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不用说还有现代汉语的白话翻译,让原本严肃的兵法变得平易近人。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对兵法思想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应用分析,这一点非常贴合我的需求。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的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中依然适用。还有“兵贵神速”,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和市场反应的速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在你迷茫时为你指点迷津,在你遇到困境时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还在反复咀嚼“全胜”的理念,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不仅仅是战胜敌人,更是要以最小的代价,甚至是避免战争,来实现目标。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听起来就很厉害,而且“孙子兵法”更是如雷贯耳。拿到手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朴素大气,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反而显得很沉稳。打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文,然后是详细的注释,最后是白话翻译。这种结构安排非常合理,可以满足不同阅读水平的读者。我平时工作比较忙,阅读时间有限,所以通常会先看白话翻译,理解大意,然后再回过头来对照原文和注释,深入体会其中的妙处。不得不说,《孙子兵法》的思想真的太超前了,很多观点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乎无算乎”,这不正是强调了战略规划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吗?在商业世界里,没有充分的准备,贸然行动,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另外,书中对“道、天、地、将、法”五事七计的分析,让我对如何进行决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教会我们不要仅仅看到表面的现象,更要深入分析事物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规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是一部人生的智慧宝典,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和哲学都有所涉猎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智慧的书。《孙子兵法》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版本,从它的装帧到内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的封面设计很有质感,古朴典雅,一看就是用心之作。打开书页,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原文的注解和翻译。原文的古朴与注释的详尽,以及白话翻译的流畅,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体验。它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深入理解孙子兵法的精髓,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读《孙子兵法》,我最深的感触是它对“道”的理解。孙子所说的“道”,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行军布阵,更是指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是民心所向,是顺应天道。他对于“虑”的强调,对于“全”的追求,都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智慧和远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更是关于生存、关于管理、关于人生的哲学。我正在努力将书中的一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考方式中,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评分初拿到这本《孙子兵法》,便被其典雅的装帧所吸引,古色古香的封面设计,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诡云谲的春秋战国时期。迫不及待地翻开,跃然纸上的文字,虽然是古文,但配合着清晰的注释和现代汉语的译文,阅读起来竟也毫不费力。我并非军事科班出身,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情有独钟,《孙子兵法》作为兵家至宝,其思想的深邃与实用性早已闻名遐迩。翻阅第一页,便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开篇之语所震撼。它不仅仅是在谈论战争,更是在阐述一种生存智慧,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书中篇章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始计”到“用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尤其是在“虚实”一篇中,孙子关于如何把握战场主动权,如何以弱胜强,如何运用奇正之道,让我拍案叫绝。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孙武,他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芒。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军事爱好者看的,更适合所有渴望理解策略、洞悉人性的读者。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审时度势,如何以最小的代价 achieve 最大的成功。
评分挺好的,不错。非常满意,一下子买了五本。
评分好!!!!!!!!!!!!!!!!!!!!!!!!
评分物流很快,字大,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不错~~~~
评分书不错,孩子喜欢。值得购买。服务态度也好。
评分不错,虽然很薄,内容也不全,不过性价比挺高的
评分一般般,包装很差,书好小,忽略了一些内容,店家也不太好沟通。总体感觉很一般。
评分嗯
评分好
评分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