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3岁 《我的第--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是家长送给孩子的好礼物,是孩子送给自己的智慧书。
《我的第--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可以激发小读者的科学想象力,教会小读者科学地思考,并且帮助小读者在脑海中创造无数联想,把物理知识与经常碰到的各种生活现象联系起来。
哇!物理原来如此有趣!快来看啊!这里有奇妙有趣的知识,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这里有生动形象的图画,你将在快乐的阅读中增长知识。
亲爱的读者:
你知道影子的奥秘吗?
为什么轮胎上面会有花纹呢?
为什么足球在空中会拐弯?
为什么天上会出现彩虹?
为什么孔明灯能飞上天空?
为什么利用回音还能够进行石油勘探?
为什么微波炉没有火也能烧煮食物?
为什么交通信号灯是红、黄、绿三种颜色呢?
……
答案就在《我的第--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里,它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物理知识,让你从此爱上物理。
内容简介
《我的第--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物理知识。《我的第--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知识的题目、引发思考的问题、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以及从各种日常生活现象或者科学幻想小说里找到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知识。学习了这本《我的第--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你将成为让伙伴们羡慕的小物理学家。
作者简介
韩垒,资深图书策划人,专注于科普和励志图书的策划与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 / 001
点石成金——揭开千年的奥秘 / 002
隔空吸物——无法阻挡的磁性 / 004
千里传音——古代的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 007
巧辨生熟——不需要打碎鸡蛋便可知道生熟 / 010
自制彩虹——我可以将彩虹放到你的手里 / 012
撬动地球——人人都是大力士 / 015
死灰复燃——火真的灭了吗 / 017
抓住子弹——你也可以做“火云邪神” / 019
自动沉浮——你也能做魔术师 / 021
先来后到——热水竟然先结冰 / 024
走进热学的世界 / 027
破镜重圆——切不断的冰 / 028
刚出锅的鸡蛋不烫手 / 030
大摇大摆偷铁轨的“贼” / 032
寒冷的冬天谁给你温暖 / 035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 037
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呢 / 040
茶杯也害怕烫 / 042
如何抉择——在冰上还是在冰下 / 045
神奇的超能力——来自你身体的神秘力量 / 047
奇妙的力学现象 / 051
地球引力——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去 / 052
让鸡蛋稳稳地落入杯中 / 054
氢气球到底能飞多高 / 056
有趣的“魔盘” / 059
足球为什么会拐弯 / 061
是帮忙,还是在帮倒忙 / 063
拉不直的绳子 / 065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什么要限速 / 067
美丽的肥皂泡为什么先升后降 / 069
奇迹中的物理知识 / 072
速度和运动的奥妙 / 075
人类的奔跑速度有极限吗 / 076
转瞬之间到底是多长时间 / 078
什么是自由落体 / 081
卫星是如何发射的 / 083
西红柿变身为飞弹 / 086
为什么站不起来 / 088
探索光学的奥秘 / 091
奇幻的魔术表演 / 092
影子之中的奥秘 / 094
天狗真的把月亮吃了吗 / 096
不可思议,用冰也能够取火 / 098
找黑色的东西来帮忙 / 101
如何才能抓到鱼 / 103
我们在镜子里看到了谁 / 106
透视眼——隔着墙壁看得见东西 / 108
交通信号灯为什么是红、黄、绿三色的呢 / 110
变幻莫测的花色 / 112
奇妙的电学 / 115
毛衣上也有高压电 / 116
螺旋状的日光灯 / 118
摩擦起电 / 121
高压电与低压电 / 123
左邻(零)右舍(火)——火线与零线 / 125
裸露的高压输电线 / 127
人为什么会触电 / 130
让人惊奇的小魔术 / 132
探索声音和听觉的世界 / 135
声音的速度 / 136
回音之中大有文章 / 138
用声音做标尺 / 141
用瓶子奏响美妙的音乐 / 143
你能准确辨别声音的来源吗 / 145
水倒满了吗 / 148
腹语术是真的吗 / 150
那些奇怪的声音 / 153
什么是超声波 / 155
什么是次声波 / 157
噪声的危害 / 160
生活中的小发明 / 163
现代人的“一擦灵”——发明火柴的故事 / 164
看到自己——镜子的发明 / 166
让你看得更清楚——近视眼镜的发明 / 169
千里传音——电话的发明 / 172
懒人的成就——洗衣机的发明 / 174
退伍兵的杰作——微波炉的发明 / 177
逃亡中的收获——高压锅的发明 / 179
最伟大的成就——抽水马桶的发明 / 181
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发明 / 184
呼风唤雨——人工降雨 / 186
参考文献 /189
精彩书摘
千里传音——古代的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小白和爸爸一起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爸爸问小白:“那些士兵为什么都枕着箭筒睡觉呢?”
小白想了想,说:“应该是枕着箭筒睡觉比较舒服吧。”
爸爸笑了笑,说:“如果把你那软绵绵的枕头换成硬邦邦的枕头,会舒服吗?”
小白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们肯定是没有枕头,只好枕箭筒了。”
爸爸说:“他们可以枕自己的衣服嘛,不一定非要枕个硬邦邦的东西吧?”
小白摇摇头,说:“那我就不知道了!”
爸爸说:“我来告诉你!”
古代的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主要是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的原理。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约为340米/秒,而声音在大多数金属中传播的速度超过3000米/秒。
详细的分析,还要从箭筒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这两点入手。
在古代,为了探听对方的战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的情况,一般会选择趴在地上听,这是因为从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的行军的声音要大得多。比如,一根10米长的铁管,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另外一个人在另一端,其中一个用手指轻敲铁管,这时将耳朵贴近铁管,听到的声音要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大得多。这个实验说明了敲打固体产生的声音直接从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所以可以通过大地探听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行军的声音,这样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的行动。
另外,从箭筒上分析。古代的箭筒,它是用皮革制成的,干燥后非常坚硬、结实,箭筒放在地上能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就和我们的耳朵原理一样。
当同样的声音发出来的时候,枕在箭筒上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要大。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两个人远距离喊话的时候,一方会将手呈张开状态放于耳朵后,这样可以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就能够更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喊话内容。
由此看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能听到从较远处传来的响声,能够及早地发现敌情。
综上所述,古代士兵之所以枕着箭筒睡觉,是因为能听到从较远的距离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箭筒起到了收集声波的作用,另外声音传播相同的距离,在大地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要快。
小白听得津津有味,自豪地说:“原来我们的古人那么聪明啊。”
爸爸说:“当然了,我们的古人还有很多很多的成就和知识是你不知道的呢,想学习这些知识,就要好好学习。”
小白认真地点了点头。
物理小链接
人类耳朵的“耳蜗”为什么不和“麦克风”一样,凸在外面,而要通过一条长长的“耳道”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你“堵”上双耳,再听听你的“呼吸”“咽口水”的“声音”,你就明白了,原来人类的“耳道”结构,可以将外界“细微”的声音“放大”,而且还会将我们身体的声音“扩大”并聆听,而后做出各种“判断”,以此更好引导自己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耳机放在耳朵里之后,只要很“小”的声音,都会觉得很“大声”的原因。
前言/序言
亲爱的读者:
你知道影子的奥秘吗?
为什么轮胎上面会有花纹呢?
为什么足球在空中会拐弯?
为什么天上会出现彩虹?
为什么孔明灯能飞上天空?
为什么利用回音还能够进行石油勘探?
为什么微波炉没有火也能烧煮食物?
为什么交通信号灯是红、黄、绿三种颜色呢?
……
在《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里,我们希望做到的,不是告诉您多少新的知识,而是要帮助您 “认识所知道的事物”,也就是说,帮助您对物理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小读者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小读者的科学想象力,教会读者科学地思考,并且在读者的记忆里创造无数联想,把物理知识与经常碰到的各种生活现象结合起 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里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知识的题目,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以及从各种日常生活现象或者科学幻想小说里蕴含的出人意料的知识。
本书第1版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喜爱,第2版在保留第1版全部优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又对全书内容进一步完善,修改了一些配图,并对内文的版式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内容更鲜活生动;对一些句子进行了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使全书的可读性、易读性进一步提高。我们希望借助这本书,激发小读者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引导小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物理,利用物理,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遨游。
编著者
2016年1月
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 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什么下雨的时候,雨滴总是垂直落下?为什么我们能看见颜色缤纷的世界?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用力扔东西,它却会掉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都蕴藏着令人着迷的物理学原理。而《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正是为你打开这扇通往奇妙物理世界的大门,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科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的欲望。 这本书是专为10-13岁的你量身打造的,它不像枯燥的教科书,而是用最生动、最有趣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物理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想象一下,物理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变成了一场场精彩的冒险,一次次奇妙的实验。这本书就像你随身的科学伙伴,随时随地陪伴你一起思考,一起发现。 从“为什么”开始,点燃好奇的火种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为什么”。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又落下?为什么风会吹?为什么磁铁能互相吸引?《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正是从这些最基础、最贴近我们日常经验的问题出发,引导你一步步去探寻背后的科学答案。你会了解到,原来我们所见所感的一切,都与物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中会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玩滑梯时感受到的速度和摩擦力,荡秋千时体验到的周期性运动,以及踢足球时球的飞行轨迹,来解释相关的物理概念。你会惊叹于,原来物理学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那些原本抽象的物理术语,如“力”、“运动”、“能量”、“热”、“光”、“声”等等,都会变得清晰明了,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符号。 动手实践,让科学“动”起来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动手去做!《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深谙此道,书中提供了大量简单易行的趣味实验,让你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物理现象的发生。这些实验所用的材料,大部分都可以在家中轻松找到,比如橡皮筋、纸板、小球、水、镜子等等。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一个简单的气球,可以演示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用几个硬币,就能解释“动量守恒”;而只需要一张纸和一支铅笔,你就能制作出一个小小的“简易风力发电机”。每一次成功的实验,都会带给你满满的成就感,让你更加深入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这些亲手实践的经历,不仅仅是学习的乐趣,更是培养你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你会学会观察、假设、实验、分析,这些都是成为小小科学家的必备技能。 图文并茂,轻松阅读不枯燥 为了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采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漫画。这些视觉元素不仅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现象,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书中没有冗长枯燥的文字描述,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图示、有趣的对话和巧妙的比喻。 你可以看到,当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它的速度和方向是如何变化的;能量是如何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的;光是如何传播和反射的。这些插图就像是你的专属向导,带你穿越物理学的迷宫,让你在每一次翻页时,都能收获新的惊喜。漫画式的场景设置,更是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融入到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 从宏观到微观,拓展你的视野 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解释日常现象,它还会带领你跳出眼前的束缚,去探索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你会了解到,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而晚霞却是红色的,这与光的散射有关。你会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以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这涉及到声波的振动。 更进一步,你会开始接触到一些更宏观和微观的物理概念,比如行星的运动是如何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的,微小的原子是如何构成我们周围的一切的。虽然这些内容会用最易懂的方式呈现,但它们足以激发你对宇宙奥秘的无限好奇,为你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你会开始思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宇宙是如何运作的? 循序渐进,为科学梦想奠基 《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采用科学的编排方式,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最容易理解的运动和力,到能量、热、光、声,再到一些基础的电学和磁学概念,每一个主题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知识框架。 本书的设计目标不仅仅是让你记住几个物理定律,更重要的是培养你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当你通过这本书,爱上思考“为什么”,爱上动手实践,爱上探索科学的乐趣时,你就已经走在了通往科学梦想的道路上。这本书将为你点燃那颗对科学充满渴望的心,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它适合你吗? 如果你是一个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喜欢问“为什么”;如果你喜欢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如果你觉得科学很有趣,但不知道如何开始;那么,《我的第一本趣味物理书(第2版)》就是为你准备的!它将成为你探索物理世界最棒的伙伴,陪伴你度过一段充满发现和乐趣的科学时光。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扇门,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门。打开它,你会发现一个充满惊奇和可能性的新世界。准备好,让你的大脑开始一场精彩的物理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