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文字通论(订补)》属古文字学教材性质,是学习古文字学的必读书目。本书之前已分别在中华书局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过。本次出版在江苏教育版的基础上核对修订。战国古文字是衔接殷周甲骨文、金文与秦汉中古文字的中间环节,但形体较难识别,直到近现代,随着大量竹简帛书等的发现才取得了突破。本书通论战国文字的研究简史,介绍战国文字的研究方法,还提出了自己一整套战国文字的释读方法,因而既是一本入门书,又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书后附有大量参考文献,便于读者深入研究时参考。因为本书填补了战国文字研究领域的空白,还荣获了国家图书奖二等奖。
何琳仪(1943-2007),男,汉族,安徽大学古文字学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6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计有专著10部,其中独立完成者3部:《战国文字通论》、《古币丛考》、《战国文字声系》,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论文120余篇,涉及先秦文献、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音韵、训诂诸领域,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评分纯属爱好 瞎看 还不错
评分文字学一直比较感兴趣,这本看下来能知道点皮毛就不错啦。
评分文字学一直比较感兴趣,这本看下来能知道点皮毛就不错啦。
评分在文字考释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战国文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以期把握战国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演变规律。在这方面,汤余蕙先生和何琳仪先生贡献最大。汤余蕙先生在《略沦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分“笔划、偏旁的省略”、“形体的分合”、“字形讹误”、“辅助性笔画”、“地域性特点”和“战国文字异形的成因及与商周古文的辩证关系”等六个方面,探讨、总结了战国文字构形方面的一些规律。何琳仪先生则在《战国文字通论》和《战国文字通论补订》两书中总结厂战国文字形体演变的五种规律,即简化、繁化、异化、同化、特殊符号等。唐兰先生、裘锡圭先生则分别在《古文字学导论》、《文字学概要》中对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的形体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
评分这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评分书很好!京东活动很给力,太优惠啦!
评分非常好的书活动入手超值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