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习题、参考答案、上机实验练习指导,其中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有利于对全书内容的宏观把握,多种类型的习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各知识点,上机实验练习指导有利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本书内容覆盖全国及浙江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辅助用书,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和个人学习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教材《计算机基础(第四版)》配套的题解与上机实验。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第四版)》各章内容(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微机的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习题、参考答案、上机实验练习指导,其中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有利于对全书内容的宏观把握,多种类型的习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各知识点,上机实验练习指导有利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本书内容覆盖全国及浙江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辅助用书,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和个人学习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1
1.1 基本知识点 1
1.2 重点与难点 4
1.3 习题 4
1.3.1 单项选择题 4
1.3.2 判断正误题 8
1.3.3 填空题 10
1.3.4 简答题 12
1.4 习题参考答案 12
1.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12
1.4.2 判断正误题答案 13
1.4.3 填空题答案 13
1.4.4 简答题答案 13
1.5 上机实验练习 14
1.5.1 实验一 熟悉计算机的硬件
组成 14
1.5.2 实验二 键盘的指法练习 14
第2章 操作系统 18
2.1 基本知识点 18
2.2 重点与难点 20
2.3 习题 21
2.3.1 单项选择题 21
2.3.2 判断正误题 29
2.3.3 填空题 30
2.3.4 简答题 31
2.4 习题参考答案 32
2.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32
2.4.2 判断正误题答案 32
2.4.3 填空题答案 32
2.4.4 简答题答案 32
2.5 上机实验练习 33
2.5.1 实验一 Windows 7基本
操作 33
2.5.2 实验二 Windows 7资源管理器
的使用 34
2.5.3 实验三 Windows 7的控制面板
及环境设置 34
2.5.4 实验四 Windows 7各种附件的
使用 35
2.5.5 实验五 Windows 7新特性
操作 35
第3章 Word 2010文字处理软件 36
3.1 基本知识点 36
3.2 重点与难点 40
3.3 习题 41
3.3.1 单项选择题 41
3.3.2 双项选择题 48
3.3.3 填空题 49
3.3.4 判断正误题 51
3.3.5 简答题 51
3.4 习题参考答案 52
3.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52
3.4.2 双项选择题答案 52
3.4.3 填空题答案 52
3.4.4 判断正误题答案 53
3.4.5 简答题答案 53
3.5 上机实验练习 53
3.5.1 实验一 Word文档的基本
编辑操作 53
3.5.2 实验二 Word文档格式化的
操作 54
3.5.3 实验三 Word表格操作 56
3.5.4 实验四 Word图文混排与页面
排版 59
第4章 Excel 2010表格处理软件 61
4.1 基本知识点 61
4.2 重点与难点 65
4.3 习题 65
4.3.1 单项选择题 65
4.3.2 双项选择题 69
4.3.3 判断正误题 70
4.3.4 填空题 70
4.3.5 简答题 71
4.4 习题参考答案 72
4.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72
4.4.2 双项选择题答案 72
4.4.3 判断正误题答案 72
4.4.4 填空题答案 72
4.4.5 简答题答案 73
4.5 上机实验练习 73
4.5.1 实验一 Excel 2010的基本
操作 73
4.5.2 实验二 Excel 2010工作
表格式设置 76
4.5.3 实验三 Excel 2010公式及常用
函数的使用 77
4.5.4 实验四 Excel 2010图表的使用
及窗口的管理 79
4.5.5 实验五 Excel 2010的数据管理
操作及打印 79
第5章 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
软件 82
5.1 基本知识点 82
5.2 重点与难点 84
5.3 习题 84
5.3.1 单项选择题 84
5.3.2 判断正误题 86
5.3.3 填空题 87
5.3.4 简答题 88
5.4 习题参考答案 88
5.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88
5.4.2 判断正误题答案 88
5.4.3 填空题答案 88
5.4.4 简答题答案 89
5.5 上机实验练习 89
5.5.1 实验一 演示文稿的建立 89
5.5.2 实验二 修饰与模板的使用 90
5.5.3 实验三 多媒体制作技术 93
5.5.4 实验四 超级链接技术 94
5.5.5 实验五 播放技术 97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00
6.1 基本知识点 100
6.2 重点与难点 103
6.3 习题 104
6.3.1 单项选择题 104
6.3.2 多项选择题 107
6.3.3 填空题 108
6.3.4 简答题 108
6.4 习题参考答案 108
6.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108
6.4.2 多项选择题答案 109
6.4.3 填空题答案 109
6.4.4 简答题答案 109
6.5 上机实验练习 109
6.5.1 实验一 Internet的接入 109
6.5.2 实验二 Internet Explorer 10的
使用及常见设置 115
6.5.3 实验三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
接收 118
6.5.4 实验四 搜索引擎的使用 126
6.5.5 实验五 文件的下载 127
6.5.6 实验六 Dreamweaver中文本
及图像操作 130
第7章 数据库基础与Access 2010 134
7.1 基本知识点 134
7.2 重点与难点 137
7.3 习题 137
7.3.1 单项选择题 137
7.3.2 多项选择题 140
7.3.3 判断正误题 141
7.3.4 填空题 141
7.3.5 简答题 142
7.4 习题参考答案 143
7.4.1 单项选择题答案 143
7.4.2 多项选择题答案 143
7.4.3 判断正误题答案 143
7.4.4 填空题答案 143
7.4.5 简答题答案 143
7.5 上机实验练习 144
7.5.1 实验一 创建数据库 144
7.5.2 实验二 创建数据表 144
7.5.3 实验三 数据表中数据的
操作 145
7.5.4 实验四 建立表间的关联
关系 146
7.5.5 实验五 创建查询 147
第8章 微机的组装与维护 148
8.1 基本知识点 148
8.2 重点与难点 151
8.3 习题 151
8.3.1 填空题 151
8.3.2 判断正误题 152
8.3.3 简答题 153
8.4 习题参考答案 154
8.4.1 填空题答案 154
8.4.2 判断正误题答案 155
8.4.3 简答题答案 155
8.5 上机实验练习 160
8.5.1 实验一 主机的安装与连接 160
8.5.2 实验二 开机检测及CMOS
设置 162
8.5.3 实验三 软件的安装与
设置 163
前言/序言
“计算机基础”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的知识面广且实践性强,内容包括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的基础知识、数据库技术与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微机的组装与维护等。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门课的知识是深入学习其他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如何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的内容,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课题。许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面对厚厚的教材,往往抓不住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许多学生感觉“计算机基础”中的一些题很难回答;许多学生不清楚在上机实验时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供帮助。
本书对《计算机基础(第四版)》各章知识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来掌握各章的知识体系。本书收集了各种类型的习题,有单项选择题、双项或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填空题、简答题。除简答题外,其他每道题都提供了参考答案。因为简答题答案的篇幅比较长,因此没有全部列出,学生可自行在《计算机基础(第四版)》中查找。本书结合各章内容,安排了一些上机实验练习,每个实验详细地给出了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具体做法,通过这些上机实验练习,学生可以逐步地学会各章的操作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本书与《计算机基础(第四版)》配套使用。本书涵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内容,可以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辅导材料之一。本书内容比较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时和考试的具体要求,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取舍。本书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各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辅助用书,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和个人学习使用。
本书的作者都是浙江海洋大学的教师。除主编和副主编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亓常松、王广伟、乐天、毕振波、李鑫、江有福、宋广军、张建科、张威、候志凌、高禹、顾沈明、崔振东、黄海峰、管林挺、谭小球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比较紧,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8月
《计算机基础:理论精粹与实践指南》 一、 核心定位与读者对象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深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框架,同时辅以实践操作指导,帮助读者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掌握“怎么用”。我们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是开启数字化世界大门的关键。因此,本书将重点关注计算机科学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摒弃不必要的枝节,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构建起一个坚实、牢固的知识体系。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许多专业都将计算机基础作为必修或重要的选修课程,本书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素养。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针对技工类院校,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基本技能。 社会在职人员: 无论是希望提升工作效率、掌握新技能,还是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的社会人士,本书都能提供入门级的指导和必要的知识储备。 高中生及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初学者: 对于即将进入大学或希望提前了解计算机世界的中学生,本书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他们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二、 内容体系与章节划分 本书的内容体系围绕计算机科学的 foundational elements 展开,力求逻辑清晰,循序渐进。我们将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模块一:计算机概论与发展历程 第一章: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的定义与基本组成: 详细阐述计算机的本质,介绍其硬件(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组成部分,并解释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回顾计算机从诞生至今的重大变革,包括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几个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和里程碑事件。理解技术演进脉络,有助于把握计算机技术的未来趋势。 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领域: 介绍按照规模、功能、用途等不同标准对计算机进行的分类,并列举计算机在科研、教育、军事、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展现计算机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 硬件系统的组成: 深入剖析中央处理器(CPU)的功能与结构,讲解指令集、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等核心概念。详细介绍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主存储器(内存)的原理、类型(RAM, ROM)以及外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的特点与作用。梳理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的工作原理。 软件系统的组成: 区分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重点介绍操作系统(OS)的核心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并提及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简要介绍语言翻译程序(编译器、解释器)的作用。 计算机工作原理: 以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为基础,解释计算机如何读取指令、执行指令,数据是如何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和处理的。通过简单的指令执行流程图,帮助读者直观理解计算机的运算过程。 模块二:数据表示与运算 第三章:信息的表示与编码 数制与转换: 详细讲解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并提供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系统方法。这是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的基础。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探讨整型数、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包括原码、反码、补码等概念。理解这些编码方式是理解数值运算准确性的关键。 字符编码: 介绍ASCII码、Unicode(UTF-8)等字符编码标准,说明它们如何将人类可读的字符映射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码。 第四章:计算机的逻辑运算与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讲解逻辑“与”、“或”、“非”、“异或”等基本逻辑运算,以及它们在计算机逻辑电路中的应用。 算术运算: 探讨计算机如何实现二进制的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结合数据表示方法,解释运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溢出等问题。 模块三:程序设计基础 第五章: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程序设计语言的演进: 简要介绍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算法的基本概念: 强调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介绍算法的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 讲解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等构成程序的基本元素。 控制结构: 详细介绍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else, switch-case)和循环结构(for, while, do-while),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结构组织程序的逻辑流程。 第六章:简单程序编写入门 流程图与伪代码: 介绍使用流程图和伪代码来描述算法和程序逻辑,这是程序设计的重要辅助工具。 选择一门入门级编程语言(例如,Python或C语言的初步介绍): 选取一门易于上手的语言,通过最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讲解如何编写、编译/解释和运行一个程序。 实例演示: 结合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平均值、判断奇偶数等,演示如何运用前面学到的控制结构和基本语句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 模块四:常用应用软件与网络基础 第七章:办公软件应用 文字处理(以Word为例): 介绍文档创建、编辑、格式设置、排版、图文混排、表格制作、邮件合并等核心功能。 电子表格(以Excel为例): 讲解数据录入、公式计算、函数应用(SUM, AVERAGE, IF等)、图表制作、数据排序与筛选等。 演示文稿(以PowerPoint为例): 介绍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切换设置、多媒体插入等,提升演示效果。 第八章:互联网与网络基础 互联网的组成与发展: 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全球性的网络结构。 网络协议: 讲解TCP/IP协议族的核心概念,如IP地址、域名、端口号、HTTP、FTP等协议的基本作用。 常用网络服务: 介绍电子邮件、万维网(WWW)、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等互联网常用服务的使用方法。 网络安全基础: 简要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病毒、木马、钓鱼等)以及基本的防护措施(密码安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模块五:计算机安全与发展趋势 第九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 数据备份与恢复: 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介绍常用的备份策略和恢复方法。 病毒防治: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传播途径,以及如何有效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 个人信息安全: 提升读者对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认识,并提供保护个人隐私的实用建议。 第十章: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 简要介绍AI和机器学习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大数据技术: 探讨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和潜在价值。 云计算与物联网: 介绍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物联网的互联互通理念。 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展望计算机技术在未来将如何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三、 特色与亮点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每个理论概念之后,都会提供相应的上机指导和练习,帮助读者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 清晰易懂的语言风格: 我们力求用最简洁、最清晰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术语,确保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入门。 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内容编排符合认知规律,从宏观概念到具体操作,从基础原理到应用实践,层层递进,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知识体系。 丰富的案例与图示: 大量图表、流程图、代码示例和实际应用案例贯穿全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 每一章节都配有“思考题”和“实践操作题”,鼓励读者主动思考,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学习方法建议 为了最大化本书的学习效果,我们建议读者采取以下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 在阅读具体章节内容前,先浏览本章的标题、小标题以及重点内容摘要,对本章的学习目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精读理解: 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力求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或查阅相关资料。 3. 动手实践: 严格按照“实践操作指导”进行上机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务必亲自完成每一个步骤,感受计算机的运行过程。 4. 独立思考: 认真思考“思考题”,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总结规律。 5. 总结归纳: 在完成一个模块或章节的学习后,尝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6. 温故知新: 定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巩固记忆,发现遗漏之处。 五、 结语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本书希望成为您学习计算机的起点,帮助您建立起对计算机世界的全面认识,并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驾驭计算机,探索更广阔的数字化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