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深入推进,党政行政行为日趋规范,公文作为行政行为的重要载体,掌握其写作技巧,规范其处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的特点在于技巧和规范,并附有系列高规格的经典公文范例,既有格式的标准化、精细化,又有技巧的流程化、实用化,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无疑大有裨益,于实践中可以揣测琢磨,于操作中可以按图索骥,于案例中可得其精髓,是各级各类办公室文秘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有益参考和必备工具。
公文在古代被称之为“经国之枢机”,作为表述国家意志、执行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传递重要信息的主要的载体,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和补充。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国家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对社情民意的掌握情况、对重大问题的分析处置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和法律法规与政策是否能够科学地正确地得到贯彻和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深入推进,党政机关行政行为日趋规范,公文作为行政行为的重要载体,掌握其写作技巧,规范其处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涵盖了各类别的各种公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包括通用公文如指挥性公文、知照性公文、报告性公文、记录性公文等,规范文书如条例与章程、规定与制度、办法与细则、规则与公约等,事务文书如计划与总结、简报与提案、讲话稿与演讲稿、调查报告与工作研究等,专用文书如经济类文书和法律类文书等,同时附有大量案例提供参考。
黄春霞,1975年2月生,湖南津市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为本科生主讲《写作学》,参编《大学基础写作教程》一部,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课题多项。
绪?论
第一章?公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文的产生....................................... 001
二、公文的发展....................................... 003
第二章?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一、公文的含义....................................... 005
二、公文的特点....................................... 006
三、公文的作用....................................... 007
第三章?公文的分类及格式
一、公文的种类....................................... 010
二、公文的格式....................................... 013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015
四、公文的基本处理程序............................... 017
第四章?公文的写作与修改
一、公文的写作....................................... 020
二、公文结构的含义和要求............................. 024
三、公文的修改....................................... 035
第一编?通用公文
第一章?指挥性公文
第一节 命 令(令)................................. 039
一、命令(令)的概念及特点........................... 039
二、命令(令)的分类及用途........................... 040
三、命令(令)的写法及要求........................... 041
四、命令(令)的范例................................. 044
第二节?决 议........................................ 045
一、决议的概念及特点................................. 046
二、决议的分类及用途................................. 047
三、决议的写法及要求................................. 047
四、撰写决议需要注意的问题........................... 048
五、决议的范例....................................... 049
第三节 决 定....................................... 049
一、决定的概念及特点................................. 049
二、决定的分类及用途................................. 051
三、决定的写法及要求................................. 051
四、决定的范例....................................... 053
第四节?通 知........................................ 054
一、通知的概念及特点................................. 054
二、通知的分类及用途................................. 056
三、通知的写法及要求................................. 057
四、通知的范例....................................... 060
第五节 批 复........................................ 061
一、批复的概念及特点................................. 061
二、批复的分类及用途................................. 063
三、批复的写法及要求................................. 063
四、撰写批复应注意的问题............................. 065
五、批复的范例....................................... 066
第六节?意 见........................................ 067
一、意见的概念及特点................................. 067
二、意见的分类及用途................................. 068
三、意见的写法及要求................................. 069
四、撰写意见应注意的问题............................. 071
五、意见的范例....................................... 072
第七节?指 示........................................ 076
一、指示的概念及特点................................. 076
二、指示的分类及用途................................. 078
三、指示的写法及要求................................. 078
四、撰写指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080
五、指示的范例....................................... 081
第二章?知照性公文
第一节?公?告........................................ 085
一、公告的概念及特点................................. 085
二、公告的分类及用途................................. 086
三、公告的写法及要求................................. 087
四、撰写公告应注意的问题............................. 088
五、公告的范例....................................... 089
第二节?通?告........................................ 089
一、通告的概念及特点................................. 089
二、通告的分类及用途................................. 090
三、通告的写法及要求................................. 091
四、撰写通告应注意的问题............................. 092
五、通告的范例....................................... 093
第三节?通?报........................................ 094
一、通报的概念及特点................................. 094
二、通报的分类及用途................................. 095
三、通报的写法及要求................................. 095
四、撰写通报应注意的问题............................. 097
五、通报的范例....................................... 098
第四节?函............................................ 099
一、函的概念及特点................................... 099
二、函的分类及用途................................... 100
三、函的写法及要求................................... 101
四、撰写函件应注意的问题............................. 103
五、函的范例........................................ 103
第五节?公报.......................................... 104
一、公报的含义和特点................................. 104
二、公报的分类....................................... 105
三、公报的写法及要求................................. 107
四、撰写公报的注意事项............................... 107
五、公报的范例....................................... 108
第三章?报告性公文
第一节?议 案........................................ 111
一、议案的概念及特点................................. 111
二、议案的分类及用途................................. 112
三、议案的写法及要求................................. 113
四、撰写议案要注意的问题............................. 115
五、议案的范例....................................... 116
第二节?请 示........................................ 116
一、请示的概念及特点................................. 116
二、请示的分类及用途................................. 117
三、请示的写法及要求................................. 118
四、撰写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120
五、请示的范例....................................... 120
第三节?报 告........................................ 121
一、报告的概念及特点................................. 121
二、报告的分类....................................... 122
三、报告的写法及要求................................. 123
四、报告的范例....................................... 126
第四章?记录性公文
第一节?会议纪要...................................... 130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及特点............................. 130
二、会议纪要的分类及用途............................. 131
三、会议纪要的写法及要求............................. 132
四、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的问题.......................... 134
五、会议纪要的范例................................... 134
第二节?会议记录...................................... 136
一、会议记录的概念及分类............................. 136
二、会议记录的写法及要求............................. 137
三、作会议记录时要注意的问题.......................... 137
四、会议记录的范例................................... 137
第二编?规范性文书
第五章?条例与章程
第一节?条 例........................................ 140
一、条例的概念....................................... 140
二、条例的特点 ...................................... 141
三、条例的分类....................................... 143
四、条例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144
五、撰写条例应该注意的问题........................... 146
六、条例的范例....................................... 146
第二节?章 程........................................ 150
一、章程的概念及特点................................. 150
二、章程的分类及用途................................. 152
三、章程的写法及要求................................. 153
四、撰拟章程应注意的问题............................. 156
五、章程的范例....................................... 156
第六章?规定与制度
第一节?规?定........................................ 164
一、规定的概念及特点................................. 164
二、规定的分类及用途................................. 165
三、规定的写法及要求................................. 165
四、撰写规定应注意的问题............................. 167
五、规定的范例....................................... 167
第二节?制?度........................................ 171
一、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171
二、制度的写法及要求................................. 171
三、草拟制度条文要注意的问题.......................... 172
四、制度的范例....................................... 173
第七章?办法与细则
第一节?办 法........................................ 177
一、办法的概念及特点................................. 177
二、办法的分类及用途................................. 178
三、办法的写法及要求................................. 178
四、办法的范例....................................... 180
第二节?细 则........................................ 183
一、细则的概念及特点................................. 183
二、细则的写法及要求................................. 185
三、细则的范例....................................... 186
第八章?规则、守则与公约
第一节?规?则........................................ 194
一、规则的概念及特点................................. 194
二、规则的分类及用途................................. 195
三、规则的写法及要求................................. 195
四、撰拟规则应注意的问题............................. 196
五、规则的范例....................................... 197
第二节?守?则........................................ 198
一、守则的概念及特点................................. 198
二、守则的写法及要求................................. 199
三、撰拟守则应注意的问题............................. 200
四、守则的范例....................................... 201
第三节?公?约........................................ 203
一、公约的概念及特点................................. 203
二、公约的分类及用途................................. 204
三、公约的写法及要求................................. 205
四、撰拟公约应注意的问题............................. 206
五、公约的范例....................................... 206
第一节 命 令(令)
一、命令(令)的概念及特点
命令,有时称令,它是国家政权中特定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它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
命令(令)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文种。这一文种虽然内容、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在社会管理职能上却没有根本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务院有关部门几次在关于公文处理办法的行文中都规定有命令(令)这一文种。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命令(令)作为10类15种公文的第一类;1993年11月21日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仍把命令(令)定为12类13种公文的第一类。可见它在治理国家、发布政令方面的重要作用。
命令(令)的特点在于它的权威性、指挥性、强制性。
第一,发布命令(令)的机关须有一定权威性,其使用权限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根据《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委、各部委的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发布命令(令),其他机关、个人均无权制发。党的领导机关也不能单独使用这种文种;如果必须发布命令(令),要和国家领导机关联合发文。级别越高的领导机关,使用这一文种的频率越高。
第二,命令(令)用于内容重大决策事项的发布。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一般通过令文颁布,法随令出。
第三,命令(令)要求受令者必须绝对服从,坚决执行,做到令行禁止,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更不允许抵制和违反。否则,就将受到一定惩罚。所以,就强制性来说,命令(令)比其他各种下行文种都要强烈得多。
二、命令(令)的分类及用途
根据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命令(令)可以分为公布令、行政令、奖惩令、撤销令等。
(一)公布令
公布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令)。如2016年2月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6号),是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的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76号),是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命令;还有2015年11月2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3号)是发布《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命令,等等。
(二)行政令
行政令是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令)。它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凡国家领导机关采取的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都以行政令予以发布施行。如动员令,就是国家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宣布全民、全军部队进入战争状态的命令。《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可以发布动员令。建国前的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联名签署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内容上看就属动员令。再如特赦令,是国家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宣布对在押罪犯的既定刑罚全部或部分赦免的命令。根据《宪法》规定,特赦令也是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的。如建国以来第一次发布的特赦令,就是1959年9月17日由国家主席刘少奇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还有于2001年6月6日在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并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984年4月13日《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等,也属于行政令的范围。
(三)奖惩令
奖惩令是奖惩有关人员的命令。它包括嘉奖令和惩戒令两种,嘉奖令是国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或嘉奖的命令,如《国务院对民航王仪轩机组的嘉奖令》。惩戒令是国家政府机关对犯有特别严重错误以至罪行的过失者予以惩戒的命令。
(四)撤销令
撤销令是指用于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的命令(令)。
从一个注重学习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为快节奏的工作环境量身定做的。它没有冗长拖沓的开篇引言,直奔主题,这点深得我心。每一部分的知识点都高度凝练,仿佛是一个精心提炼的知识胶囊。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个主题点后面附带的“实战小贴士”或“自查清单”。比如,在学习完“批复”的写法后,它会立刻提供一个“批复自查清单”——“是否明确指出同意/不同意?”,“是否指明了执行部门和时限?”等等。这些工具极大地缩短了我从“学习”到“应用”的过渡时间。我不再需要写完一份文件后,还要冥思苦想哪里可能遗漏了关键要素,直接对照清单走一遍,就能快速完成内部审核。这种即时反馈和校验机制,让我的公文准备时间缩短了近三成,显著提升了工作流的顺畅度。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对“疑难杂症”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上。在我日常工作中,最头疼的往往不是那些常见的通知或报告,而是那些不常出现的、但一旦出现就让人抓耳挠腮的特殊文种。比如,涉及到跨部门协作的“协查函”的措辞拿捏,或者需要处理投诉的“答复函”中如何既表示歉意又维护机构形象的技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似乎预判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坑点”。它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公文写作中的“禁忌”和“常见错误”,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很多时候,我们写出的公文之所以效率低下,不是因为写错了,而是因为存在一些微妙的“表达不清”或“权限模糊”的问题。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将这些潜藏的风险都一一揭示出来,并给出了修正后的优化方案,让人在学习的同时,也时刻保持警醒,确保自己的文字输出是零失误的。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操指导之间的完美平衡。市面上很多公文写作指南,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的术语,让人读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写;要么就是停留在简单的模板堆砌,告诉你“怎么写”但缺乏对背后原则的剖析。然而,这本《大全》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些陷阱。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范文,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解析每一类文种的核心意图、适用场景以及不同语气的拿捏。比如,它讲解“会议纪要”时,不仅给了不同类型的纪要范本,还细致区分了“速记纪要”和“会议决议”在信息筛选和侧重点上的差异。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逐渐明白,公文写作的精髓在于“准确传达”和“有效执行”,而不仅仅是格式的正确。通过阅读它的分析部分,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受文者的身份和目的,调整我的遣词造句,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公文的说服力和执行力,而不是机械地套用模板。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深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本来以为这种工具书难免枯燥乏味,但拿到手后发现,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性非常强,目录设计得极为清晰,查找起来简直是手到擒来。比如,在需要快速找到关于“请示”或“报告”的标准格式时,我不用费力地翻找,直接就能定位到相应的模块。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运用得恰到好处,很多复杂的公文结构,通过流程图一展示,立刻就变得清晰明了,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处理对外联络文件的职场新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装订质量也相当不错,即便是频繁翻阅,书页也不会轻易松脱,这在工具书的使用频率上是很重要的考量。纸张的质感摸起来也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总的来说,从视觉到触觉的初次接触体验,这本书就给我留下了非常专业、可靠的印象,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案头助手,让人愿意随时翻开它。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让我感受到了编写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公文体系的深刻理解。它不像某些官方教材那样,总是板着一副面孔,而是用一种既严谨又带有人情味的笔触来引导读者。例如,在探讨如何撰写措辞强硬但又不失礼节的公函时,书中引用的例子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高明。它没有简单地教你使用强硬词汇,而是教会你如何通过精确的法律术语和明确的责任界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坚定的立场。读起来,你会觉得作者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悉心指导,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规则制定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使得那些原本看似僵硬的公文规则,变得更容易被吸收和内化,最终形成一种本能的写作直觉,这是任何死记硬背都无法达到的境界。
评分质量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评分很有用,帮助我提高能力和水平!
评分感觉挺好的,物美价廉很实惠.
评分不错,书好,内容好
评分不错哦!工作的好帮手。范文很齐备。
评分“我和近平一起到四川学习办沼气” 戴明/“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 赵华安 张春富/“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 村民说 梁玉明/“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 石春阳/“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干什么” 王宪平/“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武晖/“近平
评分没什么用
评分正版书籍,下次还是会来光顾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