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度精选,选取在2016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时政、国计民生大事件,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着重于文化事件及具有前瞻性的思潮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已出版有《MEMO2012》、《MEMO2013》、《MEMO2014》、《MEMO2015》、《MEMO2016》。
《三联生活周刊》是当今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文化类媒体,以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和一贯秉持的人文情怀,为读者忠实记录着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变化。
英国脱欧:全球化由此逆转
美国之感:特朗普时代开启
不安的中东:伊拉克三省行走记
悲剧朴槿惠:青瓦台的权利与宿命
南海博弈:经略海洋与崛起之道
Memo more...
北京搬离北京:超级首都的解决之道
郎平的价值:专业主义的胜利
网红,泡沫之巅?
学会幸福:积极心理对抗焦虑时代
Memo more...
人机大战:我们的对手是未知还是自己?
造梦空间:虚拟创造新现实
读完《MEMO2016: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穿越”,回到了2016年,重新审视那个不平凡的年份。《三联生活周刊》一贯的深度调查和人文关怀,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不仅仅是新闻的集合,更是一种对时代脉搏的捕捉,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以及一种对人类情感的细腻体察。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对复杂议题的冷静分析,作者们没有被表面的喧嚣所迷惑,而是试图去挖掘事件的本质,去理解驱动社会变迁的深层逻辑。这种“不流于表面”的特质,正是《三联》内容的核心魅力所在。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被某个观点所启发,也会因为某个故事而产生共鸣。书中关于文化、科技、社会伦理等多个领域的探讨,都展现了作者们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它带领你穿越信息的迷雾,去发现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角落,并帮助你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对2016年那个年份的记忆复苏,更是对如何看待当下、如何理解世界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于我而言,是一次与“2016”这个年份的深切对话。它不是简单的新闻事件的罗列,而是一种视角,一种洞察,一种《三联生活周刊》独有的、沉淀下来的观察与态度。《MEMO2016》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那个年代的窗户。我最欣赏的是,书中文章的视野非常开阔,从宏观的国际局势到微观的个体生活,无不展现了作者们对社会肌理的深刻理解。他们不回避问题,不回避争议,而是用一种冷静而犀利的笔触,去剖析那些复杂而敏感的议题。这种“不回避”的态度,恰恰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没有试图用某种单一的叙事来简化问题,而是呈现了多元的视角和不同的声音,这使得读者能够在一个更为丰富和立体的语境中理解事件。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文化和思想的探讨,它们往往能触及到时代精神的深层脉络,让我反思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与书中的观点产生共鸣,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促使我去更深入地思考,去质疑,去建构。这本书不是一本让你“知道”的书,而是一本让你“思考”的书,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维的拓展和情感的启迪。
评分读完《MEMO2016: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时代的剪影,一个由文字织就的、有温度的、值得反复咀嚼的记录。2016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无论是国际风云变幻,还是国内社会脉搏的跳动,都充满了值得我们深思的瞬间。而《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本深耕社会现实、洞察人文关怀的刊物,其在这一年所呈现的观察与态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报道汇编,更像是一场与作者、与时代进行的思想对话。我特别欣赏其中那些对复杂议题的深入挖掘,它没有流于表面,而是试图剥开层层迷雾,去触碰事件的本质,去理解那些驱动社会变迁的深层逻辑。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当时对某些事件的看法,然后与书中的分析进行对比,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这种“碰撞”是阅读的最大乐趣之一,它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的认知,去修正那些可能存在的偏见,去拓展思维的边界。书中关于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文章,都展现了《三联生活周刊》一贯的专业性和人文情怀。它们并非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人物,以及作者们真诚的思考。我尤其喜欢那些带着强烈个人色彩的评论,它们不回避争议,敢于表达观点,即使有时观点与我自身不同,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独立思考的勇气和深度。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它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提问,去探索,去构建自己的理解。
评分《MEMO2016》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与《三联生活周刊》共同完成的“时光胶囊”的开启。它所收录的,不仅仅是2016年的事件,更是《三联》编辑和作者们,对这些事件所付诸的深度观察和独特态度。我尤其珍视书中那种“不回避问题,直面现实”的勇气。在这个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三联生活周刊》始终坚持着对社会真相的追求,以及对人文价值的坚守,这使得它的内容具有了穿越时空的价值。书中对科技发展、社会变革、文化思潮等多个维度的探讨,都充满了前瞻性和洞察力。我常常会被那些别具一格的标题所吸引,然后被一篇篇深入浅出的文章所折服。作者们以一种“显微镜”般的细致,去审视社会现象,以一种“望远镜”般的宏观,去把握时代脉搏。这种“近”与“远”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温度,又不失深度。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些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它们不以猎奇的眼光看待,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去理解,去呈现那些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它用冷静的笔触,为你揭示世界的真相,并引导你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向。
评分《MEMO2016》这本书,我将其视为一份来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时代速写”,但它绝非快餐式的阅读体验,而是一种需要细细咀嚼、反复体会的精神盛宴。它所呈现的,是2016年这个年份里,那些值得被铭记的观察,以及《三联》编辑和作者们所秉持的独特态度。我尤其赞赏书中那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严谨精神,以及“不回避任何一个问题”的勇气。《三联生活周刊》之所以能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标杆,正是因为它始终坚持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度关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坚守。这本书,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证明。它所涵盖的内容,从国际政治的波诡云谲,到国内社会的热点事件,再到文化艺术的思潮涌动,都展现了作者们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因为某个观点而豁然开朗,也会因为某个故事而潸然泪下。这种情感与理性的交织,是《三联》内容的独特魅力。它让你在了解事件本身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与时代印记。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它用冷静的笔触,为你揭示世界的真相,并引导你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向。
评分拿到《MEMO2016: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厚重,不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内容所蕴含的思考深度。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但绝对是一本值得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我喜欢《三联生活周刊》一贯的那种严谨的调查、深刻的洞察以及人文的关怀,而这本书无疑是这种特质的集中体现。2016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留下了一些特殊的印记,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将那些零散的记忆和感受,通过《三联》编辑和作者们的视角,重新串联起来,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解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那些对社会争议性话题的探讨,作者们并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试图去展现问题的多面性,去理解不同群体的立场,并引导读者进行独立的判断。这种“克制”与“深刻”的结合,是《三联》内容的核心魅力所在。它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开始质疑,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它不直接告诉你对与错,而是用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让你自己去体悟人生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对2016年那个年份的回顾,更是对如何看待当下、如何理解世界的一种全新启示。
评分《MEMO2016》这本书,我把它看作是一次深度精神之旅,是《三联生活周刊》在那个特定年份里,用文字编织出的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社会画卷。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带有鲜明作者态度的解读。我之所以如此推崇这本书,是因为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事件的经过,更是对事件背后逻辑的探寻,以及对人类情感和价值观的关照。书中对科技发展、社会变迁、文化思潮等多个领域的探讨,都做得非常扎实,也充满了前瞻性。我常常会被书中那些直击人心的标题和导语所吸引,然后被一篇篇深入浅出的文章所折服。作者们以一种近乎“显微镜”般的细致,去审视社会现象,以一种“望远镜”般的宏观,去把握时代脉搏。这种“近”与“远”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温度,又不失深度。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对社会群体命运的关注,它们不以猎奇的眼光看待,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去理解,去呈现那些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即使在喧嚣和浮躁的时代,依然有人在用冷静的思考和真诚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真实的世界,并引导我们去发现其中的意义。
评分《MEMO2016》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那个时代的“快照”,但又不仅仅是“快照”,它更像是一份饱含深情的“回忆录”,用文字的力量定格了2016年的种种片段。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议题的读者,《三联生活周刊》一直是我获取深度信息和独立思考的窗口,而这本书的出现,更是将这份“窗口”效应放大到了极致。我惊叹于编辑和作者们捕捉时代脉搏的敏锐度,他们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并将其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回顾了2016年那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作者们在其中所注入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居高临下的评判,也不是简单的煽情,而是一种平等对话、理性分析、充满人文关怀的姿态。书中有很多篇幅都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剖析,它能够触及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复杂性,让我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从而打破我原有的固有认知。此外,书中对一些个体命运的关注,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共情,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记录了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思考,它让我们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当下,并展望未来。
评分捧读《MEMO2016: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时代共振,仿佛自己也置身于2016年的某个时刻,与那些发生的故事一同呼吸。这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用它特有的敏锐触角和深刻洞察,为我们留下的一个宝贵的时代文本。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那些瞬间的深刻解读和价值判断。我非常欣赏书中那些对社会现象背后逻辑的探寻,它不满足于表面的描述,而是试图去挖掘那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去理解那些驱动事件发展的内在力量。这种“求真”的态度,是《三联》内容的核心价值所在。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文化和思想的讨论,它们往往能够触及到时代的精神内核,引发我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与书中的观点产生共鸣,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但这正是阅读的乐趣所在——它促使我去思考,去质疑,去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引导者,它不直接给你结论,而是用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分析,让你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对2016年的回顾,更是对如何理解当下、如何面对未来的智慧。
评分《MEMO2016》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来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时代备忘录”,它用文字的力量,将2016年的种种观察与态度,浓缩成了一段段值得珍藏的记忆。它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事件背后深层意义的挖掘和解读。我最看重的是书中那种“不回避争议,直面现实”的态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保持一份冷静、深刻的思考,并用一种专业而富有温度的笔触去呈现,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三联生活周刊》一直是我获取深度资讯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来源,而这本书,更是将这种特质发挥到了极致。书中对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探讨,都充满了前瞻性和洞察力。我常常被那些出人意料的观点所吸引,也常常因为某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而引发深深的思考。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它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引导你独立思考,去理解世界的复杂与多样。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对2016年那个年份的深刻理解,更是对如何观察和思考这个时代的一种宝贵启示。
评分书的包装完好,书的质量也很好,比在实体店买划算多了。。。
评分快递小哥辛苦,东西不错!
评分趁活动赶紧抢购的,非常感谢京东,让我买到很多好书,还省了银子。
评分快递小哥辛苦,东西不错!
评分京东图书是服务最好的一家网上书店,首选这里买书!
评分三联生活周刊,值得推荐,
评分可以
评分每年都买一本
评分书还不错,正品书,内容也还可以,快递比较准时,就是自己得努力看完才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