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

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元 著
图书标签:
  • 爱因斯坦
  • 励志
  • 传记
  • 科学
  • 勤奋
  • 成功学
  • 名人故事
  • 经典
  • 成长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89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77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80
字数:12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无论从是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枉活百岁。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

内容简介

  《勤奋的天才—爱因斯坦》一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爱因斯坦精彩、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读者通过阅读可以了解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辉煌的一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学习爱因斯坦执着、热情的探索精神。

作者简介

  于元,吉林省人,自由撰稿人,著有多部历史著作与人物研究专著。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为写作宗旨。

精彩书评

  为了给《传世励志经典》写几句话,我翻阅了手边几种常见的古今中外圣贤大师关于人生的书,大致统计了一下,励志类的比例,确为首屈一指。其实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是动宾结构的词,励是磨砺,志是志向,放在一起就是磨砺志向。所以说,励志不是简单的立志,是要像把刀放在石头上磨才能锋利一样,这个磨砺,也不是轻而易举地摩擦一下,而是要下力气的,对刀来说,不仅要把自身的锈磨掉,还要把多余的部分毫不留情地磨掉,这简直是一场磨难。所有绚丽的人生都是用艰难磨砺成的,砥砺生命放光华。可见,励志至少有三层意思:
  一是立志。国人都崇拜的一本书叫《易经》,那里面有一句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一切圣贤伟人无不遵循此道。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立什么样的志的问题,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往今来,凡志士仁人立的都是天下家国之志。李白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白居易有诗曰: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二是励志。有了志向不一定就能成事,《礼记》里说:“玉不琢,不成器。”因为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志向须在现实的困境中反复历练,不断考验才能变得坚韧弘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所以拿破仑说: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孟子则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描述得如此艰难困苦。我们看看历代圣贤,从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到孔夫子、司马迁、孙中山,直至各行各业的精英,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终成大业,哪一个不是砥砺生命放射出人生的光芒。
  三是守志。无论立志还是励志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了人的一生,无论生命之火是绚丽还是暗淡,都将到它熄灭的最后一刻。所以真正的有志者,一方面存矢志不渝之德,另一方面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之气。像孟子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代有位首辅大臣叫刘吉,他说过“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话说回来,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不管你做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空活百年。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为读者满足心灵的渴望,有的像心灵鸡汤,营养而鲜美;有的就是萝卜白菜或粗茶淡饭,却是生命之必需。无论直接或间接,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惊喜。
  ——徐潜

目录

一从诞生到大学毕业
1.科学巨人诞生的背景001
2.幸福的家庭003
3.学前岁月005
4.路易堡中学007
5.毅然退学009
6.亚罗中学012
7.大学生014
8.和米列娃的爱情017
二相对论横空出世
1.谋职020
2.相对论的摇篮023
3.伯尔尼专利局026
4.狭义相对论030
5.走向教授的路034
三教授生涯
1.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副教授038
2.布拉格皇家大学教授041
3.重返母校047
4.一束红玫瑰花049
5.定居柏林051
6.反战的教授056
7.天真的教授062
8.再婚067
9.远征队071
10.盛名之下074
11.广义相对论080
12.坚持留在德国083
四访问学者和和平大使
81.荷兰之行08
12.捷克之行09
33.奥地利之行09
44.美国之行09
5.英国之行100
6.法国之行104
7.中国之行109
8.日本之行118
9.巴勒斯坦之行124
10.西班牙之行127
五在欧洲的最后岁月
1.荣获诺贝尔奖128
2.卡普特别墅131
3.会见卓别林134
4.会见泰戈尔136
5.避难138
6.告别欧洲142
六在美国的岁月
1.高级研究所144
2.社会活动家148
3.爱因斯坦的上帝153
4.爱因斯坦的宗教观155
5.原子弹之父158
6.反对使用原子弹163
7.巨星陨落167

精彩书摘

  一从诞生到大学毕业
  1.科学巨人诞生的背景
  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诞生在德国南部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的一个犹太商人家里。
  乌尔姆位于伊勒河和布劳河注入多瑙河的入口处,距东南方向的慕尼黑约180公里。
  乌尔姆在日耳曼语中是“沼泽地”的意思。1181年,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将其升为城市。从1184年开始,乌尔姆成了帝国的一座直辖市。
  1500年左右,乌尔姆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继纽伦堡之后升为帝国的第二大城市,管辖着三个城市和55个村庄,成为钢铁、木材和葡萄酒的重要市场。
  爱因斯坦诞生时,德国充满了火药味,而且正一步步地向军国主义发展。
  德意志是中世纪法兰克帝国分出的一个国家。法兰克帝国分为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国家,其中法兰西后来发展为法国,而意大利和德意志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德意志由许多割据的各自独立的公国和城邦组成,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国王,相对独立,而在形式上共同组成德意志邦联,并且选举一个共同的皇帝。但这只是形式上的皇帝,这个皇帝对割据势力没有实际的约束力。
  随着德意志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渐渐地,普鲁士成为德意志邦联中最有实力的公国,它虎视眈眈,企图统一德国。经过多次战争和外交努力,普鲁士在击败了德意志中另一强大公国奥地利和欧洲大陆霸主法国后,终于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而奥地利则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爱因斯坦诞生时,德国统一已经8年了。8年前,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辅佐下统一德国,于1871年登基做了皇帝,史称德皇威廉一世。
  19世纪末,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在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却带有很强的封建军事色彩。
  德国的统一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880年,德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指导重工业的发展。人力、物力在国家的指导下被更加合理地利用,电气、化工、铁路、钢铁等产业迅速跃居世界前列。德国迅速成为工业强国。
  1889年,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从而使德国成为工业国家。英国用了将近100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在德国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
  爱因斯坦诞生前后,德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二强国,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但是,德国的政治地位远不如英、法两国,而且地理位置也不好,被英、法、俄三国夹在中间。由于德国起步较晚,世界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国瓜分完了。这时,德国想挑战英、法两国的统治地位,重新分配殖民地,建立世界新秩序。
  当时,奥匈帝国因为与沙俄和法国有矛盾,德国便把它拉来组成了同盟国集团。这样,德国、奥匈帝国等国便组成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军事同盟。
  ……

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 本书简介 这是一部深入探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非凡一生的传记,旨在揭示这位物理学巨匠从一个看似平庸的学徒,成长为定义现代科学的划时代人物的蜕变历程。本书不仅详尽梳理了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重大飞跃,更着重笔墨描绘了他作为个体所展现出的坚定意志、无畏的好奇心以及最终成就“天才”之名的背后,那份超越常人的勤奋与执着。 第一章:早慧的困惑与异样的童年 爱因斯坦的童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童故事。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家庭,早期的发展显得有些迟缓,甚至一度让父母感到担忧。然而,正是这段看似沉寂的时光,孕育了他独特的思维模式。书中将详细描述“指南针事件”对幼小爱因斯坦心灵产生的深远影响——那无形力量的暗示,如何点燃了他对宇宙深层奥秘的好奇。 我们将探究他与传统教育体制的格格不入。在僵化、刻板的德国学校中,爱因斯坦的自由精神和质疑一切的倾向,使他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本书不回避他在学业上表现出的散漫,而是将其置于他内在驱动力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他拒绝被动接受,只对那些能激发他深刻思考的知识领域抱以热情。米兰的搬迁、家庭商业的起伏,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流离与独立思考奠定了基调。 第二章:伯尔尼的“非主流”时光与思想的酝酿 高中毕业后,爱因斯坦未能立即进入高等学府,这段经历成为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潜伏期”。我们聚焦于他最终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求学时光,以及毕业后在伯尔尼专利局担任技术审查员的岁月。 专利局的工作,对于一个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青年来说,似乎是束缚。但本书将揭示,正是这份看似枯燥的例行公事,为爱因斯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智力温床”。每天审查他人的发明,让他接触到跨领域的工程学和物理学的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为他腾出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让他能够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实验”中。 本章将详细剖析在1905年这个“奇迹年”之前,爱因斯坦是如何在业余时间,秘密地与科学界的主流思想进行对话与抗争。那些关于光速不变性、相对性原理的早期草稿和不成熟的观点,清晰地勾勒出他如何一步步摆脱牛顿经典物理的束缚,为革命性的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划时代的“奇迹年”:勤奋铸就的科学里程碑 1905年,爱因斯坦以惊人的速度发表了四篇改变物理学面貌的论文,包括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以及质能等效关系式(E=mc²)。本书将不再简单罗列这些成就,而是深入剖析支撑这些成就背后的“勤奋”。 深度聚焦: 我们将还原他如何通过极其严谨的数学推导,来论证那些颠覆常识的物理假设。他的勤奋不是简单的重复计算,而是对逻辑链条的反复锤炼,确保每一个推论都无懈可击。 挑战主流: 详细描述狭义相对论是如何挑战了当时物理学界深信不疑的“以太”理论。这种挑战需要巨大的智力勇气和无休止的自我验证过程。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描述这些革命性思想在最初是如何被科学界冷遇,以及爱因斯坦如何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发现,并最终通过后续的实验验证,赢得了科学界的认可。 第四章:广义相对论的漫长征途与坚韧不拔 如果说狭义相对论是闪电般的突破,那么广义相对论则是爱因斯坦近十年苦行僧般的研究历程。本书将把这一时期描绘成一场与“重力”这一终极难题的长期搏斗。 数学的壁垒: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严重依赖于当时物理学家都不甚熟悉的黎曼几何。本书将展现爱因斯坦如何放下身段,向数学家马塞尔·格罗斯曼求助,并在中年时期投入巨大的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复杂的张量分析。这不是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成年累月、不计回报的智力投入。 物理直觉与数学工具的结合: 探讨他是如何通过不懈地修改场方程,试图用最简洁、最优雅的数学形式来描述宇宙的几何结构。每一个细微的修改背后,都代表着无数次的演算与修正。 最终的确认: 1919年,爱丁顿爵士对日食的观测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下的弯曲。这一刻,爱因斯坦的勤奋终于获得了世界的喝彩。 第五章:科学巨人的人文关怀与晚年的探索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视角从纯粹的科学成就转向爱因斯坦复杂的人格魅力。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如何被用于支持和平主义运动;他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复杂立场;以及他作为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所做的不懈努力。 统一场论的执念: 晚年的爱因斯坦将精力几乎全部倾注于统一电磁力和引力,试图构建一个“万有理论”。尽管未能成功,但本书会强调,这再次体现了他永不满足的探索欲和对基础物理简洁性的不懈追求。他的勤奋,即使在面对失败时,也从未停止。 良师益友与家庭生活: 穿插描绘他与米列娃·玛里奇、以及后来的爱尔莎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对同事和年轻学者的指导,展现出这位科学巨匠充满矛盾和人性的侧面。 结语:勤奋,是天才的必经之路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告诉读者,爱因斯坦的“天才”标签,绝非天赐的特权,而是由其超凡的毅力、对真理的纯粹热爱以及近乎偏执的勤奋所铸就的。他的故事是激励人心的证明:面对看似无法逾越的知识鸿沟,唯有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抵达思想的彼岸。这部传记,是献给所有相信“汗水浇灌梦想”的人们的一部经典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的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了。一直以来,爱因斯坦在我心中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才符号,他的名字几乎等同于“聪明绝顶”。然而,当看到“勤奋的天才”这个词组时,我内心涌现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天才或许是天赋,但勤奋却是后天的努力,这让我开始思考,伟大的成就背后,是否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作者可能会从一个更加“接地气”的角度来解读爱因斯坦,不再仅仅聚焦于那些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而是更侧重于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他的智慧推向了新的高度。我好奇的是,这本书会如何描绘他日常的求学、研究过程?那些在无数个夜晚,在寂静的实验室里,他是否也曾感到疲惫、迷茫,但最终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他坚持下去?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毅力、关于梦想、关于如何将天赋转化为不朽成就的生动范例。这本书的名字,在我看来,是对那些认为成功只靠天分的年轻人的一种有力回应,它告诉我,即使拥有卓越的天赋,也需要勤奋的浇灌才能绽放。

评分

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非常惊喜,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真正触动心灵、启发思考的书。当我翻开《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时,我就被一种温暖而有力的文字所包围。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深奥的物理公式,而是缓缓地铺陈开来,从爱因斯坦童年的点滴趣事说起,描绘了他作为一个孩子时期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独特的观察视角。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他小时候因为语迟而被认为“笨拙”,但正是这份“笨拙”背后,隐藏着他内心的思考和对事物本质的探索。这种描写方式让我觉得,即使是那些被贴上“标签”的孩子,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能否被发现和引导。书中的语言非常流畅,就像一位长辈在娓娓道来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很容易就能沉浸其中。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他求学时期的描述,比如他如何面对考试的压力,如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以及他在物理学领域初露锋芒时的那份坚持。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爱因斯坦,他不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坛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奋斗过程的普通人。

评分

刚拿到《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这本书,就被它浓厚的励志色彩所吸引。我一直深信,真正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坚持。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这个核心,用“勤奋”这个词来修饰“天才”,这本身就传递了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号:即使拥有非凡的才能,也必须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实现价值。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爱因斯坦在科研道路上的具体实践,不仅仅是那些伟大的发现,更重要的是他为了这些发现所经历的无数次尝试、失败、甚至是自我怀疑。我希望能够读到关于他如何建立自己的科学思想体系,如何突破传统的束缚,以及他在面对质疑和挑战时是如何保持信念的。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专注力、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勇气的励志指南。我迫切想知道,他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智慧,背后是否凝结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辛勤耕耘,多少次对理论的反复推敲。

评分

收到《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这本书,我内心充满了一种期待,因为我一直觉得,真正伟大的成就,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书名中的“勤奋”二字,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共鸣,它提醒着我,即使拥有再高的天赋,也需要汗水的浇灌才能开花结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描绘爱因斯坦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不仅仅是展示他那些惊世骇俗的理论。我期待看到他如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如何面对科研中的瓶颈,以及他如何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关于坚持、关于毅力、关于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宝贵教材。我想了解,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让他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执着。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关于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激励自己,让我重新审视“努力”这个词的书,而《传世励志经典:勤奋的天才 爱因斯坦》恰好满足了我的期待。从书名“勤奋的天才”就可以看出,作者试图打破人们对天才的刻板印象,将目光聚焦于爱因斯坦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具体呈现这种“勤奋”的。是他在年轻时期的刻苦钻研,还是在成年后面对科研难题时的不懈探索?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鲜活的例子,比如他如何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如何日复一日地进行实验,如何在思考中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认知边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关于如何学习、如何工作、以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刻启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生动的故事和真切的感受,教会我理解“勤奋”的力量,让我明白,即使天赋有限,只要肯付出足够的努力,也同样可以成就非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