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原书第10版)

投资学(原书第10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滋维·博迪(Zvi Bodie) 著,汪昌云 张永骥等 译
图书标签:
  • 投资学
  • 金融学
  • 投资
  • 理财
  • 股票
  • 债券
  • 资产定价
  • 投资组合
  • 公司金融
  • 风险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8230
版次:10
商品编码:1212868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章教材经典译丛(清明上河图)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78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金融专业学生或者金融人士

投资学大师博迪教授近50年的心血之作,畅销欧美30余年!

全美顶*商学院投资学课程*选教材!

CFA资格考试官方指定教学参考用书!

华尔街金融投资人士必备案头工具书!`

全新第10版双色印刷,专栏丰富,生动有趣,易读易懂。包含“华尔街实战”、“概念检查”、“EXCEL应用”、“CFA考题”等。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名美国知 名学府的金融学教授撰写的著作,是美国好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教材。全书详细讲解了投资领域中的风险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衍生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重要内容。本书适用于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学生,金融领域的研究人员与从业者。

作者简介

滋维·博迪是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与经济学教授,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一直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讲授金融学。博迪教授在一流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有关养老金财务和投资战略等大量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快乐投资:平安实现你一生中财富目标的方法》以及《养老金财务基础》等。博迪教授是综合财务有限公司的经理人,这是一家特别的投资银行和金融工程公司。他同时还是养老金研究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目录

BriefContents简明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绪论

第1章投资环境2

第2章资产类别与金融工具23

第3章证券是如何交易的47

第4章共同基金与其他投资公司73

第二部分资产组合理论与实践

第5章风险与收益入门及历史回顾94

第6章风险资产配置129

第7章最优风险资产组合153

第8章指数模型189

第三部分资本市场均衡

第9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14

第10章套利定价理论与风险收益多因素模型240

第11章有效市场假说258

第12章行为金融与技术分析289

第13章证券收益的实证证据308

第四部分固定收益证券

第14章债券的价格与收益334

第15章利率的期限结构366

第16章债券资产组合管理385

第五部分证券分析

第17章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418

第18章权益估值模型444

第19章财务报表分析478

第六部分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证券

第20章期权市场介绍512

第21章期权定价542

第22章期货市场579

第23章期货、互换与风险管理601

第七部分应用投资组合管理

第24章投资组合业绩评价628

第25章投资的国际分散化664

第26章对冲基金696

第27章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理论714

第28章投资政策与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结构734

术语表763

Contents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绪论

第1章投资环境2

1.1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2

1.2金融资产4

1.3金融市场与经济5

1.4投资过程8

1.5市场是竞争的9

1.6市场参与者10

1.72008年的金融危机13

1.8全书框架19

小结/习题/在线投资练习/

概念检查答案

第2章资产类别与金融工具23

2.1货币市场23

2.2债券市场28

2.3权益证券33

2.4股票市场指数与债券市场指数36

2.5衍生工具市场41

小结/习题/CFA考题/在线投资练习/

概念检查答案

第3章证券是如何交易的47

3.1公司如何发行证券47

3.2证券如何交易50

3.3电子交易的繁荣54

3.4美国证券市场55

3.5新的交易策略57

3.6股票市场的全球化59

3.7交易成本60

3.8保证金交易60

3.9卖空63

3.10证券市场监管66

小结/习题/CFA考题/在线投资练习/概念检查答案

第4章共同基金与其他投资公司73

4.1投资公司73

4.2投资公司的类型74

4.3共同基金76

4.4共同基金的投资成本78

4.5共同基金所得税81

4.6交易所交易基金81

4.7共同基金投资业绩:初步探讨83

4.8共同基金的信息86

小结/习题/在线投资练习/

概念检查答案

第二部分资产组合理论与实践

第5章风险与收益入门及历史回顾94

5.1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94

5.2比较不同持有期的收益率97

5.3国库券与通货膨胀(1926~2012年)100

5.4风险与风险溢价101

5.5历史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分析103

5.6正态分布106

5.7偏离正态分布和风险度量108

5.8风险组合的历史收益111

5.9长期投资118

小结/习题/CFA考题/概念检查答案

第6章风险资产配置129

6.1风险与风险厌恶129

6.2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组合的资本配置134

6.3无风险资产135

6.4单一风险资产与单一无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136

6.5风险容忍度与资产配置138

6.6被动策略:资本市场线142

小结/习题/CFA考题/在线投资练习/

概念检查答案

附录6A风险厌恶、期望效用与圣彼得堡悖论149

附录6B效用函数与保险合同均衡价格151

附录6CKelly准则152

第7章最优风险资产组合153

7.1分散化与组合风险153

7.2两个风险资产的组合154

7.3股票、长期债券、短期债券的资产配置159

7.4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163

7.5风险集合、风险共享与长期投资风险169

小结/习题/CFA考题/在线投资练习/概念检查答案

附录7A电子表格模型179

附录7B投资组合统计量回顾183

第8章指数模型189

8.1单因素证券市场189

8.2单指数模型191

8.3估计单指数模型194

8.4组合构造与单指数模型199

8.5指数模型在组合管理中的实际应用205

小结/习题/CFA考题/概念检查答案

第三部分资本市场均衡

第9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14

9.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概述214

9.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和延伸223

9.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学术领域232

9.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行业233

小结/习题/CFA考题/在线投资练习/概念检查答案

第10章套利定价理论与风险收益多因素模型240

10.1多因素模型概述240

10.2套利定价理论242

10.3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

定价模型和指数模型247

10.4多因素套利定价理论250

10.5法玛弗伦奇(FF)三因素模型252

小结/习题/CFA考题/在线投资练习/概念检查答案

第11章有效市场假说258

11.1随机漫步与有效市场假说258

11.2有效市场假说的含义262

11.3事件研究266

11.4市场是有效的吗268


精彩书摘

  《投资学(原书第10版)》:
  投资银行负责将新证券发售给公众投资者,一旦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注册申请做出回复且初步募股说明书分发给有兴趣的投资者,投资银行便会组织路演(road shows),在全美巡回宣传即将发行的证券。承销商可借路演机会与投资者沟通证券发行的相关信息,激发潜在投资者的认购兴趣。机构投资者也会向承销商表达其购买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兴趣,这种兴趣的暗示过程叫作“预约”,赢得潜在投资者的过程叫作“建立投资者购股意愿档案”。由于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通常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对该证券的需求以及证券发行公司的商业前景,因而“预约”过程就为证券发行公司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投资银行会根据机构投资者的反馈信息调整原始的证券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
  ……

前言/序言

  前言本书首版至今已近30载。此间,投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经历了一轮金融危机的洗礼。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的证券创新、信贷扩张以及由此催生的一系列新交易策略。信息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投资理论的日渐丰富使得新交易策略得以付诸实践。

  金融危机也根植于快速发展背后机制的不完善。大量证券创新采用了过高的杠杆并夸大了风险转移策略的有效性。在监管宽松及缺乏透明度的市场背景下风险并没有被充分认识,而这一体系中大型机构的不稳定因素也被掩盖。我们的教材与时俱进地反映了过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本书主要为投资分析课程撰写。编写的基本原则是将真实的资料按照核心知识框架进行整理后呈现给读者。作者尽可能将不必要的数学和技术细节剔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和从业人员建立投资直觉以面对职业生涯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理念与挑战。

  本书涉及了投资者当前普遍关注的主要话题。帮助读者在面对大众媒体或更为专业的金融期刊上的议题或讨论时,具有明辨洞察力。无论你立志成为职业投资人,还是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环境中,这样的能力尤为重要。

  尽管我们旨在向读者提供最具实用性的材料,但三位作者均从事金融经济学学术研究,导致书中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幸运的是,在投资领域追求真理与追求财富并不矛盾。恰恰相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期权定价模型以及现代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不仅代表了科学界对知识探求的成果,对成功投资者的实践同样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为了与实践靠得更近,我们还尝试与CFA协会保持一致。CFA协会除了推动金融领域研究,还向欲获取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资格的考生提供培训和认证考试。CFA课程涉及的核心知识取得了杰出学者和行业实践者的一致共识,为投资从业所必备。

  本书的许多特色都与CFA课程保持一致。几乎每章末都包含部分CFA往年考题。第3章节选了CFA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部分内容。第28章,在讨论投资者和投资过程问题时,我们提供了CFA的一整套系统性框架,涵盖了投资者目标、最终投资策略约束等方面的内容。章节末习题部分由全球领先的备考机构KaplanSchweser所提供。

  在第10版中,我们继续系统性地提供大量Excel表格,使本书比以往版本更加透彻地诠释金融概念。这些表格能让你像专业投资者般使用复杂的分析工具来解决现实问题,表格可从教材官网(www.mhhe.com/bkm)获取。

  基本理念第10版教材指出了投资环境中的诸多变化,例如金融危机中发生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事件。

  同时,许多基本原则依然重要。我们相信关注少数几个重要原则可以简化对复杂材料的学习,而这些基础性原则应该贯穿并纳入整个学习过程。这些原则对于理解未来金融市场中的证券交易和金融工具创新来说至关重要。基于此,本书在确立写作理念时,强调参考现代金融学核心理论而非经验性总结。

  本书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是:证券市场是接近有效的,大多数证券的定价取决于它们的风险和收益属性。在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几乎找不到免费的午餐。这个简单的观察结果成为投资策略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前提。我们对投资策略的讨论都是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框架下进行的,然而市场的有效程度永远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讨论(本书用了整整一章来讨论行为金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我们希望本书的讨论在这一闪烁着传统智慧光芒的投资领域中表达出具有建设性的批判观点。

  特色主题《投资学》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1)本书的第一个中心主题是,一般认为,在美国这样发展成熟、接近信息有效的市场中,参与者基本不能获得免费的午餐。第二个主题为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这仍然属于“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范畴,它是指获得高收益永远需要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然而,这个观点留下了一些未回答的问题:应如何衡量一项资产的风险?如何计量风险与期望收益的权衡关系?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编写原则。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关注有效分散投资组合的技术和含义,我们不仅关注分散投资对组合风险的影响,同时关注有效分散投资为合理计量风险及风险收益关系所带来的启示。

  (2)本书比其他教材更加注重资产配置的相关内容。我们选择这个侧重点有两个理由:首先,资产配置是每个投资者确实经历的过程。一开始你可能将所有资金都存放在银行账户中,接着你开始考虑如何将一部分资金投入风险稍高的资产中,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在这一步中,考虑的风险资产类别有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这就是一项典型的资产配置决策。其次,在大多数情况下,资产类别配置的重要性远高于证券选择决策的重要性。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首要决定因素,所以在学习投资决策时也应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3)相比其他投资学教材,本书对期货、期权以及其他衍生证券的讲解更加广泛和深入。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环境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你立志成为专业的金融从业者还是成功的个人投资者,都需要对衍生品市场有精深的了解。

  第10版



跨越边界:现代金融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教材的既有框架,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广阔的、面向未来的金融学知识体系,旨在引导读者从宏观经济、行为科学乃至技术变革的多个维度,深度理解和把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复杂运作规律与核心驱动力。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读者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辨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并有效整合跨学科的洞察力,以应对日益快速演变的全球金融环境。 第一部分:金融学的基石——重新审视价值与风险 我们首先将时间投入到对金融学的基本原理进行解构与重构上。这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上的经典模型,而是探讨这些模型在当前现实中的适用性边界。 价值的本质与衡量: 价值的评估不再是静态的折现现金流游戏。本书深入探讨了真实期权理论(Real Options Theory)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强调了管理层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拥有的“等待、扩展、收缩或放弃”的战略灵活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我们将分析非流动性溢价(Illiquidity Premium)的微妙构成,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审视信息不对称如何重塑资产的真实价值。例如,如何评估初创科技企业的“潜在市场规模”而非当前的盈利能力?这需要一套超越传统市盈率的评估框架。 风险的维度重塑: 传统风险管理往往侧重于波动性的量化(如$eta$值和VaR)。本书则将风险的概念扩展到系统性风险的演化和尾部风险的捕捉。我们详细分析了气候变化风险(Climate Risk)如何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渗透到所有资产类别中,以及金融机构如何量化和管理这些长期、非线性的风险。此外,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繁荣”被视为内生的风险源,而非外生的市场噪音。我们将考察网络效应和传染机制如何加速金融冲击的传播,例如通过高频交易网络和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第二部分:资产配置的动态博弈——从静态优化到适应性策略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是起点,但绝非终点。本书着重于构建能够适应市场结构变化和投资者偏好漂移的动态投资策略。 多资产类别的深度整合: 我们超越了传统股票和债券的二元对立,将另类资产(Alternatives)——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础设施以及结构化产品——纳入投资组合的统一框架中进行分析。重点在于理解这些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与传统资产的相关性矩阵如何随宏观经济周期而变化。例如,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基础设施资产的现金流保护机制如何发挥作用? 行为因子与量化策略的交织: 量化投资的胜利并非仅依赖于发现新的因子(Factor),更在于对已有因子生命周期的理解。本书剖析了“因子衰减”的现象,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多模型集成(Ensemble Modeling)和动态因子轮动(Dynamic Factor Rotation)来维持策略的稳健性。我们将讨论技术驱动的套利机会,例如微观结构套利、信息延迟套利,以及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来识别市场中的非线性定价错误。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的结构演变与监管哲学 金融市场的功能性正在被技术和监管深刻地重塑。理解这些结构性变化,是制定有效投资策略的前提。 市场微观结构的前沿洞察: 高频交易(HFT)和订单簿动力学的研究,揭示了价格形成过程中的细微摩擦。本书详细解析了订单簿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影响流动性,以及延迟(Latency)本身如何成为一种可交易的资产。我们还将探讨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兴起对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挑战,分析智能合约的安全风险和治理模型。 金融科技(FinTech)与数据革命: 本书不将FinTech视为工具,而是视为新的市场参与者和新的风险维度。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信用评分、欺诈检测以及量化策略回测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市场效率,但也可能导致模型风险的集中化。我们将审视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如何改变结算与清算的基础设施,以及监管机构(如央行)在应对这些变革时所面临的挑战。 全球宏观与地缘政治的金融传导: 当代投资决策无法脱离全球宏观背景。本书强调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其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冲击。我们分析了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供应链重塑如何通过影响原材料价格、汇率稳定和跨国投资信心,间接影响资产估值。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操作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是预测全球利率走向的关键。 第四部分:可持续金融与长期资本的使命 可持续投资(ESG)已从边缘叙事转变为核心要素。本书探讨了如何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真正内化到财务分析中,而非仅仅作为合规或营销的口号。 ESG评估的量化挑战: 我们将剖析当前ESG评级体系的异构性与不一致性,并探讨如何构建更具前瞻性和可验证性的ESG指标。重点在于理解“漂绿”(Greenwashing)的风险,并识别出真正将可持续性视为竞争优势而非成本负担的企业。书中提供了分析企业“转型路径”的框架,即评估其碳中和承诺的可信度及其技术可行性。 长期主义的资本配置: 本书最终将讨论代际财富转移和长寿风险背景下的资产配置哲学。对于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和捐赠基金而言,时间的维度决定了其投资策略的根本差异。我们需要在确保当前流动性的同时,为跨越数十年、应对不可预测未来的长期资本设计具有韧性的投资组合。这要求投资者具备极强的耐心、对复利效应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市场短期噪音的彻底免疫力。 结语:成为适应性学习者 本书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即插即用”的投资公式,而是装备读者一套动态的学习与适应工具箱。在金融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最宝贵的资产是对自身认知盲点的清晰认识,以及持续整合新信息、修正旧模型的能力。理解金融,就是理解人类在资源稀缺背景下的集体决策行为,以及技术如何不断改变这些行为的展现形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沉浸”,让人很容易沉浸在对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的思考之中。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对行为金融学的引入。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大多基于“理性人”假设时,这本书勇敢地指出了人类心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巨大影响。作者列举了许多投资大师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的非理性行为,比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等,并通过实证数据展示了这些偏差如何系统性地导致市场定价的偏差。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羊群效应”如何驱动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那段论述逻辑严密,分析入木三分,让我对近年来某些热门资产的非理性上涨有了全新的解读。这种能够解释“为什么市场会犯错”的能力,是纯粹依赖效率市场假说的教材所不具备的。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计算收益和风险,更重要的是如何警惕自己内心深处的非理性冲动,这对于成为一个更成熟的投资者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匠心,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生硬地堆砌公式,而是采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对资产定价模型的历史演变梳理。从早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到后来的套利定价理论(APT),再到多因素模型,作者不仅详尽地解释了每个模型的假设和局限性,还巧妙地将它们置于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这种宏观视角让我意识到,金融模型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特定历史时期对市场规律的近似描述。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非常擅长使用类比,比如用“投资组合的构建就像是配制一杯鸡尾酒”,清晰地说明了分散化投资的意义。虽然涉及到量化分析的部分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作者在文字部分的解释足够详尽,即便不深究每一个数学推导,也能领会其核心思想。对于一个希望深入理解投资组合构建和资产选择背后的逻辑框架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很朴实,但内页的排版却透露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气息。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本真正有分量的著作。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概念阐述上的清晰度,对于初次接触金融投资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会把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比如无套利定价、有效市场假说这些,用非常直观的例子和逻辑链条娓娓道来。我记得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对衍生品那一块总是抓不住重点,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市场实例,让我对期权和期货的内在价值和风险对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风险管理章节,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现实世界中几次重大的金融危机案例进行剖析,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实用价值。总的来说,它为构建一个坚实的金融理论基础提供了非常扎实的起点,绝非那种浮于表面的“快速致富”指南,而是真正致力于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思维框架。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不低,尤其是在涉及到固定收益证券和期权定价的章节,我不得不反复阅读几次,并查阅了许多外部资料进行辅助理解。然而,正是在这种挑战中,我体会到了它作为经典教材的价值。它没有为了迎合初学者而降低知识的门槛,而是坚持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作者对金融工具的底层逻辑剖析得极其透彻,比如对利率互换、远期合约的精细描述,远超一般市场上介绍性的读物。对我个人而言,它就像一块磨刀石,让我对计量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如何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虽然过程略显枯燥,但每一次攻克一个难点,都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并且发现自己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于那些渴望成为专业人士,而非仅仅是业余爱好者的读者,这种深入骨髓的钻研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

这本书的国际化视野是其一大亮点。它在讲解标准金融理论的同时,非常注重融入全球市场的案例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不同司法管辖区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差异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对于希望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或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它并不局限于美国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亚洲和欧洲市场的独特现象,比如新兴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和政府干预对定价的影响。这种跨文化、跨地域的比较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它让我明白,投资决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当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单一的西方模型并不能完美套用到所有市场。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学习一门学科,而是在学习如何像一个全球化的金融分析师那样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其洞察力是极为深刻和实用的。

评分

书不错,送货还快。就是two手东老黑我账号。

评分

一直在囤货 好用啊 又便宜

评分

很厚一本

评分

原来这么大这么厚...希望能看完吧

评分

书本很厚,搞活动买的。很优惠!书本很厚,搞活动买的。很优惠!

评分

好厚啊~

评分

很厚实很大一本,刚好可以作为cfa考试教材用

评分

寄过来有点褶皱,包装也不是很好,有几页褶子很厉害

评分

质量很好,快递送货很快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