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導彈100

全球導彈10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軍情視點 編
圖書標籤:
  • 導彈
  • 全球
  • 軍事
  • 武器
  • 國防
  • 戰略
  • 科技
  • 冷戰
  • 曆史
  • 航空航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752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213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6
字數:30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軍事愛好者閱讀並收藏,對廣大喜歡軍事的青少年亦有裨益。
本書的相關數據資料來源於美國國傢檔案館、美國國防後勤局等已公開的軍事文檔,以及《簡氏防務周刊》、《軍事技術》雜誌等國外知名軍事媒體的相關資料,關於導彈的相關參數還參考瞭製造商官方網站的公開數據。

內容簡介

本書精心選取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問世的100款經典導彈,對其誕生曆史、性能數據、彈體結構、作戰性能等都進行瞭詳細介紹,並對每款導彈的影響力指數進行瞭客觀的評價。全書文字簡明扼要,每款導彈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圖片,包括整體展示圖、局部圖和結構圖等。
本書適閤軍事愛好者閱讀並收藏,對廣大喜歡軍事的青少年亦有裨益。

內頁插圖

目錄

NO.01 美國UGM-133“三叉戟”Ⅱ型彈道導彈002
NO.02 俄羅斯RT-2PM2“白楊”M彈道導彈004
NO.03 蘇聯/俄羅斯RT-2PM“白楊”彈道導彈006
NO.04 美國BGM-109“戰斧”巡航導彈008
NO.05 美國AIM-7“麻雀”空對空導彈010
NO.06 美國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013
NO.07 蘇聯R-13空對空導彈015
NO.08 歐洲“流星”空對空導彈016
NO.09 美國AIM-54“不死鳥”空對空導彈018
NO.10 美國AGM-84“魚叉”反艦導彈021
NO.11 美國AGM-119“企鵝”反艦導彈023
NO.12 法國“飛魚”反艦導彈025
NO.13 美國UGM-96“三叉戟”Ⅰ型彈道導彈027
NO.14 美國AGM-86巡航導彈028
NO.15 美國RIM-7“海麻雀”艦對空導彈030
NO.16 美國RIM-116“拉姆”艦對空導彈032
NO.17 法國“阿斯特”艦對空導彈034
NO.18 美國RIM-162改進型“海麻雀”艦對空導彈035
NO.19 美國RIM-66“標準”艦對空導彈037
NO.20 蘇聯/俄羅斯OTR-23“奧卡”地對地導彈039
NO.21 美國MIM-104“愛國者”地對空導彈040
NO.22 美國LGM-30“民兵”彈道導彈043
NO.23 美國LGM-118“和平衛士”彈道導彈045
NO.24 美國AGM-158聯閤空對地防區外導彈047
NO.25 俄羅斯9K720“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049
NO.26 美國UGM-27“北極星”彈道導彈051
NO.27 蘇聯/俄羅斯RT-23洲際彈道導彈053
NO.28 美國MGM-140陸軍戰術導彈055
NO.29 蘇聯/俄羅斯OTR-21“圓點”地對地導彈057
NO.30 美國RIM-161“標準”Ⅲ型反彈道導彈059
NO.31 美國戰區高空防禦導彈061
NO.32 英國“藍劍”空對地導彈063
NO.33 美國AGM-114“地獄火”空對地導彈065
NO.34 美國AGM-65“小牛”空對地導彈067
NO.35 蘇聯/俄羅斯R-33空對空導彈069
NO.36 美國AIM-120“監獄”空對空導彈070
NO.37 美國AIM-132“阿斯拉姆”空對空導彈072
NO.38 法國“米卡”空對空導彈074
NO.39 蘇聯/俄羅斯R-37空對空導彈076
NO.40 蘇聯/俄羅斯R-77空對空導彈077
NO.41 以色列“怪蛇”4型空對空導彈079
NO.42 蘇聯/俄羅斯R-73空對空導彈080
NO.43 蘇聯/俄羅斯R-27空對空導彈082
NO.44 以色列“怪蛇”5型空對空導彈083
NO.45 英國“天閃”空對空導彈085
NO.46 法國R550“魔術”空對空導彈087
NO.47 日本90式空對空導彈089
NO.48 蘇聯/俄羅斯R-23空對空導彈090
NO.49 蘇聯/俄羅斯R-60空對空導彈092
NO.50 蘇聯/俄羅斯R-40空對空導彈093
NO.51 美國A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095
NO.52 法國R530空對空導彈097
NO.53 以色列“怪蛇”3型空對空導彈098
NO.54 美國AGM-130空對地導彈100
NO.55 美國RGM-6“獅子座”巡航導彈102
NO.56 美國AGM-28“大獵犬”巡航導彈104
NO.57 美國AGM-12“犢牛犬”空對地導彈106
NO.58 印度“烈火”Ⅳ型地對地導彈108
NO.59 印度“烈火”Ⅲ型地對地導彈110
NO.60 印度“烈火”Ⅱ型地對地導彈112
NO.61 美國MIM-72“小檞樹”地對空導彈114
NO.62 蘇聯/俄羅斯2K12“卡勃”地對空導彈116
NO.63 蘇聯/俄羅斯9K330“道爾”地對空導彈118
NO.64 日本81式地對空導彈120
NO.65 日本03式地對空導彈122
NO.66 美國RIM-174“標準”Ⅵ型艦對空導彈124
NO.67 英國“海狼”艦對空導彈126
NO.68 英國“海標槍”艦對空導彈128
NO.69 美國AIM-4“獵鷹”空對空導彈130
NO.70 蘇聯/俄羅斯R-8空對空導彈132
NO.71 蘇聯R-5空對空導彈133
NO.72 蘇聯R-4空對空導彈134
NO.73 英國“火閃”空對空導彈136
NO.74 英國“火光”空對空導彈137
NO.75 英國“紅頭”空對空導彈139
NO.76 美國RIM-24“韃靼人”艦對空導彈140
NO.77 美國RIM-8“黃銅騎士”艦對空導彈142
NO.78 美國RIM-2“小獵犬”艦對空導彈144
NO.79 蘇聯/俄羅斯Kh-35反艦導彈146
NO.80 英國“海上大鷗”反艦導彈147
NO.81 俄羅斯“鎧甲”-S1防空係統149
NO.82 英國“輕劍”地對空導彈151
NO.83 美國FIM-43“紅眼”防空導彈153
NO.84 蘇聯/俄羅斯9K38“針”式防空導彈155
NO.85 英國“吹管”防空導彈156
NO.86 法國“西北風”防空導彈158
NO.87 美國FIM-92“毒刺”防空導彈160
NO.88 蘇聯/俄羅斯9K32“箭”2防空導彈162
NO.89 英國“星光”防空導彈164
NO.90 日本91式防空導彈165
NO.91 瑞典RBS 70防空導彈167
NO.92 美國BGM-71“陶”式反坦剋導彈168
NO.93 俄羅斯9M131“混血兒”M反坦剋導彈171
NO.94 美國FGM-148“標槍”反坦剋導彈173
NO.95 蘇聯/俄羅斯9M14“嬰兒”反坦剋導彈175
NO.96 法國/德國“霍特”反坦剋導彈177
NO.97 法國/德國“米蘭”反坦剋導彈178
NO.98 瑞典MBT LAW反坦剋導彈181
NO.99 以色列“長釘”反坦剋導彈182
NO.100 日本87式反坦剋導彈184
參考文獻 186

前言/序言

導彈是20世紀40年代開始齣現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瞭V-1和V-2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由於V-2導彈的可靠性差、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隻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不過,V-2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瞭重要的先驅作用。從此以後,導彈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
導彈的使用,使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大,戰爭規模和範圍擴大,進程加快,從而改變瞭過去常規戰爭的時空觀念,給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導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集成,它的發展既依賴於科學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同時又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導彈技術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傢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導彈具有不同於一般進攻性武器的突齣特點,尤其具有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突防能力強的顯著特性,使其成為具有超強進攻性和強大威懾力的武器,成為維持戰略平衡的支柱、不對稱作戰的主角和殺手鐧、信息化戰爭的主戰裝備、實現精確作戰的必備武器、各類武器平颱作戰能力的提升器、現代作戰防禦係統的主要攔截器等。
本書精心選取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問世的100款經典導彈,對其誕生曆史、性能數據、彈體結構、作戰性能等都進行瞭詳細介紹。另外,書中每款導彈都有客觀、公正的影響力指數評比,標準包括作戰性能、技術創新、服役時長和服役國傢等。
本書的相關數據資料來源於美國國傢檔案館、美國國防後勤局等已公開的軍事文檔,以及《簡氏防務周刊》、《軍事技術》雜誌等國外知名軍事媒體的相關資料,關於導彈的相關參數還參考瞭製造商官方網站的公開數據。我們將其中有關這些導彈的來曆、發展和參數等內容客觀地記錄下來,讓讀者可以全方位地瞭解它們。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丁念陽、黎勇、王安紅、鄒鮮、李慶、王楷、黃萍、藍兵、吳璐、陽曉瑜、餘湊巧、餘快、任梅、樊凡、盧強、席國忠、席學瓊、程小鳳、許洪斌、劉健、王勇、黎紹美、劉鼕梅、彭光華、鄧清梅、何大軍、蔣敏、雷洪利、李明連、汪順敏、夏方平等。在編寫的過程中,我們在內容上進行瞭去僞存真的辨彆,讓內容更加符閤客觀事實,同時全書內容經過多位軍事專傢嚴格的篩選和審校,力求盡可能準確與客觀,便於讀者閱讀參考。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軍事資料來源的局限性,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12月 
《製導的藝術:從原理到實戰的深度解析》 本書並非一部泛泛而談的軍事史,也不是簡單的武器裝備羅列。它深入探究的是“製導”這一核心軍事技術,揭示瞭從理論構想到實戰應用的完整鏈條。作者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軍事洞察力,係統闡述瞭各種製導方式的物理原理、技術實現、發展曆程以及在現代軍事體係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製導的基石——原理與探索 本部分將首先追溯製導技術萌芽的曆史足跡,探討早期人類如何通過觀察與計算,嘗試引導物體命中目標。隨後,我們將深入淺齣地解析現代製導技術背後 fundamental 的科學原理。 慣性製導(INS): 核心在於“慣性”。我們將詳細講解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如何捕捉並記錄載體的運動狀態,即使在完全沒有外部信號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自主導航。書中會涉及慣性導航係統的誤差纍積問題,以及如何通過外部校準(如GPS)來提高精度。我們將探討慣性測量單元(IMU)的發展,從機械陀螺到微機電係統(MEMS)的演進,以及它們在不同平颱上的應用,從早期導彈到現代飛機、潛艇,乃至無人機。 雷達製導: 雷達作為“電子的眼睛”,其在製導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我們將解析雷達的工作原理,包括脈衝多普勒、連續波等不同模式,以及它們如何探測、跟蹤和鎖定目標。書中會詳細介紹主動雷達製導、半主動雷達製導和被動雷達製導的區彆和技術特點,分析它們在不同作戰環境下的優劣。我們將深入探討雷達散射截麵積(RCS)的概念,以及目標隱身技術如何挑戰雷達製導的效能。 紅外製導(IR): “熱”的信號同樣是製導的重要依據。本部分將剖析紅外輻射的物理特性,以及紅外探測器如何捕捉目標散發的熱量。我們將詳細介紹非製冷紅外探測器和製冷紅外探測器的技術差異,以及它們在探測距離、靈敏度和抗乾擾能力上的錶現。書中會重點分析全嚮紅外探測和成像紅外(IIR)製導的區彆,後者能夠識彆目標特徵,提高識彆精度和抗誘餌能力。 光學製導: 視覺的延伸,利用可見光進行目標識彆和跟蹤。我們將探討各種光學傳感器,如CCD、CMOS,以及圖像處理技術在光學製導中的應用。書中會詳細介紹電視製導(TV)、激光製導(GL)以及紅外成像製導(IIR)的原理和技術細節。特彆是激光製導,我們將深入解析激光照射器、激光導引頭的工作流程,以及它在精確打擊中的優勢和局限性。 衛星製導(GPS/GNSS): 現代軍事體係的“神經係統”。本部分將解析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NSS)的工作原理,包括衛星星座、信號傳輸、接收機解算等關鍵環節。我們將重點分析GPS、GLONASS、Galileo、北鬥等係統的特點,以及它們在精確製導中的集成應用。書中會探討信號乾擾、欺騙以及抗乾擾技術的最新進展。 復閤製導: 多種製導方式的融閤,是提升製導精度和生存能力的關鍵。我們將分析慣性製導與衛星製導的融閤(INS/GPS)、雷達與紅外製導的融閤,以及激光製導與慣性製導的組閤等典型案例。書中將重點闡述復閤製導係統如何剋服單一製導方式的弱點,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打擊。 第二部分:技術演進與實戰應用 在掌握瞭製導的基本原理後,本部分將聚焦於技術的迭代發展,以及這些技術如何轉化為強大的實戰能力。 導引頭技術的突破: 從早期的簡單探測,到如今具備高級圖像識彆、目標分類甚至自主決策能力的智能導引頭。我們將深入探討數字信號處理(DSP)、人工智能(AI)在導引頭研發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實現“看見”並“認齣”目標。 製導算法的優化: 比例導引(PG)、比例導引率(PGR)、比例導引加速(PGA)等經典算法的演變,以及更先進的預測跟蹤、自適應控製等算法的應用。書中將解析這些算法如何根據目標機動、乾擾環境等動態變化,不斷修正彈道,實現精確攔截。 抗乾擾與反反製導: 電子戰是現代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製導係統必須具備強大的抗乾擾能力。我們將詳細分析各種電子對抗措施,如箔條、乾擾彈、雷達告警接收機(RWR)等,以及相應的反電子對抗技術,如跳頻、擴頻、智能乾擾識彆等。同時,本書還將探討反導彈技術,以及如何對抗來襲的精確製導武器。 彈道規劃與飛行控製: 從發射前的彈道計算,到飛行過程中的姿態調整和彈道修正。本部分將解析如何通過先進的飛控計算機和執行機構,實現彈頭的精準控製,使其能夠以最佳角度和速度命中目標。 末端製導的挑戰與創新: 特彆是在麵對高度機動目標、隱身目標或者集群目標時,末端製導的難度呈指數級增長。本書將分析各種末端製導的創新方案,如主動末段製導、協同製導等。 第三部分:製導技術的未來展望 製導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本部分將放眼未來,探討製導技術的最新前沿和可能的發展方嚮。 人工智能在製導中的深度融閤: 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讓製導係統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環境感知和決策能力,實現“智能製導”。 量子技術與製導: 探討量子傳感器、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如何可能為下一代製導係統帶來革命性的突破,例如量子慣性導航、量子雷達等。 集群協同製導: 未來戰爭將更加依賴於多平颱、多係統的協同作戰。本書將分析如何實現無人機、導彈、有人戰機等多種平颱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製導,實現“蜂群”作戰的巨大威力。 定嚮能武器的製導: 隨著定嚮能武器的發展,如何實現對激光、微波等能量束的精確瞄準和控製,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新領域。 倫理與法規的考量: 隨著製導技術日益智能化和自主化,相關的倫理和社會問題也日益凸顯,本書將對其進行簡要的探討。 《製導的藝術:從原理到實戰的深度解析》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前沿的製導技術視角。它不僅僅是關於武器,更是關於人類智慧在追求精確打擊和戰場優勢過程中,對物理學、數學、工程學和信息科學的極緻運用。通過閱讀本書,您將對現代軍事技術的核心驅動力——製導,有一個深刻的理解,並能洞察其未來的發展脈絡。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全球導彈100》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一直對軍事科技,特彆是導彈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真正能係統性、深入地介紹這一領域的書籍卻不多。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簡直就像發現瞭寶藏。它不僅僅羅列瞭100款導彈,而是將每一款導彈的誕生背景、技術特點、發展曆程、實戰應用以及對未來戰爭可能産生的影響都娓娓道來。作者的功力可見一斑,他能夠將如此復雜的技術語言和地緣政治背景梳理得條理清晰,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 從開篇介紹的幾款早期彈道導彈,到後麵幾代精確製導武器,再到當前備受矚目的高超音速導彈,這本書幾乎涵蓋瞭現代導彈技術的整個譜係。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傳奇”導彈的解讀,比如“戰斧”巡航導彈,它如何在曆次衝突中扮演關鍵角色,以及它在技術上的不斷迭代更新。書中對不同國傢在導彈研發上的投入、策略和技術路綫的對比分析也非常到位,讓我對全球軍備競賽的動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讀這本書,就像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穿梭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傢的導彈發展脈絡之中,每一次翻頁都充滿瞭新的發現和震撼。

評分

《全球導彈100》這本書,真是讓我對導彈這個領域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原本以為這可能是一本隻適閤軍事愛好者閱讀的書籍,但實際上,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即便是對軍事不太瞭解的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啓發。作者在編寫這本書時,明顯是下瞭很大的功夫,不僅僅是搜集瞭大量的數據和資料,更重要的是,他能夠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這些信息呈現齣來。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戰略性”導彈的分析。這些導彈不僅僅是武器,更是國傢戰略和國際平衡的體現。作者會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導彈的部署策略、威懾能力以及它們在防止衝突或加劇衝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在談論核導彈時,書中對“二次打擊能力”和“彈道導彈防禦”的討論,就讓我對冷戰時期的戰略穩定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當前新興的無人機和精確打擊技術與傳統導彈技術的結閤進行瞭展望,也讓我對未來的戰爭形態有瞭初步的認識。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導彈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地緣政治、科技進步和人類未來走嚮的深度解讀。

評分

剛拿到《全球導彈100》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它的期待值其實並沒有那麼高,想著可能就是一本簡單的圖鑒或者百科全書式的介紹。但讀瞭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100”這個數字的堆砌,而是在每一個編號背後,都蘊藏著一個完整的故事,一種技術邏輯,乃至一種時代印記。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描述每一款導彈時,都會融入大量的曆史事件和政治背景。例如,在講到冷戰時期的洲際彈道導彈時,書中詳細闡述瞭美蘇兩國如何因為核威懾而不斷升級軍備競賽,以及導彈技術在其中扮演的“壓艙石”角色。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一點也不枯燥。作者善於用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彈道計算、製導方式和推進原理,讓我這個對物理和工程學不太精通的人也能輕鬆理解。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有趣的軼事,比如某些導彈研發過程中遇到的睏難、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測試細節,這些都為原本嚴肅的技術內容增添瞭不少趣味性。讀完之後,我對導彈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金屬和爆炸,而是充滿瞭人類智慧、野心和國傢意誌的復雜集閤體。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現代國際關係和科技發展。

評分

我必須說,《全球導彈100》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軍事題材”書籍的刻闆印象。我以為它會是一本充斥著冰冷數據和專業術語的枯燥讀物,結果完全齣乎意料。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引人入勝,與其說它是一本技術手冊,不如說它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野心和衝突史的史詩。作者在介紹每一款導彈時,都巧妙地將技術細節與宏觀的曆史進程相結閤,讓讀者在瞭解武器本身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它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我特彆佩服作者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書中涉及瞭大量的國傢、政黨、科技公司以及軍事演習等內容,但作者卻能將它們梳理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例如,在講述某個國傢導彈技術發展曆程時,他會同時提及該國當時的國際地位、麵臨的外部威脅以及國內經濟狀況,這些都為理解導彈的研發動機提供瞭重要的綫索。而且,書中關於導彈“傢族”的介紹也很有趣,比如同一個係列的導彈如何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改進和衍生,這種“傢族樹”式的解讀方式,讓整個導彈技術的發展脈絡變得更加生動和易於理解。

評分

《全球導彈100》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為我這種對現代戰爭“硬核”科技著迷的讀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各種先進武器的細節充滿好奇,尤其是在電影或者新聞報道中看到那些發射畫麵時,總想知道它們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又有多厲害。這本書就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它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介紹,而是非常紮實地剖析瞭每一款導彈的核心技術。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精確製導”這一概念的細緻闡述。從早期的光學製導、雷達製導,到現在的GPS、慣性導航、甚至是人工智能輔助的末端製導,作者都清晰地勾勒齣瞭技術進步的軌跡。對於一些我之前隻聽說過名字的“黑科技”,比如彈道導彈防禦係統或者反輻射導彈,這本書也給齣瞭非常詳盡的解釋,包括它們的工作原理、性能優勢以及在不對稱作戰中的應用。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現代軍事博弈中“軟硬實力”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很多之前模糊的概念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可以

評分

可以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