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 高频考点解析(发输变电专业) [清风培训(2016年培训通过人数占全国通过人数1/6)全力打造]

2017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 高频考点解析(发输变电专业) [清风培训(2016年培训通过人数占全国通过人数1/6)全力打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风培训 著
图书标签:
  • 注册电气工程师
  • 执业资格考试
  • 高频考点
  • 发输变电
  • 专业考试
  • 清风培训
  • 2017年
  • 电力系统
  • 考试辅导
  • 用电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040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272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清风培训(2016年培训通过人数占全国通过人数1/6)全力打造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5
字数:6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真题按规范分类,考试重点一目了然,复习针对性强

真题全部根据新规范给出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汇集2008-2016年真题,量大而面广,附赠2016年案例真题电子版


报名时间:预计2017年6月

考试时间:2017年9月23-24日


内容简介

  《2017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 高频考点解析(发输变电专业)》是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以及2008~2016年历年真题编写,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要求的全部内容。全书以考试指定的手册与规范为载体对全部真题内容进行了归类,共分三个部分:首部分:考试大纲评级与大纲对应规范;第二部分:手册与历年真题;第三部分:规范与历年真题。通过对真题在规范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真题的深入剖析,提炼出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使得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的应试人员在复习准备中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容易拿分的考点上,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和通过率。  本书以实用和够用为目的,适用于准备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考生,同时也可供电气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清风培训,以清风老师为主讲,助手620答疑的方式组织教学。2016年,清风培训通过的人数占全国人数的1/6

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考试大纲评级与大纲对应规范 1第二部分 手册与历年真题 11第1章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11第2章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 57第3章 《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 设计手册》 72第4章 《电力系统设计手册》 113第三部分 规范与历年真题 119第5章 设备与导体选择 1191.《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 11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1573.《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7468—2008) 1694.《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GB/T 7064—2008) 1705.《同步电机励磁系统》(GB/T 7409.3—2007) 1716.《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 843—2010) 1727.《标准电压》(GB/T 156—2007) 173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 1739.《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SL 321—2005) 17310.《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 总则》(GB 1094.1—2013) 17311.《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 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GB 1094.2—2013) 17312.《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 1094.3—2003) 1731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6451—2015) 173第6章 无功补偿与电能质量 17414.《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08) 17415.《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014—2010) 18916.《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SD 325—1989) 19217.《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5—2008) 19418.《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4549—1993) 19419.《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5543—2008) 19520.《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242—2010) 19521.《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2326—2008) 195第7章 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1962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 19623.《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311.1—2012) 22424.《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NB/T 35067—2015) 22425.《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GB/T 26218.1—2010) 22526.《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GB/T 26218.2—2010) 22527.《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GB/T 26218.3—2011) 225第8章 配电装置 2262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 22627.《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 24628.《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 24729.《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SL 311—2004) 248第9章 接地网设计 2493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24931.《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NB/T 35050—2015) 269第10章 直流系统 27032.《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 270第11章 继电保护与仪表控制 2933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2933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 30435.《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 30636.《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2008) 31637.《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7—2001) 31938.《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9—2001) 32039.《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02—2004) 32040.《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1—2012) 32141.《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6—2013) 321第12章 发电厂 3224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3—2014) 32243.《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 3454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2011) 35045.《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 35044—2014) 35046.《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T 5186—2004) 352第13章 变电站与配电系统 35347.《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12) 35348.《220kV~1000kV变电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2016) 35649.《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 3645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36751.《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16—2005) 369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36953.《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DL/T 5103—2012) 369第14章 新能源 37054.《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 37055.《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GB 51096—2015) 37456.《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3—2011) 37457.《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 37558.《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 376第15章 系统规划 37759.《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 37760.《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 755—2001) 3806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DL/T 723—2000) 3836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5) 38463.《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2—2005) 385第16章 架空线路 38664.《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2010) 38665.《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7—2013) 41966.《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 5033—2006) 41967.《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 15707—1995) 42068.《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DL/T 436—2005) 42169.《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4—2014) 42170.《光纤复合架空地线》(DL/T 832—2016) 42271.《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DL/T 691—1999) 42272.《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 6830—1986) 422第17章 照明 42373.《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14) 42374.《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NB/T 35008—2013) 431第18章 电力安全与防护 43275.《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43276.《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4407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44178.《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2013) 44379.《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NB 35074—2015) 4458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版) 44581.《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2015) 446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44683.《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 5053—2012) 446附录 部分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 447

精彩书摘


前言/序言

  2005年起,我国实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全国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公布了《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成为参加考试的从业人员复习备考的方向灯。  本书是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大纲》以及2005—2016年历年真题编写,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要求的全部内容。全书以考试指定的手册与规范为载体对全部真题内容进行了归类,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评级与大纲对应规范;第二部分:手册与历年真题;第三部分:规范与历年真题。通过对真题在规范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真题的深入剖析,提炼出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使得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的应试人员在复习准备中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容易拿分的考点上,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和通过率。  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从2005年开考以来,一共举行了10次考试(2015年停考一年),其中除了2014年的发输变电专业考试相对简单外,其余年份专业考试难度较大。目前注册电气考试已经成为从业人员非常重要的考试,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前程。  考虑到从事电气工作的设计人员,平时非常忙碌,加班不断,仅能抽出有限的精力学习。特别一些初学者面对考试大纲内的80多本规范和6本手册(实际考到4本手册),不知所措,无从着手。本书收编排过程中,吸取高分考生的复习心得,采取了按考试大纲内容,按各手册和各规范分类历年真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初学者有秩序且非常容易掌握一本手册或者一本规范的高频考点,且可以通过历年真题的题目数量,轻而易举了解手册和规范的高频考点。  本书系清风发输培训内部教材改编而成。清风发输培训,以清风老师主讲,助手620答疑的方式组织教学。清风老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从事发输变相关专业教学20余年,多次参与电网公司、火电厂竞赛命题,精通一次、二次、直流、过电压、线路等考试内容,对注册发输变电专业考试有着精深理解;助手620,注册电气双证(供配电和发输变),于2013年通过发输专业。少而精的师资力量,能高屋建瓴、全面系统地对真题进行解答,并保持了整个发输考试内容的前后连续性。在201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发输变电)中,清风培训通过人数占全国总通过人数的1/6,在同类培训中遥遥领先。  本书主要特点:  (1)按规范分类,便于大家在复习时掌握哪本规范在历年考试中的重要程度,也能清楚地看出哪些知识点反复考到,以及哪些知识点为冷门,从而在复习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2)本书的所有题目均按考试要求的最新规范进行解答,对一些旧题也采取用新规范新思路进行解析。  (3)无论是知识题,还是案例题,都经过反复的推敲。  因出题年份不同,出题人从业背景各异,且为了展示真题的原始情形,真题中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仍保留了原样,没有完全按最新国标进行统一,特列表说明,见附录。另外,一些术语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忠于原题未作变动,例如“主变压器”在多处真题中简称为“主变”,未做统一修改。  受编者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有关本书的任何疑问、意见及建议,欢迎加入清风发输专业交流QQ群进行交流。  知识题配套软件练习系统请登录:www.qfpx620.cn,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有考试相关的学习内容。  清风培训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发输变电专业实战攻略》 本书特色: 本书并非对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发输变电专业高频考点进行解析,而是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实用的备考方案。我们深知,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点记忆的检验,更是对考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因此,本书将聚焦于考试背后所蕴含的专业理念、工程实践以及前沿发展,帮助考生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磨练精湛的解题技巧,最终以从容自信的状态迎接挑战,实现职业生涯的飞跃。 备考理念革新:从“押题”到“筑基” 告别“押题”式的被动学习,拥抱“筑基”式的主动构建。本书不对任何特定年份的考题进行预测或解析,而是回归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以“为什么”和“怎么办”为主线,引领考生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每一个公式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实际意义。我们相信,扎实的根基是应对一切考试难题的基石。 第一篇:发输变电核心理论再审视——破译工程实践的底层逻辑 本篇将带领考生重新审视发输变电工程中的基础理论,但并非简单复述教材内容,而是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第一章:电能生产的源头活水——发电厂运行与控制原理精讲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超越对各类发电方式(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基本原理的记忆,深入探讨不同发电厂在电网运行中的角色定位、运行方式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要求。重点解析机组的启停过程、负荷调整策略、调频调相的机理及其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将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发电厂在电网事故(如短路、接地、振荡等)发生时的响应机制和保护配置原理。 拓展视野: 探讨智能电网背景下,发电厂在削峰填谷、参与辅助服务(如无功功率补偿、频率支撑)方面的作用与技术挑战,以及其与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业务的互动。 第二章:电能传输的脉络延伸——输电线路与电缆工程深度解析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深入剖析输电线路的电磁特性、绝缘配合、杆塔结构设计、接地系统等关键环节。重点讲解高压直流输电(HVDC)的优势、技术特点、换流阀工作原理、线路补偿(电容补偿、电感补偿)的选型与计算方法,以及其在解决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和电网稳定问题中的作用。对于电缆工程,将聚焦于不同类型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油纸绝缘电缆等)的结构、敷设方式、载流量计算、短路电流校核以及绝缘监测与防护技术。 拓展视野: 探讨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舞动、风偏等恶劣天气下的运行风险与防护措施,以及地下电缆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故障诊断与定位技术。分析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光纤通信、信息采集、继电保护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三章:电能变换的枢纽节点——变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关键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系统梳理变电站的分类、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优缺点比较,以及一次设备(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的选型依据、技术参数解读与失效模式分析。重点关注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设计、二次回路设计、继电保护配置原则、电网运行中的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控制策略。 拓展视野: 深度解析 GIS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和 GIL (Gas Insulated Line) 等紧凑型变电站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应用场景。探讨变电站运维中的状态监测、故障预警、智能化巡检技术,以及其在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的价值。 第二篇:发输变电工程实践技能强化——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本篇将聚焦于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和方法论讲解,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守护者——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深入讲解各类继电保护原理(定时限、反时限、微机保护等)及其在不同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上的配置。重点解析故障测距、差动保护、重合闸、同期运行的逻辑。同时,将详细阐述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如自动切负荷、自动准同期、自动再调整)的作用、工作原理和配置要求。 拓展视野: 探讨智能电网背景下,集中式与分布式保护的联动机制,以及其在新能源接入、电网柔性化改造中的应用。分析大停电事件的发生机理,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第五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化繁为简的解决之道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论,包括故障点的判断、故障类型的识别、故障电流的计算(暂态、稳态),以及基于故障分析的设备损坏原因追溯。重点讲解短路故障、接地故障、振荡故障、失步故障等典型故障的成因、影响和处理流程。 拓展视野: 引入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如PSS/E, DIgSILENT PowerFactory等)在故障仿真和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仿真结果来指导实际工程决策。 第六章: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与优化——智慧赋能的未来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探讨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调度通信、信息管理等核心环节。重点解析负荷预测、发电计划编制、无功电压调度、电网潮流优化等关键任务。将深入探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等大区域电网的运行特点和协调控制难点。 拓展视野: 聚焦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预测预警、故障诊断与处理、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分析主动配电网、微电网在提升电网韧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的作用。 第三篇:发输变电工程的前沿探索与未来展望 本篇旨在拓展考生的视野,了解发输变电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七章:新能源并网技术与挑战——绿色能源的融合之路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深入研究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的接入特性、并网标准和关键技术。重点解析新能源发电对电网频率、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支撑技术(如虚拟同步机、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控制)。 拓展视野: 探讨大规模储能技术(如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在平抑新能源波动、提升电网灵活度方面的作用,以及其经济性与应用前景。 第八章:特高压输电技术与电网发展战略——跨越山海的能量动脉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深入解读特高压(UHV)输电技术(如±800kV及以上直流输电、1000kV及以上交流输电)的设计理念、关键设备(如特高压变压器、互感器、线路金具)的技术突破,以及其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意义。 拓展视野: 探讨特高压输电工程对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继电保护配置带来的影响,以及其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 第九章:数字化与智能化在发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迈向智慧电网 核心关注点: 本章将聚焦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发输变电工程中的渗透和应用。重点解析智能变电站、数字化线路监测、无人机巡检、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化解决方案。 拓展视野: 展望未来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包括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中的应用、以及人机协同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角色。 本书优势: 视角独特: 抛弃了对考题的机械解读,回归专业知识的本源,引导考生从工程实践和理论深度上进行理解。 体系完整: 覆盖了发输变电专业考试的全部核心领域,并辅以前沿技术展望,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逻辑清晰: 以“为什么”和“怎么办”为主线,层层深入,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内在联系。 视野广阔: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融入了行业发展趋势,为考生提供超越考试的价值。 易于理解: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清晰的图示和案例分析,化繁为简,让复杂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适宜读者: 正在备考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发输变电专业)的考生。 希望系统提升发输变电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在职工程师。 对现代电力系统运行、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等领域感兴趣的行业从业者。 结语: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期望考生能够摆脱对考试技巧的依赖,建立起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出卓越的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不仅是通往注册电气工程师之路的有力保障,更是您在未来电力行业激流勇进、实现职业理想的坚实基石。让我们一起,在发输变电的广阔天地里,夯实基础,锐意进取,迎接更美好的职业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有点疑虑,因为市面上关于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辅导资料汗牛充栋,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很多都只是把历年真题简单地重新编排了一下,缺乏真正的“解析”深度。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绝对不是那种拼凑的材料。它的行文逻辑非常严谨,无论是计算题的解题步骤还是主观题的论述结构,都遵循了一种非常清晰的“先理论后应用再总结”的模式。拿输电线路的接地设计来说,它不仅详细解释了工频接地阻抗的计算方法,还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解了雷电冲击波在不同土壤电阻率下的衰减特性,这明显超出了普通应试材料的范畴,直击考核标准中对“安全与可靠性”的深层次要求。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考前冲刺书,而是在翻阅一本浓缩版的专业设计手册,这种沉浸感对于提升应对复杂题型的信心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白说,第一眼看过去是那种非常“官方”的理工科风格,深蓝的底色配上醒目的橘色和白色字体,显得异常严肃,让我这个准备考试的人立刻感觉到了它的“重量级”。我特意翻阅了它的目录,发现它对高频考点的梳理确实是下了大功夫的。比如,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的部分,它并没有简单罗列公式,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换流方式的优缺点,并且配上了相当详尽的图示来解释复杂的电磁暂态过程。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解析中穿插的一些实际工程案例——比如某个大型水电站接入电网时的稳定裕度计算——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是无价的。要知道,光靠死记硬背那些规范条文是很难在实际考试中拿高分的,关键在于对原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给你“开小灶”,把那些教科书上一带而过但考试必考的“陷阱”点都给你标出来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一提,在长时间的研读过程中,这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纸张选择了那种哑光处理的,有效避免了长时间阅读后眼睛容易疲劳的反光问题,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面对密密麻麻公式和波形图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书中那些涉及电磁场分布和设备结构的三维示意图,清晰度和层次感都做得极好,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变压器绕组的漏磁场分布,通过它提供的图示,瞬间就变得可视化了。我发现,很多我过去凭感觉去记公式的地方,现在通过这些图示,我完全理解了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这才是真正的“掌握”。相比那些只有文字和简单二维图的资料,这种高清晰度的视觉辅助,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学习那些依赖空间想象力的章节时,效果立竿见影。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强调“高频考点”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忽略那些相对冷门但一旦出现就会“定生死”的关键知识点。比如,在电力系统稳定分析那一块,它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解析现代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对系统暂态稳定判据的影响,这显然是紧跟了近年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很多传统的教材和辅导书往往滞后于技术发展,但这本书的内容明显是经过了紧密的市场反馈和技术前沿跟踪的。例如,在故障录波数据分析章节,它给出的不仅仅是识别故障类型的标准,还包括了如何通过特定的谐波特征来反推设备本体的初始受损情况,这种深入到故障诊断层面的解析,对于那些志在成为资深工程师的考生来说,价值远超考试本身。它培养的不是一个“解题机器”,而是一个具备工程判断力的专业人士的思维模式。

评分

从整体学习效果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很有层次感,它不像那种什么都堆在一起的“百科全书”,而是明显划分了“基础巩固”、“难点攻克”和“模拟实战”三大模块。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易错点辨析”环节。这个环节不是简单的错题重现,而是深入分析了考生在理解和计算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最常犯的计算错误,并用红色字体特别标注出来。例如,在处理过电压保护的配合问题时,它明确指出了不同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与选择性原则之间的微妙平衡点,避免了那种“差不多就行”的模糊处理。这种近乎“保姆式”的细致引导,极大地弥补了自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缺陷,让我对那些原本觉得抓不住重点的章节,有了清晰的复习脉络和明确的突破方向,可以说,它有效提升了我对考试范围的“掌控感”。

评分

很实用的辅导书,京东价格也给力!

评分

用着不错,将真题按规程分类了,可以逐步攻克一本本规范

评分

速度很快,质量好

评分

老师的书必须支持!

评分

买了书翻了几页,发现忘了缴费,就不再看了?

评分

图书纸张质量过硬,关键是物流快,前天晚上下单,第二天中午就到,物流电话通知到人,专业责任,注电考试的不错选择

评分

书不错,看着还行

评分

还不错,就是答案过程不够详细啊?

评分

书不错,看着还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