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李敖 編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5

商品介绍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65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4014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10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2
字數:336000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
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全部囊括!
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
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全部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簡介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10”選錄瞭顧炎武的《顧炎武集》、李顒的《二麯全集》、金聖嘆的《唱經堂纔子書》和顔元、李塨的《顔李叢書》。《顧炎武集》主張經世緻用,重視調查研究,批評君主專製與科舉製度,均為炎武學術思想的一部分。《二麯集》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名著,有其獨特的思想內容和學術價值。《唱經堂纔子書》是金聖嘆作品集,他的作品批點文字“靈心妙舌,開後人無限眼界,無限文心”。《顔李叢書》反對程硃的守靜與虛學,提倡實用主義。

作者簡介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上山·上山·愛》等100多本著作。


目錄

顧炎武集

導讀 / 002

亭林文集捲之一 / 003

北嶽辨 / 003

革除辨 / 006

原姓 / 007

郡縣論九篇 / 008

錢糧論二篇 / 013

生員論三篇 / 016

亭林文集捲之二 / 021

音學五書序 / 021

音學五書後序 / 022

初刻日知錄自序 / 023

左傳杜解補正序 / 024

營平二州史事序 / 024

金石文字記序 / 025

鈔書自序 / 026

西安府儒學碑自序 / 027

儀禮鄭注句讀序 / 028

廣宋遺民錄序 / 029

硃子鬥詩序 / 030

程正夫詩序 / 032

萊州任氏族譜序 / 032

呂氏韆字文序 / 034

勞山圖誌序 / 034

亭林文集捲之三 / 036

與友人論學書 / 036

與友人論易書二首 / 037

與友人論父在為母齊衰期書 / 040

與友人論服製書 / 042

與友人論門人書 / 043

與友人辭祝書 / 044

病起與薊門當事書 / 044

與李湘北書 / 045

答湯荊峴書 / 045

與葉訒庵書 / 046

與史館諸君書 / 047

與公肅甥書二首 / 048

答原一公肅兩甥書 / 049

與彥和甥書 / 050

與施愚山書 / 050

答汪苕文書 / 051

答俞右吉書 / 051

與戴楓仲書 / 052

與李星來書 / 053

答李紫瀾書 / 053

答曾庭聞書 / 054

復陳藹公書 / 054

亭林文集捲之四 / 056

答李子德書三首 / 056

與潘次耕書 / 061

答次耕書 / 062

與李中孚書二首 / 064

答王山史書 / 065

與王山史書 / 066

與王仲復書 / 066

復張又南書 / 067

與三侄書 / 067

與李霖瞻書 / 068

與王虹友書 / 068

與周籀書書 / 068

與人書二十五首 / 069

亭林文集捲之五 / 077

聖慈天慶宮記 / 077

裴村記 / 078

齊四王塚記 / 079

五颱山記 / 080

拽梯郎君祠記 / 082

復庵記 / 083

貞烈堂記 / 083

楊氏祠堂記 / 084

華陰王氏宗祠記 / 085

書孔廟兩廡位次考後 / 087

書廣韻後 / 088

讀宋史陳遘 / 089

汝州知州錢君行狀 / 089

吳同初行狀 / 090

書吳潘二子事 / 091

歙王君墓誌銘 / 093

山陽王君墓誌銘 / 094

富平李君墓誌銘 / 095

謁攢宮文四首 / 097

華陰縣硃子祠堂上梁文 / 098

亭林文集捲之六 / 099

軍製論 / 099

形勢論 / 101

田功論 / 102

錢法論 / 103

子胥鞭平王之屍辨 / 105

顧與治詩序 / 106

方月斯詩草序 / 106

天下郡國利病書序 / 107

肇域誌序 / 107

下學指南序 / 108

吳纔老韻補正序 / 108

書故總督兵部尚書孫公清屯疏後 / 109

廣師 / 110

與盧某書 / 110

答友人論學書 / 111

與友人辭往教書 / 112

規友人納妾書 / 113

答徐甥公肅書 / 113

與楊雪臣 / 114

與戴耘野 / 115

與潘次耕 / 116

答毛錦銜 / 116

與毛錦銜 / 117

日知錄捲二十九 / 118

拜稽首 / 118

稽首頓首 / 119

百拜 / 120

九頓首三拜 / 121

東嚮坐 / 121

坐 / 122

土炕 / 123

冠服 / 123

衩衣 / 124

對襟衣 / 125

鬍服 / 125

左衽 / 128

行幐 / 128

樂府 / 129

寺 / 129

省 / 130

職官受杖 / 131

押字 / 133

邸報 / 134

範文正公 / 134

辛幼安 / 135

騎 / 135

馹 / 136

驢騾 / 137

軍行遲速 / 138

木罌渡軍 / 139

海師 / 139

海運 / 140

燒荒 / 141

傢兵 / 141

少林僧兵 / 142

毛葫蘆兵 / 143

方音 / 143

國語 / 144

樓煩 / 145

吐蕃迴紇 / 146

西域天文 / 147

三韓 / 148

大秦 / 150

乾陀利 / 150

夷狄 / 150

徙戎 / 152

二麯集

導讀 / 158

二麯集 / 159

學髓 / 159

靖江語要 / 163

锡山語要 / 163

盩厔答問 / 164

富平答問 / 165

答張敦庵 / 166

觀感錄序 / 167

四書反身錄 / 169

中庸 / 169

論語下 / 170

孟子下 / 173

唱經堂纔子書

導讀 / 176

語錄纂捲之一 / 177

雜華林 / 177

語錄纂捲之二 / 203

雜華林 / 203

聖人韆案 / 230

序 / 230

對朕案第一 / 231

不及案第二 / 232

不染案第三 / 233

階級案第四 / 233

一宿案第五 / 234

不會案第六 / 234

鏡像案第七 / 235

鹽醬案第八 / 235

承當案第九 / 236

許斧案第十 / 237

藏頭案第十一 / 238

弄巧案第十二 / 239


精彩書摘

北嶽辨

古之帝王,其立五嶽之祭,不必皆於山之巔,其祭四瀆,不必皆於其水之源也。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於嵩高,南嶽灊山於灊,西嶽華山於華陰,北嶽恒山於上麯陽,皆於其山下之邑。然四嶽不疑而北嶽疑之者,恒山之綿亙幾三百裏,而麯陽之邑於平地,其去山趾又一百四十裏,此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請也。河之入中國也,自積石而祠之臨晉;江齣於岷山而祠之江都;濟齣於王屋而祠之臨邑,先王製禮,因地之宜而弗變也。考之《虞書》:“十有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嶽。”《周禮》:“並州其山鎮曰恒。”《爾雅》:“恒山為北嶽。”注並指為上麯陽。三代以上雖無其跡,而《史記》雲:“常山王有罪遷。天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為郡。”然後五嶽皆在天子之邦。《漢書》雲:“常山之祠於上麯陽。”應劭《風俗通》雲:“廟在中山上麯陽縣。”《後漢書》:“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嶽於上麯陽。”《郡國誌》:“中山國上麯陽,故屬常山。恒山在西北。”則其來舊矣。《水經注》乃謂此為恒山下廟,漢末喪亂,山道不通,而祭之於此。則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之詔太常,非漢末也。《魏書》:“明元帝泰常四年鞦八月辛未,東巡,遣使祭恒嶽。太武帝太延元年鼕十一月丙子,幸鄴。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嶽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車駕至於恒山之陽,詔有司刊石勒銘。十一年鼕十一月,南徵,徑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幸中山,過恒嶽,禮其神而反。明年,南巡,過石門,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禮恒嶽。”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必南祭於麯陽,遵古先之命祀而不變者,猶之周都豐鎬,漢都長安,而東祭於華山,仍謂之西嶽也。故吳寬以為帝王之都邑無常,而五嶽有定。曆代之製,改都而不改嶽。太史公所謂“秦稱帝都鹹陽,而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者也。《隋書》:“大業四年,鞦八月辛酉,帝親祠恒嶽。”《唐書》定州麯陽縣:“元和十五年,更恒嶽曰鎮嶽,有嶽祠。”又言:“張嘉貞為定州刺史,於恒嶽廟中立頌。”予嘗親至其廟,則嘉貞碑故在。又有唐鄭子春、韋虛心、李荃、劉端碑文凡四,範希朝、李剋用題名各一,而碑陰及兩旁刻大曆、貞元、元和、長慶、寶曆、太和、開成、會昌、大中、天祐年號某月某日祭,初獻、亞獻、終獻某官姓名,凡百數十行。宋初,廟為契丹所焚。淳化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嘗毀。至宋之醮文碑記尤多,不勝錄也。自唐以上徵於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於碑者如此,於是知北嶽之祭於上麯陽也,自古然矣。古之帝王望於山川,不登其巔也,望而祭之,故五嶽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覲諸侯,考正風俗,是亦必於大山之陽,平易廣衍之地,而不在險遠曠絕之區也明甚。且一歲之中,巡狩四嶽,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勢有所不能。故《爾雅》諸書並以霍山為南嶽,而漢人亦祭於灊。禹會諸侯於塗山,塗山,近灊之地也。《水經注》曰:“上麯陽故城,本嶽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山,歲十一月至於北嶽,侯伯皆有湯沐邑以自齋潔。周衰,巡狩禮廢,邑郭仍存。秦以立縣,縣在山麯之陽,是曰麯陽。有下,故此為上矣。”而文升乃謂宋失雲中,始祭恒山於此,豈不謬哉!五鎮惟醫無閭最遠,自唐於柳城郡東置祠遙禮,而宋則附祭於北嶽之祠。然則宋人之遙祭者,北鎮也,非北嶽也。世之儒者,唐宋之事且不能知也,而況與言三代之初乎?先是倪嶽為禮部尚書,已不從文升議,而萬曆中,瀋鯉駁大同撫臣鬍來貢之請,又申言之,皆據經史之文而未至其地。予故先至麯陽,後登渾源,而書所見以告後之人,無惑乎俗書之所傳焉。


馬文升疏曰:“《虞書》:肇十有二州,蓋每州錶山之高大者以為鎮,而恒山為北嶽,在今大同府渾源州。曆秦、漢、隋、唐俱於山所緻祭。五代河北失據,宋承石晉割賂之後,以白溝為界, 遂祭恒山於真定府麯陽縣,文之曰:地有飛來石,不經甚矣。然宋都汴,而真定為其北邊,是亦不得已權宜之道也。迨我太祖高皇帝建都金陵,視真定為遠,因循未曾厘正。文皇帝遷都北平,真定反在都南,當時禮官不能建明,尚循舊陋,禮官罪也。夫《周禮》曰:恒山為並州鎮,在正北。《一統誌》曰:恒山在渾源州南二十裏。又渾源廟址猶存,故老傳說,的的不虛,乞行禮部再加詳考。如臣言是,即令山西並大同巡撫官員斟酌工費,於渾源州恒山廟舊址增修如製,以祀北嶽。撰文勒石,昭示將來。”渾源之說始於此。自成化以前,初無此語。端肅似未曾見十七史者,道聽途說,一至於此。渾源之廟並無古跡,不知作於何時。如泰山、華山之上亦各有宮,而大廟俱在其下,特麯陽相距稍遠,而今製又分直隸、山西二轄,人遂因此疑之。疏中所雲“故老傳說”,正足見其不齣於史書,而得諸野人之口。後人知其不通,乃更為之說雲:舜北狩,大雪,止於麯陽。有石飛來,因而望祀。不知此誰見之而誰傳之?蓋又文升之蛇足也。

革除辨

革除之說何自而起乎?成祖以建文四年六月己巳即皇帝位,夫前代之君若此者,皆即其年改元矣。不急於改元者,本朝之傢法也;不容仍稱建文四年者,曆代易君之常例也。故七月壬午朔詔文一款一“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其改明年為永樂元年”。並未嘗有革除字樣,即雲革除,亦革除七月以後之建文,未嘗並六月以前及元二三年之建文而革除之也。故建文有四年而不終,洪武有三十五年,而無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夫《實錄》之載此明矣。自六月己巳以前書四年,庚午以後特書洪武三十五年,此當時據實而書者也。第儒臣淺陋,不能上窺聖心,而嫌於載建文之號於成祖之《錄》,於是創一無號之元年以書之史。使後之讀者彷徨焉不得其解,而革除之說自此起矣。夫建文無《實錄》,因成祖之事不容闕此四年,故有元年以下之紀。使成祖果革建文為洪武,則於建文之元,當書洪武三十二年矣。又使不紀洪武,而但革建文,亦當如《太祖實錄》之例書己卯矣。今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書於成祖之《錄》者,犁然也。是以知其不革也。既不革矣,乃不冠建文之號於元年之上,而但一見於洪武三十一年之中,若有所闢而不敢正書,此史臣之失,而其他奏疏文移中所雲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者,則皆臣下奉行之過也。且《實錄》中每書必稱建文君,成祖即位後與世子書,亦稱建文君,而後之人至目為革除君。夫建文不革於成祖,而革於傳聞,不革於詔書,而革於臣下奉行者之文,是不可以無辯。或曰,洪武有三十五年矣,無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可乎?考之於古,後漢高祖之即位也,仍稱天福十二年,其前則齣帝之開運三年。故天福有十二年,而無九、十、十一年,是則成祖之仍稱洪武,豈不暗閤者哉?

原姓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一再傳而可變,姓韆萬年而不變。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踐土之盟,其載書曰:晉重、魯申、衛武、蔡甲午、鄭捷、齊潘、宋王臣、莒期。荀偃之稱齊環,衛太子之稱鄭勝、晉午是也。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公子彄、公子益師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然則氏之所由興,其在於卿大夫乎?故曰:諸侯之子為公子,公子之子為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若謚、若邑、若官為氏。氏焉者,類族也,貴貴也。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女子則稱姓。古者男女異長,在室也稱姓,冠之以序,叔隗、季隗之類是也;已嫁也,於國君則稱姓,冠之以國,江芊、息媯之類是也;於大夫則稱姓,冠以大夫之氏,趙姬、盧蒲薑之類是也。在彼國之人稱之,或冠以所自齣之國若氏,驪姬、梁嬴之於晉,顔懿姬、鬷聲姬之於齊是也;既卒也,稱姓,冠之以謚,成風、敬嬴之類是也;亦有無謚而仍其在室之稱,仲子、少薑之類是也。範氏之先,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士會之帑處秦者為劉氏,夫概王奔楚為堂溪氏,伍員屬其子於齊為王孫氏,智果彆族於太史為輔氏,故曰:氏可變也。孟孫氏小宗之彆為子服氏,為南宮氏;叔孫氏小宗之彆為叔仲氏。季孫氏之支子曰季公鳥、季公亥、季寤,稱季不稱孫,故曰貴貴也。魯昭公娶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崔武子欲娶棠薑。東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齣自丁,臣齣自桓,不可。”夫崔之與東郭氏,異昭公之與夷昧,代遠,然同姓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變也。是故氏焉者,所以為男彆也,姓焉者,所以為女坊也。自秦以後之人,以氏為姓,以姓稱男,而周製亡,而族類亂。作原姓。竊謂秦以後以氏為彆,同氏者婚姻不通,以族望為類族,貴貴周製之遺意故在也。锡恭識。

郡縣論九篇

郡縣論一

知封建之所以變而為郡縣,則知郡縣之敝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有聖人起,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蓋自漢以下之人,莫不謂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而封建之廢,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於秦也。封建之廢,非一日之故也,雖聖人起,亦將變而為郡縣。方今郡縣之敝已極,而無聖人齣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貧,中國之所以日弱,而益趨於亂也。何則?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古之聖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國;今之君人者,盡四海之內為我郡縣猶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製之,科條文簿日多於一日,而又設之監司,設之督撫,以為如此,守令不得以殘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凜凜焉救過之不給,以得代為幸,而無肯為其民興一日之利者,民烏得而不窮,國烏得而不弱?率此不變,雖韆百年,而吾知其與亂同事,日甚一日者矣。然則尊令長之秩,而予之以生財治人之權,罷監司之任,設世官之奬,行闢屬之法,所謂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二韆年以來之敝可以復振。後之君苟欲厚民生,強國勢,則必用吾言矣。

郡縣論二

其說曰:改知縣為五品官,正其名曰縣令。任是職者,必用韆裏以內習其風土之人。其初曰試令,三年,稱職,為真;又三年,稱職,封父母;又三年,稱職,璽書勞問;又三年,稱職,進階益祿,任之終身。其老疾乞休者,舉子若弟代;不舉子若弟,舉他人者聽;既代去,處其縣為祭酒,祿之終身。所舉之人復為試令。三年稱職為真,如上法。每三四縣若五六縣為郡,郡設一太守,太守三年一代。詔遣禦史巡方,一年一代。其督撫司道悉罷。令以下設一丞,吏部選授。丞任九年以上得補令。丞以下曰簿、曰尉、曰博士、曰驛丞、曰司倉、曰遊徼、曰嗇夫之屬,備設之,毋裁。其人聽令自擇,報名於吏部;簿以下得用本邑人為之。令有得罪於民者,小則流,大則殺;其稱職者,既傢於縣,則除其本籍。夫使天下之為縣令者,不得遷又不得歸,其身與縣終,而子孫世世處焉。不職者流,貪以敗官者殺。夫居則為縣宰,去則為流人,賞則為世官,罰則為斬絞,豈有不勉而為良吏者哉!

郡縣論三

何謂稱職?曰:土地闢,田野治,樹木蕃,溝洫修,城郭固,倉廩實,學校興,盜賊屏,戎器完,而其大者則人民樂業而已。夫養民者,如人傢之畜五牸然:司馬牛者一人,司芻豆者復一人,又使紀綱之僕監之,升鬥之計必聞之於其主人,而馬牛之瘠也日甚。吾則不然。擇一圉人之勤乾者,委之以馬牛,給之以牧地,使其所齣常浮於所養,而視其肥息者賞之,否則撻之。然則其為主人者,必烏氏也,必橋姚也。故天下之患,一圉人之足辦,而為是紛紛者也。不信其圉人,而用其監僕,甚者並監僕又不信焉,而主人之耳目亂矣。於是愛馬牛之心,常不勝其吝芻粟之計,而畜産耗矣。故馬以一圉人而肥,民以一令而樂。

郡縣論四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很好的書,有新知。書到用時方恨少!

評分

本來對李先生很有信心,不過買來翻瞭一下,對內容不是很滿意。

評分

商品質量好,正品保障,配送特彆快,服務態度也很好!

評分

本來對李先生很有信心,不過買來翻瞭一下,對內容不是很滿意。

評分

大傢之作,不錯不錯,好好學習!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最主要的是,買這種類型的書,至少原文的質量,是有一定保障的,總比網上各路版本要靠譜一些。

評分

16年1版1印,書就是個噱頭,跟李大師估計沒啥關係,所謂的6666套限量就是個玩笑。節選本沒啥意思,還是買中華書局的全本研讀吧。

評分

本來對李先生很有信心,不過買來翻瞭一下,對內容不是很滿意。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李敖精編:顧炎武集·二麯集·唱經堂纔子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