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老庄系列·庄子的快活

王蒙老庄系列·庄子的快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蒙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老庄
  • 庄子
  • 道家
  • 思想
  • 文化
  • 经典
  • 人生
  • 智慧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49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6671
品牌:磨铁图书(Xiron)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纯质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王蒙个性化解读《庄子?外篇》,一场穿越时空的快活的精神共舞。

当王蒙的大块文章、俏皮幽默遇到庄子的纵横恣肆、奇思妙想,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惺惺相惜、他们会尖锐辩难、他们会激情唱和、他们会由衷赞叹……王蒙自己说,他们会共舞翩翩!晚年的王蒙回首往事,与同样文思飞扬、同样命运跌宕、同样看破世事但又淡然处之、悲悯红尘的庄子以《庄子?外篇》为引子,娓娓而谈,纵论天下。

★贾平凹盛赞:读王蒙解老庄,心生如莲的喜悦。

“王蒙先生说阅读《老子》《庄子》时是一种享受,我在读王蒙先生这些著作时则是一种喜悦,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如莲的喜悦。王蒙先生以他近八十岁的高龄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写出了《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老子十八讲》等一系列书,他是能领略老庄的真传的。他从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出发,以一个伟大作家的角度讲老庄,讲得准确且生动。”——贾平凹


内容简介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一书,是一本世间罕有的奇书。它是哲学,当然;是散文,是神话,是寓言,是论文,是浪漫,是荒诞,是想象是穷根究底,是抽象推演,也是奇论怪论。

《庄子的快活》是王蒙对《庄子?外篇》的解读与阐释。王蒙对庄子的解读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现实生活,以文学家的语言对庄子思想进行了现代化的阐释。本书视野开阔,思维跳跃,语言调侃,文风活泼,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纵横捭阖,气势非凡,兼具文学之意味和哲理之思考,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传统经典通俗读本。

王蒙带着我们阅读《庄子》,也引领着我们通过《庄子》审视现实生活、反思历史文化;老王使千年庄周活了过来,也在与庄周共舞的现代节拍中,展现了两位智者跨越数千年但却一脉相承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王蒙

  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笔耕60余年,写下45卷文集1600万字,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访问过59个国家和地区。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院长。

  曾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


目录

序诗共舞的感觉

版本与参考书说明:

骈拇:人类为何如此多事

一、仁义道德的规范与说教,当真是这样多馀吗

二、不合常情必然会多忧多事

三、不认你的规矩,也就不受你的制

四、不要为了后天的目标而为难自身

马蹄:东方古典的阿凡达乌托邦

一、伯乐恰是害马的罪人

二、治理精明,仁义高唱,天下从此多事

三、圣人之过,文明之罪,呜呼

胠箧:圣人究竟为谁效劳

一、加锁又有何用,他偷走了你整个箱子

二、庄子戳穿了一个秘密:盗亦有道,道亦可盗

三、庄子的惊世之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四、是智巧与知识造成了乱局吗

在宥:治理的限度与虚位有国论

一、一些一心求治的人,其实是在乱天下

二、治天下者多么愚蠢,多么狼狈,多么害人

三、堂堂黄帝,最后还是要向广成子学道

四、去智去虑,解心释神,同乎浑沌,你得道了

五、什么样的境界才称得上高

六、怎么办呢,没的可做也还得做一点

天地:登高四望,满目珠玑还是满目垃圾

一、原于德而成于天,妙语东方不败

二、智力、目光、迅捷,硬是体悟不了抽象模糊的道性

三、好事令人忧,真正的圣人不忧

四、德衰刑立乱始,庄子的警钟长鸣

五、回到泰初,回到本原,这个世界要不要重新格式化一次

六、儒家的说教是螳臂当车

七、正因为大道太高明了,便也能令人走火入魔

八、俗言常胜,至言难出,智者无奈矣

九、失性论,对于所谓成功者的警示

天道: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传授的大道

一、虚静恬淡,天道无积,天也乐来人也乐

二、纵向分工思想的萌芽:上无为,下有为

三、仁政是不是装模作样

四、太精明的人是不受信赖的

五、永远不使自己的精神陷入重围

六、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糟粕而已

天运:天地与生命的乐章

一、庄子的天问

二、将仁义虚空化,然后是一片光明纯素

三、大道与自然的宏伟交响

四、人不该作茧自缚

五、仁义可以临时借居,不可久宿

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七、六经不过是先王之陈迹,除了庄子,谁敢这样说

刻意:高论怨诽还是淡然无极

一、不要刻意打造自己

二、恬淡虚无,若浮若化,不虑不谋,养神之道

缮性:拯救你自己

一、反潮流的夫子自道

二、警惕人类文明的下衰可能

三、破除官迷心窍的最有力的说法

秋水:灵性与思辨的一片汪洋

一、望洋兴叹,伟哉

二、河与海进一步讨论大小、内外、让争、精粗、贵贱、盈虚、为不为、然不然……

三、腿再多,无需策划举步先后;包围再严,无需劳碌解围招法

四、庄子的高论能将小打小闹的公孙龙彻底摆平

五、宁愿在泥泞中摇摇尾巴

六、向往庄子还是向往秋水中的白条鱼

至乐:超越得失、生死、变易的最高端的快乐

一、什么是至高的快乐,世俗的看法太糊涂

二、通达易变,超越死生

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可照搬与攀比

四、生有死,死有生,虫生豹,马中再生出人来

达生:醉汉不伤与操舟若神

一、与天地合一,就能千秋不坏

二、实现与自然与大道的融合,接受天道的护佑

三、凝神者百粘百中,忘水者操舟若神

四、牧羊对于养生的启示:注意弱项与病灶

五、为什么有时候人为自己打算不如为猪打算更明白

六、思霸成病,白日见鬼

七、呆若木鸡幻想曲

八、从能工巧匠的长技怎样升华到对于大道的体悟

九、修养到了家,该忘的自然就都忘了

山木:哑雁的尴尬、黄雀的教训与空舟的浩荡

一、急中生智的答复:有与无之间

二、知道的多了,难免会犯蠢

三、空船论当真是千古绝唱

四、募捐的关键是真正做到自愿,这个提法很先进也很普适

五、不要自我膨胀,不要塑造自己,不要自讨苦吃

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七、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田子方:牛啊,庄生

一、田子方两句话,温伯雪子一露面,就把魏文侯、孔丘等摆平了

二、颜渊从孔子那里学“忘”的哲学

三、老子的终极关怀当然能摆平孔子

四、摆平鲁哀公,然后一个又一个、一堆又一堆地摆平

五、周文王既有眼光又能玩花招,接着摆平下去吧

六、真人当然不将官职放在眼里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一、道是可知与可言的吗

二、从伟大的美丽出发,探求万物的道理

三、一谈就入睡,这才是道吗

四、汝身非汝有也

五、没有足够的陶醉与向往,你怎么可能体悟大道

六、道亦在屎溺,同时又是无问无应,无法问答

七、从有个无到连这个无也无了

八、在森林和原野是多么逍遥

后记


精彩书摘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知北游》是外篇最后一章,其内容完全适合作全书最后一章,比现时以杂篇的《天下》结束更能收拢得住。它充满玄思——抽象的、阔大的、神秘的与超验的思想。它集中谈论天与道、生与死、知与不知、物与我、言与不言这些激动人心、令人彻悟也令人发狂的大问题。它充满微妙感、智力的优越感乃至伤感:欲言忘言;天地大美;澡雪精神;“乐未毕也,哀又继之”;人生在世,白马过隙……读之如嚼橄榄,馀味深长。

我们无法推测此书章节安排编辑的过程,可能这只是巧合,可能那时并无在结尾处小结全书的思路,那就更妙了。内篇第一章是《逍遥游》,本章是《知北游》,全书只此二章名“游”。“游”是动感,是庄子对于人生的总结,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字。当然,二游不同,一游是北溟南溟,九万里,扶摇羊角,而这里的二游更多是认知,是精神思想上天入地、前始后终之游。读庄谈庄,让我们共同体会这种神游的激情与风度吧。


一、道是可知与可言的吗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有个叫知(代表心智)的人向北面游历,来到玄水岸上,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恰好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代表无为、无谓、无言、不可言说的大道)。知问无为谓说:“我有些问题想向你请教:应该怎么样去思索,去考虑,才能知晓、懂得大道?怎么样生活,怎么样自处,怎样行事,才能符合大道?根据什么,沿着什么途径,才能获得大道?”问了几次无为谓都没有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怎样回答。知从无为谓那里得不到答案,便返回白水的南岸,登上名叫狐阕的山陵,在那里遇到了狂屈。又狂又屈,是特立独行、稀奇古怪的意思吧。知把此前问无为谓的话向狂屈提出来请教,狂屈说:“唉,我明白了,我会给你说一说,只是我心里确实想与你谈,却又忘记了这心里想说的话语。”知从狂屈那里也是一无所获,转回到黄帝的宫舍,见到黄帝,他就把这些问题说了。黄帝说:“不要思想,不要考虑,才能够懂得大道;不去处理,不去行事,方才能够符合大道;没有根据,没有来源,也没有途径,方才能够获得大道。”

把概念人格化,把概念上的歧义变成人际讨论或争论,这实在很特别也很天真,所以至今我们还讲什么京剧要姓京,或者姓社姓资的讨论应该如何把握等等。

一个是知,就是知识与智慧、智谋。一个是无为谓,就是无为并且无言。一个是狂屈,疯狂?狂热?佯狂?屈枉?委屈?屈弯?总而言之,有点变形,或者有点与众不同,与庸众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道不可言,这既是妙不可言,玄而又玄,又不妨予以探讨。关键在于,道基本上不是一个经验的与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所产生的概念。道是思辨,是突破经验层面的万物万象、一时一地、天地六合(三维空间)、生灭存亡、彼此是非正误的限定,达到本质、本源、永恒、无限、整体、全体、超越、齐物、融会贯通、至高无上的终极概念。道是思辨也是信仰,是微积分也是激情,是分析也是了悟,是总括也是飞跃,是思维能力的创造也是独具慧眼的感受,是冷冷的沉思也是匍伏赞美的崇拜,是入情入理的思考论辩,也是乃至更是想入非非的神灵、神光、神性。逻辑、思辨、经验、分析……这些是大致可说的,但也不可能说得准确详尽与毫不走样。而信仰、激情、慧根、了悟、想像、崇拜……都不是讲得清说得明的。道啊道,你的超级伟大也给你带来了超级的困难,一言不发不完全像是大道,因为聋哑并非大道的表现,说出来呢,有可能越讲越不明白,越讲越走样。古往今来,谈老庄、谈道论禅、谈道教的书籍言论汗牛充栋,会不会有时产生出越发糊涂以至于荒谬绝伦的功效来呢?用不着我多说了吧。

所谓无为谓,如果能当真对之有所体悟,倒也不简单。它意味着你产生了混沌感、顿悟感、整体感,尤其是对于无穷大的感受,是数学、哲学、神学的大成与巅峰,是思辨的极致进入了非思辨的境界,而非思辨(激情、崇敬、信仰、感动、满足等)的极致进入了思辨。这不同于无知愚昧的迷信,又不同于小手小脚的钻牛角尖。

当然,过分地强调不能说、不能想、不能讨论、不能研究、不能做、不能行、不能止、不能有所遵循……又多少有点洒狗血的嫌疑。无为谓是大道,对于哲人来说它是哲学,对于智者来说它是智慧,对于信徒来说它是信念,对于中低档智商来说,它完全可能变成狗血。我感到道教中有极美好的理念与修为,也有狗血式的喷洒与傻气乱冒。有什么办法呢?

准确一点讲,对于道的研习应该是在说与不说、作与不作、讨论与不讨论之间。首先还是要学习要研究,其次又不仅仅是一个研习的问题。生活、研习、思考、体悟,这是分不开的,也是不能厚此薄彼的。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知于是问黄帝:“我和你知道了这些道理,无为谓和狂屈却不知道你刚才讲的这些说法,那么,谁是正确的呢?”黄帝说:“那个无为谓是真正正确的,狂屈吗,差不多好像也是正确的,我和你却始终没有贴近于大道。有知有智的人是不多说话的,说话多了,正是无知无智的表现。所以说圣人要身体力行,正是不用言说而有所感染与教育。道不可能靠言词来获得,德不可能靠谈话来达到。至于仁,那是必须有所作为的,仁可能是做出来的;而讲求义,是可能亏损残缺的,是可能打折扣的:恰恰是有了欠缺才闹出个义来没完没了;而礼的那一套常常只是表面文章,大家相互作伪罢了。所以说:‘失去了大道就只好去讲究德(价值观念、良心感受),失去了德就只能讲究仁(爱心、亲民、形象),失去了仁而后闹腾义(人际诚信或圈子拉扯),失去了义就只剩下礼(礼貌、形式、走过场、做样子)。礼,乃是道的伪饰与遮蔽,而且是搞乱思想的祸首。’所以说:‘进行道的修习的人每天都得清除删减自身上的非道的元素,删减再删减,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是万物无不自然而然地在那里运动作为了。’如今你已经由于违背道的原则而异化了,想要再返回根本,不是很困难吗!假如能比较容易地改变而回归根本,恐怕只有得道的伟大人物吧!”

英谚“沉默是金”,与《庄子》的这一段似乎可以相互呼应。“无为”,沉默,未必是毫无表现,知去请教无为谓,说明无为又无谓者已经表现了自己的得道。不能讲解道的人多了,知并未见一个请教一个。既无为又无谓,这已经表现了道行。正如传染病情报中零病例、零报告也是疫情的重要情报一样,零发言、零行为也是一种发言与行为的元素。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这几句话很厉害,庄子认为具体的美德都是可以做出来的,是能够人为地作伪的,也是可能打折扣的。我们早就有这一类的词,说明我们早就见识到了这样的人和事:曰沽名钓誉,曰刁买人心,曰欺世盗名,曰装腔作势,曰虚与委蛇,曰巧伪人,曰伪善,曰假仁假义……近世,甚至有以写日记,在日记中夸张自己的先进思想与先进事迹为登龙奇术的。怪不得老庄都渴望人们能够更朴直一些啊。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或译为人如今已处于万物之中了,或道已经下载为物了,再回到道之根本上去,大不易了;我则欲释为“已经异化了”。这不仅是为了将庄学现代化,而且,从庄学的观点看,人生、万象、万物,即一切具体的物的出现,既是大道的下载,也是大道的异化。因为出现了生也就是出现了死,出现了我也就是出现了物,出现了万象也就是出现了区分与争执,出现了万物也就是出现了大小长短得失美丑的计较,出现了人类社会也就出现了各种人的毛病:贪欲、自傲、自私、自是、强权、虚伪、狭隘、智谋、诡计,尤其是各种概念、语词、忽悠乃至胡说八道。世界是大道的花朵、大道的展现、大道的证明,也是大道的对立面,是大道的歪曲,是大道的异化,是大道的庸俗化、局限化、模糊化与摇摆化。已经进入了花样翻新、千奇百怪、乱乱哄哄的物的世界,再追根溯源,意欲回到无为无谓、至高至上的大道中去谈何容易!

让我们再往玄里想一想,一个人在他或她没有出生以前,是大道的一部分,与大道在一起,与大道同行、同格、同质、同项。一旦出生,就与万物在一起了,就是物了,就不恒等于大道了,就要日夜悲啼于对于大道的似有似无、似合似分、似得似失、似生似灭的感受了。这时又能在有生之年对大道有所感受,有所体悟,有所依傍,有所崇拜,当然本身就是大人了,就了不起了。

“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这话大致是从老子那里引用过来的。这使人联想到今日的减肥,无论是从美容美体还是从保健祛病出发,都要减肥,减而又减,以至于无赘肉与多馀的脂肪、多馀的体重。过肥,是对现代人的极大威胁。老庄他们要做的是精神与心智上的减肥,贪欲、权欲、争执、计谋、焦虑、妒忌、张扬……它们对人对群体的害处超过赘肉脂肪又多多了。



《庄子的快活》 一、 精神的原野,自由的驰骋 在古老而深邃的中国哲学长河中,庄子无疑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巨匠。他的思想,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又似高远无垠的天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庄子的快活》并非是对庄子生平事迹的流水账式记录,更非枯燥艰深的学术论述,而是借由庄子其人其道,邀请读者踏上一场精神的探索之旅,体验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哲学。 本书以一种亲切而富于启发性的笔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庄子那充满智慧与诗意的思想体系。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仙作佛”的秘籍,也不是一本助你“功成名就”的指南,而是引导我们去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去质疑那些束缚我们心灵的条条框框,去发掘内心深处那份被遗忘的纯真与自由。 想象一下,我们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里,鲸鱼可以变成鸟,鸟可以飞上九天,而人,也可以超越个人的局限,融入宇宙的洪流。庄子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精神原野。他告诫我们,世间所谓的“是”与“非”、“成”与“败”、“得”与“失”,在宏大的宇宙尺度下,都不过是短暂的幻象。他鼓励我们放下执念,顺应自然,在变幻无穷的生命河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快活。 本书的核心,便是对“快活”二字的深刻阐释。这份快活,并非简单的物质享受或感官愉悦,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生命力,一种对存在本身的深刻体验,一种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超然境界。它源于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源于对世俗价值的超越,更源于一颗澄澈而自由的心灵。 二、 虚实之间,洞见生命真谛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比喻和悖论,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中,蕴藏着令人拍案叫绝的深刻哲理。《庄子的快活》正是撷取了庄子思想中的精华,并以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书不会回避庄子思想中的那些“怪诞”之处,反而会将其视为理解其思想的关键。例如,书中会探讨“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梦境与现实的模糊界限,更是对主体意识和客观世界的深刻追问。庄子通过这个著名的梦境,挑战了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让我们反思,我们所执着追求的“现实”,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我们是否被自身的观念所束缚,而错过了生命原本可以拥有的广阔与自由? 本书还会带领读者走进“逍遥游”的世界,去理解“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真正含义。这并非鼓励我们好高骛远,而是指引我们如何摆脱内心的束缚,如何以一种更加豁达、更加辽阔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放纵,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是对宇宙规律的顺应,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那份不动摇的内在宁静。 书中对“无为而治”的解读,也并非简单地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所倡导的“无为”,是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态度,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处世智慧。它启示我们,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我们过度地干预、执着于改变,而忽略了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学会“无为”,意味着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挣扎,学会与生命同频共振,从而获得更轻松、更自在的生活。 三、 拨开迷雾,寻找内心的澄明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焦虑、迷失,被各种欲望和压力所裹挟。我们努力追求成功、名利、认同,却常常发现,内心的空虚和不安感并未因此得到丝毫缓解。《庄子的快活》正是为这样的灵魂提供了一剂良药。 本书不会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去告诉你如何立刻变得“快活”。相反,它邀请你踏上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通过对庄子思想的深入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它鼓励你走出“名利场”,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生命本身的脉动。 书中会探讨庄子对“知”的看法,他并不排斥知识,但他更强调“不 DONG”的智慧,一种超越逻辑和言语的直观体悟。这种“不 DONG”,并非愚昧无知,而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把握,是对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了然于心。它是一种“大智若愚”,一种“上善若水”。 《庄子的快活》将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所追求的“快乐”,是否建立在不确定的外部因素之上?我们是否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和社会的标准?庄子提醒我们,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源于与自我、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源于对生命本身的深深热爱。 四、 语言的艺术,思想的翅膀 庄子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文字富有想象力,充满画面感,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庄子的快活》在继承庄子语言风格的同时,也运用了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描述。 书中不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古文,而是力求用简洁、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庄子的思想娓娓道来。每一个章节,都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带领读者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遨游。 本书的行文风格,会力求自然流畅,仿佛朋友之间的闲谈,但又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它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一种平等、开放的态度,与读者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 五、 走向无涯,寻觅生命之真趣 《庄子的快活》所倡导的“快活”,是对生命真谛的一种回归。它不是短暂的狂喜,也不是虚无的逃避,而是建立在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之上的,一种持久而宁静的喜悦。 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点燃读者内心深处对自由、对真理的渴望,帮助读者拨开现实生活的重重迷雾,找回那份属于生命的纯粹与本真。它鼓励我们,即使身处喧嚣的世界,也能保持一颗澄澈的心,去感受生命中那些最简单、也最动人的美好。 读完《庄子的快活》,你或许不会立刻变得“无忧无虑”,但你一定会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对人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对“快活”有更深刻的体悟。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一种由内而外的升华。 它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智慧的启迪,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全新探索。让我们跟随庄子的脚步,在这浩瀚的宇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快活”的天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次关于“快活”的哲学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一直以来,我对“快活”这个词的理解都比较浅显,多停留在物质的满足和感官的愉悦上。但从书名来看,王蒙先生似乎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快活”境界,一个与庄子思想紧密相连的“快活”。庄子的“齐物论”,那种打破一切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就是通往这种“快活”的钥匙?“坐忘”、“心斋”,这些听起来玄妙的概念,在王蒙先生的解读下,会不会变得生动有趣,触手可及?我特别好奇,王蒙先生如何将古老的庄子思想,与现代人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读者在读庄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生命中的“快活”时刻,或是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错失的“快活”。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路径和方法,帮助我理解并实践庄子的“快活”,让我的生活不再是疲于奔命,而是充满一种由内而外的洒脱与喜悦。

评分

王蒙先生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厚重感和亲和力。我一直很欣赏他那种既有深厚学养,又不失生活情趣的文风。这次推出《王蒙老庄系列·庄子的快活》,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庄子,这位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笑看风云的智慧。而“快活”,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极其复杂的概念,在庄子的哲学里,似乎有着更深刻的含义。我非常期待王蒙先生如何去阐释庄子式的“快活”,它是否意味着一种不被外物所役使的自由,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庄子思想中关于“快活”的奥秘,让我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处世哲学,一种不随波逐流、不斤斤计较的洒脱,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快活”。

评分

当我知道王蒙先生创作了《王蒙老庄系列·庄子的快活》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等到了”。王蒙先生的文章,我总能从中读到一种豁达和睿智,他看待问题总是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出发,不被眼前的困境所局限。而庄子,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幽默的智者,他的思想,往往能给人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我想,王蒙先生用他那独特的笔触,来解读庄子所追求的“快活”,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特别想知道,庄子的“快活”是否与我们常说的“快乐”有所不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还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洞悉?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庄子那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感受他思想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力量,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也能保持一份乐观与从容,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活”。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典哲学非常着迷,特别是道家思想,庄子更是其中的翘楚。他的文字,时而幽默诙谐,时而又深邃如渊,总能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陷入沉思。这次看到王蒙先生推出的《王蒙老庄系列·庄子的快活》,我深感好奇。王蒙先生本身就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和作家,他的文字功底深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是独到。他解读庄子,一定会有许多不同寻常的见解。我尤其想知道,他眼中的“庄子的快活”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像“庖丁解牛”那样,在技艺中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还是像“梦蝶”那样,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获得一种超越的体验?亦或是像“逍遥游”那样,挣脱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遨游天地?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哲学智慧,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活”,不再被琐事所累,而是能以一种更洒脱、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读了,毕竟王蒙先生的书,总是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之前读过他的一些历史随笔,那种在宏大叙事中游走,又能抓住人物精神内核的功力,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这次看到他解读庄子,心里更是期待万分。庄子其人,总是带着一股飘逸出尘的气质,他的思想,仿佛一道清泉,洗涤着世俗的尘埃,让人在纷扰的生活中寻得一丝安宁与超脱。不知道王蒙先生会如何把他笔下的庄子,用他特有的语言,展现出怎样的“快活”来?是那种看破红尘的淡然,还是在逆境中寻找乐趣的智慧?抑或是某种对生命本质的通透领悟?我总觉得,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所追求的“逍遥”,绝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一种对自由的极致追求。这本书,我想一定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也许还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活”。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书的质量挺好的,内容易懂,好评

评分

物流快,产品好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是正版,一直在京东买书,送货快,京东值得信赖,会继续支持京东的

评分

写得非常好,非常值得读一下!推荐一个!

评分

活动买了很多书,优惠速度快是最人满意的。

评分

好了婀,真的不错,非常之好,下次再来

评分

墨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