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抽象意义上的摄影作品集。在人为的辨别后,有了联想的具象(想象为某一事物),之后,以此为基础,升华为意象。这一周而复始,为艺术摄影提供了全新的创作范例。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艺术形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能欣赏大自然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纹摄影,提高艺术修养。
徐公诚,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著名纹摄影艺术家,纹摄影第1人。2007年始创“纹摄影”,2008 年作为全球40位摄影家之一受邀参展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艺展,25幅水纹摄影作品惊艳亮相。2009 年举办“纹——徐公诚摄影艺术展”。出版《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墙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水与火之吻—— 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金木奇缘—— 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四本大型精装本画册。
雄鸡 Rooster
大美山河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
神女峰 Goddess Peak
海上生明月 Bright moon rising above sea
红日 Red Sun
泊舟烟渚 Boat Mooring in Mist-Veiled River Shore
江南 Jiangnan
百舸争流 Vying of Hundreds of Barges
石窟密境 Mysteries of Grotto
古城遗迹 Site of Ancient City
夜的渔村 Night of Fishing Village
雁荡山景 View of Yandang Mountain
摩崖石刻 Cliff Inscriptions
柳烟暮霭 Willow and Twilight
仙居图 Mountains and Waters
长城谣 Ballad of Great Wall
孤寂?希冀
深夜,漆黑,沉睡...
黎明,曙光,梦醒...
清晨,雾纱,朦胧...
午后,灿烂,光辉...
傍晚,残阳,妖艳...
夜晚,繁星,寂静...
无尽...轮回...
穿梭...守望...
叶散...尘埃...
孤寂...希冀...
左边日落...右边花开...
孜孜以求终成大器
文/唐明生
八年前,上海文联、上海摄影家协会联合在市文艺活动中心举行“纹——徐公诚摄影艺术展”,参观完毕,我怀着既惊且喜的心情,在来宾签到簿上写下“艺术的真谛在于发现”的留言。稍后,他将参展作品汇集成册,出版了《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我为之撰写题为《艺术的真谛在于发现》的序文,其中写到:“摄影是技术的,又是艺术的,作为技术,他需要不断的操练;作为艺术,他需要独特的发现。”正因为他独具慧眼,在常人司空见惯的生活与自然现象中,发现潜在美,进而取之入镜,酿成佳作,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好的享受。所以,序文收尾,我写下了如下一句话:“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个艺术多元发展的时代,感谢徐公诚不懈努力,为摄影艺术的百花园地提供了一朵属于他的奇葩。”
今天看来,这一赞许是客观而公允的。
2007年,徐公诚在广州珠江乘船夜游,为友人拍照,无意间将镜头对准了霓虹灯下波光粼粼的水面,色彩绚丽的倒影美得令他心醉,他旋即按下快门,由此诞生了纹摄影的第一张作品《精卫填海》。这一原本纯属好奇好玩的举动,唤醒了他大脑中沉睡的创作欲望,从此他放开如炬的目光,跋涉过膝的草丛,攀爬雨后的山道,穿林过河,一村一寨地寻觅,将一切可入镜的“纹”——从水中的倒影到燃烧的火苗;从粗粝的树皮到斑驳的老墙,悉数收入镜头,幻化成瑰丽斑斓、多姿多态,游走于巨像与抽之间的水纹、火纹、树纹(木)、墻纹(土)摄影作品,蔚为大观。
继之,他又从长年累月遭风雨浸蚀、砂砾摩擦而锈迹斑斑的铁护栏上,发现因“吸纳了天地之精华,变得气象万千、神奇莫测”——借用他的话说,“透过这些锈斑、锈纹,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幅幅让人心潮澎湃的画面,这里有日出的辉煌,有江南烟云,有金戈铁马,有奇花异草,有古今中外的伟人,也有市井平民……”别样的感受,催生了纹摄影又一个品种——“金纹”的问世。自此,有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之说,分别有了相应的纹摄影作品,形成一个系列,并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就摄影对象(题材)而言,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的一大贡献。
十年光阴,孜孜以求,探寻的脚步从未停下,终成大器。壮哉,徐公诚!
放在我面前的这本画册,是徐公诚纹摄影的第四本艺术作品集。第一本是综合的,以水纹为主,兼及树纹与火纹,系对初始收获的一次检阅。第二本为专题的,只收墻纹之作。伴随各类作品积累日丰,挑选余地不断扩大,第三本《水与火之吻》,将水纹与火纹精品同时收入,作对比性赏析。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尔今作为艺术品的水纹与火纹,反其道而行之,对立的两极同处一册,犹如共居一室的恋人,热烈地相拥相吻。
和第三本一样,这一本依然是两“纹”相会,即金纹、树纹共处一册,名曰《金木奇缘》。虽非对立的两极,但观之读之,如品尝一杯刚刚调好的鸡尾酒,芳香醉入,直沁心脾。
和色彩亮丽,充满动感的水纹、火纹不同,金纹、树纹色泽偏暗,更显沉稳;前者多凸显新潮时尚,后者多张扬人文内涵,各自带给人们的是不同的审美快意。
两百余幅作品,金纹、树纹各半,彼此交相映辉,目不暇接。试举几例。先读金纹。其一,《出水芙蓉》。暗绿色的湖面,中部偏上,一妙龄女子从水中钻出,乳白色的身体,胸部凸起,黑色的秀发由头及肩,眼睛、眉毛及嘴部一目了然,尽显青春活力。取名“出水芙蓉”,名副其实。其二,《斗牛图》。一头棕红色(铁锈色)壮硕斗牛,似刚从斗场上下来,在前踽踽而行,两个斗牛士尾随其后。牛大人小,形成反差,可以想象斗牛场上,牛是怎样的凶猛,斗牛士是何等的勇敢。其三,《咏叹调》。浅褐色的舞台,一歌者身着拖地长裙,双臂交叉,面向观众,一展歌喉。身后帷幕斑斑点点,像是跳动的音符。此外,《手捧鲜花的少女》、《卖白菜的女人》、《牧羊曲》等,无不形象逼真,情趣盎然。再读树纹。或许因为含水的缘故,色泽比金纹亮丽了许多,画面也生动了不少。诸如《罗敷采桑》、《吉普赛女郎》、《汲水的女子》、《农忙时节》、《自由女神》等,从内容到名字,深藏生活的况味,观之读之,不特别给予说明,谁会想到它们竟是取之于粗粝的树皮和锈蚀的铁器?妙哉,化腐朽为神奇!
十年耕耘,该停下前行的脚步,稍作歇息了,但徐公诚没有。在《我为水火之吻做媒》一文中,他写道:“纹摄影内涵丰富,外延无限,我的下一步是使之成为‘纹艺印象艺术’,让他出现在绘画、服饰、布艺、陶瓷等物品上,使这些普通商品变成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哦,他要继续“做媒”——跨界艺术联姻,让纹摄影发扬光大,走进千家万户!
祝贺了,徐公诚,愿早日心想事成!
当我翻阅《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静谧。作品中的纹理,仿佛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凝固了时间,让我得以细致地端详,品味其中的奥秘。那些自然界的纹理,比如岩石上的沟壑,树皮上的年轮,水面上荡开的涟漪,都以一种极其纯粹、原始的方式呈现。它们不加雕饰,却自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当这些纹理延伸到人体之上,特别是“纹摄影”这一部分,更是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皮肤上的纹路,不仅仅是身体的标记,更是生命的痕迹,是经历、情感、甚至是对抗命运的无声宣告。徐公诚先生以一种极其尊重和充满爱意的视角去捕捉这些,让它们在画面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我看到了坚韧,看到了脆弱,看到了生命力的顽强。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直接感受,是一种“沉醉”。我沉醉于徐公诚先生镜头下那些奇妙的纹理世界。那些作品,不是那种瞬间就能看完的视觉冲击,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细细解读。我喜欢他对于光影的运用,那种微妙的光影变化,能够让原本静止的纹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故事。我尤其欣赏他对“纹理”主题的深入探索,无论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体的独特印记,都被他赋予了一种别样的艺术生命。他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其实蕴含着多么惊人的美和力量。
评分这本《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一直对摄影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种能够触及心灵、展现生命独特肌理的作品。徐公诚先生的名字,我并非初次接触,之前在一些艺术展上零星看过他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能够拥有一整本的作品集,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深入探索机会。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经过精心挑选、排版考究的摄影作品。那些细腻的纹理,无论是自然界的石石缝缝、树木的年轮,还是人体肌肤上独特的痕迹,都被他用一种近乎虔诚的目光捕捉下来。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光影的运用,那种深邃的光影对比,仿佛赋予了每一个纹理生命,让它们在二维的平面上跳跃、呼吸,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
评分《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给我带来了许多关于“连接”的思考。我开始意识到,我们身处的世界,以及我们自身,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纹理,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宏大的网络。从宏观的地理地貌,到微观的细胞结构,再到抽象的情感和记忆,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纹理”的特征。徐公诚先生的作品,恰恰捕捉到了这些连接的瞬间。他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对人体的独特表达,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秩序和规律。我反复审视那些作品,试图去理解那些线条、斑点、裂痕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共同的语言,一种关于生命、存在和时间的普适真理。
评分这本《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最令我赞叹的地方,在于它对“纹理”这一概念的深刻挖掘和艺术呈现。我一直认为,纹理是生命和自然的语言,它们记录着时间、经历和独特性。徐公诚先生的摄影作品,恰恰是用最直观、最动人的方式,将这种语言展现给了我们。我喜欢他对于微观世界的捕捉,那些细致入微的纹理,仿佛能够放大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从一片叶子的脉络,到一块石头上的纹路,再到人体肌肤上独特的痕迹,都被他用一种近乎严谨的态度去记录,同时又赋予了它们充满情感的解读。他让我们看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拥有最不平凡的美。
评分《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带给我的,是一种对“本质”的追寻。在充斥着浮华和 superficiality 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那些真正触及灵魂的东西。而徐公诚先生的作品,却将我们引向了对生命最基本、最纯粹的肌理的关注。我反复翻阅那些展现自然纹理的照片,从岩石的风化痕迹,到树木的年轮,再到水面的波纹,它们都以一种沉默而强大的方式,诉说着生命力的不息和时间的流转。而“纹摄影”更是将这一理念延伸到了人体,他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尊重的视角,去捕捉和展现身体上那些独特的、承载着个体故事的印记,让我看到了生命本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评分《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给我带来的,远不止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触动。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快餐式的消费和浅层面的浏览。而徐公诚先生的作品,却像是一股清流,将我们拉回到对细节的专注,对生命原始力量的感知。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沉思的节点,引导着我去思考“纹理”这个概念的多重含义。它不仅仅是物质表面的痕迹,更是一种时间的印记,一种经历的沉淀,一种生命独特性的体现。我反复品味着那些捕捉到的纹路,想象着它们背后的故事,那些风霜雨雪的洗礼,那些生命个体的独特成长轨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暂时忘却了现实的喧嚣,进入了一个更加宁静、深邃的艺术空间。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我从未想过,那些看似平凡的纹理,在徐公诚先生的镜头下,能够呈现出如此瑰丽的景象。《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中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大自然或生命写下的一首首无声的诗。我仔细观察那些植物叶脉的精密结构,岩石表面被时光雕刻出的沧桑痕迹,以及水滴落入静止水面激起的层层涟漪。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淋漓尽致,仿佛能够触摸到纹理的质感,感受到它在时间长河中的演变。尤其是“纹摄影”的部分,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了新的高度。那些身体上的印记,被赋予了全新的解读,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生理特征,而是承载着故事、情感、甚至是精神图腾的视觉符号。
评分《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关于“看见”的启示。我们常常在生活中匆匆而过,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的美丽。徐公诚先生的作品,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纹理。我喜欢他对于自然界纹理的捕捉,那些树皮的沟壑,岩石的裂痕,叶片的脉络,在他的镜头下,都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而“纹摄影”更是将这种对纹理的关注,延伸到了人体。他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尊重的视角,去展现人体上那些独特的印记,让我看到了生命本身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往往隐藏在那些最朴素、最真实的细节之中。
评分阅读《金木奇缘——纹摄影·徐公诚艺术作品集》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冥想。我被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所吸引,它们不是那种喧宾夺主式的绚丽,而是内敛而深沉的力量。我特别着迷于那些表现自然肌理的作品,它们仿佛是从大地深处挖掘出来的宝藏,展现了地球古老而永恒的生命力。树皮的粗糙、石头的纹理、甚至是一片枯叶的脉络,在徐公诚先生的镜头下,都散发着一种朴素而动人的美。而“纹摄影”部分,更是将这种对身体独特肌理的关注,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他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而是以一种客观而充满敬意的视角,去呈现那些身体上最真实的印记,让我看到了人体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韧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