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

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鼕雁,董銀卯 著
圖書標籤:
  • 化妝品
  • 原料
  • 配方
  • 製備
  • 美容
  • 護膚
  • 化學
  • 工業
  • 技術
  • 配方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9544
版次:2
商品編碼:1214153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實用精細化學品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8
字數:37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可供從事化妝品研究、開發、生産、管理、使用、銷售的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和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專業的化妝品及相關課程的輔助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作為《實用精細化學品叢書》的分冊之一,上一版於2011年在化學工業齣版社齣版以來,以其實用性受到讀者的歡迎,並被多所學校選作化妝品專業課程的教材。經過作者的精心修訂,第二版內容更貼近化妝品發展實際,可為讀者提供更實用的參考。

內容簡介

  化妝品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精細化學品。本書在簡介化妝品的分類、組成、功效評價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詳細介紹瞭化妝品原料以及膚用化妝品、毛發用化妝品、口腔衛生用品、美容化妝品和特種化妝品的配方組成和製備工藝等。
  第二版保留瞭第一版的基本結構,在內容上根據近年來化妝品的發展趨勢,刪除瞭部分不再使用的、欠溫和以及有爭議的原料,典型性欠佳的配方;增補瞭天然和綠色的動植物提取物原料、抗炎抗敏原料以及BB霜、CC霜、抗敏化妝品等符閤發展潮流的原料和産品配方。
  修訂後,本書更貼近化妝品發展實際,可供從事化妝品研究、開發、生産、管理、使用、銷售的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和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專業的化妝品及相關課程的輔助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唐鼕雁,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化學係係主任,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主講3門本科生課程及2門研究生課程。主講的本科生課程包括“大學化學”、“新型精細化學品設計與製備工藝”,後者包括化妝品及化妝品科學知識的講授。目前是省級精品課程(應用化學綜閤實驗,亦為哈工大精品資源共享課)負責人。獲黑龍江省教學成果一等奬、二等奬各1項。主編正式齣版的教材6本。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NULL

目錄

第1章概述1
1.1化妝品的定義和分類1
1.1.1化妝品與化妝品科學1
1.1.2化妝品的分類2
1.2化妝品的組成與特性5
1.2.1化妝品的組成5
1.2.2化妝品的特性6
1.3化妝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7
1.3.1化妝品的安全性評價7
1.3.2化妝品的功效性評價13
1.4化妝品工業的發展20
1.4.1化妝品工業發展概況20
1.4.2化妝品工業發展趨勢21
第2章化妝品的原料25
2.1化妝品的基質原料25
2.1.1油性原料25
2.1.2粉質原料34
2.1.3溶劑類原料36
2.1.4膠質原料37
2.2化妝品的輔助原料43
2.2.1錶麵活性劑44
2.2.2香料和香精54
2.2.3顔料和色素63
2.2.4防腐劑和抗氧劑65
2.2.5保濕劑67
2.2.6防曬劑70
2.2.7中草藥和瓜果類添加劑71
2.2.8其他天然提取物和生化物質添加劑78
第3章膚用化妝品83
3.1清潔皮膚用化妝品83
3.1.1概述83
3.1.2清潔膏霜85
3.1.3泡沫清潔劑89
3.1.4磨麵膏和去死皮膏95
3.1.5清潔麵膜100
3.1.6沐浴劑106
3.2保護皮膚用化妝品109
3.2.1概述109
3.2.2化妝水111
3.2.3護膚膏霜116
3.2.4護膚乳液133
3.2.5護膚凝膠135
3.3營養皮膚用化妝品139
3.3.1概述139
3.3.2營養膏霜和乳液139
3.3.3精華液140
3.4抗衰老化妝品142
3.4.1概述142
3.4.2主要原料143
3.4.3産品配方144
第4章毛發用化妝品147
4.1洗發化妝品147
4.1.1概述147
4.1.2液體香波148
4.1.3膏狀香波157
4.1.4凝膠型香波159
4.1.5調理香波161
4.1.6嬰兒香波164
4.1.7去頭屑香波165
4.2護發化妝品167
4.2.1概述167
4.2.2發蠟168
4.2.3發乳170
4.2.4護發素172
4.2.5焗油膏175
4.2.6養發液175
4.3整發化妝品179
4.3.1噴霧發膠179
4.3.2發用摩絲182
4.3.3發用凝膠185
4.4染發化妝品187
4.4.1暫時性染發劑188
4.4.2半永久性染發劑189
4.4.3永久性染發劑191
4.5燙發化妝品195
4.5.1概述195
4.5.2主要原料195
4.5.3製備工藝196
4.5.4産品配方196
4.6剃須化妝品198
4.6.1泡沫剃須膏198
4.6.2無泡剃須膏200
4.6.3剃須水200
第5章口腔衛生用品202
5.1牙膏202
5.1.1主要原料202
5.1.2配方結構及製備工藝205
5.1.3産品配方及配方分析208
5.2爽口液213
5.2.1主要原料213
5.2.2製備工藝213
5.2.3産品配方214
第6章美容化妝品215
6.1臉(頰)部美容化妝品215
6.1.1粉底類化妝品216
6.1.2香粉類化妝品221
6.1.3胭脂類化妝品226
6.2眼部美容化妝品229
6.2.1眉筆229
6.2.2眼影231
6.2.3睫毛油和睫毛膏233
6.2.4眼綫筆和眼綫液234
6.3唇膏235
6.3.1主要原料235
6.3.2製備工藝238
6.3.3産品配方238
6.4指甲美容化妝品240
6.4.1指甲油240
6.4.2指甲油清除劑244
6.5香水類化妝品244
6.5.1主要原料245
6.5.2製備工藝246
6.5.3産品配方246
第7章特種化妝品250
7.1防曬化妝品250
7.1.1概述250
7.1.2産品類型及主要原料251
7.1.3製備工藝252
7.1.4産品配方253
7.2美白祛斑化妝品255
7.2.1概述255
7.2.2主要原料256
7.2.3製備工藝257
7.2.4産品配方257
7.3抗敏化妝品260
7.3.1概述261
7.3.2主要原料263
7.3.3設計原則264
7.3.4産品配方266
7.4抑汗除臭化妝品269
7.4.1概述269
7.4.2主要原料270
7.4.3製備工藝271
7.4.4産品配方272
7.5脫毛化妝品274
7.5.1概述274
7.5.2主要原料274
7.5.3製備工藝275
7.5.4産品配方275
參考文獻276

前言/序言

前言
《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作為“實用精細化學品叢書”的分冊之一,自第一版於2011年齣版以來,以其實用性受到讀者的歡迎,同時被許多院校選作教材。
《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齣版迄今已逾5年,在此期間,所述化妝品的原料類型、配方組成和製備方法等均有瞭一些變化,尤其是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此類産品安全性需求的加深,植物性、全天然等原料在愈來愈多地運用於産品體係,相應衍生齣新的配方結構和組成;加之隨著精細化工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的製備技術和手段也逐漸運用於化妝品的生産之中。鑒於此,在化學工業齣版社的提議和倡導之下,於2016年3月啓動《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的再版修訂工作。
《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分冊的修訂宗旨和修訂方嚮與叢書的整體修訂宗旨及方嚮保持一緻。以體現實用性為主,並增強科學性、新穎性和準確性。增補近年的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藝和新應用;通過選用近年的授權專利、權威期刊的文章、國內外知名公司的産品資料等方式,增加新配方和新工藝,更新和刪除實用性欠佳和老舊的配方。
本書在保留原有各章節結構和特色的前提下,對各章節部分內容做瞭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具體的修訂說明如下。
(1)第1章和第2章的部分小節中,結閤目前化妝品行業和産品領域的變化進行整體改動。如第1章緒論中原有各節(化妝品的定義、分類、組成、特性、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方法、發展狀況和趨勢等)隻保留各節原來的名稱,其中的內容在結閤目前的狀況下重新進行闡述,更新原有內容。再如第2章化妝品原料中的基質原料和輔助原料中,刪除部分不再使用的原料和欠溫和以及有爭議的原料,增加天然和綠色的動、植物提取物原料類型,增加抗炎、抗敏類化妝品原料類型;防曬和保濕原料的介紹中增加近年齣現在典型産品中的新型原料。
(2)第3章和第4章的部分小節中,刪除或調整瞭3級標題中類彆區分較細、歸屬類型不準確或使用不普遍的産品對應的各小節。如刪除原3.1.7(化妝水)、4.1.6(專用香波)、4.2.2(發油)等節內容;刪除原3.4美白(化)皮膚用化妝品一節;調整瞭3.3節中的編排方式,增加瞭營養膏霜和乳液、精華液的類型介紹。
(3)在第3~7章中,均剔除老舊和不典型的配方類型、所涉原料和製備方法,結閤近年的授權專利配方、權威期刊的文章或國內外知名化妝品公司的産品配方,增加新原料、新産品和新工藝的介紹。
(4) 第6章的6.1臉(頰)部美容化妝品的內容介紹中,增加現有廣受歡迎的氣墊霜、BB霜、CC霜等産品的原料、配方和工藝的內容。
(5)第7章中的各節編排順序基本統一為“概述、主要原料(或産品類型及主要原料)、製備工藝(或設計原則)、産品配方”。其中上一版7.2節(祛斑化妝品)與第3章的3.4節(美白化妝品)閤並為“美白祛斑化妝品”,精煉和閤並瞭其中的相近內容;增加瞭7.3節(抗敏化妝品)。
全書共7章,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唐鼕雁、北京工商大學董銀卯編著。全書由唐鼕雁統編定稿,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強亮生教授主審。
本書在編寫、修訂過程中,參考瞭多部相關教材、專著、專利和科研論文,均以參考文獻的形式列於書後,在此嚮參考文獻的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本書編寫和修訂還得到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化工與化學學院各級領導、有關專傢和學者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緻謝。本書在編寫、修訂中的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完善。

編著者
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
2016.12

第一版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妝品已是現代文明社會中各年齡、各層次人群的日常必需消費品,化妝品工業亦已成為新興的精細化學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化妝品研製、開發和生産部門專業人纔的需要,我們組織編寫瞭本書。
編者於2003年曾編寫瞭《化妝品配方設計與製備工藝》一書,由化學工業齣版社齣版後得到瞭廣大化妝品生産者和研究人員的關注,還有一些高校將該書選作教材。但在使用過程中讀者反映,該書存在介紹原理內容偏多,介紹配方實例及其製備工藝偏少等問題。化學工業齣版社路金輝編輯建議我們針對讀者的意見,重新編寫本書,以期在係統地介紹典型化妝品類型的原料基礎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突齣其實用性。經編者考慮,刪減原理部分的介紹,增加配方實例部分的比重,加強産品製備工藝方麵的介紹,並將原書更名為《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以求“名副其實”。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專業的化妝品及相關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化妝品的研究、開發、生産、管理人員的工具書。
本書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唐鼕雁、北京工商大學董銀卯編著。書中第1、2章和第8章由唐鼕雁編著;第3~7章由唐鼕雁、董銀卯共同編著。全書由唐鼕雁統編定稿,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強亮生教授主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多部相關教材、專著和科研論文,均以參考文獻的形式列於書後,在此嚮參考文獻的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提齣批評意見,以便完善。

編者
2010.6
《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 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現代化妝品科學的基石,為化妝品行業從業者、研發人員、配方師、技術人員以及對化妝品成分與製造流程有深入瞭解需求的讀者,提供瞭一本權威且實用的參考指南。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修訂與擴充,緊跟行業最新發展動態,力求呈現最前沿的知識與技術。 內容概述 本書的主體內容圍繞化妝品的三個核心要素展開: 第一部分:化妝品原料的多維度解析 此部分將化妝品原料按照其在配方中的功能及來源進行係統性分類和深入探討。 油脂與蠟類: 涵蓋天然動植物油脂(如角鯊烷、植物油、蜂蠟)和閤成油脂(如矽油、礦物油、酯類)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來源、生産方法以及在不同類型化妝品中的具體應用。重點介紹其潤膚、成膜、乳化穩定等作用。 錶麵活性劑: 詳細闡述錶麵活性劑的結構特點、分類(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兩性離子)及其作用機理,包括乳化、增溶、發泡、去汙、調理等。分析各類錶麵活性劑在洗麵奶、洗發水、沐浴露、潔麵乳等産品中的選擇原則與配方考量。 增稠劑與膠體: 介紹天然膠體(如黃原膠、卡拉膠、縴維素衍生物)和閤成聚閤物(如聚丙烯酸酯類)的化學性質、增稠機理、流變學特性以及在膏霜、乳液、凝膠等産品中的應用。討論其對産品質地、穩定性及使用感的影響。 保濕劑: 詳述天然保濕因子(NMF)、吸濕性保濕劑(如甘油、透明質酸、PCA-Na)和封閉性保濕劑(如礦物油、凡士林)的作用原理、選擇與配方添加的注意事項。 活性成分: 重點介紹各類功效性活性成分,包括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輔酶Q10)、美白劑(如熊果苷、煙酰胺)、抗衰老成分(如視黃醇、勝肽)、舒緩成分(如紅沒藥醇、積雪草提取物)等。對其作用機理、穩定性、遞送係統以及在護膚品中的應用進行詳盡分析。 防腐劑與抗菌劑: 梳理當前市場主流的防腐體係,介紹不同防腐劑的抗菌譜、作用機製、使用濃度限製、安全性評估以及配方兼容性。 著色劑與香料: 涵蓋天然及閤成著色劑的分類、法規要求、應用特點,以及香料在化妝品中的分類、構成、呈香原理、調香技巧及潛在的緻敏性問題。 其他輔助成分: 如抗氧化劑、螯閤劑、pH調節劑、溶劑、溶媒等,分析其在配方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第二部分:化妝品配方的科學構建 本部分緻力於揭示化妝品配方設計的核心理念與實踐方法。 配方設計原則: 講解基礎的配方設計流程,包括確定産品目標、選擇關鍵原料、考慮原料兼容性、預測産品穩定性等。 不同劑型的配方組成: 乳液(O/W、W/O): 深入分析乳化體係的形成、穩定性評價,以及在麵霜、乳液、防曬霜中的配方考量。 膏霜: 探討膏霜的結構、質地影響因素,及其在滋養、修復類産品中的應用。 凝膠: 介紹水性、油性凝膠的製備原理,及其在透明凝膠、麵膜、發用産品中的應用。 洗護産品(洗發水、沐浴露): 重點關注錶麵活性劑的選擇、發泡性能、溫和性、調理效果的配方設計。 彩妝産品: 涉及粉底、口紅、眼影等産品的顔料分散、成膜性、附著力、色彩穩定性等配方技術。 特殊劑型: 如噴霧、泡泡浴、唇膏等,分析其獨特的配方挑戰與解決方案。 配方穩定性評估: 介紹物理穩定性(分層、相分離)、化學穩定性(氧化、降解)、微生物穩定性(防腐效能)等評價方法與關鍵因素。 感官評價與使用感受: 探討配方成分對産品膚感、觸感、香氣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配方優化提升用戶體驗。 第三部分:化妝品的製備工藝詳解 本部分將從生産製造的角度,係統介紹化妝品的生産流程與關鍵控製點。 生産設備概述: 介紹攪拌設備、加熱/冷卻設備、均質設備、灌裝封口設備等在化妝品生産中的應用。 主要製備工藝流程: 乳化工藝: 詳細闡述乳化體係的製備過程,包括油相、水相的配製、加熱、乳化、冷卻等步驟,以及關鍵的均質與穩定化過程。 膏霜製備: 介紹膏霜的混閤、研磨、均質等工藝要點。 凝膠製備: 描述膠體的分散、溶脹、增稠過程。 洗護産品製備: 介紹錶麵活性劑的溶解、增稠劑的添加、活性成分的引入等工藝流程。 粉體産品製備: 涉及粉體的混閤、研磨、壓製等工藝。 工藝參數控製: 強調溫度、時間、攪拌速度、均質壓力等關鍵工藝參數對産品質量的影響,以及如何進行優化與控製。 GMP(良好生産規範)要求: 介紹化妝品生産過程中的衛生、質量控製、設備驗證、人員培訓等GMP核心內容,確保生産過程的規範化與産品安全性。 質量控製與檢驗: 闡述原料檢驗、半成品檢驗、成品檢驗的方法與標準,包括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功效性指標等。 本書特色 內容權威且全麵: 匯集瞭化妝品原料、配方設計、製備工藝等方麵的最新知識,覆蓋瞭化妝品開發的全過程。 結構清晰,邏輯性強: 按照原料、配方、工藝的邏輯順序編排,便於讀者理解與學習。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既有深入的理論闡述,也結閤瞭實際應用案例與生産工藝要點。 緊跟行業前沿: 充分反映瞭當前化妝品行業在原料創新、配方技術、綠色生産等方麵的最新發展趨勢。 專業術語準確,語言嚴謹: 采用化妝品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力求錶述的精確與科學。 適用讀者 化妝品研發工程師、配方師、技術人員 化妝品生産企業管理者、質量控製人員 化妝品原料供應商及銷售人員 精細化工、應用化學、藥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及研究者 對化妝品成分、配方及生産製造有深入瞭解需求的普通消費者 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係統地掌握化妝品的科學基礎,深入理解各類原料的特性與應用,熟練運用配方設計原理,並對化妝品的製備工藝有清晰的認識,從而在化妝品行業中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我可是盼瞭好久瞭!當初在網上看到它的信息,就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太實在瞭,直戳我作為一名化妝品從業者內心的痛點。你知道嗎,我們平時在研發或者學習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那些模棱兩可的概念,尤其是原料,種類繁多,性質各異,有時候一個成分的來源、它的具體作用機理,甚至是它在不同配方體係下的錶現,都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而這本書,光看它的標題,就能感受到一種“解密”的決心。“原料類型”,這聽起來就像一本原料的百科全書,我非常期待它能係統地梳理齣各種化妝品原料的分類,是天然的、閤成的,還是生物技術的?各種保濕劑、乳化劑、活性成分,它們各自屬於哪個大類,又有怎樣的細分?我想象著翻開書頁,看到的不是枯燥的列錶,而是清晰的脈絡,從大類到小類,從宏觀到微觀,將那些復雜的原料世界變得井井有條。更彆提“配方組成”瞭,這纔是化妝品的核心啊!不同的産品類型,比如精華、麵霜、潔麵乳,它們各自的核心成分配比又是怎樣的?那些看似簡單的産品,背後藏著多少精妙的配方學問?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解析一些經典的配方案例,讓我們看到那些優秀配方是如何“組裝”起來的,又是如何通過對不同原料的組閤,達到預期的功效和膚感。還有“製備工藝”,這更是實踐操作的靈魂。同樣一種成分,不同的製備方法,其活性、穩定性、甚至安全性都可能存在差異。這本書是否會深入講解那些關鍵的工藝步驟,例如提取、閤成、純化、乳化、均質等等,以及這些工藝對最終産品質量的影響?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讓我們在實際生産中少走彎路,甚至能啓發新的工藝創新。這本書的第二版,也意味著它經過瞭時間的沉澱和讀者的反饋,理論上應該更加完善和貼近實際需求,我滿懷期待地想看看它究竟能帶給我們多少驚喜。

評分

在我看來,化妝品行業是一個充滿“化學與藝術”的交叉領域。它既需要嚴謹的科學原理作為支撐,又需要創意的設計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如果能做到內容上的“兼收並蓄”,那將是非常瞭不起的。我期待它在“原料類型”的介紹上,能夠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例如,對於天然植物提取物,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其化學成分、提取方法以及功效成分的標準化?對於閤成原料,是否會涉及其閤成路綫、純度控製和安全性評估?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不同來源和類型的原料,在配方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配方組成”方麵,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配方邏輯”的講解,讓我們理解配方設計的“底層邏輯”。比如說,在構建一個保濕配方時,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哪些類型的保濕劑?如何纔能實現多層次的保濕?如何平衡膚感和保濕效果?“製備工藝”部分,我更是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瞭解那些讓産品“脫穎而齣”的生産技術。例如,對於一些高端産品,它們是如何通過特殊的工藝來實現卓越的功效和膚感的?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在化妝品生産中的應用?第二版的存在,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一定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和市場的認可,我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更具前瞻性的知識。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化妝品配方學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較“零散”的層麵,可能是因為接觸到的信息來源比較多,也比較雜。比如,我可能會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一種新的乳化體係,又在另一本書上讀到某種天然提取物的功效,但卻很難將它們有機地聯係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正好彌補瞭我在這方麵的需求。我特彆期待它能以一種非常係統、有邏輯的方式,將這三個關鍵要素——原料、配方和工藝——進行梳理和講解。比如說,在介紹“原料類型”時,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列舉和描述,而是能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原料的“傢族史”,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發展和應用的,以及它們在不同時代的配方中扮演的角色。在“配方組成”的部分,我希望它能闡釋一些“配方哲學”,不僅僅是如何堆砌成分,而是如何根據産品定位、目標消費者、甚至市場趨勢來“設計”一個配方。例如,為什麼有些抗衰老産品會選擇XX成分作為核心,而另一些則會選擇YY成分?它們背後的原理是什麼?“製備工藝”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部分。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那些看似“神秘”的工藝過程,比如超臨界流體萃取、微膠囊包覆技術等等,以及這些工藝是如何賦予原料新的特性,或者如何優化産品的使用體驗。這本書的第二版,在我看來,是對前一版內容的優化和升級,我希望它能在理論的深度和實踐的可操作性上都有所突破,尤其是在一些前沿的技術和工藝方麵,能夠有更詳盡的介紹。

評分

我一直認為,在化妝品行業,真正決定産品成敗的,是那些“看不見的細節”。很多時候,消費者能直觀感受到的膚感、氣味、包裝,固然重要,但支撐這些體驗的,是背後紮實的原料選擇、精妙的配方設計和嚴謹的製備工藝。《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光看名字,就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夠為我揭示這些“看不見的細節”背後的奧秘。在“原料類型”方麵,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非常清晰的分類體係,並且對每一種原料進行深入的剖析,包括它的化學結構、生物活性、來源(天然還是閤成)、以及在配方中的具體作用。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會不會涉及到一些“冷門”但卻非常有潛力的原料,以及它們的應用前景。關於“配方組成”,我希望它能講解一些“配方思維”,不僅僅是羅列成分,而是如何根據不同的産品類型和功效需求,去構建一個邏輯嚴謹、功效協同的配方。比如,如何平衡油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如何選擇閤適的乳化體係?如何優化産品的膚感和吸收?“製備工藝”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工藝放大”和“工藝優化”的討論。你知道,實驗室裏的小試配方,在工業化生産中可能麵臨很多挑戰。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解決這些挑戰的經驗和方法?它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先進的生産技術,比如連續流反應、微流控技術等?第二版的存在,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質量和前沿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引領我們進入化妝品科學更深層次的領域。

評分

在我看來,化妝品的研發和生産,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密的“化學魔術”。而《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如果能真正地揭示這個“魔術”的奧秘,那將是一本我夢寐以求的工具書。我非常期待它在“原料類型”的介紹上,能夠做到“包羅萬象”,並且深入到每一個細分領域。例如,對於保濕劑,是簡單的介紹還是會細緻地講解它們的作用機理、化學結構以及在不同配方中的應用場景?對於活性成分,書中是否會對其功效、作用靶點、以及與其他成分的配伍性進行詳細的分析?在“配方組成”方麵,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配方設計思維”的引導,讓我們理解配方不僅僅是成分的堆砌,而是有邏輯、有目的的設計過程。例如,如何根據不同的膚質和需求,來設計個性化的配方?如何平衡産品的功效、膚感和穩定性?“製備工藝”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為我傳授那些讓産品“化腐朽為神奇”的生産技藝。比如,如何通過精確的工藝控製,來保證産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綠色工藝”的理念和實踐?第二版,意味著這本書的生命力,以及其內容的不斷完善,我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更多啓發和突破,讓我對化妝品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評分

拿到《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我最想做的就是把它作為我的“案頭寶典”。你知道,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不是全新的,可能隻是相似的問題在不同産品上的體現。而當我們遇到一個疑難雜癥,比如某個配方體係總是齣現渾濁、分層,或者某個活性成分的穩定性極差,我們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查閱各種文獻、專利,甚至是通過大量的試錯來尋找答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個強大的“知識庫”,能夠為我們提供快速、準確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在“原料類型”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非常詳盡的原料數據庫,不僅包含基礎信息,還能涉及到其來源、製備方法、理化性質、在不同pH值和溫度下的穩定性,以及與其他常見原料的相容性。這樣,當我們選擇原料時,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在“配方組成”方麵,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配方骨架”或“經典配方模闆”,讓我們在進行配方設計時,有一個清晰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微調和優化。例如,針對乾性皮膚的保濕霜,它的基礎配方應該包含哪些核心成分?它們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對於“製備工藝”部分,我非常希望它能針對一些常見的生産難題,提供詳細的分析和解決策略。比如,如何提高乳液的穩定性?如何確保活性成分在生産過程中不被降解?如何實現膏體細膩、膚感清爽?這本書的第二版,意味著它已經有瞭一定的市場基礎和讀者認可,我希望能看到它在內容上的進一步深化,尤其是在解決實際生産和研發中的痛點問題方麵,能有更具操作性的指導。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化妝品愛好者,我總是在不斷地尋找能夠讓我“脫胎換骨”的學習資料。我曾經嘗試過閱讀大量的專業文獻,也參加過一些綫上綫下的培訓課程,但總感覺像是在“碎片化”地學習,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座“知識的燈塔”,能夠指引我前行的方嚮。我非常期待它能夠係統地梳理化妝品原料的世界,從最基礎的分類,到各種原料的特性、功效,再到它們在不同産品中的應用。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有些原料能夠成為“明星成分”,而另一些則默默無聞。在“配方組成”方麵,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深入剖析一些經典配方的“靈魂”,瞭解那些配方大師是如何通過對不同原料的巧妙組閤,來實現各種神奇的護膚效果。例如,為什麼有些精華會選擇溫和舒緩的配方,而有些則會主打強效抗氧化?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配方配比的黃金法則”?“製備工藝”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像一個“魔法師”一樣,為我揭示那些讓普通原料煥發活力的生産秘密。比如,如何通過特定的工藝,來提升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如何控製産品的質地和穩定性?這本書的第二版,更是讓我對其內容的前沿性和權威性充滿瞭信心,我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更多新穎的視角和實用的知識。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將化妝品的“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的書籍,一本能夠讓我從“為什麼”到“怎麼做”都瞭然於心的指引。《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光是這個厚重的名字,就給瞭我這樣的期待。我希望它在“原料類型”的部分,能夠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而是能夠深入地講解每種原料的“前世今生”,它們的來源、生産方式、理化性質、以及在不同化妝品類型中的應用。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天然原料的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純化技術,以及它們在配方中的穩定性問題。至於“配方組成”,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配方搭建”的思維導圖。例如,在設計一款抗衰老麵霜時,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哪些核心成分?它們的復配比例應該如何確定?如何纔能實現産品的最佳功效?“製備工藝”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領域,我希望它能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為我揭示那些讓産品“完美無瑕”的生産秘密。比如,如何通過精確的溫度、壓力、時間控製,來保證活性成分的有效性和産品的穩定性?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先進的乳化技術、分散技術?第二版的存在,對我來說,是一種保證,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更加成熟,更加貼近行業需求,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並啓發我進行更多的創新。

評分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一款化妝品從“好用”變成“好用且效果卓著”。我相信,這背後一定有著對“原料”、“配方”和“工藝”三個關鍵環節的極緻追求。《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三點的深入剖析,那絕對是一本值得我反復研讀的“秘籍”。在“原料類型”方麵,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非常詳盡的“原料圖譜”,不僅包含常見的原料,還能發掘一些創新性的、具有“黑科技”潛力的原料。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釋每種原料的作用機理,以及它在不同配方體係下的錶現。對於“配方組成”,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提供一些“配方診斷”的思路。例如,當我們遇到一個配方齣現問題時,如何通過分析配方組成來找到根源?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配方優化”的工具和方法?“製備工藝”更是我一直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的領域,我希望它能為我揭示那些讓産品“脫穎而齣”的生産技術。比如,如何通過工藝創新來提高活性成分的穩定性?如何實現産品的“超細緻”膚感?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工業化生産中的“獨門絕技”?第二版,在我看來,是經驗的積纍和理論的升華,我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更多前沿的知識和更具操作性的指導,讓我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化妝品的“科學藝術”。

評分

坦白說,我對《化妝品:原料類型·配方組成·製備工藝(第二版)》這本書的期望,更多地集中在它是否能提供一種“全局觀”。在化妝品領域,我們常常被各種新概念、新技術、新原料轟炸,很容易陷入“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睏境。你知道,有時候你會對某個網紅成分如數傢珍,但卻說不清它在整個配方體係中的真正位置;或者你對某個復雜的生産設備瞭如指掌,但卻無法將其與最終産品的性能聯係起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這種割裂的狀態,將原料、配方和工藝這三個看似獨立的環節,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比如說,書中會不會通過分析某一類特定的化妝品(例如抗衰老精華),來展示其典型的原料選擇、配方設計思路以及對應的製備工藝?這種“案例分析”式的講解,遠比零散的知識點更有說服力。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如何處理“原料類型”的介紹。是按照功能來分,比如保濕類、清潔類、抗氧化類?還是按照化學結構來分?或者結閤兩者?我希望它能有自己獨特的體係,既能讓新手快速入門,又能讓資深從業者從中找到新的視角。同時,“配方組成”的部分,我期待它能講解一些基本的配方原則和規律,比如各種成分的復配禁忌,如何實現質地的優化,以及如何平衡功效與穩定性、安全性。至於“製備工藝”,我希望它不隻是簡單地列齣設備名稱,而是能深入剖析每一步工藝背後的科學原理,比如溫度、壓力、時間、剪切力等關鍵參數是如何影響原料的性質和最終産品的錶現的。這本書的“第二版”標誌著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我期待它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上都有所提升。

評分

質量好,配送快!好評!

評分

還不錯,挺實用!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

評分

學習 配方裏原料中文名稱有 如果有簡稱就詳細瞭

評分

現在化妝品種類多,輔以芳香療法,讓人舒適,效果好,更多內容請關注安香兒!

評分

好評~

評分

就算是二手的也不至於收到這樣的貨吧?何況還是新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