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戴尔·卡耐基 著,梅子 编
图书标签:
  • 人生感悟
  • 积极向上
  • 励志
  • 成长
  • 幸福
  • 自我提升
  • 人生哲理
  • 正能量
  • 心灵鸡汤
  • 生活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197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120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与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巨作,畅销全球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程

卡耐基的思想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适合社会各类人群和各个时代,比如发明之王爱迪生、相对论鼻祖爱因斯坦、印度圣雄甘地、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旅馆业巨子希尔顿、塑料大王王永庆、阿里巴巴马云等,都深受其影响。

内容简介

戴尔 卡耐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是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曾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他的作品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球,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这些书和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实践相辅相成,构成了卡耐基为人处世、通向成功之路的成功学体系,并且通过演讲和书籍唤起了无数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追求更完美的人生。

精彩书评

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和一些励志文字,其真正的价值是:他把个人成功的技巧传授给了每一个向往成功的年轻人。

——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戴尔·卡耐基先生通过他的演讲和作品,教给我们一些处世的基本原则和生存之道,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必修课。

——博恩·崔西(美国著名成功学家、畅销书作者)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克服忧虑,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专家、畅销书作者)

目录

第一章 家庭幸福之道

1.婚姻出现问题的原因 // 002

2.没完没了的唠叨是把刀 // 004

3.爱对方,并给他自由 // 015

4.别过分指责你的家人 // 019

5.多赞赏家人 // 025

6.对小事多加注意 // 030

7.婚姻幸福的奥秘 // 034

8.不要做婚姻的无知者 // 039

9.如何与妻子相处 // 043

10.如何与丈夫相处 // 061

11.让你的爱更有深度 // 075

第二章 如何让别人赞同你

1.争论中没有赢家 // 083

2.避免树立敌人 // 093

3.当你错了,真诚地承认吧 // 113

4.以友好的方式开始 // 124

5.一开始就让对方说“是” // 144

6.让别人多说话 // 152

7.与他人合作的秘密 // 164

8.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 // 176

9.同情的力量 // 184

10.给他一个动听的理由 // 196

11.戏剧化地表现你的想法 // 204

12.提出有意义的挑战 // 211

第三章 改变他而不伤害他

1.从赞扬和感激开始 // 218

2.巧妙地用暗示让他注意自己的错误 // 227

3.先说自己的错误 // 233

4.命令式不受欢迎 // 239

5.给人留面子 // 243

6.赞扬的魔力 // 250

7.送人一个好名声 // 255

8.让对方觉得问题并不难解决 // 261

9.让他高兴地照着你的意思去做 // 269

精彩书摘

  《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是世界上著名的作家,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名著,在文学领域中,他的作品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当时托尔斯泰备受读者的喜欢和爱戴,他拥有无数的拥戴者和追随者,甚至每天都有人追随在他身边。那些追随者将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当成至理名言,并且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即使他只说了一句平淡无奇的话,比如“我该去睡觉了”,他们都会立即记录下来。
  俄国政府曾经把他写过的所有字句都整理合编成书,并且出版发行,合算起来足足有一百多卷。
  除了拥有美好显赫的声誉外,托尔斯泰和他的夫人还拥有财产、地位、可爱乖巧的孩子。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可以拥有像他们那样美满的姻缘了。
  他们的婚姻或许是太美满、太热烈了,所以他们经常向上帝祈祷,希望能永远幸福美满地生活下去。
  后来,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这让托尔斯泰的性情发生了很大改变。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感到非常不满,甚至羞愧不已。从那之后,他不再创作小说,而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写宣传和平、消弭战争以及解除贫困的小册子之上。
  他开始真诚地忏悔自己,忏悔自己在年轻时犯下的各种不可思议的罪恶和过错,甚至是谋杀的罪过……他完全真实地遵从耶稣基督的教诲,希望消弭战争、宣传和平和仁爱。他把所有的田地和财产都分给别人,自己的生活却异常清贫艰苦。他开始到田间耕田种地、伐木砍柴、捆绑草堆,自己做鞋、打扫房屋,并且尝试用仁爱来化解别人的仇恨。
  托尔斯泰创作了很多悲剧小说,而他的一生也是一幕悲剧,而造成悲剧的原因,就是他不幸的婚姻。
  他的妻子喜爱奢侈虚荣,并且渴望获得显贵的名声以及众人的赞美,可是托尔斯泰对这些虚名以及荣华富贵非常鄙视,甚至是不屑一顾,他认为财富和私产是一种罪恶。
  她经常不停地大吵大闹、谩骂、喊叫,因为托尔斯泰坚持放弃他所有作品的出版权,拒绝收取任何稿费、版税。可是,她总是希望从版税中获得更多的金钱和财富。
  每当他们发生争吵时,她就会像发疯似的大声哭闹,在地板上打滚……她甚至还威胁自己的丈夫要吞食鸦片烟膏自杀,或是恫吓丈夫说要跳井自杀。从此之后,他们的婚姻就犹如坟墓一样可怕。
  有一件事,我认为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一幕。虽然他们的婚姻生活开始非常幸福美满,可是过了48年之后,他甚至不愿意、也无法忍受再见到妻子一眼。
  在某一天晚上,这个伤心无比的妻子,依然渴望得到丈夫的关心和爱情。她痛苦地跪在丈夫膝前,痛哭流涕地请求他为自己朗诵50年前所写的爱情诗章。 这篇美丽的爱情诗是当年托尔斯泰专门为妻子写的,这让他们回忆起当初那些美丽、甜蜜的日子,最后他们抱在一起,激动地痛哭起来……
  残酷的生活现实,以及逝去的美好回忆,这真是天壤之别啊!
  最后,当托尔斯泰82岁的时候,他再也无法忍受家庭折磨的痛苦,就在1910年10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选择了离家出走,想要永远逃离自己的妻子……
  经过11天的流浪,托尔斯泰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在一个车站里一病不起,最后悲惨地死去,、令人唏嘘的是,他临死前的最后请求是:不允许自己的妻子前来看他。
  ……
《时光缝隙中的回响》 在这本书的扉页,你或许会看到一行题词:“献给那些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捕捉到生命细微脉动的人。” 这并非一本空泛说教的人生指南,也不是一本跌宕起伏的奇幻史诗。它是一次深入肌理的探索,一次关于“如何存在”的沉思,一次对那些被日常琐碎所掩盖的、真实而鲜活的生命瞬间的回响。 《时光缝隙中的回响》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坐在你心灵的角落,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生活”本身的故事。它不提供标准答案,也不试图为你描绘一个虚无缥缈的“美好人生”蓝图。相反,它邀请你一同潜入那些被我们匆忙忽略的“缝隙”——那些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窗帘的光斑,午后一杯咖啡的余温,与陌生人短暂的眼神交汇,甚至是某个毫无征兆的、心底涌起的淡淡忧伤。 作者以一种极其克制的笔触,编织了一系列看似平凡却又蕴含深邃的片段。这些片段并非独立的叙事,而是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它们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又在不经意间串联起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你会在书中读到一个关于老邮差的故事,他每天穿梭在城市的街巷,将一份份寄托着情感的信件送达,而他自身的生命,也如同那些信封,承载着无数个他人的故事,在日复一日的送信途中,品味着时间的重量与温度。 你也会跟随作者的目光,聚焦于一位默默无闻的园丁。他不是为了惊艳世人的华丽花圃,而是用心呵护着每一株植物的生长。他懂得泥土的语言,知晓阳光的节律,更能理解生命从萌芽到繁盛,再到凋零的自然轮回。他的双手沾满泥土,却描绘出生命的四季变迁,他的辛劳,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一种与自然共鸣的深沉方式。 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对“细节”的极致捕捉。作者并非用宏大的叙事来震撼你,而是通过那些微小的、易于被忽略的瞬间,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张力。比如,书中有一章节描写了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中,人们各自采取的应对方式。有人焦急地寻找避雨之所,有人则在雨中张开双臂,任凭雨水冲刷,他们的反应,折射出不同的生命态度,不同的与不可控因素相处的智慧。这种对个体反应的细致观察,远比那些空洞的“勇敢面对”更能触动人心。 《时光缝隙中的回响》更是一次关于“连接”的探索。它探讨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甚至人与自身之间,那些看不见却又无比真切的连接。书中有对一段即将消逝的友谊的细腻描绘,并非轰轰烈烈的告别,而是在一次次渐行渐远的对话中,感受到的那种无可挽回的疏离。这种疏离,恰恰突显了曾经连接的珍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那些还在身边的人。 作者还深入探讨了“记忆”的本质。记忆并非储存在大脑中的一个个固定片段,它是有温度的,是可以被重塑的。书中的一个角色,通过翻阅泛黄的老照片,重新唤醒了尘封的往事,而这些往事,又在他心中激起了新的情感涟漪。这使得记忆不再是过去的遗物,而是活生生参与当下生命的一部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独特,它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是力求真实、质朴。你会读到许多充满画面感的句子,仿佛能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那份忧伤、那份喜悦。例如,描写一位老人独自坐在窗前,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段落,作者写道:“夕阳的余晖像一层薄薄的金粉,温柔地铺在老人的脸上,将他眼角的皱纹,也染上了一层暖意。街上的喧嚣,仿佛被一道看不见的屏障隔开,只剩下他与窗外那棵老树,在寂静中,分享着同样的时光。” 这样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时光缝隙中的回响》并非要你变得“更好”,而是让你更“在”。它鼓励你放慢脚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生命的纹理。它让你明白,生命的美好,并非总是以“成功”或“幸福”的宏大叙事呈现,而常常藏匿于那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瞬间,藏匿于那些不被看见的付出,藏匿于那些细致入微的情感波动。 这本书的结构也别具匠心。它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而是以一种流动的方式,将不同的片段自然地衔接起来。这种结构,也恰恰呼应了生命本身的流动性,以及时间的无始无终。读这本书,就像在一条安静的河流边散步,时而驻足欣赏岸边的野花,时而凝望河水静静流淌,时而又被远处传来的鸟鸣吸引。 总而言之,《时光缝隙中的回响》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会给你带来瞬间的“顿悟”,却会在你的心中种下思考的种子,在你生命的某个时刻,悄然发芽,让你重新审视那些被你习以为常的存在。它让你看到,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无限的诗意与深邃。它邀请你,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真实。它告诉你,生命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终点的辉煌,而在于那些流淌在时光缝隙中的,每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带领我探索了那些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但又充满了逻辑和细节,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构建能力。我完全被书中的世界观和人物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与他们一起经历着那些波澜壮阔的冒险。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让你根本停不下来。我甚至会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在睡前,都忍不住要翻开它,继续我的阅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未知世界的描绘,那种神秘感和探索精神,让我充满了好奇。它让我看到了,原来现实之外,还存在着如此广阔的可能性。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冒险,它还探讨了许多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成长的深刻主题。它让你在被精彩故事吸引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启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点燃了,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探索的热情。它是一本能够让你暂时逃离现实,却又能从中获得力量的书。”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怎么说呢?我感觉它就像一座宝藏,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但又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堆砌,而是充满了真诚和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描绘,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那种饱含情感的笔触,让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跃然纸上。它让我看到了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慢悠悠地散步,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它没有强迫你去思考什么,也没有给你施加什么压力,只是静静地陪伴着你,让你沉浸在一种平和而美好的氛围中。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人性的探讨,那种对复杂情感的细腻描绘,那种对生命脆弱与坚韧的深刻洞察,都让我感动不已。它让我明白,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独特而又相互连接,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希望与失落,都构成了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风景。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让我觉得,即使在最黯淡的日子里,也总有那么一丝光亮在闪烁。”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观点非常独特,而且引人深思。作者似乎有一种洞察人心的能力,能够轻易地揭示出我们平时难以察觉的思维盲点和行为模式。它不是那种给你直接答案的书,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观察,引导你去主动思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的智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你不得不停下来,去审视自己的想法,去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带评判的态度,它让你感觉很放松,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更容易接受那些挑战性的想法。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非常有说服力,它们清晰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虽然有些观点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甚至有些挑战你的三观,但这恰恰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不是来迎合你的,而是来帮助你成长的。它让你看到,原来生活可以有另一种可能,原来我们一直以来看待问题的方式,可能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存在局限性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格局被拓宽了不少,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了。”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说,它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干涸的心田,滋润着我那些早已被生活琐事压抑的情感。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仿佛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一切,然后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片段,细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那种微妙的情感纠葛,那种不经意的善意,那种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力量,都让我深受感动。它不是那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叙事,而是一种娓娓道来的讲述,却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我仿佛能看到那些人物的眼神,感受到他们的呼吸,甚至能听到他们内心的低语。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思考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蕴藏着不平凡的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回应。它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在我失落时给予安慰。”

评分

“我必须要说,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而且充满了实验性。作者并没有遵循传统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了更加碎片化、非线性的方式来呈现内容。一开始我可能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这种独特的风格所吸引。它更像是一种拼贴,将各种不同的元素、视角、情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书中的语言也非常有冲击力,充满了意象和象征,有时候会让你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它不是一本轻松读物,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力。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它让我看到,原来文学创作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它打破了常规,挑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最终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艺术,往往是那些敢于突破边界,勇于探索未知的事物。它不是用来取悦读者的,而是来激发读者的思考,来拓展读者的视野。我非常欣赏作者的勇气和创造力,它让我觉得,阅读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冒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