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以明,范存养,寿炜炜,林忠平,赵荣义 著
图书标签:
  • 空调设计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HVAC
  • 工程设计
  • 建筑工程
  • 暖通
  • 空调
  • 制冷
  • 设计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98191
版次:2
商品编码:1216298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并且对人体舒适、空气质量品质、PM2.5,冷负荷计算、空调处理设备、蒸发冷却、溶液除湿、下送风、辐射空调、空调水系统、洁净空调、建筑防排烟、建筑节能、制冷空调设备和系统的节能设计控制标准、耗能量计算、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评估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改写。另外,新增加了“空调建筑冷热源”一章。
  本手册可供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参考,也可供在校学生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时参考。

目录

第1章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
1.1 湿空气的性质及焓湿图
1.1.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1.2 湿空气的焓湿图
1.1.3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1.2 焓湿图的应用
1.2.1 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h-d图上的表示
1.2.2 不同状态空气的混合状态在h-d图上的确定
1.2.3 空气状态参数的计算法
1.3 室内热环境和舒适度
1.3.1 人体热平衡和舒适感
1.3.2 人体热舒适方程和PMV-PPD指标
1.4 室内空气品质(IAQ)
1.4.1 概述
1.4.2 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限值
1.4.3 PM2.5质量浓度(ug/m2)限值
1.4.4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途径
1.5 室内、外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
1.5.1 室外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
1.5.2 室内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
1.5.3 新风量

第2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房间送风量确定
2.1 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
2.2 空调冷负荷计算软件简介
2.3 空调冷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2.3.1 围护结构传人室内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3.2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2.3.3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2.3.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2.3.5 电动设备散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4 空调房间的散湿量
2.4.1 人体散湿量
2.4.2 敞开水面的散湿量
2.4.3 食物的散热量和散湿量
2.4.4 化学反应过程中散湿量
2.5 建筑物空调区冷负荷、空调系统冷负荷、空调冷源冷负荷
……

第3章 空气调节系统
第4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设备
第5章 风道设计与室内气流组织
第6章 空气调节水系统
第7章 空调系统运行调节和控制
第8章 洁净空调技术与应用
第9章 空调建筑的防火排烟
第10章 空调建筑冷热源设计
第11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防振
第12章 空调能耗和建筑物节能的设计标准
第13章 典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计
第14章 空调系统测定与调整
建筑环境控制与热力学基础:系统优化与能效管理 本书导言: 在现代建筑设计与运营中,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与能源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挑战。传统的暖通空调(HVAC)设计方法往往侧重于满足基本的负荷计算,而忽视了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以及与建筑围护结构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本书《建筑环境控制与热力学基础:系统优化与能效管理》旨在弥补这一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为工程师、设计师以及设施管理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知识体系,以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日益提高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本书的编写立足于严谨的工程热力学原理,并将其与先进的建筑物理、流体力学及自动控制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建筑环境系统分析框架。我们致力于超越“手册”式的经验罗列,转而探究背后的物理机制和数学模型,使用户能够真正理解和驾驭复杂的HVAC系统。 第一部分:热力学与建筑热环境的物理基础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详细阐述了支撑所有环境控制系统的基本科学原理。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在HVAC中的应用 本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重温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重点阐述了封闭系统与稳定流系统(如制冷循环、热泵循环)的能量平衡方程。我们引入了㶲(Exergy)分析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评估不同制冷剂、压缩机及换热器在实际工况下的“有效性”与“不可逆损失”。详细对比了蒸汽压缩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以及磁制冷技术的理论效率极限,为选择最优能源转换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章:湿空气的热力学与状态分析 湿空气是室内环境控制的核心介质。本章深入剖析了饱和空气的性质,详细解释了露点、湿球温度、焓湿图的精确绘制与使用方法。针对空调负荷计算中的潜热与显热分离问题,引入了非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水蒸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此外,探讨了空气处理过程中相变(如除湿、加湿)的能量消耗与效率边界。 第三章: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传输机制 本章超越了简单的传热系数(U值)计算。详细分析了三种基本传热模式(传导、对流、辐射)在复杂结构中的耦合作用。特别关注了材料的非稳态热响应特性,如蓄热效应和热桥效应。通过有限差分法(FDM)的原理介绍,展示了如何模拟动态的瞬态传热过程,这对短期负荷预测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空气处理与输配系统深度解析 本部分聚焦于空调系统的心脏——空气处理机组(AHU)以及冷热源的优化设计。 第四章:空气处理器与流体力学 详细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表冷器、加热器和加湿器内部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引入了湍流模型(如$k-epsilon$模型)对盘管翅片间气流分布均匀性和压力损失进行精确预测。针对风机和风道的系统,深入探讨了风机特性曲线的非线性特性,并讲解了如何通过动态阻力计算实现风量分配的精确控制,以最小化输配能耗。 第五章:冷热源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控制 本章全面评估了冷水机组、锅炉、冷却塔以及末端设备的耦合效率。重点讨论了变制冷剂流量(VRF)系统与传统集中式冷水系统的性能差异。引入了部分负荷系数(IPLV/SEER)的理论推导,并介绍了磁悬浮离心机和吸收式热泵在特殊能源结构下的应用潜力。系统优化部分着重于冷热源的解耦设计,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室内负荷。 第六章:水/冷媒输配系统的水力与热力平衡 针对水系统,本章详细阐述了管道水力平衡、泵的选型与变频控制策略。深入分析了系统中的水力失调问题,并介绍了动态平衡阀和静态平衡阀在确保末端设备有效换热中的作用。对于冷媒系统,探讨了制冷剂充注量、过热度和过冷度对系统COP的敏感性分析。 第三部分:环境控制、负荷计算与能效管理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于如何精确计算需求并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第七章:动态建筑能耗模拟与负荷预测 本章介绍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负荷计算方法,取代传统的峰值设计法。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天气文件(TMY)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结合动态能耗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核心原理),进行小时级、甚至分钟级的能耗预测。探讨了“热惰性”在负荷计算中的量化处理,以及如何利用建筑的蓄热能力进行削峰填谷。 第八章:先进的HVAC控制理论与策略 本章是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详细介绍了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如Ziegler-Nichols法),并深入探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如模型预测控制(MPC)。MPC如何结合系统动态模型和未来数小时的负荷预测,提前调整控制输入,以最小化控制误差和能源消耗。此外,还讨论了传感器精度、控制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FDD)的实现路径。 第九章:绿色建筑标准与可持续性指标 本章将HVAC设计置于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系统梳理了ASHRAE 90.1、LEED v4.1等主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HVAC系统的具体要求。重点分析了室内空气质量(IAQ)指标(如CO2浓度、VOCs控制)与通风策略之间的权衡。讨论了热回收通风系统(HRV/ERV)的效率优化、天然采光与通风(Daylighting & Natural Ventilation)的集成设计,以及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瓶颈与解决方案。 结语:面向未来的智能环境系统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从热力学基础到复杂系统控制的完整知识链条,使他们能够设计出不仅舒适、可靠,而且在全生命周期内都具备卓越能效的建筑环境系统。本书强调基于数据和模型驱动的决策过程,是应对未来建筑节能挑战的必备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在空调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写得过于深奥或者过于浮夸的书籍。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第一感觉是它的“简明”二字并非名不副实,而是真正地将复杂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提炼和梳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逻辑性强,从系统概述到末端设备,再到控制策略,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系统性回顾和巩固知识的人。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比较分析,这能帮助我在项目初期就能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更优化的选择。另外,第二版据说在舒适性设计和噪音控制方面有了不少更新,这是我非常看重的方面,因为在实际项目中,用户体验往往是衡量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书中的图纸和表格质量也很高,清晰明了,能够快速传达信息。我试着参照书中的某些方法进行了一些理论推演,发现其逻辑严谨,与我的实践经验也高度契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用简洁的语言传授着宝贵的经验,让我感觉如沐春风。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空调设计的书籍很多,质量参差不齐。但当我拿到这本《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首先,它的厚度适中,不像有些书那样冗长,给人的感觉就是精华荟萃,直击要点。翻开目录,条目清晰,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的全过程,让我这个非专业出身但对这个领域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来说,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负荷计算和设备选型的那几章,内容讲解得很透彻,而且提供了不少实用的案例分析,这对于我理解抽象的公式和理论非常有帮助。书中的语言风格我也很喜欢,没有过多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作者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不少。我注意到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常见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方法的介绍,这对我日后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非常有指导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坦白说,我当初买这本书,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备用”的心态,想着家里有这么一本“专业工具书”总归是好的。但自从我开始翻阅,尤其是对照着一些我正在进行的项目思考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接地气”,很多内容都是基于实际工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展开的,而不是纯粹的理论堆砌。例如,书中关于风管系统的设计和风速的控制,就讲得非常具体,并且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建议值,这比我之前看过的其他资料要实用得多。我还注意到,这本书在强调理论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比如管道连接、保温措施、漏风控制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是影响系统效率的关键。书中的语言表达也很有艺术感,行文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这个领域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典型工程案例的分析,从中我能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就像一本“操作手册”,让我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我是一名对室内环境控制特别感兴趣的普通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我一直想了解空调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才能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适节能。在网上看到《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的介绍后,我立刻被吸引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善,即便是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相对容易地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它不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过于简化,而是保持了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又避免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术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空调系统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对各种类型的空调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到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而且,书中的一些插图和流程图,让我对复杂的系统构成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不仅仅讲解了“是什么”,还触及了“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某个参数的设定会影响舒适度,为什么某种材料的保温效果更好等等。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并且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这本书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帮助我在空调设计的世界里开启了探索之旅。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买了,一直关注着,这次终于到手了!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熟悉的、沉甸甸的纸质感,开本也正好,单手握持阅读很方便。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花里胡哨的图案,非常符合“简明”二字所传达的专业感。我是一名刚入行的暖通工程师,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多,但到了实际工作中,总是感觉缺少一些直接可用的经验和技巧。这次买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快速掌握一些实际设计中的要点和方法。听说第二版在内容上做了不少更新,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新内容,毕竟现在国家对这块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工程师,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书里的排版我也很喜欢,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够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且,我注意到书中用了不少图表和示意图,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概念非常有帮助,比纯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总的来说,从外观和初步的翻阅感受来看,这本书完全符合我的预期,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把它变成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的书,一直想买。加油^0^~看!!!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不错的书,一直想买。加油^0^~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