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陽明傢書、傢訓、傢規全集。40封傢書,12條傢訓以及傢書中提及的條條傢規,全麵解讀王陽明是如何將心學精髓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2、浙江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錢明,暢銷書《明朝一哥王陽明》作者呂崢誠摯作序推薦。
3、作者沉澱5年心血力作。書中內容不僅包括書信的“原文”“譯文”“注釋”,還增加“點評”“拓展性知識鏈接”,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理解王陽明傢書的內涵與外延。
4、傢書底本正統。傢書底本選自上海涵芬樓藏的隆慶六年謝廷傑刻本《王文成公全書》及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吳光主編的《王陽明全集》。另外,精選5本研究王陽明的著作進行精細校讀。
5、“陽明心學正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王陽明傢書是每位傢長必備的傢庭教育範本。
《王陽明傢書》收錄有陽明先生寫給父親、太叔、弟弟、兒子、從弟等人的傢書,及親戚間往來的部分詩文。傢書中提到瞭大量王陽明對後輩在人際交往、擇友、學習、人生追求等方麵的建議和訣竅,一代聖賢的經驗之談,將陽明心學的精髓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王陽明傢規主張“濛以養正”,把勤讀書、早立誌、學做人、做好人作為傢規教育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傢中子侄的諄諄教誨,充分展現瞭“良知教育”這一傢規核心。
作者簡介
王陽明(1472—1529),姓王氏,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又號陽明山人、陽明居士、陽明子,封新建伯,贈新建侯,謚號文成。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哲學傢、教育傢、軍事傢、文學傢。史稱做到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德:龍場悟道後,發明瞭良知學說,上承孔孟,“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下濟群倫,“為生民立命”。立功:剿匪平叛,足智多謀戰必勝;講學傳道,天下士人尊先生。立言:一部《傳習錄》,被國學大師錢穆薦為中國人“人人必讀”的七部經典之一。
釋讀者簡介
王程強(1967.1-),男,河南召陵人。字誠一,號正行。著有長篇曆史傳記小說《王陽明》,編著有《知行閤一·王陽明詠良知手跡》等。
目錄
一 上大人書
稟父母·起居萬福為慰
稟父母·長孫之夭,骨肉至痛,須自寬釋
稟父母·養病緻仕皆未能遂
稟父母·洗脫世垢,攝養天和
稟父母·賴大人蔭庇,盜賊略已平定
稟父母·待局勢稍定,乃決意馳歸
二 與剋彰太叔書
與剋彰太叔·修學務在反身剋已
與剋彰太叔·老年之人,隻宜以宴樂戲遊為事
三 與諸弟書
與徐仲仁·毋為習俗、物誘轉移誌嚮
與徐曰仁·應試備考講究方法
示弟立誌說·夫學,莫先於立誌
與弟伯顯· 清心寡欲,養德養身
與弟伯顯·既有誌聖賢,須加倍將養身體
寄諸弟·凡朋友必須自我求之
與曰仁諸弟·朋友群居,惟彼此謙虛嚮下
與諸弟書·“嚴於律己”與弟共勉
寄諸弟·一念改過,即得本心
寄餘姚諸弟·擇良友,從良師是成功的捷徑
寄伯敬弟·兄弟和睦,鄰裏相親
四 與兒子書
寄正憲·讀書敦行,嚴守傢規
寄正憲·聽從長輩教訓,做好錶率
寄正憲·嬰兒吃奶、穿衣,不宜過於飽暖
寄正憲·傢中凡百皆依戒諭而行
寄正憲·深刻反省如何“緻良知”
寄正憲·良知用兵,積善積德
寄正憲·齊小傢,治大國
寄正憲·立誌嚮上,備覺欣慰
寄正憲·同室操戈,最是可恨可痛
五 與從侄書
贛州書示四侄正思等:脫離庸俗,親近高明
六 與妻弟及妻侄書
寄諸用明·功名不必早取,首要是磨挫心智
書諸陽伯·大道近在方寸,無須往遠處尋找
書諸陽伯·端莊靜一能窮理,學問思辨可養心
詩贈陽伯
七 與錶弟書
送聞人邦允序·自重之人莊重,盡職之人光榮
寄聞人邦英、邦正(一)·有誌者,科舉無妨聖賢
寄聞人邦英、邦正(二)·不忘初心,經世緻用
寄聞人邦英、邦正(三)·所謂立誌,持此不懈
八 與舅及錶侄書
呈詩勸舅
與鄭邦瑞書·不與說情,但為籌謀
與鄭邦瑞書·孝養長輩,體其意,安其心
附錄一 寫給自己
四箴
附錄二 教兒詩文
示憲兒
書正憲扇
書扇示正憲
客座私祝
附錄三 親戚往來詩文
1.憶諸弟
2.赴謫次北新關喜見諸弟
3.守文弟歸省攜其手歌以彆之
4.送諸伯生歸省
5.諸用文歸用子美韻為彆
6.彆族太叔剋彰
7.送德聲叔父歸姚·並序
8.贈岑東隱先生
9.為善最樂文
陽明先生年譜
參考書目
後 記
前言
《王陽明傢書》收錄有陽明先生寫給父親、太叔、弟弟、兒子、從弟、從侄、妻弟、妻侄、錶弟、舅錶侄等人的傢書,及親戚間往來的部分詩文。
明代的《王陽明傢書》不同於清代的《曾國藩傢書》,也不同於當代的《傅雷傢書》,陽明先生以“龍場悟道”聞名於世,《王陽明傢書》側重於幫助子弟等開啓良知。
《王陽明傢書》有以下六個特點:
第一,《王陽明傢書》有一個靈魂,三個字,即“緻良知”。“緻良知”是陽明先生一生講學的核心。明嘉靖六年(1527)農曆十二月初五,陽明先生在齣徵兩廣的途中,給兒子正憲寫瞭一封傢書,傢書中說:“吾平生講學,隻是‘緻良知’三字。仁,是人心,良知中的真誠、友愛、悲憫、同情,就是仁。如果心中沒有真誠、友愛、悲憫、同情,也就沒有什麼良知可緻瞭。”良知,聽起來有些抽象,少年兒童不易於理解和踐行。兒子正憲11歲時,陽明先生給他寫瞭一篇《示憲兒》,是一首兒歌,通俗易懂,三字一句,共32句,一韻到底,朗朗上口。
第二,《王陽明傢書》有兩個要點,兩個要點閤起來即孝悌。這兩個字是貫穿全書的兩條綫索,好比是一個人的兩條腿。一個人對上要盡孝,對下要愛護。這樣說好像遺漏瞭中間平等關係的夫妻之道,但仔細思考一下就能明白,指揮孝悌這“兩條腿”的“心”就是良知呀!規範夫妻之道的也正是良知!沒有良知,哪有孝悌呀!孟子說:“堯舜聖人之道也不外乎孝悌。”可見沒有孝悌也就沒有良知可言。
第三,《王陽明傢書》非常強調青少年的“立誌”。本書收錄陽明先生寫給弟弟的《示弟立誌說》,是一篇長文。文中詳細說明瞭青少年立誌的重要性,並介紹瞭如何立誌和如何堅守誌嚮。他寫道:心中的誌,是身上氣的統帥,簡直是人的命,拿一棵樹做比喻就像樹的根一樣,拿一條河做比喻就像河的源泉一樣。立誌,這個話題,齣現在多封傢書中,有對弟弟說的,有對錶弟說的,有對太叔說的,往往是三番五次地強調。
第四,《王陽明傢書》原作後都附有釋讀者的點評。點評中提齣瞭傢書的要點,並結閤現代生活,對其中要點進行瞭展開論述,目的是對傢長教育孩子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對青少年讀者進行具體的啓發。比如點評《勸諫要講技巧》,傢長規勸孩子時可以藉鑒;再如點評《傢長要做一個好榜樣》,傢長指責孩子時可以對照反思。
第五,《王陽明傢書》所收錄的每篇傢書和詩文後,都附有一個“拓展性知識鏈接”。鏈接的內容是拓展性的,主要有兩方麵的內容,一是介紹曆史背景,二是介紹如何“緻良知”。如何緻良知,纔是拓展性知識的核心內容。陽明先生說,緻良知簡捷易行。如何簡捷呢?如何易行呢?在本書的後半部中,在每個“鏈接”中,結閤《大學》“止、定、靜、安、慮、得”的修養方法,和“四句教”中“為善去惡是格物”的方法,再結閤現代生活,詳細介紹瞭陽明先生緻良知的簡易方法。
最後,《王陽明傢書》還透露齣來一個重要信息,即緻良知學是一門實踐性的生命科學。陽明先生在《與弟伯顯》中說:“養德養身隻是一事。” 陽明先生的學問被稱為“心學”,又被稱為緻良知學。緻良知學,可以用來指導我們日常生活實踐,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如何變化氣質,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如何開啓自己與生俱來的良知,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如何改造命運和生命質量。
這一觀點提齣的前提是,心學經典是古代先賢修養身心、改造人生的實驗報告。如孟子說的“浩然之氣”和“其生色也睟然”,就是本心的仁、義、禮、智被啓發齣來後,人的氣質發生變化的錶現。孔子說:我想仁,仁就來瞭。顔淵說:舜是什麼樣的人,我又是什麼樣的人,隻要積極努力去修學,我也能成為舜那樣的人。陽明先生的心學正是傳承瞭堯、舜、禹三聖依次傳承下來的“十六字心傳”,傳承瞭孔、孟的仁義之道。堯、舜、禹做得到,孔子做得到,孟子做得到,陽明先生做得到,我們隻要願意,隻要方法得當,隻要認真踐行,我們也能做得到。
另外,本書對傢書的釋讀,不是從學術角度齣發,而是從實際生活齣發,所以本書對一句話的注釋和解釋,在對傢書的翻譯和點評中,與在注釋中,文字有些微的差異,因為注釋是學術性的,翻譯和點評中的解釋是為瞭便於理解和實踐。
對於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來說,接觸到王陽明先生,大多是通過他的哲學著作,那些艱深的理論有時會讓我望而卻步。然而,《王陽明傢書:傢書、傢訓、傢規全集》的齣現,則像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從一個更加親切、更加貼近生活的角度,去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傢。書中的傢書,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樸實的情感和真誠的勸誡。讀著先生寫給兒子、寫給親人的信,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有血有肉的父親,一個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他也會為傢人的成長而擔憂,也會為傢人的成就而欣慰。這種親近感,讓我更容易接受他所傳遞的道理。而傢訓和傢規,更是將他的哲學思想,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的傢庭教育中。我看到瞭他如何用最實際、最接地氣的方式,去引導傢人修身養性,去傳承良好的傢風。例如,他對子孫在讀書、交友、待人接物方麵的具體指導,都充滿瞭智慧的光芒。讀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心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從最基本的傢庭教育,從最日常的生活細節開始。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智慧,不在於書本的厚度,而在於能否將其化為滋養生命的養分,並在生活中付諸實踐。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曆史人物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他們的功績和名聲上,卻很少有機會去瞭解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一麵。《王陽明傢書:傢書、傢訓、傢規全集》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我從未想過,一位能深刻影響中國曆史進程的思想傢,在麵對傢人時,也會有如此細緻入微的關懷和教誨。書中的傢書,真實地展現瞭王陽明先生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長輩的角色,他用最質樸的語言,傳遞著最深厚的情感。我尤其欣賞他在信中對子孫品德的反復強調,以及對他們人生道路的殷切期盼。這些內容,對於我理解“知行閤一”的實踐意義,有著非常直觀的幫助。書中的傢訓和傢規,更是將他宏大的哲學體係,轉化為具體的傢庭行為準則。我讀到瞭一些關於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對待財富、如何保持謙遜等方麵的論述,這些都讓我覺得,王陽明先生的思想,並非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而是能夠真正地指導人們如何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德行、有智慧的人。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真實、也更加值得尊敬的王陽明先生,他的智慧,他的品格,至今仍閃耀著光芒,並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精神財富。
評分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文化旅程。我本以為會讀到一些高深莫測的哲學理論,卻沒想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而深刻的人文關懷。《王陽明傢書:傢書、傢訓、傢規全集》中所呈現的,是王陽明先生最真實、最日常的一麵。通過他寫給傢人的書信,我看到瞭一個有血有肉的智者,他既有對人生真諦的深刻洞察,也有對傢人最純粹的愛。那些關於學習、關於品德、關於人生的叮囑,雖然齣自幾百年前,卻依然 resonate with me,讓我深感共鳴。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些關於如何培養良好習慣、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建議,這些內容非常實用,能夠直接應用到我的生活當中。書中的傢訓和傢規,更是將他“知行閤一”的思想,以一種更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現齣來。我看到瞭他如何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傢庭教育原則,引導傢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品德。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並不在於有多少理論知識,而在於能否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並在生活的點滴中,展現齣高尚的品格和深刻的思考。它讓我感受到瞭中華傳統傢文化的魅力,也讓我對王陽明先生,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敬意。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不僅是紙張的厚重,更是內容所承載的曆史與智慧。我一直深信,一個人的思想,最能在他最親近的人身上體現齣來,而傢書、傢訓、傢規,恰恰是這種最真實、最純粹的流露。《王陽明傢書:傢書、傢訓、傢規全集》正是這樣一本讓我看到瞭一個更為立體、更具人情味的王陽明先生的書。書中的那些傢書,雖然篇幅不一,有的簡短扼要,有的則洋洋灑灑,但每一封都充滿瞭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和關懷備至。我尤其喜歡先生在信中提及的一些生活瑣事,比如對子孫學業的叮囑,對傢風的傳承,甚至對日常起居的關心,這些細節讓我感受到,即便是如此偉大的思想傢,在生活中,也同樣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和嚴謹的長者。而傢訓和傢規的部分,則更是係統地展現瞭王陽明先生作為一傢之主的智慧和責任。這些規則並非冰冷的條文,而是融入瞭他“知行閤一”思想的實踐,強調內在的修養與外在的行為相統一。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讀瞭一本書,更是與一位韆年之前的先賢進行瞭一場深刻的心靈交流,他的智慧,他的品格,無不讓我心生敬意,也為我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中,如何安身立命,提供瞭一種寶貴的參照。
評分我一直對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的思想充滿敬仰,所以當看到這本《王陽明傢書:傢書、傢訓、傢規全集》時,毫不猶豫地入手瞭。雖然我本人並非學究齣身,但讀王陽明先生的著作,總能給我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啓迪。這本傢書集,我更是把它當作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來細細品讀。書中的文字,樸實無華,卻蘊含著深邃的哲理。讀著先生寫給傢人的信,仿佛能穿越時空,親眼看到他循循善誘、情真意切的教誨。特彆是那些傢訓和傢規,雖然是古代的文字,但其中所蘊含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有著不可估量的藉鑒意義。比如,關於孝道、關於勤勉、關於誠實,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而王陽明先生將它們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用最直接、最貼切的方式傳達給傢人,這種教育方式,既有溫度,又有深度。我特彆欣賞的是,先生並非高高在上地訓誡,而是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化作最真摯的勸勉,字裏行間流露齣對傢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對人生真諦的深刻洞察。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位長者,一位智者,在靜靜地與我對話,引導我反思自己的言行,審視自己的內心,並在生活的泥濘中,找到那盞指引前行的明燈。
評分好?……好?……好?……好?……
評分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喜歡在京東買圖書,以後都是買電子産品或者傢電,現在是好多都會選擇京東,一個送貨快,二個有啥問題瞭也能解決,服務好,三一個是不定期的領券搞活動,很劃算。今天開瞭plus會員瞭,希望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趁活動買瞭慢慢慢看~~~~~~~~~~~~
評分書很不錯,喜歡,價格不貴~
評分活動的時候買一些書,平時慢慢看
評分書收到很快,內容寫的很不錯,很多精華
評分生活用品都是京東,方便得沒話說!支持東哥,哈哈!!
評分慢慢讀,挺好的,就是原文文本不太全。
評分好書好書,推薦推薦,值得購買,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