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

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忆沩,杨梅,李鑫 等 编
图书标签:
  • 管工
  • 管道工程
  • 实用手册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施工指南
  • 第四版
  • 维修
  • 安装
  • 管道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0007
版次:4
商品编码:1217125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作者很专业——该书作者长期从事机械加工、金属结构工的培训工作,对各种机械工应知应会的知识阐述很到位。


2.编排更合理——在本版修订中对上版的整体次序进行了充分调整,基础知识统一调整到图书前几章,对管工等各种金属结构工种中的重要技能“制图与识图”进行了大篇幅的讲解,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3.增加新工艺——本版中增加了断丝取出、带压堵漏、在线修复等技术,有一定的先进性。


内容简介

《实用管工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知识,管工材料,管道支吊架,管道阀门,管道补偿器,管工制图与识图,管道件展开、下料及测绘,管工常用工具与设备,管工基本操作技能,管工专业操作技能,管道检验、试压、吹洗和脱脂,管工作业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管道的泄漏与带压密封,不动火现场液压快速配管技术,管道带压开孔及封堵技术,管道在线机械加工修复技术,管道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管道安全阀在线检测技术,带压断管技术,共十九章。资料主要取自国家现行标准和技术法规,为管工提供了必备的技术资料和成熟的操作技能知识,后七章着重介绍管道施工及检修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用管工手册》内容丰富、取材,可供从事管道工程安装、维修的管工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一般管道工程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职业技术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胡忆沩,吉林化工学院,主任,教授,1976年在吉化公司炼油厂参加工作,从事化工操作。1978年考入吉林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1982年毕业,同年被分配到吉化公司有机合成厂,从事化工设备安装、检修和维护工作,负责苯乙烯装置热集成改造、乙烯裂解炉安装、工艺管道安装等大型工程18项,1987年破格晋升工程师,1992年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3调入吉林化工学院,同年晋升为研究员,2007年转职为教授。作为主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2项,三等奖6项;获重点新产品1项,吉林省重点新产品1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23部;发表论文83篇,其中被美国工程索引收录8篇,学位23篇,核心27篇;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部,国家标准5部,国家职业标准1部。吉林化工学院学科带头人;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国家管道工高级考评员,政协吉林省吉林市九、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第5批和第八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享受政府特贴。

目录

第1章常用知识1
1.1管工专业术语1
1.1.1设计部分1
1.1.2管子4
1.1.3管道7
1.1.4管件15
1.1.5管法兰、垫片及紧固件18
1.1.6阀门19
1.1.7管道绝热21
1.1.8管道伴热21
1.1.9管道支架与吊架22
1.1.10管道腐蚀24
1.1.11管道防护25
1.1.12管道加工27
1.1.13作业方法及工器具29
1.2管工计算31
1.2.1管件尺寸计算31
1.2.2构件和支架的强度计算32
1.2.3管道及连接强度计算38
1.2.4流体物理特性计算41
1.2.5运动流体计算43
1.2.6热力管道计算44
1.3管道元件的公称尺寸和公称压力45
1.3.1管道元件的公称尺寸45
1.3.2管道元件公称压力46
1.4工业管道涂色标识48
1.4.1概述48
1.4.2基本识别色48
1.4.3识别符号49
1.4.4安全标识50
1.5管道的分类与分级50
1.5.1管道分类50
1.5.2管道分级52
1.5.3压力管道53
1.6常用管道工程材料物理性质53
1.6.1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含义53
1.6.2常用材料相对密度56
1.6.3常用金属材料的硬度58
1.6.4常用材料的线胀系数60
1.7常用标准及法规简介60
1.7.1实施标准的目的和作用61
1.7.2标准封面的信息61
1.7.3标准识读方法64
1.7.4管道工程设计相关标准65
1.7.5管道工程施工相关标准66
1.7.6管材相关标准66
1.7.7管件相关标准67
1.7.8常用板材和型钢相关标准67
1.7.9法兰、垫片相关标准67
1.7.10阀门标准69
1.7.11管道支架与架吊相关标准69
1.7.12管道焊接材料相关标准70
1.7.13管道工程相关特种设备技术规范70
第2章管工材料71
2.1黑色金属材料71
2.1.1钢的分类71
2.1.2钢材的分类72
2.1.3铸铁74
2.2有色金属材料75
2.2.1铝75
2.2.2铅76
2.2.3铜76
2.3非金属材料76
2.3.1塑料76
2.3.2橡胶77
2.3.3石棉77
2.3.4水泥77
2.4型钢78
2.4.1热轧扁钢(GB 704—2008)78
2.4.2热轧圆钢、方钢、六角钢(GB 702—2008、GB 705—1989)78
2.4.3角钢78
2.4.4热轧工字钢(GB 706—2008)78
2.4.5热轧槽钢(GB 707—2008)78
2.4.6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263—2010)78
2.5管材79
2.5.1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17395—2008)79
2.5.2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SH 3405—2012)86
2.5.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86
2.5.4矿山流体输送用电焊钢管(GB/T 14291—2006)86
2.5.5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86
2.5.6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 5037—2012)87
2.5.7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3087—2008)87
2.5.8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GB/T 18984—2003)87
2.5.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2008)87
2.5.1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12)87
2.5.11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13)87
2.6管件88
2.6.1钢制法兰管件(GB/T 17185—2012)88
2.6.2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2005)89
2.6.3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3401—2005)92
2.6.4锻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GB/T 14383—2008)96
2.6.5可锻铸铁管件(GB/T 3287—2011)97
2.6.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 10002.2—2003)101
2.6.7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 5836.2—2006)104
2.6.8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件(GB/T 20207.2—2006)107
2.7管法兰108
2.7.1法兰设计理论、标准体系、类型及密封面形式109
2.7.2钢制管法兰的类型与参数117
2.7.3钢制管法兰的技术条件120
2.7.4整体钢制管法兰(GB/T 9113—2010)128
2.7.5带颈螺纹钢制管法兰(GB/T 9114—2010)133
2.7.6对焊钢制管法兰(GB/T 9115—2010)134
2.7.7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9116—2010)137
2.7.8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GB/T 9117—2010)140
2.7.9对焊环带颈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9118—2010)143
2.7.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9119—2000)146
2.7.11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9120—2010)147
2.7.12平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9121—2010)148
2.7.13翻边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9122—2010)150
2.7.14钢制管法兰盖(GB/T 9123—2010)152
2.7.15机械行业法兰标准简介155
2.7.16化工行业法兰标准简介156
2.7.17石化行业法兰标准简介156
2.7.18标准使用注意事项156
2.8管道密封垫片159
2.8.1垫片密封原理159
2.8.2垫片的种类162
2.8.3垫片的选用164
2.8.4非金属垫片166
2.8.5金属复合垫片168
2.8.6金属垫片172
2.9管道螺纹紧固件175
2.9.1螺纹的形成及种类175
2.9.2螺纹标准175
2.9.3螺纹术语176
2.9.4螺纹的表示法176
2.9.5管螺纹176
2.9.6装配图中螺纹紧固件的画法176
2.9.7国标管法兰用紧固件179
第3章管道支吊架188
3.1管架概述188
3.1.1固定支架188
3.1.2活动支架189
3.1.3吊架191
3.1.4管道系统分级191
3.1.5管道支吊架材料192
3.1.6连接要求194
3.1.7辅助钢结构195
3.1.8多管共用支架196
3.2管道支吊架间距(GB/T 17116.2—1997)196
3.3管道支吊架尺寸(GB/T 17116.2—1997)197
3.3.1水平管道管部结构形式197
3.3.2垂直管道管部结构形式209
3.3.3弯头管部结构形式212
第4章管道阀门221
4.1阀门概述221
4.1.1阀门的种类221
4.1.2阀门的基本参数223
4.1.3阀门的压力-温度等级223
4.1.4阀门的型号编制方法223
4.1.5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 12220—2015)228
4.1.6阀门产品标志及识别涂漆(JB 106—2004)229
4.2金属阀门结构长度(GB/T 12221—2005)231
4.2.1术语232
4.2.2结构长度尺寸与极限偏差232
4.2.3结构长度尺寸232
4.3阀门检验与管理232
4.3.1阀门检验(SH 3518—2013)232
4.3.2石化标准阀门试验(SH 3518—2013)235
4.3.3国家标准阀门试验(GB/T 12224—2015)238
4.3.4安全阀调整试验(SH 3518—2013)240
4.3.5其他阀门调整试验241
4.3.6阀门管理241
4.4闸阀242
4.4.1闸阀的主要优点242
4.4.2闸阀的主要缺点242
4.4.3闸阀的结构形式243
4.4.4闸阀的主要标准243
4.4.5闸阀的安装与维护244
4.4.6闸阀结构图245
4.5截止阀、节流阀245
4.5.1截止阀245
4.5.2节流阀246
4.5.3截止阀、节流阀结构图247
4.6蝶阀247
4.6.1蝶阀的主要优点247
4.6.2蝶阀的主要缺点247
4.6.3蝶阀的主要标准248
4.6.4蝶阀的安装与维护248
4.6.5蝶阀结构图249
4.7止回阀249
4.7.1止回阀的种类249
4.7.2止回阀的主要标准250
4.7.3止回阀的安装及使用250
4.7.4止回阀结构图250
4.8球阀251
4.8.1球阀的优点251
4.8.2球阀的缺点251
4.8.3球阀的主要标准251
4.8.4球阀的安装251
4.8.5球阀结构图252
4.9隔膜阀252
4.9.1隔膜阀的特点及用途252
4.9.2隔膜阀常用标准254
4.9.3隔膜阀的安装254
4.9.4隔膜阀结构图254
4.10旋塞阀254
4.10.1旋塞阀的特点及用途254
4.10.2旋塞阀结构图254
4.11柱塞阀255
4.11.1柱塞阀的特点255
4.11.2柱塞阀结构图257
4.12安全阀257
4.12.1安全阀的分类257
4.12.2安全阀的选用257
4.12.3安全阀的主要标准257
4.12.4安全阀的安装和使用257
4.12.5安全阀结构图259
4.13减压阀261
4.13.1减压阀的分类261
4.13.2减压阀的选择与使用261
4.13.3减压阀结构图262
4.14疏水阀262
4.14.1疏水阀的分类262
4.14.2疏水阀的动作原理及技术特征263
4.14.3疏水阀的选用264
4.14.4疏水阀的结构图265
4.15排污阀266
4.16调节阀266
第5章管道补偿器267
5.1概述267
5.1.1管道热补偿267
5.1.2自然补偿268
5.1.3金属波纹管膨胀节268
5.1.4套管式补偿器275
5.1.5球形补偿器276
5.2自然补偿器277
5.3方形补偿器278
5.4多层金属波纹膨胀节282
5.4.1标记282
5.4.2品种与参数282
5.4.3技术要求285
5.5金属波纹管膨胀节286
5.5.1标记286
5.5.2形式287
5.5.3技术要求290
5.6不锈钢波形膨胀节291
5.6.1标记291
5.6.2基本参数291
5.6.3类型与尺寸292
5.6.4技术要求292
第6章管工制图与识图295
6.1制图概述295
6.2图纸幅面和格式299
6.3标题栏300
6.4明细栏301
6.5比例301
6.6字体302
6.7图线303
6.7.1基本线型及其变形304
6.7.2图线宽度305
6.7.3机械图样上图线的应用305
6.7.4图线画法307
6.7.5两线的平行或相交308
6.8剖面区域的表示法308
6.8.1通用剖面线的表示308
6.8.2特定材料的表示310
6.9尺寸标注311
6.9.1基本规则312
6.9.2尺寸要素312
6.9.3尺寸数字315
6.9.4标注尺寸的符号和缩写词318
6.10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322
6.10.1在零件图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322
6.10.2标注角度公差的方法325
6.11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示法325
6.11.1概述325
6.11.2公差框格327
6.11.3符号329
6.12中心孔表示法330
6.12.1中心孔的符号331
6.12.2在图样上标注中心孔的方法331
6.13金属结构件表示法332
6.13.1孔、螺栓及铆钉的表示法332
6.13.2条钢、型钢及板钢的标记335
6.13.3孔、倒角、弧长等尺寸的注法337
6.13.4节点板的尺寸注法337
6.13.5简图表示法338
6.14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339
6.14.1螺纹概述339
6.14.2螺纹术语341
6.14.3螺纹的表示法344
6.14.4普通螺纹和梯形螺纹在图纸中的标注方法347
6.14.5管螺纹349
6.14.6装配图中螺纹紧固件的画法351
6.15管道视图353
6.15.1管道的三视图及规定画法353
6.15.2管道的剖视图360
6.15.3管道的轴测图363
6.15.4管道布置空视图367
6.16管道施工图的分类方法372
6.16.1按管道类别分类372
6.16.2按施工图图形和作用分类372
6.17管道、设备符号及图例374
6.17.1常用图线及其应用范围374
6.17.2设备代号与图例374
6.17.3管段的标注与物料代号377
6.17.4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及代号、符号379
6.17.5管架的表示方法与符号381
6.17.6比例381
6.17.7标高的表示方法与符号382
6.17.8管道的坡度及坡向383
6.17.9方位标记及风向玫瑰图384
6.17.10管子、管件、阀门及其他常用图例符号384
6.18焊接图识读389
6.18.1焊接符号389
6.18.2焊缝标注方法399
6.19管道施工图的识读要领400
6.19.1识图方法401
6.19.2识图的内容401
6.20石化管道施工图识读402
6.20.1石化工艺流程图的识读402
6.20.2设备布置图的识读405
6.20.3管道布置图的识读408
6.21锅炉管道施工图识读410
6.21.1管道流程图的识读410
6.21.2平、剖面图的识读411
6.21.3锅炉管道工程图识读实例412
6.22采暖施工图识读418
6.22.1采暖的布管方法418
6.22.2采暖工程施工图的种类和内容419
6.22.3采暖外线图识读419
6.22.4采暖平面及立管图识读420
6.22.5暖气施工详图422
6.22.6暖气施工图识读实例422
6.23给排水施工图识读426
6.23.1给排水施工图概论426
6.23.2给排水管道布置的总平面图427
6.23.3给排水平面图和透视图识读428
6.23.4给排水安装详图识读430
第7章管道件展开、下料及测绘435
7.1概述435
7.1.1放射线法435
7.1.2平行线法437
7.1.3三角形法437
7.2马蹄弯展开图438
7.2.1直角马蹄弯展开图438
7.2.2任意角马蹄弯展开图440
7.3虾壳弯展开图441
7.3.190°单节虾壳弯展开图441
7.3.290°两节虾壳弯展开图442
7.4三通管展开图444
7.4.1同径直交三通管的展开图444
7.4.2异径直交三通管的展开图444
7.4.3同径斜交三通管的展开图446
7.4.4异径斜交三通管的展开图447
7.4.5异径一侧直交三通管的展开图450
7.4.6等角等径裤裆三通管的展开图451
7.4.7任意角度的等径裤裆三通管的展开图452
7.5异径管展开图453
7.6展开下料的壁厚处理455
7.6.1圆管下料展开长度的计算455
7.6.2圆管弯头铲V形坡口壁厚处理456
7.6.3圆管弯头不铲坡口壁厚处理456
7.6.4异径三通管壁厚处理457
7.6.5等径三通管壁厚处理458
7.7管道工程测绘图458
7.7.1测绘的目的458
7.7.2测绘工具459
7.7.3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59
7.7.4现场测绘实例460
7.7.5管道测绘与加工长度的确定464
第8章管工常用工具与设备467
8.1常用量具的使用与维护467
8.1.1钢尺467
8.1.2布卷尺468
8.1.3直角尺(弯尺)469
8.1.4卡钳470
8.1.5游标卡尺472
8.1.6焊接测量器476
8.1.7水平仪476
8.1.8线锤477
8.2常用手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478
8.2.1手锤478
8.2.2錾子479
8.2.3钢锯479
8.2.4锉刀480
8.2.5管子割刀481
8.2.6扳手482
8.2.7管子钳和链条钳483
8.2.8台虎钳484
8.2.9管子铰板486
8.2.10螺纹铰板487
8.2.11丝锥487
8.3钻孔设备488
8.3.1台钻489
8.3.2手电钻491
8.3.3冲击电钻494
8.4切管设备496
8.4.1金刚砂锯片切管机496
8.4.2简易锯床498
8.5弯管设备501
8.5.1手动液压弯管机501
8.5.2蜗杆蜗轮弯管机503
8.5.3中频电热弯管机505
8.6起重吊装设备507
8.6.1手动葫芦508
8.6.2电动葫芦511
第9章管工基本操作技能512
9.1工件划线512
9.1.1划线前的准备工作512
9.1.2划线工具513
9.1.3划线的方法516
9.2锯割516
9.2.1锯弓516
9.2.2锯条517
9.2.3锯条的安装518
9.2.4锯割方法518
9.2.5锯割方法实例519
9.2.6锯条崩齿的修理520
9.2.7锯割安全技术521
9.3錾削521
9.3.1錾削的概念521
9.3.2錾削工具522
9.3.3錾削方法526
9.4锉削530
9.4.1锉削的概念530
9.4.2锉刀530
9.4.3锉削的操作方法536
9.5钻孔543
9.5.1钻孔的概念543
9.5.2钻头544
9.5.3钻头的装夹工具549
9.5.4钻孔方法551
9.5.5钻孔产生废品、钻头损坏的预防及安全技术558
9.6螺纹基础560
9.6.1螺旋线的概念560
9.6.2螺纹要素及螺纹主要尺寸561
9.6.3螺纹的应用及代号563
9.6.4螺纹的测量566
9.7攻螺纹567
9.7.1丝锥的构造567
9.7.2丝锥种类和应用568
9.7.3攻螺纹扳手(铰手、铰杠)569
9.7.4攻螺纹前螺纹底孔直径的确定570
9.7.5攻螺纹方法及注意事项573
9.7.6丝锥手工刃磨方法574
9.7.7丝锥折断在孔中的取出方法575
9.7.8攻螺纹时产生废品及丝锥折断的原因及防止方法577
9.8套螺纹578
9.8.1套螺纹工具578
9.8.2套螺纹圆杆直径的确定580
9.8.3套螺纹方法及注意事项581
9.8.4套螺纹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防止方法583
9.9矫直584
9.9.1矫直工具584
9.9.2矫直方法584
9.10弯曲587
9.10.1弯形件展开长度计算方法588
9.10.2弯形方法589
9.11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601
9.12气焊操作技能604
9.12.1焊前准备604
9.12.2焊接607
9.13气割操作技能608
9.13.1气割前的准备工作608
9.13.2切割操作609
9.14管道起重吊装操作技能609
9.14.1起重吊装常用工具与机具609
9.14.2常用的起重工具613
9.14.3吊装工具的选用614
9.14.4绳索的系结614
9.14.5吊装搬运的基本方法615
9.14.6吊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616
第10章管工专业操作技能618
10.1管子清洗618
10.1.1管子除锈618
10.1.2酸洗除锈620
10.2管子修整621
10.2.1冷调法621
10.2.2热调法623
10.2.3校圆624
10.3管子划线626
10.3.1划线基准的选择626
10.3.2划线工具与涂料627
10.3.3划线操作629
10.4管子切割629
10.4.1锯割630
10.4.2磨割630
10.4.3錾切631
10.4.4等离子切割632
10.5管子弯曲633
10.5.1弯管变形633
10.5.2冷弯弯管635
10.5.3热弯弯管639
10.5.4手工热弯643
10.5.5机械热弯647
10.5.6热推弯管649
10.6翻边制作650
10.6.1卷边圈制作650
10.6.2卷边短管的制作650
10.7拉制三通的加工651
10.7.1工艺过程651
10.7.2拉模结构尺寸651
10.7.3拉制三通的开孔651
10.8夹套管道的加工653
10.9管螺纹加工662
10.9.1手工管螺纹加工662
10.9.2机械加工螺纹664
10.10管子的坡口加工665
10.10.1坡口的形式665
10.10.2管子坡口加工方法665
10.10.3坡口的技术要求667
10.10.4管端坡口的保护667
10.11补偿器制作668
10.11.1方形补偿器的制作668
10.11.2波形补偿器制作669
10.11.3填料函式补偿器制作670
第11章管道检验、试压、吹洗和脱脂672
11.1管道检验672
11.1.1外观检验672
11.1.2焊缝表面无损检验673
11.1.3射线照相及超声波检验673
11.2管道检试压676
11.2.1试压的一般规定676
11.2.2管道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677
11.2.3工业管道的试压677
11.2.4民用管道的试压680
11.3管道系统的吹洗683
11.3.1吹洗介质的选用684
11.3.2吹洗的要求684
11.3.3水冲洗684
11.3.4空气吹扫685
11.3.5蒸汽吹扫685
11.3.6油清洗685
11.4管道脱脂686
11.4.1脱脂剂的选择686
11.4.2脱脂方法687
11.4.3脱脂检验688
第12章管工作业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689
12.1管道连接部位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689
12.1.1螺纹接口渗漏689
12.1.2法兰接口漏水690
12.1.3承插接口渗漏691
12.1.4管口焊接缺陷或渗漏693
12.1.5焊口位置不合适697
12.2阀门及管件安装质量缺陷及防治698
12.2.1阀门填料函处泄漏698
12.2.2阀门关闭不严699
12.2.3疏水器排水不畅、漏气过多700
12.2.4П形补偿器投运时管线挪位700
12.2.5波形补偿器安装时未严格进行预拉或预压701
12.2.6套筒补偿器渗漏702
12.2.7煨制弯管椭圆率超标或出现皱折703
12.3煤气管道施工的质量缺陷及防治703
12.3.1碳钢管投运后堵塞703
12.3.2采暖水平干管的偏心异径管安装不符合要求704
12.3.3圆翼型散热器安装不符合要求705
12.3.4散热器安装缺陷706
12.3.5煤气管道安装缺陷708
12.4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缺陷及防治709
12.4.1埋地给水管道漏水709
12.4.2消防栓安装不符合要求影响使用709
12.4.3排水管道排水不畅或堵塞710
12.4.4蹲式大便器与给水、排水管连接处漏水711
12.4.5卫生器具安装不牢712
12.5工业管道施工的质量缺陷及防治714
12.5.1不锈钢管道与碳钢支架无隔离垫714
12.5.2不锈钢管道焊口不进行酸洗钝化处理714
12.5.3氧气及乙炔管道安装未做静电接地715
12.5.4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安装质量缺陷716
12.6管道防腐、保温施工的质量缺陷及防治718
12.6.1漆膜返锈718
12.6.2漏刷718
12.6.3油漆流淌719
12.6.4管道保温效果不良720
12.7断丝取出技术721
12.7.1断丝取出器工作原理721
12.7.2断丝取出器使用方法721
第13章管道的泄漏与带压密封724
13.1管道的泄漏形式724
13.1.1泄漏的定义724
13.1.2泄漏分类725
13.1.3法兰及法兰泄漏726
13.1.4设备及管道泄漏729
13.1.5阀门及阀门泄漏731
13.2带压密封技术的机理733
13.2.1带压密封技术概述733
13.2.2带压密封技术定义与机理733
13.3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733
13.3.1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基本原理733
13.3.2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机具总成734
13.3.3专用密封注剂735
13.3.4带压密封夹具735
13.3.5高压注剂枪737
13.3.6带压密封现场操作方法738
13.4紧固法堵漏技术744
13.5塞楔法堵漏技术745
13.6气垫止漏法746
13.7缠绕法747
13.8磁压法堵漏技术748
13.9带压焊接密封技术750
13.9.1逆向焊接方法750
13.9.2带压引流焊接密封技术750
13.10冷冻堵漏技术752
13.10.1冷冻堵漏技术基本原理752
13.10.2冷冻堵漏技术的特点753
13.10.3冷冻堵漏操作工艺753
13.11管道泄漏事故带压密封技术应用实例754
13.11.1某化工厂熔盐法兰泄漏754
13.11.2某化工厂低温丙烯法兰泄漏756
13.11.3带压焊接堵漏实例757
13.11.4橡胶磁密封块带压堵漏实例758
13.11.5水下带压密封应用实例760
第14章不动火现场液压快速配管技术762
14.1工作机理762
14.2专业术语762
14.3液压快速配管技术机具总成766
14.4液压快速配管技术工艺766
14.5液压快速配管技术参数768
14.6液压快速配管技术特点768
14.7应用领域及实例768
第15章管道带压开孔及封堵技术770
15.1管道带压开孔及封堵技术国家现行标准770
15.2术语和定义770
15.3带压开孔771
15.3.1概述771
15.3.2工作原理772
15.3.3基本参数772
15.3.4工艺要求与使用规定772
15.3.5操作规程简述773
15.4带压封堵776
15.5产品用途及适用范围介绍777
15.6应用实例778
第16章管道在线机械加工修复技术780
16.1在线机械加工修复技术原理780
16.2现场密封面加工780
16.3现场铣削加工781
16.4现场镗孔782
16.5现场轴颈加工784
16.6现场厚壁管道切割坡口784
第17章管道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787
17.1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原理787
17.2施工材料及主要用途788
17.3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特点788
17.4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工艺及实例789
第18章管道安全阀在线检测技术792
18.1安全阀在线检测原理792
18.2安全阀在线检测装置793
18.3安全阀在线检测步骤794
18.4安全阀在线检测的意义及应用796
第19章带压断管技术798
19.1带压断管技术的基本原理798
19.2带压断管技术使用方法799
19.3PE管带压断管方法800
参考文献803

前言/序言

本手册是在原《实用管工手册》第三版基础上修订完成的精练版。再版过程中充分依据我国现行国家职业标准《管道工》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广泛收集最新的资料,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更新了相关标准年号,删除了各章中相对陈旧的内容,增加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篇幅适中,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编写中大量采用图表形式,对所选资料反复核对和精心选编,使其技术难度适宜,语言较简练。选编内容比较全面,对重要的章节选择了较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基本覆盖了《管道工》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数据翔实,方便读者查证。


进入“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标准更新修订的力度。为使本手册提供的数据准确误,编者选择的数据资料全部取自国家现行标准,有利于广大读者对国家金属结构工程方面技术法规和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在编写相应的数据和表格时,均给出国家现行标准编号及被代替标准编号。如考虑到国家标准GB/T 1047和GB/T 1048分别在2005年进行了修订,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或等效采用等因素,2006年后实施的新标准或新修订的标准,已经采用“公称尺寸和公称压力”新的术语内涵,而在2006年前实施的现行国家标准则依旧采用公称直径、公称通径等术语,存在着同义不同语的问题。再如早期的金属表面光洁度“ ”演变为GB/T 131-1983(第一版)的表面粗糙度“1.6”,发展为GB/T 131—1993(第二版)“1.6 1.6”,而如今的GB/T 131—2006(第三版)的表面结构参数为“Ra1.6”等,本手册均给予了详细的介绍。


管工施工作业时,都是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不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所撰写的施工方案所依据标准也有所不同。为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管工的需求,本手册尽可能给出同一内容不同标准的术语和解释。限于篇幅,手册中不可能给出标准中的详细数据,但给出了各类标准的编号和年号,便于读者比较、借鉴和查寻。


《实用管工手册》由胡忆沩、杨梅、李鑫、吴巍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常用知识,第2章管工材料,第3章管道支吊架,第4章管道阀门,第5章管道补偿器,第6章管工制图与识图,第7章管道件展开、下料及测绘,第8章管工常用工具与设备,第9章管工基本操作技能,第10章管工专业操作技能,第11章管道检验、试压、吹洗和脱脂,第12章管工作业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第13章管道的泄漏与带压密封,第14章不动火现场液压快速配管技术,第15章管道带压开孔及封堵技术,第16章管道在线机械加工修复技术,第17章管道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第18章管道安全阀在线检测技术,第19章带压断管技术,后七章为目前管道施工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利于启迪读者的创造灵感。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月



管工技艺精粹:施工、维修与现代应用 这是一部面向广大管工从业人员、技术爱好者以及相关行业学习者的综合性指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工工作的核心技能、前沿技术与实际应用。本书旨在成为每一位管工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提供从基础知识到复杂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助力读者在不断发展的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第一部分:管工基础与核心技能 第一章:管工行业概览与职业道德 本章首先对管工行业进行了一个宏观的介绍,涵盖了其在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住宅供水供暖到大型工业厂房的流体输送系统,管工的角色无处不在。接着,我们将探讨管工行业的历史演变,以及当今市场对专业管工技能的需求。 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专业领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章将重点阐述管工职业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诚信、责任感、客户至上、尊重雇主与同事等。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规范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如何保守客户的隐私,如何公平合理地报价,如何对待工作中的错误并积极改进。此外,还将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包括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以及识别和规避潜在危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最后,本章将简要介绍管工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帮助读者建立起合规意识,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与管道原理 理解流体的行为是管工工作的核心。本章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压力、流量、流速、粘度、密度等关键概念。我们将通过生动的图示和实例,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概念如何在管道系统中发挥作用。例如,水压的产生机制,不同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以及重力、摩擦力等因素对流体输送的影响。 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工作原理是本章的另一重点。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管道的特性,包括其耐压性、耐腐蚀性、使用寿命以及适用范围。例如,铜管、PPR管、不锈钢管、PVC管等材质的优缺点比较,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同时,本章还将深入探讨管道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纹连接、承插连接、卡压连接等,讲解各种连接方式的操作要点、适用条件以及潜在的风险。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根据流体性质、系统压力、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管道及连接方式,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第三章:工具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熟练掌握并恰当使用工具是每一位管工的必备技能。本章将详细介绍管工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工具,从最基础的手动工具如扳手、管钳、割管器、弯管器,到各种电动工具如电焊机、切割机、钻孔机,再到测量与检测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泄漏检测仪等。 对于每一种工具,我们将详细讲解其基本构造、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要领。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管钳拧紧管道接头,避免过度用力损坏螺纹;如何安全高效地操作电焊机进行管道焊接;如何定期检查和清洁工具,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一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辅助工具,如管道内窥镜、热成像仪等,它们在复杂故障诊断和隐蔽工程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将能够自信地选用和使用各种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并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第四章:安全操作规程与风险防范 安全是管工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本章将全面系统地梳理管工工作中涉及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深入分析潜在的风险点。 我们将从通用安全规范讲起,涵盖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选择与正确佩戴,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防护服等,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随后,将聚焦于不同作业环境下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密闭空间作业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以及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的防护要点。 管道系统本身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高压水、蒸汽、易燃易爆介质等。本章将详细讲解如何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包括阀门的正确操作、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预案。同时,还将强调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特别是在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中作业时,应遵循的严格规定。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急救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处理常见的工伤事故,例如烫伤、割伤、触电等。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将能够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部分: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 第五章:供水与排水系统设计与安装 本章将聚焦于最常见的管工应用领域:供水与排水系统。我们将从宏观的设计原则讲起,包括流量计算、压力损失估算、管道坡度设置、管材选择等,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在供水系统方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冷热水供应系统的构成,包括水源、加压设备、储水设备、管道敷设、阀门控制以及末端用水器具的连接。我们将探讨不同供水方式的优劣,如市政供水、自备水源供水、二次加压供水等,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 排水系统是保证居住环境卫生的关键。本章将深入讲解生活污水、雨水、污水等不同类型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要点,包括排水坡度、通气管的设置、检查井的建造,以及防止倒灌和异味扩散的措施。我们将讨论如何根据建筑类型和排水量,合理规划排水管道的走向和尺寸,确保排水顺畅。 此外,本章还将涉及热水器、净水设备、污水提升装置等常见配套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独立完成各类住宅和商业建筑的供水排水系统设计与安装工作。 第六章:供暖与制冷系统原理与实践 舒适的室内环境离不开高效的供暖与制冷系统。本章将全面解析供暖与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并指导读者进行实际安装与维护。 在供暖系统方面,我们将介绍常见的供暖方式,如散热器供暖、地暖系统、风机盘管供暖等。我们将深入讲解锅炉(燃气、电、油等)、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等热源设备的选型、安装与调试。管道系统的设计,包括供热管网的布局、保温措施、膨胀节的设置,以及循环水泵的选择与安装,都将得到详尽的阐述。 制冷系统方面,我们将重点介绍空调系统,包括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VRV(多联机)系统等。我们将解释制冷剂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充注与回收,以及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核心部件的安装与维护。管道连接、制冷剂管路的设计与保温,以及控制系统的调试,都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此外,本章还将讨论制热制冷系统中的节能技术,以及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例如处理制冷剂泄漏、系统压力异常、制热/制冷效果不佳等问题。 第七章:燃气管道系统设计、安装与安全 燃气管道系统的安装涉及高度的专业性和严格的安全要求。本章将为您提供详尽的指导。 首先,我们将从燃气输送的基本原理讲起,包括不同类型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层气等)的特性、压力等级以及管道材质的选择。我们将详细介绍国家和行业关于燃气管道设计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符合安全要求。 在安装方面,本章将详细讲解管道的预制、连接(焊接、螺纹连接)、敷设方式(室内、室外、埋地等),以及如何设置燃气表、减压阀、紧急切断阀等关键组件。我们将重点强调焊接质量的检验和密封性的测试,以防范燃气泄漏。 安全是燃气系统安装的核心。本章将详细阐述燃气泄漏的检测方法、应急处理程序,以及如何进行燃气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查。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潜在的火灾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还将介绍与燃气系统相关的安全认证和验收流程,帮助读者确保安装工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第八章:工业流体输送系统与特殊应用 本章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工业领域,介绍工业流体输送系统的特点与挑战。我们将涵盖各种工业流体的输送,如蒸汽、压缩空气、油品、化学品、以及食品级流体等。 对于每种流体,我们将分析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管道设计、材料选择和连接方式上的差异。例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需要特殊的热胀冷缩补偿措施;腐蚀性化学品管道需要选用耐腐蚀性极强的材料,并严格控制连接的密封性;食品级流体管道则需要考虑卫生要求,易于清洗和消毒。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特殊的工业应用,如消防系统管道的安装,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工程,以及大型制冷设备的管道连接。我们将探讨在这些领域中,管工需要具备的特殊技能和知识,例如消防水泵的安装调试,污水处理设备的连接,以及制冷管路中制冷剂的专业操作。 此外,本章还将涉及工业流体输送系统中的监测与自动化控制,介绍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液位计等设备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与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实现高效、安全的流体输送。 第三部分:故障诊断、维修与前沿发展 第九章:常见管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实际工作中,各种管路故障时有发生。本章将系统地梳理常见的管路故障,并提供详细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我们将从最常见的漏水、漏气、堵塞、压力异常等问题入手。对于漏水,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听、摸、看、闻等方法定位泄漏点,并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漏水原因,如螺纹松动、密封圈老化、焊接缺陷等,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方案。 对于堵塞,我们将分析造成堵塞的原因,如水垢、油泥、异物堆积等,并介绍不同的疏通工具和方法,如通管器、高压水枪、化学疏通剂等。 对于压力异常,我们将分析可能的原因,如阀门未完全打开、水泵故障、管道局部堵塞或破裂等,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测量压力和流量来判断故障。 此外,本章还将涵盖一些更复杂的故障,例如管道震动、异响、温度异常等,并提供相应的诊断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将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管路故障,并掌握高效的维修技能。 第十章:管道维修与更换技术 当故障无法通过简单维修解决时,管道的更换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管道的维修与更换技术。 我们将从管材的选购、切割、连接等基础技能讲起,并重点介绍如何在不影响整体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局部管道的更换。例如,如何在不排空整个系统的情况下,更换一段损坏的阀门或管道。 对于不同材质的管道,我们将介绍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方法。例如,铜管的焊接与卡压修复,PPR管的热熔连接与修复,以及不锈钢管的焊接与法兰连接。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一些非破坏性的管道修复技术,例如管道内衬修补、管道注入式修复等,这些技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例,指导读者掌握精确的测量、切割、连接技巧,并强调在维修过程中,确保系统的密封性、承压能力和长期可靠性。 第十一章:现代管工技术与发展趋势 管工行业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本章将展望现代管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我们将介绍智能化的管道监测系统,如利用物联网(IoT)技术实现对管道压力的实时监测、流量的远程读取、以及泄漏的早期预警。 此外,还将探讨3D打印在管件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模块化管道系统的优势。机器人技术在管道检测和维修中的应用也将是本章的亮点,例如用于管道内部检查和高危区域作业的机器人。 我们将深入分析绿色节能技术在供暖、制冷和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如高效热泵技术、智能温控系统、雨水收集与回用技术等。 最后,本章还将探讨新兴材料在管道领域的应用,如高性能复合材料、自修复材料等,以及这些材料将如何改变未来的管道工程。通过了解这些前沿技术,读者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提升找到新的方向。 第十二章: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是每一位专业管工必须履行的职责。本章将对与管工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梳理和解读。 我们将介绍建筑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消防法等与管道工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条文,帮助读者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在行业标准方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关于给排水、供暖、燃气、消防等各类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例如,GB/T 50269-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1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 本章还将重点讲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以及工程质量责任追溯制度等。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可能后果,强调合规经营与依法施工的重要性。 本书的编写力求全面、实用,并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手册,能够帮助每一位管工从业者提升专业技能,掌握前沿知识,成为值得信赖的专业人才,为建设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的社会基础设施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接触到这本《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之前,我对管工这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尤其是那些精细的技术细节,一直存在着模糊的认知。它更多的是一种“凭经验”的工作,但这恰恰是我最感到不安的地方。我希望能够有更系统、更科学的指导。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怎么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的原理。我喜欢书中对各种管道连接方式的详细解释,比如不同类型的焊接,它不仅介绍了操作步骤,还讲解了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温度、角度、以及可能出现的缺陷,并提供了如何避免和判断的方法。这让我对“熟能生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很多技巧背后都蕴含着科学的依据。在讲解水压测试和气压测试的章节,它详细说明了测试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结果的判断标准,这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我之前总是担心自己在测试环节做得不够严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而且,它还涉及到了很多关于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内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整体把握项目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管工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管道连接,而是一项集技术、工艺、安全、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它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内涵。

评分

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项目经理,我深知一本优质的参考书对于团队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性。而《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宝贵的行业宝典。它内容详实,涵盖了管工行业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工具使用、安全规范,到复杂的系统设计、施工工艺,再到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排除,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管道材料性能的详细分析。例如,它对不同金属、塑料管道的耐腐蚀性、耐压性、耐温性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说明,这对于我们在项目初期选择合适的管材至关重要。书中配有的丰富图例和表格,更是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曾多次在指导现场施工人员时,直接引用书中的图示和表格,效果非常好。此外,书中关于管道连接工艺的详细讲解,例如焊接、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等,以及各种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帮助我的团队规范了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潜在的隐患。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管道系统故障排除的部分,它列举了各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并详细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对于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整个管工行业提供了一份权威性的参考,它能够帮助新入行的工人快速成长,也能让经验丰富的技师不断精进。

评分

作为一个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技师,我一直坚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硬道理,而一本真正实用的手册,就像是给这两种结合插上翅膀。当我拿到这本《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股沉甸甸的专业气息。翻开书页,一股扑面而来的知识信息量让我精神为之一振。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那种堆砌理论的枯燥读物,而是真正站在一线工人的角度,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梳理,再用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看重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深度。例如,在处理不同材质管道的连接时,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各种连接方法的工艺要求、材料兼容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很多我之前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线索和答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管道系统设计、施工流程以及故障排除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步骤,更是在解释这些步骤背后的原理和意义。比如,在讲解管道布局时,它不仅考虑了水力学上的要求,还充分考虑了安装的可行性和后期的维护便利性。这对于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对各种阀门、配件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在不同压力、温度下的性能表现,也让我受益匪浅。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配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减少返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这些一线工人,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始终保持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精进。

评分

我之前一直对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感到一知半解,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工程项目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朋友推荐我入手了这本《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了它,结果彻底被它征服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材料知识到复杂的系统设计,层层递进,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逐渐领悟其中的奥妙。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管道材质的介绍,不仅仅是列出它们的名称和性能,更是详细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场景、连接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讲解不同金属管道的防腐蚀处理时,它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生锈的现象,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而且,书中对于各种管件、阀门的选择和安装,也给出了非常细致的说明。我之前对各种阀门的类型和作用区分不清楚,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将它们一一介绍清楚,并配有精美的插图,让我能够一目了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管道的固定、支撑、伸缩缝的处理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往往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能够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它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和原理。

评分

我一直对各种复杂的工业管道系统充满好奇,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途径。偶然间看到这本《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简直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它从最基础的管道材料特性讲起,一直深入到各种复杂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特殊管道的介绍,比如像高温高压管道、易燃易爆介质管道等,它详细说明了这些管道在材料选择、连接方式、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这让我对不同工业场景下的管道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书中配有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这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也让我能够更好地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需要处理一个涉及多级压力转换的系统,当时我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但在翻阅了这本书关于压力调节阀和减压阀的章节后,我茅塞顿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及时有效的指导。它让我看到了管工这个行业的技术深度和专业性,也激发了我更深入学习的动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显得十分厚重专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实在感立刻就驱散了我之前对网络上那些零散信息的不确定感。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管道工,之前只能依靠师傅零星的指导和一些网上找来的资料,很多时候遇到问题都感觉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特别是遇到一些老旧的系统,管路错综复杂,材质种类繁多,再加上各种连接方式五花八门,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这次买了这本《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真的是如同找到了救星。翻开第一章,我就被里面条理清晰的分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讲一些过于理论化的东西,而是从最基础的工具使用、安全规范讲起,让我这个新手一下子就找到了切入点,感觉学习起来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然后,它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管道材料的特性、适用范围以及连接方法,比如像镀锌管、铜管、PPR管、PVC管等等,这些细节的描述都非常到位,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焊接技巧、螺纹连接的注意事项都一一列举,并且配有清晰的图示,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很多时候我就是因为记不清或者不确定某些操作的细节而耗费大量时间,甚至出错。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各种接头、阀门的时候,不仅介绍了它们的名称和作用,还详细说明了安装时的要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这让我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提前预判,减少返工的次数。这本书不愧是“第四版”,内容一定经过了多次的更新和完善,从里面我能感受到作者团队的严谨和专业,他们一定是在这个行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总结出如此宝贵的知识。我现在每天下班都会翻阅这本书,感觉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收获满满,对未来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在阅读《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与时俱进”。作为一个在行业内工作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很多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可能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需求。这本书不仅涵盖了管工行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许多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绿色节能管道系统和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内容。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管道设计、选择新型节能材料,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这对于我正在参与的一些绿色建筑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管道健康监测和智能预警的技术,这让我看到了未来管工行业的发展方向。我曾经在一个老旧的厂房进行维修,发现了很多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如果当时能参考这本书中的内容,或许可以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预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它让我感受到,学习永无止境,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领域。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工程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那些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书。而《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无疑就是我手中不可多得的利器。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紧密结合实际施工场景。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各种管件、阀门时,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在讲解球阀和闸阀的区别时,它不仅列出了各自的优缺点,还根据不同的介质、压力和流量要求,给出了选择的建议。这让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书中关于管道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的章节,更是详实得令人惊叹。它详细介绍了管道的固定、支撑、伸缩缝的处理、以及防水、防腐等关键环节的工艺要求,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曾经在一次项目中,因为对管道伸缩缝的处理不够了解而导致了问题,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环节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关于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这对于保障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应对各种工程挑战。

评分

我之前一直对管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种复杂的连接方式感到非常困惑,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非标件或者老旧建筑的维修时,简直是寸步难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看了半天也得不到真正有用的答案。直到我偶然间发现了这本《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才感觉像是找到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在手把手地教你。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各种标准件和非标件时,能够详细说明它们的尺寸规格、材质、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比如,在讲解水管的接头时,它不仅列出了常见的水管接头类型,还深入剖析了每种接头的优缺点、安装难易程度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而且,这本书的插图真的是太给力了!很多时候,文字描述再详细,也不如一幅清晰的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帮助理解。它里面的图例非常写实,能够清楚地展示出每一个零部件的细节,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我经常在施工现场拿出这本书对照,发现它里面的讲解和我遇到的实际问题高度契合。特别是关于密封技术的部分,我之前一直在这方面吃过不少亏,不是漏水就是压力不够,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不同的密封材料和工艺,对于保证管道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有着如此大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对管道系统的整体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按照指令去安装,而是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是思维方式的启迪。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它的内容有多么丰富。 《实用管工手册(第四版)》 的书名就已经暗示了它的实用性,但当我真正翻阅之后,才发现它的价值远超我的想象。 作为一名在某个细分领域刚刚起步的从业者,我一直苦于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指导我的实践。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虽然多,但往往缺乏深度和条理性,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表面。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平台。 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各种管道系统时,不仅仅是描述组件,更是深入分析了整个系统的运作逻辑。 比如,在讲解供热管道系统时,它详细说明了热量的传递方式、管道的布局原则、以及膨胀节的作用,让我对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的内容详实,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干货。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管道防冻和保温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不同保温材料的性能、施工方法,以及在极端天气下的防冻措施,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户外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文字清晰,图表直观,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轻松理解。 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能够帮助我提升个人技能,更能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快递速度挺快,质量也很好!邮递员素质也很好

评分

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分

不错,内容很新,也很全……

评分

和此卖家交流,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觉七经八脉为之一畅,我在京东买了这么多年,所谓阅商无数,但与卖家您交流,我只想说,老板你实在是太好了,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本人对此卖家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交易成功后,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而今,天佑我大中华,沧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位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大英雄,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看着交易成功,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卖家,如果将来我再也遇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的店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卖家,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评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评分

非常好,支持~~~~~~~~~~~~~~~

评分

很好,很不错的书,我很喜欢。

评分

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分

很好,很不错的书,我很喜欢。

评分

很好,很不错的书,我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